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桃“80後”農民工返鄉辦廠帶領村民致富

11月27日,筆者走進松桃眾誠制幫鞋業生產車間,只見幾十名工人正在專心致志地加工即將出品的“旭日”牌運動鞋鞋面。

松桃眾誠制幫鞋業創辦於2017年2月,位於松桃寨英鎮蕉溪村,是該村兩位“80後”返鄉農民工楊光勇和雷華剛投資60多萬元創辦,年加工70多萬雙鞋面。一年多來,該廠不僅有效解決了當地30多名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的問題,也為該鎮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

松桃“80后”农民工返乡办厂带领村民致富

1999年起,初中畢業的楊光勇、雷華剛南下打工,經過多年打拼,他倆憑藉自己的勤勞和努力,從普通工人成為業務主管。一次偶然的經歷,讓他倆產生了返鄉創業的念頭。

“以前我們是沒有這個想法的。一次回家過年,發現本村及周邊村寨的小孩,由於父母在外打工,成為留守兒童,感覺很難過。於是我倆坐在一起商量回來開個鞋廠,不但能夠解決婦女的就業問題,還能讓小孩老人得到照顧。”雷華剛說。

松桃“80后”农民工返乡办厂带领村民致富

楊光勇告訴筆者,他們通過手機上網查詢得知,近年來,松桃大力實施“雁歸工程”,採取“一對一”結對幫扶、手牽手“抱團”創業方式,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利用在外打工積累的資金和學到的技術,回鄉創業帶動就業。這些信息增強了他們返鄉創業的決心。

他倆將想法與打工期間認識的浙江溫州婁西旭日鞋廠負責人溝通後,得到了他的支持。2016年11月,楊光勇和雷華剛開始在鎮裡招工培訓。2017年2月,松桃眾誠制幫鞋業正式投入運營,當地35名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到松桃眾誠制幫鞋業上班,真的為我減輕了很多負擔。中午管飯吃,每個月能拿到26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工資,在家門口打工,還省了不少支出,算起來很划算。”30歲的車間工人高琴笑著說。

松桃“80后”农民工返乡办厂带领村民致富

高琴是蕉溪村的貧困戶,沒到松桃眾誠制幫鞋業上班之前,一直都在家務農,收入微薄。“我也曾想過出門打工,但家裡實在丟不開,孩子和老人都需要照顧,不忍心就這麼走了。”現在,高琴上班掙錢、照顧家庭兩不誤,每天干勁十足。

據雷華剛介紹,在整個車間,來自周邊不同村寨的貧困群眾有29人,佔總務工人數的一半以上。此外,鞋廠還吸納了貧困戶就近務工。“現在國家政策特別好,不僅給我們改造住房,還幫我們就近找到了工作。現在我每個月有2500元左右的工資,不僅增加了收入,還能讓我照顧好家庭,我很知足了。”蕉溪村貧困戶廖愛平笑著說。

楊光勇向筆者透露,該廠所有的鞋面產品都由浙江溫州婁西旭日鞋廠提供來料加工和負責回收,產品供不應求。目前的困難就是缺少場地和人手,所以最緊要的就是儘快擴大生產規模,讓更多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下一步,該廠將堅持優先解決移民搬遷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努力實現生產效益持續穩定增長。(石喬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