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說“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以後不敢試別人鞋子了

中國民間自古便流傳著許多經典的俗語,這些俗語儘管有的聽起來土到掉渣,但它們大多都是勞動人民生活經驗的總結,是幾代人實踐之後得出的真理。若是忽視俗語表面的“俗”,去品味俗語的內在,我們會發現它們確實是富有哲理內涵的,概括說來,即是“話糙理不糙”。

我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古人的生活中處處有規矩,經過一代代的沿襲,很多規矩到如今依舊存在。這一點,在俗語中也有體現。比如“臘月不定親”,意思是臘月裡不能定親,似乎是因為臘月娶親媳婦和婆婆會產生矛盾,容易家庭不和。這條俗語如今聽起來是有些荒謬,其實民間還流傳著很多其它與規矩有關的俗語,其中一條是“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

古人為何說“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以後不敢試別人鞋子了

這個俗語乍一看更加讓人無法理解了,為何說寧可試別人的棺材都不要試別人的鞋子?哪有給死人試棺材的,這也太不吉利了,想想雞皮疙瘩都要被嚇出來了。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為了保證自己去世時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會提前準備好自己的棺材,並且還要將棺材藏在一個隱蔽的地方。這種做法並不是盼著自己快點死,正相反,古人提前準備棺材能夠“壓壽”,說白了就是希望自己能活得長久一些。

棺木的選擇也很有講究,一般來說,木料越好越貴重,棺材也就越氣派。棺材氣派不僅對老人有好處,對子孫後代也是大有裨益。“棺”又與“官”同音,棺材好也能夠保佑後代升官發財。

古人為何說“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以後不敢試別人鞋子了

再來看看“鞋子”。鞋子屬於個人物品,是每日貼身穿著的,算起來也是很私密的東西,所以主人一般都是不願意將自己的鞋子給別人穿的。另一方面,“破鞋”在古代意為有的男女之間發生了一些不正當的事情,這個是古人很忌諱的,沒人想“穿”別人的“破鞋”。

此外還有另一種與風水有關的說法。有一句風水術語說的是:“鞋上有玄機,切莫隨便穿。”有的迷信的人覺得如果把鞋子給別人穿,自己身上的氣運也會被別人搶走。

古人為何說“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以後不敢試別人鞋子了

不看上面這些虛幻的理由,就以我們如今的眼光來看,有的人腳上會有腳氣,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也不建議人試穿別人的鞋子。所以“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這句話,放在現在也能說的過去。

有的勞動人民也許文化水平不高,講起話來略顯粗俗,往往單刀直入,不會拐彎抹角、長篇大論。可就是這樣才更顯得它們的淳樸和真誠。勞動人民講道理同樣也是如此。這些表面看起來老掉牙的東西,內在卻閃耀著老一輩人一生的智慧,既簡潔明瞭、直中要害,又朗朗上口,發人深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