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你被騰訊遊戲成功攔截

很抱歉!你被騰訊遊戲成功攔截

“很抱歉!你被騰訊遊戲成功攔截!”

這可不是遊戲中的激戰場面,而是騰訊遊戲展開的一場戰役。當然,騰訊的對手不是玩遊戲的人,而是不該玩遊戲的人!

人臉識別首度應用於遊戲用戶驗證

11月28日,騰訊遊戲再出大招,宣佈對旗下電遊《王者榮耀》的疑似未成年人用戶登錄遊戲時,強制實施人臉識別驗證,與其登記的實名信息進行比對。一旦認證未通過,那麼你將被騰訊遊戲攔截。而且騰訊健康系統將會對相關用戶納入防沉迷監管。

很抱歉!你被騰訊遊戲成功攔截

根據騰訊遊戲對外披露的信息,對於當前《王者榮耀》用戶群體中的疑似未成年人,今後在在登錄遊戲時會被要求進行人臉識別驗證,與其登記的實名信息進行比對。凡拒絕驗證,或經驗證與實名不符的用戶,健康系統將統一視作12週歲及以下未成年人,將其納入相應的防沉迷監管。據悉,此次需要進行人臉識別驗證的對象,主要為經過公安實名校驗確認為成年人但遊戲內行為特徵卻疑似未成年人的《王者榮耀》用戶。

此次是人臉識別首度被用於遊戲實名認證領域,新措施出臺前已經歷了數月的持續調研,並進行過兩次小規模測試,最終形成本次健康系統升級的基礎流程與策略。這也是騰訊繼公安強制實名認證之後,對於防範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的再一次大動作。根據騰訊方面的表態,此次人臉識別驗證將率先在《王者榮耀》中啟用,後續將有更多騰訊遊戲接入,直至覆蓋中國境內騰訊負責運營的全部遊戲產品。

王源被強制下線背後的騰訊“用戶減量邏輯”

統計數據顯示,從騰訊健康系統最初接入公安實名校驗至今,《王者榮耀》的未成年用戶的身份得到了更精準的判斷,遊戲時長也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

很抱歉!你被騰訊遊戲成功攔截

能夠為騰訊健康系統效力背書的,是TFBOYS成員王源近日在一檔訪談節目《迷妹專訪》上爆料,講述了最近自己在18週歲生日前一天的趣事。由於在18歲生日前一天還是“未成年”,王源由於騰訊遊戲時間超過了2小時而被強制下線。而像王源所遇到的情況,如今在《王者榮耀》各種貼吧、QQ群中的吐槽隨處可見。而用戶的這種“抗議”其實正是對騰訊健康系統的肯定。根據這款國內遊戲行業中最嚴格的防沉迷措施,12週歲以下未成年人每天在《王者榮耀》中限玩1小時,並且每日21:00至次日8:00之間絕對禁玩;12週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時,超出時間將被強制下線,且當天不能再玩。未滿18歲時的王源就是觸碰到了這條高壓線。

經過實名驗證之後,大量未通過驗證的用戶將無法登錄遊戲,大量的未成年人也將嚴格按照規定限制參與遊戲,這勢必對《王者榮耀》的用戶群體實現“減量”。在遊戲行業為爭奪用戶激烈競爭的今天,騰訊遊戲的這種通過設立門檻的“減量操作”確實有些“另類”。但是,對於騰訊而言,能夠為自己的行動做出唯一註腳的就是整個社會對於個別未成年人沉迷於遊戲擔憂與無奈的情緒。

對客戶一視同仁是商家本分,吸引更多客戶追逐盈利也是商家的本性,不過此次騰訊遊戲對客戶“挑三揀四”的做法,不僅沒有遭到質疑,贏得的卻是大大的贊。因為面對社會責任,騰訊遊戲選擇了對自己革命。對於一項將給自己帶來“用戶減量”的舉措,騰訊花費如此心思,不得不讓人敬佩。

高科技加持的背後是踐行企業責任的模式創新

顯然,對於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守護,已經成為騰訊眼下一項堅決要打的戰役。騰訊也完全發揮了“滿足需求、解決痛點”的互聯網式優勢,可謂不遺餘力。比如此次將人臉識別應用於遊戲用戶的驗證,就是騰訊針對少數未成年人冒用成年身份以逃避防沉迷監管的問題,尤其考慮到留守兒童可能存在冒用祖父母身份的可能,特針對實名信息為60週歲及以上、存在疑似未成年人遊戲行為、且在近一週的某一天有過較長時間遊戲的用戶,健康系統將進一步加大驗證力度。騰訊進而表態,希望通過啟用人臉識別驗證獲得更多的用戶反饋,目的就是進一步提升對疑似未成年人的識別精度,“彌補一切可能的漏洞”。

很抱歉!你被騰訊遊戲成功攔截

從9月15日騰訊健康系統接入公安實名校驗,到11月1日騰訊《王者榮耀》宣佈對全部用戶的強制公安實名校驗工作陸續啟動,再到11月28日進一步通過技術加持推出人臉識別驗證強化對遊戲用戶的篩查力度,騰訊通過一步步自我加壓,以互聯網人特有的執著與韌性與“用戶身份驗證”這塊硬骨頭較上了勁兒。

從9月份開始試點到11月底完成“升級版”覆蓋全國,騰訊健康系統體現的不僅是“騰訊速度”,背後折射的更是騰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如果說騰訊最初啟動的公安強制實名認證,還是面對社會上對於未成年沉迷遊戲的強烈反響的一種應對;那麼接連通過高科技手段自我強化實名認證,不僅是騰訊的主動出擊,更是互聯網企業依靠自身優勢對踐行社會責任模式的一種升級創新。

而且值得欣慰的是,“騰訊模式”已經在同行中起到了引領作用,有同行也已經開始行動。可以想象,當“騰訊效應”波折整個行業時,中國遊戲的另一個更健康的春天也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