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印度跟巴基斯坦打起來,巴基斯坦會吃虧嗎?

167910051


如果現在印巴不考慮核戰爭打起來的話,巴基斯坦吃虧是必然的。



現在印度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大幅領先巴基斯坦,尤其是軍費投入,印度去年的軍費開支到達了639億美元,是巴基斯坦70億美元軍費投入的近10倍。

沒錢自然就沒好裝備,所以巴基斯坦近些年的武器裝備都是挑那些便宜實惠的買,有不少甚至還是藉著沙特這些“遜尼派”兄弟的援助才能買的起的。


▲巴基斯坦買艘小護衛艦都是儘可能找沙特兄弟援助,自身的軍費投入很可憐的。

可能有人會說戰爭的決定因素最終還是“人”,誠然,高素質兵源在現代戰爭中確實很重要,但是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強大的綜合國力更重要。

我們要知道在第二次印巴戰爭時,當時的巴基斯坦仗著美國援助的F104+響尾蛇空空導彈,欺負印度的空軍就跟玩一樣。

可是等到第三次印巴戰爭時期就不同了,印度仗著從英國買來的航母幾乎是按著巴基斯坦打,要不是我們出手,那就不是東巴獨立的問題了,今天還有沒有巴基斯坦都兩說。


而今天兩國的國力比當年第三次印巴戰爭時期,差距更大,所以現在巴基斯坦跟本不可能打過印度。


軍事小科普


明確的說,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真打起來,在其他國家不插手的情況下,巴基斯坦不僅會吃虧,而且幾乎沒有勝算。不要說現在,以前巴基斯坦在印巴國力對比不那麼懸殊的情況下都沒打贏印度。

1971年11月-12月的印巴戰爭,印度直接將巴基斯坦打到解體,東巴基斯坦獨立成了今天的孟加拉國。時至今日,巴基斯坦仍然籠罩在印度龐大軍力的陰影之下。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得到佐證。眾所周知,核武器是現代戰爭中大國的殺手鐧,一般不到萬不得已是絕對不會使用的,而印巴兩國的核戰略就有很大區別。

印度提出的是“冷啟動”,即所謂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力求通過常規兵力的快速打擊避免戰爭上升到核戰爭階段。這也說明一點,印度根本就不在乎巴基斯坦手裡的核武器。(其實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印巴核技術落後,造不出大當量的核彈,而且巴基斯坦雖然擁有海陸空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但是總的核武器投送能力並不比朝鮮好)

而巴基斯坦的核戰略則是:一旦印巴開戰,就果斷使用核武器,一開始使用核武器打擊深入巴基斯坦國境的印軍,如果遏制不成功,就用核武器打擊印巴邊境上印軍的各個關鍵節點。若是仍然不成功,就用核武器打擊印度的大城市。

核武器都捨得往自己領土上扔了,巴基斯坦真的不怕印度嗎?

軍力上的差距還不算完,在地理上,巴基斯坦也處於絕對劣勢。巴基斯坦缺乏縱深,首都伊斯蘭堡幾乎貼著邊境線。

相比於領土大得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在戰略上都沒有後退的餘地,印度無論是在人口還是面積上都佔優勢,在核武器面前顯然是巴基斯坦更加脆弱。如果真的爆發核戰爭,印度可定落不到好,但巴基斯坦顯然更慘。

當然了,這一切只是假設。畢竟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戴著手銬的人,打不起來。


貞觀防務


汶川大地震時,巴基斯坦將全國的帳篷都運到中國四川,捐給汶川災民,這份情記在每個中國人心中。

巴基斯坦雖沒有印度人口多,國土大,有錢,有美蘇英法以支持,可卻有近鄰中國幫忙,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

當巴基斯坦到了危急關頭,中國只要從西藏派出空軍殲20,半小時就抵達新德里,將印度指揮系統全乾掉,陸軍從南邊趁機收復藏南,從北邊新疆口岸高等級公路支援巴基斯坦,幫巴基斯坦將克什米爾全部奪回。

