梟雄遲暮:新中國成立時,蔣介石的複雜心境

梟雄遲暮:新中國成立時,蔣介石的複雜心境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那一刻,舉國歡慶,華夏沸騰,世界為之記憶。然而,在歡慶背後,卻潛藏著敵對勢力的湧動暗潮。為了防止敵機長途奔襲,華北軍區當時在北京城周圍有序佈置了高射炮群,並嚴陣以待。年輕的人民空軍也做好了一級戰鬥準備,並安排了巡邏北京上空的戰鬥機。為了保證閱兵的正常進行,閱兵總指揮聶榮臻甚至還給受閱部隊下了一道死命令:萬一發生空襲,一律不能動,下刀子也不能動!在如此嚴密的準備下,開國大典成功順利舉行,並引發了國內國際巨大的關注。而站在不同立場或敵或友的國民黨蔣介石、美國杜魯門、蘇聯斯大林等不同勢力的複雜心態,尤其耐人尋味。

梟雄遲暮:蔣介石的複雜心境

作為毛澤東的“老對手”,當得知新中國即將成立的消息後,蔣介石經歷了一生中或許是最為刻骨銘心的一天。在這一天裡,他品嚐了所有的辛酸和苦辣,卻唯獨沒有甜,箇中緣由,想必只有他本人能夠體會。

為了破壞新中國開國大典的順利舉行,蔣介石和他的追隨者謀劃了一個空襲北京的計劃。同時,為了確保空襲成功,蔣介石命令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做了周密的準備。然而,當這個計劃即將付諸實施時,蔣介石卻顯得異常糾結。

梟雄遲暮:新中國成立時,蔣介石的複雜心境

1949年10月1日清晨,廣州東山梅花村32號陳濟棠公館——蔣介石在廣州的居所死一般寂靜。在這寂靜的時空下,蔣介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但多次響起的清脆的電話鈴聲,每每打斷了蔣介石的思考。電話裡傳來的均是周至柔的聲音,他是在等蔣介石下空襲命令。但陷入糾結的蔣介石一直猶豫不決,“再等等”的話語也使得周至柔越發的急迫和難以等待,畢竟可用的時間越來越少了。最後,當週至柔異常急促地說出如果飛機再不起飛,就不能按時到達空襲地點時,蔣介石最終作出了“任務取消”的決定。蔣介石為什麼如此糾結,並在最後關頭取消了空襲計劃呢?因為他明白,即使他轟炸了北京,破壞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也無法阻止新中國的成立;相反,他得到的只能是中國人民的更加憤恨和美國人對他黔驢技窮的蔑視。而且,天安門廣場與故宮相連,如果不小心把故宮給炸了,把北京的古建築毀壞了,自己就會招致全國人民的指責和唾棄,就會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所以,蔣介石思慮再三最終放棄了空襲計劃。

1949年10月1日上午,放棄了空襲計劃的蔣介石,心情煩亂到極點。此時,距離他下野已經8個多月了。雖然中共在收音機裡播放的新聞中稱其為“蔣賊介石”令其非常生氣,但蔣介石更為急迫想做的事情卻並不是對付中國共產黨,而是要儘快復職就任總統,依靠廣州或臺灣東山再起。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須迫使代總統李宗仁交權。這在當時內外交困的局勢下,自然也需等待時機。畢竟在失去權力光環之後,繼任者李宗仁與他之間的隔閡在逐漸拉大。這也是蔣介石心煩氣躁的重要因素。

1949年10月1日下午,伴隨著中共開國大典的順利舉行,蔣介石再次體驗到了部下“倒戈叛變”的苦果。那天下午,蔣介石一直守在收音機旁收聽中共新聞。當聽到原來追隨他的老部下有許多都參加了新中國成立慶典的消息時,蔣介石的情緒突然失控,憤然站起破口大罵:“娘希匹,一群混蛋,老蔣待你們不薄,一群賣身求榮的王八蛋!”除了這句話之外,黯然神傷的蔣介石沒有再說過其他的話。

1949年10月1日夜,躺在床上的蔣介石輾轉反側,久久難眠。無法入睡之餘,蔣介石又打開了收音機,反覆調換頻率,試圖聽到一些己方在北京破壞中共活動成功的好消息。然而,再次令其失望的是,他從收音機裡聽到了一則北京破獲一起國民黨特務破壞活動的消息:“陰謀在人民政協開會期間進行搗亂活動的國民黨反動派特務分子木劍青,於(9月)20日為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逮捕。該犯為國民黨中統局特務,化名王建坤,於9月2日來京……經北京市公安局連日偵審,特務匪犯木劍青已初步供出該案為國民黨中統局有計劃之搗亂活動。”至此,蔣介石的如意算盤再次落空,一股無名火直躥腦門兒,他不由得大發雷霆,咆哮著說:“一群廢物!”

1949年10月1日,從清晨到深夜,蔣介石體驗了人生中的大悲劇,這或許是其一生中最為糾結、最為刻骨銘心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