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為什麼不願意再回去建設家鄉?

鴨一嘴



我是一名​​大學生,我畢業了肯定回縣裡的醫院,我可能再不會從事農業的工作,不是我忘本,我只是想說我父母不希望我從事農業的工作,我父母不止一次對我和妹妹說讀書努力點,不要像他們那一輩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活一輩子,吃碗“軟飯”,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和妹妹讀大學也是傾盡全家之力供的,我不想讓父母失望,我不可能回報什麼,我也回報不了,我只能讓父母看到我拿著穩定工資,不用像他們那樣四處奔波,讓他們省心,這也許是我最能報答他們的方式,自然孝順也是必須的!!!所以不是不回家建設,我們也是有苦衷的!!!但我相信在縣裡醫院也可以幫到家鄉父輩、己輩、晚輩!


飛沫65766900


我貼幾個採訪農村大學生的例子吧:

城市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匆忙掛斷母親的長途電話,心中壓抑已久的話再也憋不住,“我堂堂七尺男兒,在城市竟無立錐之地?”

狠抽幾口煙,長長地吐出菸圈,馬永利的傷心事被勾了起來。相處6年的女友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說分手就分手,理由觸碰到26歲馬永利的敏感神經,女友挖苦他依舊是“三無人員”——沒有固定職業,既沒車,也沒房。

馬永利心裡難受,大學畢業闖蕩好多年,還要時常讓父母掛念,母親充滿焦慮的話沉重地打在馬永利的心頭。

城市打拼滿5年,馬永利嘆氣“還是一無所有”。

10年前打算復讀再戰高考的馬永利,意外收到一紙通知書,“亂打亂撞”跨進一所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大門,憧憬著未來。

可如今想到未來,馬永利坦言“有點害怕”。堅守在城市,卻“沒有一點頭緒”,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自稱活得很消極。“城市生活對我來說,就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閒時愛讀書的馬永利,說話文縐縐,有點英雄氣短。

馬永利的經歷再典型不過。他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屬當地同齡孩子中的“人中翹楚”,有些甚至是全村第一名大學生。千軍萬馬殺過高考獨木橋,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跳出農門的幸運兒。可能考上重點大學的鳳毛麟角,大多數人僅是跳出了農村,就讀於三類院校,對大學將要學什麼、畢業後能幹什麼“根本沒有什麼概念”。

大學四年,家中已四處舉債。貧困的家庭,急需教育投資後的“反饋”和“回報”。

寧做城市的鳳尾,也不做農村的雞頭

本想大學畢業,便可找到理想的工作養家餬口,但現實冷酷而殘忍。何亞洲說,“我是一隻小小鳥”唱到了他的心坎上,唱出了他的心聲。

生存的現實與生命的尊嚴往往不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走出校門,跑了一個季度的招聘會,仍一無所獲,常“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後來,熟人介紹了份工作,暫時“混飯吃”。

大學攻讀土木工程,畢業在一家廣告公司跑業務,與所學專業“八杆子打不著”。3個月沒出一份單,也就沒領一分錢的工資,只能靠家裡,靠朋友,靠老鄉的“接濟”過日子。

畢業才一年,何亞洲飽嘗艱辛。剛做業務員,沒經驗,沒資歷,吃了不少的閉門羹,常常是強打笑臉進門,垂頭喪氣出門。

“一切得從頭再來”,只為留在城市。儘管何亞洲聽說老家他這類的人才奇缺,身邊的朋友也不止一次地勸他,丟掉專業太可惜,重頭再來代價太大。但何亞洲依舊堅信自己的正確選擇:“留在城市意味著更多的機會”。

這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話,不少貧困大學生都不約而同提到這個“真理”。有人說,“寧做城市的鳳尾,也不做農村的雞頭”,有人說,“寧要城市一張床,不要農村一間房。”

留在城市的辛酸,27歲的李娟已不願多講。大學期間她曾創造一天連帶5份家教的記錄,只為掙出大學四年的生活費。


大學有個同學老家是農村的,聽說有一年回家鄰居家電視壞了,讓她去修。話說這可把我這同學給難到了,是大學生不假,可是我們也不是學的修電視啊。同學直接說不會,這下好了,鄰居直接來了一句,你一個大學生修電視都不會?當時把我那同學都氣哭了。現在我那同學在城市裡混的很不錯,父母都接了過來,說起老家,她說再也不想回去了,不想受那些冷嘲熱諷。就算你混得再好,一個人嫉妒你是沒有底線的。

