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訪」霍浩壯:家庭青年、中年、老年時期如何做理財規劃

一、青 年 家 庭理財規劃

1、投資理財方面 這個時間段裡主要是家庭形成期,也就是我們從學校畢業後,一直到成家立業,自己年齡在35歲之前的這段時間。包括我們公眾號的讀者,社群的投友,其實主要還是以青年家庭人為主。 這一類人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理財方面的可以適當偏進取型。很多人做一些理財嘗試更多的還是以體驗為主,到底是股票,基金,黃金,P2P哪個更適合自己,這個只有自己體驗2,3年後才知道,短期甚至一兩年體驗的結果參考意義都不大。往往只有經歷一個牛熊週期後,才能成長為真正的成熟投資人。 閒錢做理財投資體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有些考慮解決自己的剛需住房,讓自己少了一份後顧之憂。 除了投資方面,保險方面也可以為自己買一份意外、重疾險,尤其是家庭的支柱身份的,最好買上,其他的養老和醫療保險其實也是必不可少的。

2、收入支出方面 一定要讓自己養成強制儲蓄的好習慣,千萬不要搞得每月收不抵支,如果長期收不抵支,等待自己的就是資不抵債。你看那些欠錢不還的老賴些,很多都是因為自己不懂得節省,經常開銷大於收入,然後才會跑到網上去借錢來搞所謂的提前消費,最後越陷越深。 所以作為普通人來說,每個月的收入,至少也要留下收入的30%作為強制結存,即使收入再少,也要有儲蓄的好習慣,掙的少的時候就少花些,延遲消費時間,暫緩想購買的商品。只要自己去找份工作,隨便怎麼都能比自己上學時候一個月的生活費高吧,上學的時候錢少都能過,為什麼上班後就不能過了呢? 現金流方面的話主要是為了應急用,如果自己被動下崗,等重新找到一份新的滿意的工作,這也需要一個時間,一般經驗數據就是留足自己3-6個月的家庭生活開支。

3、其它方面 教育支出方面,除了自己小孩的上學支出以外,成人往往也需要有提高自己職業技能的學習開支,但主要還是以孩子的教育支出為主。 這部分的支出一個是靠儲蓄,另一個就是靠購買教育保險,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靠理財獲取,但選擇的理財方式肯定是風險很低的品種,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資金支出都可以首選儲蓄或者貨幣基金。別把所有的錢都拿去投資或者用於其它,等孩子上學後,自己卻連學費都拿不出來。現在一線城市即使是幼兒園,一年也要好幾萬的開支,要是再報個興趣班,開支會更大。

二、中 年 家 庭理財規劃 中年家庭一般是指35-55歲之間的家庭。這個階段的最大的特色就是資產配置一定要均衡,既不進取,也不保守。 當自己步入35歲到55歲的年齡後,其實家庭財富也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低、中等,中高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都可以配置,自己在哪個產品方面更有優勢就可以適當側重哪個產品,挑自己長期下來更容易賺到錢的產品傾斜。 除了流動資產配置外,還要考慮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之間的平衡,如果真要求平衡,那就五五開,一半的資產配置房子、商鋪等固定資產;一半的資產配置、銀行存款、股票、基金、P2P、黃金、保險等流動資產。

三、老 年 家 庭理財規劃 主要是指55歲以上的家庭,這個年齡段的家庭就千萬不要再去冒險了,那才真是要小心把棺材本都給搭進去,那到時候想哭都來不及。 優先配置的往往就是銀行存款、養老、醫療方面的保險、還有房產等資產,股票、基金、P2P這些高風險品種都要儘量少配置或是以玩玩的心態來進行,這個就跟打牌一樣,年輕人打牌打一晚上輸贏就是上萬,等自己老了後,就打個一兩塊的小麻將打發消遣時間就可以了。 無論處在哪個年齡階段,但有些經驗數據都是必須要遵守的,比如每月的結餘資產最好超過收入的30%;每個月的還款金額最好不要超過自己收入的30%,超過的壓力會很大;家庭的負債率不要超過50%,負債率過高的容易受大環境金融危機破產。這些都是經驗參數。 最近還有投資人私下問我,如果中國假設發生大的系統性經濟危機而崩盤,怎樣投資才能更合理。 其實這類是小概率的黑天鵝事件,如果真發生這樣大的金融危機,均衡配置自己家庭資產就非常有必要。 比如自己負債少,有房產,有黃金,有存款,有股票、基金、P2P等金融資產,甚至還有自己的保險。如果這些都配置有一部分,即使經濟形勢再差,對自己的影響也會很小,反之如果有錢自己只配置房產的話,那玩意房價崩了,自己也就跟著雪崩。 如果自己只配置股票或者基金的話,照今年的行情來說,自己的資產也會大幅縮水;如果只投P2P,行情不好時傷到本金的幾率也不低。 很多時候,房產,股市,基金,P2P等等都容易受到大的經濟環境影響,經濟形勢差時,上市公司沒利潤,企業沒錢賺,失業率增加,原本處在崩潰邊緣的借款人還款壓力也會劇增,包括上市公司的企業債務違約也會變高; 反之如果經濟形勢好,房價給力,上市公司利潤暴增,股價漲,基金行情也好,P2P借款人逾期的概率也會下降。 現在的投資品種都很難獨善其身,容易受大環境影響。保險,黃金、甚至美元等外匯、存款等品種這些就屬於防禦性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