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退休工資怎樣才可以跟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持平?為什麼?

要想企業退休工資跟事業單位退休工資的一樣水平,需要非常複雜的條件。

第一,都是2014年10月之後社保參保的人員。

2014年10月,國家實施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開始交保險並使用統一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來計算待遇了。

企業退休工資怎樣才可以跟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持平?為什麼?


問題在於2014年10月之前沒有參保繳費的時間,沒有建立個人賬戶。國家使用過渡性養老金來計算退休待遇,過渡性養老金比個人賬戶養老金要合算很多。因為個人賬戶養老金不僅年年相對於社會平均工資處於貶值狀態,過渡性養老金過渡係數超過150%到200%的社保基數交費標準。

2014年10月之後工作的人員都沒有過渡性養老金一說了。

第二,大家都按實際相同交費基數,繳納相同的時間,在一個地方繳費,一個地方退休,同一年齡退休。

我們的退休待遇不僅跟繳費基數有關,也跟社會平均工資有關,還跟退休年齡有關。一般交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越高;社會平均工資越高,退休待遇越高;退休年齡越長,退休待遇還越高。

現在多數企業沒有按照真實繳費基數給大家交社保,最多的是按照最低基數繳費。而機關事業單位繳納社保比例一般在社會平均工資的1.2~1.5倍以上。

企業退休工資怎樣才可以跟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持平?為什麼?


第三,企業普遍建立企業年金制度,並按照職業年金的最高標準進行繳費。相應的企業年金也要委託專門的統一主管部門進行年金管理。

企業年金制度是個人需要交納1%到4%,企業承擔1%到8%,而且是企業自願建立的原則。所以,目前絕大多數企業沒有建立企業年金制度。

而機關事業單位的職業年金是參照企業年金的最高標準繳納的,而且會委託省級基金管理部門進行管理,一般獲取的收益比普通公司要高。

第四,機關事業單位,一些統籌外支付的單位補貼被取消,或者將其整合入養老金有養老金按照統一標準發放。

在以前計劃經濟時代,我們以前都有住房補貼、取暖補貼、交通補貼等等各種補貼待遇。但是,多數沒有強制性。企業實行市場化運作之後,相應的補貼是沒有了。但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有的。這一部分待遇很多也適用於退休人員,甚至一些年終一次性獎勵,也適用於退休人員。這一部分造成的差距,每人也能達到1000元左右。雲南楚雄州統籌外支付的費用達到1800元以上,不過包含了職業年金。

只要滿足以上四項條件,大家的退休待遇就會相等了。

企業退休工資怎樣才可以跟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持平?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