其實農村大學生回鄉的壓力主要來自一下幾個方面:

1.為了供他們上學,已經拖累、甚至拖垮了家庭,不少家庭已經負債累累,很難從經濟上繼續支持他們的創業。回農村幹什麼?怎樣才能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

2.如果回農村,沒有“自我實現”的目標和方法,這樣的回去並沒有什麼意義。並不是所有的農村大學生學到的知識在農村都有施展的餘地。即使是學農、學醫的畢業生,要找到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平臺i,依然是不容易的。越到基層,機會相對越少,農村更是。社會競爭激烈,這是事實。

3.回鄉創業者,博得“社會尊重”需要過程。在現實的鄉村社會,人們以財富作為成功的象徵,甚至是唯一標誌。熟人為主的鄉村,各種世俗的流言都足以讓那些想回到農村發展的大學生還沒開始就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4.對城市生活的眷戀。畢竟幾年的大學生活,已經熟悉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留在城市,便意味著豐富的物質、源源不斷的機遇、自我的不斷提高。而在信息閉塞的鄉村,顯然沒有多少機會,長期如此也會磨滅了自己的鬥志。\n總之一句話:作為一個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回不回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得起父母的幸苦栽培,發揮出自己最大的人生價值。


要練出人魚線的風風


農村大學生他們能考上大學,支撐著他們的就是走出貧窮農村,擺脫貧窮生活的信念,所以他們刻苦讀書期待有一天能夠出人頭地。

農村大學生從小生活在農村,知道農民的疾苦,他們不願意回農村也是有他們的苦衷的,他們從小就被周圍人灌輸城市美好,農村落後的思想,所以考上大學是他們唯一走出農村的機會,四年的大學生活使他們慢慢融入社會,大學畢業為了自己的前程他們努力找工作,期待在城市能夠站穩腳跟,好不容易才爭取在城市有發展機會,農村大學生怎麼會放棄城市回農村呢。



農村發展機會有限,各種資源和城市相比落差較大,農村大學生畢業回農村建設家鄉不太現實,現在的大學生找工作養活自己都勉強,他們也沒有那個能力建設家鄉,而且他們也沒有那樣的資金和項目支撐他們。


另外,大學畢業回農村會被鄉親們嘲笑,以為在外面過不下去了跑回農村了。俗話說,人言可畏,農村的建設國家尚且還在探索,更何況一個小小的大學生。


你好特先生


🌸首先,國內高校大多建設在一二線城市,就算是專科學校也絕對都在城市周邊,不可能說是農村。最明顯,以北京為例,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高校密集度,在這種條件下,農村學生考入大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衝擊。


其次,農村學生如果考上圖中這些學校,必定是十分優秀,本人以及家庭對自己所報期望必定是非常大。在這種期望下,經濟發達城市才有可能為農村學生提供更多機會,滿足家庭的期望。名校本身就是難考,而中國教育資源在城市和農村差別極其大,對於在師資力量以及教學設備與城市差別極大的農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以我本人為例,我來自農村,高考時,整個縣城,大概有4000人左右,但是文理科一本進線人數從未超過200,文科更是每年僅有20人左右超過一本線。當時我們縣城文科狀元在高考自主招生加分30的情況下考入鄭州大學。由此可見,農村學生在遍地都是大學生的情況下進入大學也是有一定的困難度。既然進入了大學,大多數農村學生為什麼還會放棄自己好不容易進入城市接觸新世界的機會,而再次回到農村讓自己的後代再次遭受那種比城市更為困難的高考的折磨呢?

農村本身文化資源匱乏,而城市卻異常繁榮。農村大學生進去城市後,開闊了眼界,並被城市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的繁榮所吸引。必然就會產生想要留在城市,開拓自己一篇新的天地的想法💡。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真的沒有去過農村,還是被所謂"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迷了眼睛,農村的自然與生態環境的確比城市優越,但是文化與精神確是相對匱乏。農村難以為人提供📖圖書館遨遊的機會,不能讓人在第一時間接觸新興科研與知識,一個農村大學生進去城市後可能就自然而然的明白為什麼不願意回家鄉的原因。不要被社會經常報道的什麼小康村引導,僅僅認為農村也是一片繁榮,其實大多數的農村是這樣👇甚至還不如這樣

人總是有一定的自私性,農村大學生也不會例外,首先考慮的或許也是自己未來的發展,對家鄉建設的考慮可能會少。不能說是人性的喪失泯滅,社會大潮如此,農村大學生又如何不為自己考慮。