印度軍隊的戰鬥力在中國軍人眼裡就是個渣,軍官貪生,士兵怕死,打印度都覺得掉價,才一直不公佈中印戰爭傷亡率對比,給印度人留點面子。

上世紀英國只用幾千人就殖民印度一百多年,印度也不敢抵抗,甘心做英國的傭人,靠美蘇才歡送走英國,還是英聯邦的一員。

巴基斯坦武器雖不如印度先進,可有中國無私支援建設的軍工廠,全部武器和導彈,炮彈,子彈都能自給自足,不怕被西方卡脖子。

印度武器雖先進,可都是買來的,連子彈都不能自給自足,何況是導彈,炮彈了,打一個星斯就斷供了,必須緊急進口。

如果巴基斯坦戰事吃緊,中國完全可以派出志願人員先接管巴基斯坦防空,穩住巴基斯坦後方,給印度劃出紅線,過線必回擊。

還可以動用在亞丁灣護航的中國海軍,幫巴基斯坦接管海防,護送各國支援物資到巴基斯坦。

所以印度對巴基斯坦的軍事優勢,只是紙面上優勢,真大打起來,是巴基斯坦加中國二打一,鬥印度。


光芒萬丈34957


歷史上印巴爆發了三次大規模軍事衝突,除了第二次巴斯斯坦做了一些有效的抵抗外,其餘兩次巴基斯坦都是被壓著打的,至於為啥巴基斯坦沒被印度滅亡,那就得問問東邊的某個國家了。

就目前來說,印度的海陸空三軍對巴基斯坦的海陸空三軍是有優勢的,這裡不是指人員素質,而是武器差距。印度軍隊的優勢在於可以無門檻的獲得歐美俄諸國最先進的武器,只要付的起錢,但這也是致命點,印度人根本無法獲得相關技術,國內又無生產能力,我們就必須打個問號,一旦再次爆發戰爭,這些武器還是源源不斷的順利供給印度軍隊嘛?巴基斯坦的優勢在於可以獲得某國手把手的教授,還能獲取相關武器的生產技術,如梟龍戰機、無人機等。

但我們必須注意一點,目前印巴都是有核國家,且具備相互摧毀的能力,就整個世界的核捆綁戰略來說,戰爭也就沒了勝負,也就談不上巴基斯坦會不會吃虧的問題了。


巴扎黑悠哈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再打起來,巴基斯坦幾乎沒有勝利的可能。

第一,經濟實力相差太大。

印度的經濟總量是巴基斯坦的十倍左右。2016年,兩者的GDP總量分別為2.2萬億美元和2.8千億美元。

更慘的是,印度還保持相當高的增長率,去年增加近百分之八,已經超過中國。

至於巴基斯坦不但總量無法和印度相比,發展速度也非常緩慢,長期保持在百分之四左右。由於巴基斯坦比印度要落後的多,這種增加率只能拉大兩國差距。

現代戰爭就是打經濟,經濟不好一切都白搭。

目前,印度的軍費是巴基斯坦的7倍。要知道,軍費相差一倍,軍隊就會相差很大了,更別說是7倍。

第二,軍事力量相差很大

拋去偏見,我們必須承認,印軍海陸空三軍都是很有戰鬥力的。

即便是解放軍,海陸空三軍也難以做到徹底碾壓印軍,更別巴基斯坦。

以空軍為例,印軍目前擁有先進的蘇30、幻影2000、米格29共400多架,性能都比較先進。

巴基斯坦雖有我們全力扶持,但空軍實力仍然較差。

他的F16共有63架,還有中國提供的100架梟龍,總數還不到200架,不到印度的一半。

其中,F16最多和蘇30差不多,而梟龍和米格29有一拼。

雙方性能有相差,但並不是非常大,數量卻差了一倍,一旦開戰結果可想而知。

現代作戰,如果空軍不是對手,一切免談,陸軍和海軍都不可能有效作戰。

第三,國內問題相差很大

印度本來是國內問題狂多的國家,包括民族、宗教、種姓等等。

但通過民主制度,印度奇蹟般的大體實現了國內的平穩,國內長期沒有發生動亂。

加上印度教特有的教義,使得印度人心態較為平和。

相反,巴基斯坦問題多多。因歷史和現實原因,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對於全國控制能力有限,很多地區處於地方武裝、部族武裝控制下。

俾路支斯坦省、克什米爾省等地區,基本處於自治地位。

西北邊境省的主要居民巴坦人就是阿富汗的普什圖人,混入了大量極端分子,頻繁製造各種恐怖事件。

巴基斯坦很多地區,遠比印度落後,並不是單純的經濟,還有觀念。

第四,其他數據

印巴差距是在各個方面。

印度人口13億,巴基斯坦人口1.98億。印度的軍隊有120萬,巴基斯坦有60萬。

印度的耕地面積有153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只有19萬平方公里。2015年巴基斯坦人口增長率比印度還要高,達到1.551%,印度1.312%。

