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考管理會計?

為什麼要考管理會計?

真正的成長源於內心改變,用改變重塑。,一年之中,會計人,什麼時間考什麼證,這些證件的報名日期,考試公佈日期,領證時間,領證地點,都得清楚,前不久會計職稱中級分數公佈,引起了一場浪潮熱點,這不,接下來還有一個證書類要開始報名了,那就是管理會計師。以今天為節點,管理會計師截止報名時間倒計時3天,10月24日官方截止報名,網傳今年考試難度是最低的,但是很多小夥伴,都在嘀咕,為什麼要考管理會計呢?現在目前的生活挺安逸的,不想改變。也有一些小夥伴就是想改變,跳出自己安逸的圈子,請教說怎樣向管理會計人才轉變呢?

一、為什麼要考管理會計?

人類社會在不斷髮展與不斷的進步,科技對工種的淘汰是必然的,智能普及也是在不遠的未來是可以實現的,AI技術的使用,可以幫我們節省一大筆人力、物力與財力,但是它不可能一步到位,是循環漸進的,先被淘汰的只會是低智力勞動職業,那麼作為會計人,自己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是否是不用動腦子就可以乾的活,這樣你的可替代性是多麼大,淘汰概率也會提升。中國要繼續發展,深化改革勢在必行;企業要求得生存,財務轉型迫在眉睫。因此有思考,有邏輯的財會人吃多麼的吃香,管理會計隨之而生。從以下幾點出發。

1、國家大力倡導

國家為了緊跟時代變化,2016和2017先後發出國家紅頭文件,促進經濟轉型, 

2017年,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財政部大力推廣管理會計,全面培養高精專管理會計人才。

2、市場缺口大

據瞭解,中國目前財務工作者,絕大部分是財務會計,這些工作性質可替代性極強,因此你未來幾年管理會計是中國會計的“藍海”,缺口幾百萬,而財務會計將大幅削減,財務人員面臨轉型或失業。

3、企業極度渴求

利潤和現金流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管理會計能從戰略角度出發,有效運用預算工具、成本管控手段以及資金運作方法,有效協助企業業財融合,降本增效。管理會計師是企業家轉戰商場不可或缺的智囊與夥伴。

4、薪資待遇高

目前的薪資數據顯示,持有管理會計師的專業人士的工資收入比未持有管理會計師證書的同行高,總收入也全面超出。有證書有資本。

5、個人發展機遇

認為管理會計對比普通財務有更高的晉升機會,擔任管理會計相關工作 的財會人員的職業成就感比普通財會人員高。

6、學習週期短

平均學習週期45天,最快一個月!考試製度靈活,兩年考試有效期,一年三場考試,一次報名有六次考試機會。線上教學,全國設考點。

二、怎樣向管理會計人才轉變呢?

財務是一種工作,管理則體現著智慧。企業現在已經走到繼續財務會計or發展管理會計的岔路口,對於財務人員而言,這不是一道向左還是向右的選擇題,而是前進還是後退的淘汰賽。

1. 進入數據

對於財會人員而言,進入數據似乎並不是一個新的方向,尤其是核算會計不是一直都在與數據打交道麼?事實並非如此。管理數據與核算數據之間並不是等價的,而是存在巨大的差別。

以差旅費來講,任何一個部門都有出差,但基於業務拓展活動的出差、基於網絡運行維護的出差和基於人力資源管理的出差在傳統會計科目上都納入“管理費用”核算,並無區別。

將類似這樣的傳統核算數據重新聚類展示,更能貼近業務活動的本身及管理的需求,也更能體現各管理條線在企業中的完全投入產出關係,而且,對於業務部門而言,這樣的核算明顯讓他們增強了控制成本的責任感.

2. 進入流程

從財務部門轉向市場部門,其難度絕不亞於一次轉行,這正是從一個普通財務人員成長為管理型會計人的最典型案例。

在企業,尤其是發展到一定規模和程度的國有企業中,業務都非常龐雜,需要後臺強有力的支撐。在這種背景下,往往企業內的賬下審批流程都非常普遍和繁雜。若要高效地完成這些審批流程,這中間存在著管理訴求與財務控制的矛盾,管理型會計人員首先需破解這個矛盾。

這就要求財會人有意識地去熟悉整個公司的流程與狀態,設計並不斷優化每個系統之間的關聯度和閉環性,提前評估出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和漏洞,強化有效的管控舉措、優化授權體系提高效率等。

3. 進入業務

管理會計做得比較好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財務管理能進入到業務層面,並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在企業的商業模式、業務政策等確定過程中都要有財務的影子,而不是說在業務進行的尾聲階段,財務部門才作為消防隊員甚至掃垃圾的角色進場。

這就需要財會人從業務的角度去探討項目可行性問題,透過項目可行性的評估融入到公司業務發展趨勢預判以及相應的資源配置等問題,而不僅僅是隔山看海而已。

4. 進入系統

為了在這個充斥各類信息的微競爭時代獲利與發展,企業的財務人員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數據時代。當前在企業內就需要這樣一類人,他們要對電腦操作很熟悉,同時具有相關的財務知識,能夠透視系統帶來的管理效果,可能存在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在這種系統化的背景下,企業對管理型會計人才一個很大的需求方向就在於要對系統具有透視和辨別的能力,即不僅能夠運用系統,還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系統的管理,將系統管理變成財務制度的層層穿透、環環貫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