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雄中他是周天子唯二的親戚,雖然默默無聞,但兩次出手改變天下

我們所謂的春秋戰國,實際上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東周列國史,因為大多數時間他們還是遵奉周天子為名義上的統治者的,話說周天子開國之後大封諸侯,其中諸侯又以姬姓親戚為最重要,畢竟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嘛。一開始的諸侯以姬姓為大多數,但是到了戰國世代,姬姓的諸侯已經少之又少,像衛國雖然是姬姓,但是已經是強國的附庸,開始是魏國附庸,後來成為秦國附庸,本質上已經不能算諸侯國了。在能夠自主的七雄之中,秦國先祖是為周天子養馬的,楚國更不用說,就是靠打姬姓諸侯壯大的,齊國一開始是姜太公的封國,後來又被田氏取代,不管是姜氏還是田氏都不是姬姓諸侯,原來強盛的晉國倒是周天子的親戚,可是三家分晉,分出來三家趙魏都不是姬姓,韓氏倒是姬姓,不過韓氏是晉國姬姓中分出來的一支,到了戰國已經自立為韓姓了。只有燕國,從分封一開始就是姬姓,傳承到戰國結束。

說起來這燕國開國的國君還不是什麼小人物,周武王攻滅商朝之後就死了,留下成王年幼,所以命令弟弟輔佐,我們所知道的周公,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因為輔佐成王,制訂西周分封制度出名。但其實除周公之外,另外一個弟弟召公也是輔佐成王的大臣,而且召公不單輔佐成王,還輔佐了成王的兒子周康王,可以算是三朝老臣了。周公的封國是魯國,而召公的封國就是燕國了。

燕國封國在北方,遠離中原腹地,但這其實是有目的性的,因為西周將殷商一些後代封到現在的朝鮮一帶,為了限制這些殷商後裔返回中原爭霸,就找了最信得過的親戚在北邊,限制他們,同時也護衛北部屏障。

七雄中他是周天子唯二的親戚,雖然默默無聞,但兩次出手改變天下

樂毅

因為遠離中原,燕國雖然因此缺少和中原交流,但是也避開了春秋時期的爭霸史,保留了元氣,直到戰國開始,田氏代齊後大肆擴張,將矛頭對準燕國,一度滅了燕國,燕國復國之後,在燕昭王的治理之下勵精圖治,漸漸恢復了元氣,而且在公元前284年,燕國大將樂毅率領五國聯軍破齊,一舉攻下齊國七十多城市。燕國的這次攻齊,以弱小的燕國擊敗強大的齊國,不單是軍事史上的奇蹟,也改變了天下格局。當時齊國吞併宋國,擊敗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被認為是東齊西秦,天下的兩大強國,而在此之後,齊國雖然依靠田單復國,卻封閉固守,不再摻和中原爭霸,固然齊國不再是眾矢之的,但是也使得秦國成為天下第一。

七雄中他是周天子唯二的親戚,雖然默默無聞,但兩次出手改變天下

田單復國

第二次改變天下是秦王政時期,秦王嬴政已經滅了七雄之中的韓國,趙國也只剩下代地一處,按照正常的做法,秦國應該會把趙韓魏三國的殘餘打下來並且消化,然後再選擇攻擊方向,可是呢,燕國太子丹的一個謀劃改變了這一切。

七雄中他是周天子唯二的親戚,雖然默默無聞,但兩次出手改變天下

太子丹

也不知是太子丹當年在秦國受到了虐待還是太過迂腐,或者就是乾脆絕望的關係,他居然選擇了派遣刺客荊軻行刺秦王,仿照當年曹沫挾持齊桓公的做法,問題當年是春秋時期,諸侯還要講究信義,即便如此齊桓公也差點不認賬,現在已經是戰國了,秦國一向翻臉不認賬,連楚王都被扣押,太子丹想秦王因此而放棄滅六國純粹是幻想。

七雄中他是周天子唯二的親戚,雖然默默無聞,但兩次出手改變天下

不過這一次行刺也確實改變了天下大勢,秦國不顧參與的趙國魏國勢力,直接攻打燕國,直到燕國被趕到東北邊角,而且燕王獻出太子丹才結束,這極大的改變了戰略方針。

當然最大的影響還是給後人無數次刺秦的題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