妙恪


拿我自己舉例,從小就被教育學習學習學習,努力學習,考上大學吃公糧,這輩子不要再種地,我的母親,今年52歲了,認識的字不超過20個,平時也僅僅只會寫自己名字而已,但對我和妹妹教育的重視程度超過了我周邊所有的親戚和鄰居。農村條件說不上好但也說不上差,小時候各家條件都差不多,別人家的小孩兒讀個初中就畢業輟學打工去了,一方面不想上另一方面父母也不想供,我別說有不想上學的念頭了,哪怕只要有一次考試成績沒考好,我媽就會以淚洗面,我就覺得特別對不住我媽。到上高中的時候,因為和我同齡的小夥伴都出去打工好幾年了,一年少也能掙兩三萬加上不用掏學費省的,鄰居家漸漸都蓋了新房子,買了新傢俱新摩托,我們家還住著三間破平房,一到下雨天就漏雨,我媽為了給我準備生活費甚至賣過自己的頭髮。就這樣上了大學,畢業來了上海,剛開始的時候也很苦,這兩年慢慢好了起來,家裡蓋了新房子,市區買了房子,總讓我媽錢吃好點穿好點,可是母親還是很節省,她總覺得在城市裡才是出息,沒出息才要回家,真出息了就把她接到上海,這就是我受的教育,你說我能回去嗎


方青見


十年寒窗苦讀,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送到了家,我和父母親包括親戚朋友左鄰右舍的人們都沉浸在一片歡呼的海洋聲中,大家奔走相造,我們

村終於有了個大學生了!家裡殺豬又宰羊,招待著前來賀喜的親戚朋友們。是的人生才兩大幸事值得慶賀一"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上大學了,送別的人群依依不捨


​。父母親的囑託,鄉親們的寄望,我一刻也不敢忘懷,學習知識勤奮刻苦,從不敢鬆懈,不能愧對父母,愧對鄉親父老們。歷史以來我們農民家庭父傳子教,教育子女們只有讀書才有出息,唯有讀好書才能走出這偏僻窮山溝,才能有希望讓全家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父母親的省吃節用,不辭辛苦地勞動,圓了我四年的大學夢,感謝父母親,你們才是世界上最高尚和無私奉獻的人。畢業了,終於分配工作了,回家鄉創業沒資本,教書?條件又太艱苦,弄不好只能找個村姑做老婆,思前想後,還是跟學友們一起到大城市去,那裡才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之地。我學的理科,第一份工作是繪圖設計,助理工程師,工作輕鬆,待遇也不錯。有時我靜靜地思素考慮著,假如當初我大學畢業後回到農村教學也很好啊,自己雖然艱苦點,但至少我可多多教教家鄉的孩子們多讀書認字,讀好書,多多考些大學生出來,走出那個窮山溝,或者回家創業,吸引外資來投資改造那窮

​山溝,使它成為旅遊愛好者們的農家樂,集吃住穿玩於一身,帶動其它產業發展,或利用亙聯網銷售家鄉的特產和其它農付產品,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可是由於現實有那麼殘酷無情,拜金主義俘虜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但我堅信隨著社會的發展,黨和政府加大對咱們農村的利好政策,引導民間資本向農村綠色市場轉移,我相信我的父老鄉親們也會誇入小康社會的。



北斗七星92070701


那片土地,沒有適合他們成長的土壤。


我是學新媒體的,同時,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那個村子,是生我養我的家鄉,我愛它。但是,別說是新媒體,就是,互聯網相關,都很難找到適合我發展的土壤。

小家意義上講,我要掙錢養家,我要養活我自己和年邁雙親,我需要錢。​而社會意義上講,我要找到合適的位置,在社會發展中找到更能夠加速社會發展的工作。

還有一點就是,我還沒有能力改變家鄉事實,也許你會說,我可以回到家鄉,帶起它的發展。但憑我剛剛步入社會的能力,我是沒有辦法的。

有一天,我生活不錯,有更多精力也有能力去幫助家鄉,那我一定會回去。讓更多的人受益,回報我出生的土地。先富帶動後富是最佳選擇,但若先窮回去試圖帶起後人,或許只能一起窮下去。

