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不經意間,天然氣市場爆發性地繁榮起來。2007年,總投資1400多億元的西氣東輸一線開工時,中石油甚至在為氣運來了怎麼辦而發愁。為暢通後路,甚至要挨家挨戶上門“推銷”天然氣。後來,甚至大排檔都用上了天然氣。隨著需求上升,大家都後悔要氣要少了。
從低谷到高峰,天然氣市場走過了快速發展的20年。天然氣市場發生了哪些變化?
終端市場97%的“大蛋糕”已經被瓜分
自2003年城市燃氣管理體制改革以來,城鎮燃氣特許經營權向社會開放,因市場門檻低,民營企業紛紛進入天然氣終端市場,城市燃氣行業逐漸成為天然氣全產業鏈中市場化程度最高的領域。
有人說,今天的成品油和石化產品市場或許就是明天的天然氣市場。
發展到目前,城市燃氣企業已經基本完成地級以上城市的搶奪,超過97%的地級以上城市燃氣特許經營權已經授出。目前已形成崑崙能源、中華煤氣、華潤燃氣、中國燃氣、新奧能源五大跨區域燃氣公司佈局全國,1000多家市場主體逐鹿市縣鎮及工業園區等市場的競爭改革局。
對於2008年以後才進入終端市場的傳統資源型企業而言,競爭的激烈程度不難想象。
LNG接收站新一輪大規模“跑馬圈地”已經開始
激烈的爭奪後,天然氣的市場大格局已經塑性。2017年的天然氣供應緊張,讓終端燃氣企業再次看到機遇,各類資本看好LNG“大蛋糕”,紛紛出擊。無論是央企還是民企都紛紛在沿海布點LNG接收站,LNG接收站大規模建設正式開始。
短短几年,LNG接收站由11座發展到17座,到2025年,全國LNG接收站預計將超過30座、總接收能力超過2.0億噸。
我國天然氣市場相關企業的經營邊界正在發生變化
上游企業積極向下遊延伸,試圖加快擴大市場步伐,以彌補短板。城市燃氣和氣電企業積極佈局上游業務,寄希望於資源優勢,增加開拓市場的底氣。
市場經營邊界被打破,意味著新的市場格局正在形成,新的市場機遇正在誕生,傳統資源型供應企業的優勢可能會受到挑戰,下游擴寬的難度會更大。需要企業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未來3-5年將是天然氣企業發展的黃金機遇期
當前,頁岩氣和緻密氣等非常規資源上產勢頭強勁,深層頁岩氣勘探獲重大突破,為資源保障提供接續能力;2019年中俄東線天然氣投產,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年輸氣量380億立方米;亞馬爾全線投產後,預計2019年氣開始進口亞馬爾項目LNG逐年達到300萬噸;中亞D線投產後,設計年數量300億立方米。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走向示意圖
隨著我國油氣體制改革措施的持續推進,以及2020年管道他天然氣和全球LNG資源大規模引入後,我國天然氣市場供需形勢有比較大的可能性發生逆轉,我國天然氣產量供給或將緩解緊張狀態,市場主體將更加多元化,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
天然氣消費市場還有哪些“藍海”空間可以開拓
從市場的發展來看,作為後進入天然氣市場的企業,還有哪些“藍海”可以開拓?
首先,發達的城市天然氣市場已經成熟,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終端燃氣市場仍待開發,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何統一,考驗著企業的智慧。其次,天然氣發電領域存在發展空間。以江蘇為例,2017年江蘇天然氣總消費量居全國各省份之首,其中燃氣發電用氣佔天然氣總消費的37.6%。第三,天然氣在交通領域的發展同樣值得關注。國際能源署預測,2050年以後,車用能源將由當前以汽油、柴油為主向以電力、混合動力為主轉變。第四,“煤改氣”為天然氣終端市場的利用打開了一片天地。在雄安提出“煤改氣”後,周邊村縣也晉級為天然氣利用地區,開始大規模天然氣改造。
總體來看,一旦資源型企業沒有抓住下游市場,失去終端市場,將會處於非常被動的境地。打通產業鏈向下遊延伸,抓住短暫的3至5年關鍵期,積極參與天然氣終端市場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期。
當前的天然氣市場前景已經明朗,傳統油氣公司能否把握自身優勢和天然氣行業的脈搏,將資源合理轉化為市場,打通價值的“最後一公里”,就要在挑戰中看清蘊含的潛力和積極因素;把握好了,就是機遇和新的發展起點。
閱讀更多 LNG資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