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為什麼說司馬懿奪取曹魏政權,只是因為遇到豬對手?

你讓他當皇帝,他能玩真的嗎?可是你又不能不給他,所以就封曹爽為大將軍,因為他姓曹嘛,總是自家人啊,比較安心。

「曾仕強」:為什麼說司馬懿奪取曹魏政權,只是因為遇到豬對手?

曹爽

可是他也知道曹爽這個人,其實他是沒有什麼主見的,他經常猶疑不定,這個人說這樣,那個人說那樣,他都不知道誰對誰錯了。那託給這樣的人,不是很危險嗎?所以他又說你司馬懿,也來幫幫忙,他的意思是想在兩個當中取得個平衡點,但是往往這兩個人就是會爭鬥不休。果然,曹睿死了以後,曹芳繼任,年幼不懂事,曹爽就趁機把兵權都奪到自己手上,不給司馬懿。

司馬懿也沒有辦法,只好又回到家,去等待時機,他這一等,等了整整的十年。所以一個人,起起落落,固然自己要爭氣,實際上我們也常常講,越是了不起的人物,越是要聽天命。司馬懿就是很典型的案例,他只能在家,只能等時機,他又能做什麼?如果他不忍耐,甚至他天天生氣,把自己身體氣壞了,死了,那他不是很冤枉?

父親,聖上有詔,後日駕臨高平陵,祭祀先帝,曹爽及百官隨駕前往。司馬懿:“去得好。”司馬懿雖然賦閒在家,卻時刻關注曹爽的動靜,而曹爽卻完全沒有提防,一心只想著假借祭祖之名與皇帝出城圍獵。曹爽:“宮中有何動靜?”“聖上專等著去打獵了。”

「曾仕強」:為什麼說司馬懿奪取曹魏政權,只是因為遇到豬對手?

司馬懿

我們中國人很相信姓名學,認為一個人會叫什麼名字,多半有它的用意。你從曹爽的姓名也可以看出來,他這個人什麼事情都不在乎,他只要求自己爽就好了,這個爽就好了是很俗的話,就說我高興就好了,那這樣的人你扶他,那比阿斗還糟糕嘛。

這個時候大司農桓範和新任荊州刺使李勝去求見曹爽,桓範他因為是站在曹爽這一邊,所以他有責任要提醒曹爽。桓範:“大將軍每天飲宴吃酒,醉臥夢鄉,卻不知大禍已然臨頭啊!”曹爽:“醉言醉語,顛三倒四。”

桓範他是一個很高明的智者,大家叫他智囊智囊,他的計謀很高,他的反應很快,他幾乎料事如神。但是,就算他也有諸葛亮的才幹,他碰到曹爽,他也是一籌莫展。桓範:“將軍不信,可去問他。“李勝:”我?“桓範:“汝曾說,大將軍只知出城圍獵,卻忘卻城中尚有猛虎三隻。”李勝:“司馬氏父子。“

「曾仕強」:為什麼說司馬懿奪取曹魏政權,只是因為遇到豬對手?

桓範

但是曹爽完全不認為是這樣:”我早已收回兵權,至今已過十年,司馬父子閒居家中,無所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