其實,巴基斯坦和印度並不是對等的敵人,中國才是和印度對等的敵人。


薩沙


印度和巴基斯坦可都是正兒八經的擁核國家,核武器這玩意就可以保證兩國之間不可能再出現全面軍事衝突的了,自從1997年和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後宣佈擁核以後,他們之間的矛盾基本上就只剩嘴皮子吵架了,因為有核國家一旦打起來,擦槍走火之下是容易互相種蘑菇的,這個時候就不是誰吃虧的問題了,而是一起完蛋。

當然,如果不考慮核武器的話,這兩個國家打起來,巴基斯坦吃虧是吃定了的,不管是拼綜合國力還是單純的軍事實力,這兩個國家都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三哥在軍事上的投入遠遠超過小巴,雖然都說三哥的武器裝備都是靠著買買買的萬國牌,但是能全世界到處買武器不也是一種本事麼?不但證明了印度有錢,也證明了他在美國和俄羅斯面前都吃得開(雖然經常被宰),但是巴基斯坦呢?買都買不起什麼好東西好吧,年國防開支連100億美金都不到,跟印度500多億美金的軍費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而目前來看軍事裝備上的差距印度的優勢也很大,比如空軍方面,三哥目前擁有300+的三代機,其中超過一半為蘇30系列戰機,剩下的為米格29和幻影2000戰機,並且印度空軍擁有預警機、加油機等體系輔助類飛機,而巴基斯坦空軍主力為100多架的梟龍戰機和60多架次的F16戰機,再加上體系化程度比不上印度空軍,所以,實力差距明顯,不過小巴的優勢就是能夠自己維修梟龍戰機,而三哥的話,不具備任何維修武器裝備的能力,一旦出了什麼問題,那些蘇30戰機基本上飛不起來的,所以印度空軍對於大國來說威脅不大。,畢竟蘇30的完好率不到一半。

海軍方面也差不多,不管是航母、盾艦還是潛艇方面,印度的相比巴基斯坦擁有的優勢更大,不過陸軍方面小巴還是可以的,超過2000輛的T80、哈立德和1200+升級過的59II等也是 一股不弱的力量,畢竟三哥那900輛T90S、170輛阿瓊以及2400多輛T72M1、550輛T55也好不到哪裡去,而且小巴的陸航有接近500架次的直升機,都快是三哥的一倍了,不過真正比戰爭潛力那些,小巴是遠遠不及三哥的,國土沒人家大、人口沒人家多、經濟實力更是落後一大截,所以,不考慮核武器的情況下,巴基斯坦不具備和印度一戰的實力!


哨兵ZH


首先,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是百分百不會爆發的,有中國在此,印度肯定不會太過火,因為誰也知道打仗打的是成本是錢。他兩個國家本來就是一個國家,二戰後才分開,現在只不過是為了克什米爾歸屬問題和歷史宗教問題產生矛盾。

即便是打起來,巴基斯坦也不會吃虧的,因為中國肯定會抓住這次牽制印度的機會,會大力援助巴基斯坦,雖然印度背後有英聯邦有美國,但是遠水是解不了近渴的,再加上印度本土北方地區本來就不恨安分,估計一大起來會有個別幾個邦趁機鬧事宣佈獨立。在才是對印度的最致命打擊。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明言言言言言


不管打什麼戰爭巴基斯坦都是會吃虧的,印度雖然在國際上挺“搞笑”,但是絕非巴基斯坦能比擬的。不然巴基斯坦不會滿世界買飛機,甚至買二手飛機來尋求軍事裝備的“儘量平衡”,而“直十”武裝直升機更是因為對印作戰的性能問題被直接淘汰掉。下圖為印度蘇30和巴基斯坦梟龍

印巴兩國的矛盾點從“蒙巴頓方案”開始,由於雙方宗教和信仰的不同,加上克什米爾地區的爭議使得印巴兩國存在幾乎不可調和的矛盾點,雙方在1947年、1956年和1971年分別進行了三次“印巴戰爭”,而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控制獨立成為孟加拉國,這就使得印巴兩國矛盾越來越深。

有意思的是,印巴兩國極力追求軍事上的平衡,特別是巴基斯坦,一直遵循“印度做什麼,我們也做什麼”,即便是經濟有限也要極力做到。比如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進行了5次核試驗,而巴基斯坦為了回應印度這5次核試驗在5月28日當天也進行了5次核爆炸,30日進行了第6次核爆炸,數量上還“趕超印度”。2018年3月巴基斯坦試射“巴布爾III”潛射巡航導彈以回應印度的“K-4”型潛射導彈試射。

