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大膽改詔書,變動一字救了數千人命,皇帝知道後為何不處罰?

太監大膽改詔書,變動一字救了數千人命,皇帝知道後為何不處罰?

我國曆史數千年,其中無數朝代更迭,在眾多朝代中,大唐這一朝代在我們的歷史中留下了濃厚的一筆。在唐朝,我國不僅國力強盛,並且經常與外面國家交流溝通。在幾百年的時間中,讓後世的人深深記住了這個開放強大的王朝。

太監大膽改詔書,變動一字救了數千人命,皇帝知道後為何不處罰?

只是到了唐朝末期,因為皇帝的縱情享樂,導致國力逐漸衰敗,今天小編講述的就是唐末時期的一名宦官,不要以為區區一個宦官有什麼值得說道的,這名宦官可是擅自改了詔書,雖然只是改了僅僅一字,可一字之差救了近千人。這名宦官就是張居翰。

張居翰出生在唐末年間,當時唐朝已不再像原先那麼強大、眾軍閥割據,相互內鬥,皇室的權力不復往昔。張居翰出生後,在鹹通年間,被當時的掖庭令張從政收養,也正是他的幫助,張居翰才走上了仕途。因為唐末每個皇帝的在位時間都不長,張居翰官職升降也較為頻繁。

太監大膽改詔書,變動一字救了數千人命,皇帝知道後為何不處罰?

在唐昭宗年間,被封為學士院承旨,內府令。因為其辦事細緻,受上面的人賞識 ,天子知道後,嘉獎了他緋色衣服。不久,其奉命前往幽州監察軍隊事務,與當時幽州節度使劉仁恭相處融洽,成為好友,當天子下令讓張居翰回朝廷時,劉仁恭還專門請求聖上讓張居翰留下來。唐僖宗知道後,答應了這個要求。

到了天覆年間,軍閥朱溫和宰相一同上書,請求皇上剝奪宦官職權,並舉例建國初期因為宦官職能不大所以國力日漸強盛,而到貞元末年,因為宦官干預政治,上下勾結,爭奪權力,毒害朝廷,往大了說使國家陷入危機。

太監大膽改詔書,變動一字救了數千人命,皇帝知道後為何不處罰?

如果現今還不根除這個禍患,那麼危害就不會停止。昭宗雖為皇帝,但權力被架空,只得同意,得到聖上點頭,眾多宦官被處死。

當時詔令傳到了幽州,劉仁恭心念舊情,在接到命令後,不忍心殺了張居翰,便將張居翰藏在山中,找了一名原先就要處死的人冒充,張居翰才免去一死躲過一劫。從此,張居翰就在此處居住下來。

後來軍閥相爭,劉仁恭一時陷入困境,只好向附近求助,李克用出兵大勝,也解除了劉仁恭的困境。張居翰在這場戰役中運籌帷幄,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李克用起了愛才之心,決定將其收入麾下。到了五代時期,張居翰身居樞密使,只是他為人低調,沒有太大實權。

太監大膽改詔書,變動一字救了數千人命,皇帝知道後為何不處罰?

不過他被人們熟知的,甚至被廣為傳頌的事情,就是發生在五代時期的同光年間。當時的莊宗出兵前往蜀地,並下詔書說:“如果降服會列土封名並不會比別人低,日月星辰在上,不會欺騙,”

王衍一聽,暗地裡決定偷偷投降莊宗,莊宗知道後,決定誅殺王衍等人因為官職原因張居翰在看到詔書後,認為莊宗既然先前說了投降並不會殺了他,現在投降後出卻將其斬首,這樣做是在有違天理人情。

於是自己偷偷的將“王衍一行,並宜殺戮。”中行字改為了家字,這一字一改,將所涉及人員大大縮減。當時改詔書時,莊宗並不知道,最主要的是沒人會相信有人敢擅自修改詔書。

太監大膽改詔書,變動一字救了數千人命,皇帝知道後為何不處罰?

就這樣,詔書下達到執行人手中,並沒有遭到什麼懷疑,前蜀的百官和僕人雜役得以倖免,只處死了王衍一家人,再加上當時莊宗因為軍事政務忙的焦頭爛額,所以 哪怕知道了詔書被改也沒有深究。再後來命中繼位,張居翰請求卸任歸田,明宗批准,最後的晚年時間過上了平淡生活,知道天成三年,71歲的張居翰病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