所以,回家鄉,絕對不是現在,也不太可能是剛剛走出的年輕人。


田鼠叨叨叨


我覺得跟個人有關係吧!我是那種從小就盼望長大要去外面闖蕩的人。我來了上海以後,跟老公結婚就沒想過回去,讓老公也來了上海。不是因為窮,也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是覺得年輕人,應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給自己的人生就遺憾。其實我跟老公在上海做著普通的工作,租著房子,但是我覺得很踏實!有很多觀念,想法是家裡那邊接觸不到的,平時吃吃飯,看看電影,覺得很不錯!關鍵是山高皇帝遠,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不用受父母的干涉!沒有婆媳矛盾,想怎麼吵架就怎麼吵架!哈哈。我們也不像很多家裡的年輕人,還在啃老。而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老家買房,保險也買了,投資失誤,應該買花橋就好了!但是也無所謂,有些財是註定的!我老公的妹妹本科畢業就回了家鄉,她就不喜歡出來,我曾經說服她出來,她就說喜歡家鄉,喜歡呆父母身邊,外面不習慣。我有些同學也大學畢業回去考公務員,結婚生子!


漸漸長大的girl


我承認我是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而且在農村還是屬於比較貧困的家庭,我爸媽在我上大學之前就和我說,出去了就好了,多學點本事,不要像你爸那樣做苦力活,爸媽對你要求不多,你自己好好發展就行。



我一個很好的老師也和我說,你別想著回家發展,按照你這樣的情況,你回家這邊發展不起來,因為你在家鄉沒有資源,而且機會有限,所以你的天空屬於外面。

其實,我家鄉也屬於發展的比較好的城市,雖然小,但是經濟實力不錯,但是小城市裡按照規矩辦事的少,靠關係的多,所以像我這樣沒有背景,又沒錢的大學生回家鄉只能是啥也撈不著。

現在自己在外面的城市一個人待著,雖然很想父母親,但是在沒有出息之前,不敢輕易回家,這就是我目前的心態。


蔡大師的籃球


好不容易才走出農村,幹嘛要再回去?!


​農村的孩子,從小到大被灌輸最多的思想可能就是,跳出這個山疙瘩奮鬥去大城市。(以下內容根據答主親身經歷改編)

於是,我們拼命學習,在這個古樸的鄉鎮,在這個教育資源貧乏的陝南山區或許你是數一數二的優等生,去到一個大城市念大學,就不難發現你與別人的差距。尤其是英語,聽到人家標準的美音,你才發現自己白學了六年英語(雖然當年英語成績一直在班裡前三),你那個所謂的優等生在這個車水馬龍的都市屁都不算,自信心的打擊,自尊被踐踏,你感到絕望,感到迷茫,大一浪過一年後,也才發現自己與同學的消費水平也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你努力好久才得到的東西,對人家來說根本就是輕而易舉。

大二專業課多了起來你開始努力學習,接踵而至的各種考證,你一個都不敢落下,圖書館教室宿舍,三點一線,你越來越熟練,你的才華支撐不起你的夢想時唯有努力奮鬥。

你想成為一個攝影師,想看遍祖國的大好河山,想去漂泊流浪,以夢為馬,省吃儉用,做很多的兼職,才買到一個入門級的單反,卻不知道別人只是隨口​一提,他的父母就能為他辦到。假期別人在旅行,而你在兼職,挑個普通的週末才敢去周邊的城市來場窮遊,住的青旅,坐的硬座,卻也樂此不疲。

你的內心逐漸強大起來,你想做到無堅不摧,卻總是事與願違,你拼搏的意義就想在北上廣有個立足之處,大學畢業後,你拿著簡歷,處處碰壁,即使在一線城市做個小職員,也不願回到那個你長大的山村。孔雀東南飛,你是其中一員。

幾年之後,你小有成就,過年回家,親朋好友忙著為你介紹對象,想讓你安定在這個小鎮,你又怎會答應,畢竟你的夢想不是這裡啊。可轉念,又被生活摧殘了夢想,北上廣雖好,可你奮鬥一輩子的錢能在五環內買個廁所嗎?你還在父母要養,你還有家要照顧啊,於是,你動搖了。

你可能會取個農家姑娘過日子,在小鎮有個自己的棲息地,眾人有羨慕有鄙夷,但那又如何?你這些年練就的強大內心怎會被輕易催倒?

你會回到農村嗎?你甘心就此安穩嗎?我們從小到大為之奮鬥的夢想,眼看就要實現了,又怎能輕易放棄?


於是,你合上電腦,望著窗外,吸了口煙,嘆了口氣,在十幾平米的出租屋裡休息,眼前是這個魔都苟且,身後是成長的艱辛,心中是奮鬥的喜樂,農村可能只是你過去的印記了,你還想回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