其實打仗無非就是經濟、裝備數量和裝備水平。從經濟上看,印度是世界第6大經濟體,2017年GDP達到2.6萬億美金,國防預算達到639億美金。而巴基斯坦的GDP則只有3100億美金,國防預算只有70億美金。雙方經濟上的差距可以說非常懸殊,已經到達10倍的差距。而戰爭無非就是經濟的消耗,說的通俗點:有錢能使鬼推磨,到時候不管是裝備、罐頭還是兵員都可以用鈔票買過來的。

從軍事裝備數量來看,巴基斯坦現役兵力61萬人,而印度則有132萬人。坦克方面巴基斯坦為2100輛,印度為3400輛。飛機方面巴基斯坦為450架,而印度為1700架左右。海軍方面,巴基斯坦沒有航空母艦,沒有驅逐艦,沒有核潛艇,僅僅靠不少護衛艦在支撐,艦艇總數63艘。而印度不僅什麼都有而且數量為超過100艘,總噸位達到35萬噸。所以在數量上巴基斯坦也沒有優勢。下圖為裡高-1中程導彈,射程相比於印度烈火5還有點差距,烈火5的射程已經超過5000公里。

從質量上看,巴基斯坦的三代戰鬥機為美製F16和中巴聯合制造的“梟龍”。而印度空軍則擁有216架蘇30MKI,65架米格29,50架幻影2000,海軍45架米格29K,總數超過300架。將來印度還會擁有法國的“陣風”戰鬥機。海軍方面印度有核潛艇、航空母艦、防空驅逐艦、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等等各種全方位的艦艇。而巴基斯坦最強的水面艦艇為中國製造的F-22P型護衛艦(3100噸),再就是有6艘常規潛艇和6艘老式的英國“女將”級護衛艦。雖然將來巴基斯坦會得到8艘中國製造的“S20”型AIP潛艇和4艘中國的054A型護衛艦,但是仍然和印度海軍有巨大的差距,特別是沒有航空母艦,在第三次印巴戰爭期間印度買來的航空母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下圖為印度7500噸“加爾各答”級防空驅逐艦和巴基斯坦“F22P”型護衛艦

所以說,巴基斯坦不管在財力還是兵力上都不是印度的對手。要不然巴基斯坦極力進行軍購,甚至連二手的幻影和F16都有興趣。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巴基斯坦在作戰中並不佔優勢,特別是平均海拔4000米的克什米爾地區,當時巴基斯坦招標武裝直升機的時候對高原飛行能力卡的非常嚴,所以當時發動機不行的“直十”被直接淘汰掉,否則根本不是印度未來“阿帕奇”的對手。


雛菊西瓜Peterpan


按照歷史教訓,巴鐵肯定是會吃虧沒商量。

他當年吃的虧可不小,東巴和西巴分裂的時候,印度可沒少裹亂。孟加拉國的獨立,巴基斯坦失去了上億人口和十四萬多平方公里土地。

歷史上的三次印巴戰爭之後,雙方在克什米爾仍然持續爆發小規模衝突,至今無解。可以說,克什米爾問題繼續存在引發雙方之間紛爭可能,只是程度大小、時間早晚而已。

假如只是小規模衝突,雙方動用的是常規武器,這方面印度佔優,畢竟人家印度的人口、面積、經濟實力都在那裡擺著,無論哪方面都數倍乃至十數倍於巴基斯坦。這些年來,儘管巴基斯坦也加大了海空軍建設投入,但印度也沒有止步不前,目前在軍事方面,印度已經能排到世界第四,而巴基斯坦只能在十幾名開外。

巴基斯坦唯一能夠倚仗的是身後的友邦大國,別看印度左右逢源,跟誰都搞夥伴關係,真正能兩肋插刀的大朋友一個也沒有,而巴基斯坦可以失去所有朋友,只要保留一個鐵桿後盾就已足矣。巴基斯坦不會聽任印度擺佈,任其為所欲為,突破真正的底線後,印度的常規武器優勢會被瞬間抹平。

恐怖然而有效的核平衡。

巴基斯坦賴以為傲的撒手鐧是核武器,當然,印度的核武庫比它更充實,但自打進入核武時代,大家便處於恐怖的核平衡,只能用於平時的互相威懾而已,把對方毀滅一次和毀滅十次,區別也不十分大。

