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新零售:是風口下的零售還是風暴下的零售?

前段時間,零售風口又吹出了生鮮傳奇30億估值的消息,30億是什麼概念,已經超過40%商業連鎖板塊裡面上市公司的市值。而這僅僅是一家還在起步的公司,一家小小店,不經意間就超過大部分同業上市公司的市值。很懷疑是不是資本錢太多了,第二輪融資就給了這麼高的估值,下一輪還將更高。

生鮮新零售:是風口下的零售還是風暴下的零售?

生鮮傳奇無疑給零售業注入一股強心劑,很多各種概念包裝的零售企業,立刻策馬奔騰,與資本頻頻碰撞。以前跟王衛一起玩的小夥伴們,看著生鮮傳奇崛起也開始按捺不住了,很快新的融資消息又要傳開了。

這些原本在小區域裡面活躍的公司,開始忙於觥籌交錯,大宴賓客,藉助資本力量,挑戰現有的龍頭大哥格局。儘管他們可能早就看這些老大不順眼了,但以前底氣不足,不吭聲。現在有了盟友,立馬想著怎麼翻身做主。

傳統零售卻越發淒涼,很多龍頭老大早已鎮不住小弟們。以前憑藉上市,給自己加金身護體,現在上市都壓不住小弟們。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連鎖超市慶客隆,最後走到被強制退市的地步。上市時還有3塊錢,退市時只剩2毛錢。超市頭部華潤萬家被直接踢出上市公司,賣身價僅永輝的三分之一。TOP榜第五的聯華超市,年銷售額500多億,估值僅5億人民幣,只有生鮮傳奇的六分之一。

生鮮新零售:是風口下的零售還是風暴下的零售?

江湖格局早已生變,不是資本瘋了,就是零售老了。寧可給青壯派10倍的估值,也不給老人家1分錢的溢價。不給溢價也就算了,資本認為老年派連走路都困難,江山不可能守得住的,直接給予折價。

同是蹭新零售浪潮,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以新零售口徑包裝的地球港僅5家門店的情況下,在2018年8月被新龍脈資本領投估值10億人民幣。在2018年11月突然崩盤,5店同時停業。為什麼地球港在3個月前還被資本看好的同時,一下子就直接崩掉了呢?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地球港本該在8月就要崩盤了,資本方資金捉襟見肘怎麼辦?自拉自唱,做高估值給外界信心緩解還款壓力。新龍脈願意此時以10億估值殺入地球港,其背後資金來源可能就是復華系,也就是地球港的資本方。雖然號稱10億估值,但是具體投多少錢,新龍脈資本都不好意思公佈。可能就是錢太少了,怕丟面子。也可能復華系根本沒把錢打給新龍脈資本,新龍脈自然也不會拿自己錢去投,就是給外界放個煙霧彈。

零售業到底是迎來消費風口,還是經歷行業風暴呢?在紛繁複雜的局勢下,零售業核心數據支撐是什麼?

生鮮新零售:是風口下的零售還是風暴下的零售?

零售行業從業者從微觀層面看企業,一般看企業利潤,比如毛利多少,淨利多少,簡單講就是賺多少錢。資本層面看問題,一般喜歡玩投資回報率,也就是投入多少資金能賺回多少錢。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是從業者更注重經營層面,資本方更注重數據層面。那麼,這個賺錢指標是什麼?

GMROI,即商品毛利回報率。

商品毛利回報率=毛利率*週轉率,考驗的經營者品類管理、庫存管理以及定價等駕馭能力。從零售上市公司的數據來看:

生鮮新零售:是風口下的零售還是風暴下的零售?


主要國內上市企業在毛利上,基本大同小異,差異較大的在週轉率上。週轉率最差的新華都只有4.7,這幾年新華都把經營不善原因歸結為各類外部原因是值得商榷的,箇中原因新華都自己有數,就看願不願意提升。同城的永輝超市經營能力處於良性狀態,從區域性超市逐步過渡到全國性超市,特別是規模效應逐步顯現,其前景也相對被外界看好。三江購物是個特例,向來默默無聞,其週轉率突然拉昇至國內頭部,預計與其品類管理能力、庫存管理能力及促銷水平提升有關;如果是造假,那麼未來財報週轉率會迅速打回原形。

GMROI可以看到企業利潤能夠運作到什麼水平,企業整體利潤最大化更多會來源於規模效應而不僅僅是現有門店的運營。考驗企業規模化或者說營收能否快速增長,主要看企業門店儲備深度以及現金流能力。

門店儲備是未來業績增長的保證,想靠同店增長來提高整體營收是不現實的。搶奪存量最好的辦法是去搶別人的市場,作為自己的增量市場。在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你不吃,別人就會跑去吃。

有一定門店儲備深度的主要為永輝、步步高,以及新零售著稱的盒馬鮮生、美團小象等。基本上未來每年能以近百家的速度快速增長。同時,它們也是捉對廝殺的對手。永輝在長江以南,由福建開始深挖廣東、江西,由重慶可以進入湖南、廣西,中部又是步步高的基本盤。兩家都是有能力開出百店增量的企業,集中開撕都是硬碰硬的戰鬥。盒馬鮮生跟美團小象則在北京、長三角、珠三角開撕,也是高重疊的戰鬥。

增量如果跑不出來,存量基本是守不住的。

門店儲備快速增加的另外一種方式,也就是近來使用比較高頻的方式——併購。

特別是山東兩家零售企業頻頻出手。

家家悅先是3.4億收購青島維客,深入青島搶食利群基本盤。近日,又以1.67億收購福悅祥超市,滲透到河北市場。

利群也不甘寂寞,蛇吞象拿下樂天馬特。翻牌樂天馬特山東門店以及南下江蘇等地。

區域市場可儲備門店數量畢竟有限,要想快速做大規模,併購是跑不開的。

步步高近年來也是先後收購廣西南城百貨、四川梅西商業、湖南江西心連心超市,做大中西部市場。

永輝也嫌開店太慢,吃下百佳超市,快速做大廣東市場。

開店或併購快速做大規模,考驗的是企業現金流能力和再融資能力。

像新華都自身現金流都快速惡化,根本就無力擴張,原本持有福建新合股份也只能讓渡給阿里。

步步高、家家悅現金流相對穩定,進一步擴張基礎相對紮實。

永輝超市連續開店導致現金流有所惡化,但永輝生活、超級物種等都具備獨立融資能力,資本之手長袖善舞。

不像盒馬鮮生、美團小象有背後粑粑拿著百億零錢隨便花,就算有時開店不咋地,也能堅持金槍不倒。

更多新冒出來的新零售則需要融資補血接力。地球港的粑粑不行,則地球港不行。背後的粑粑如果超猛,一年幾十家店都不在話下。

新零售的三大路徑就是高銷售、高週轉、高融資。做高銷售數據好看,做高週轉資金利用率最大化,融資的錢越多子彈越多。零售企業既要下得了廚房做靚GMROI養活自己,又要上得了廳堂交際拉得來資金。倒下的企業基本都是自身造血不足,過分依賴融資,甚至一開始就是想打包成金融產品,最後斷鏈。老企業的倒閉基本源於絕望,要是運氣好,碰到家家悅這種企業,乾脆就賣給它算了,還能回收點本錢。

風口只留給有準備的企業,風暴下則有更多的企業會在這場戰役中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