沒有人希望爆發核戰爭,印度和巴基斯坦再易怒,畫出條線演練一下即可,居安思危、權當鍛鍊一下,無論從雙方國內還是國際勢力,沒有人希望他們被仇恨燒灼胸膛,陷入到你死我活的狀態。

從民族成分的淵源來講,兩邊的民眾區別不大,無非宗教信仰不同,真心希望兩國永遠不要陷入仇恨循環,發動大規模戰爭。當然,小打小鬧,我們還是會審慎歡迎(不會表達出來),畢竟我們也需要檢驗武器效能。


歷來現實


(巴基斯坦與印度儀仗兵)

印度和巴基斯坦軍事實力差距巨大,雖然巴基斯坦有著“伊斯蘭之劍”的美譽,但是,國力和軍事裝備的巨大差距是客觀存在並且難以彌補的。

巴軍與印軍裝備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處於絕對的劣勢,而且是呈越來越大的趨勢。歸根到底,就是兩國綜合國力的懸殊造成的。

在軍事裝備領域,印度的優勢很明顯:

(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海軍方面,印度目前擁有航母和核潛艇,另外各型潛艇14艘,驅逐艦8艘,護衛艦12艘,輕護24艘,兩棲登陸艦隻10艘。而巴海軍只有5艘潛艇與10艘各型護衛艦。

空軍方面,印度空軍有上千架飛機,其中近200架三代半的蘇30MKI是骨幹,三代的米格29和幻影2000共100架左右,剩下的是二代的;而巴軍有400多架作戰飛機,骨幹是三代的F16A/B和梟龍,主力是二代的殲7和幻影3/5。貌似尚可一戰,但未來前景不樂觀,在巴軍在尋求殲10之類三代半戰機時,印度已經在尋求四代的T50了。總的看,印軍質量上領先巴半代,而數量多一倍。

陸軍方面,印軍有900輛T90S、170輛阿瓊、2400多輛T72M1和550輛T55;巴軍有約2000輛相當不錯的哈立德、T80和85II,升級的59式II(含巴產版)有1200輛,另外老式的59、T54/55和輕型的69式也有2300輛。巴軍的陸軍航空部隊擁有相當可觀的力量,有四五百架直升機,比印度多一倍,不容小覷。

但是不能忽視的一點是,雙方都有一定數量的核彈頭,並且都在彼此的射程範圍之內,但是,猶於巴基斯坦處於劣勢的常規軍力和核武力,巴基斯坦的常規軍事部署是被動防禦型的,但是它的核武力卻是咄咄逼人的戰略進攻型的。這是非常有趣的一點。

(巴基斯坦空軍梟龍戰機)

在這表面上尚可一戰的軍力對比背後,雙方的軍事潛力差距是巨大的。因為巴基斯坦的面積只有印度的25%,人口只有印度的15%左右,而更關鍵的是,經濟實力只有印度的大約10%左右,這直接導致印度擁有更大的戰略縱深,更大的發展潛力,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差距會更加明顯。

而在“伊斯蘭之劍”的美譽下,巴方的陸海軍的戰鬥力非常疲軟,在印巴戰爭中,曾經有過印軍依靠一個薄弱的反坦克陣地和十分有限的人數擊敗了巴軍一個整編坦克團,這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並且,通過兩國在邊界長期摩擦衝突的戰果來看,印軍的交換比明顯是強於巴軍的,這說明巴陸軍的作戰意志,和作戰方法有很大的問題,即使是較為先進的哈立德(vt1)和T—80坦克也無法彌補這一差距,並且因為狹長的國土無限放大這一缺點。而海軍方面,巴基斯坦拜託中國幫忙設計新型隱身導彈艇,購買中國艦艇或通過中國技術轉讓建造輕型護衛艦,以及引進直9艦載直升機和C802艦載反艦導彈,已經有了在近海同印軍一戰的能力。在空軍方面,巴基斯坦在冷戰時獲得了美國的幫助,在冷戰後又得到了中國的大力扶持,巴基斯坦可以自行建造中國的梟龍戰機,購買了先進的中國預警機,也引入了便宜可靠的霹靂系列空空導彈,再加上巴空軍精湛的技術和先進的戰法,完全可以勝任國土防空這一重任。

在國際盟友方面,巴基斯坦作為我國全方面的戰略合作伙伴和準盟友的地位,如果印巴發生戰爭,我國必定不會視而不見,而印度呢,俄羅斯愈加衰落,已經沒有能力支持印度同時和一個世界強國和一個地區強國開戰,所以,印巴開戰,巴基斯坦不會有任何實際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