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李子樹 康勝昔

甘肅省西南部的臨夏回族自治州,是中國兩大回族自治州之一,這裡位於黃河上游,是甘肅西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漢藏貿易樞紐。臨夏回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所在地的臨夏市,是也是全州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南道重鎮,曾稱為枹罕、河州,素有“茶馬互市”、西部“旱碼頭”和“河湟雄鎮”之稱;由於歷史文化燦爛,境內出土的彩陶是中國早期歷史代表,被譽為“中國的彩陶之鄉”。

由於自然遺存豐厚,恐龍足印化石群和古生物化石群震驚中外,被譽為“古生物的伊甸園”。 因為是國內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具有穆斯林風情和風俗文化,素有“中國小麥加”之稱,同時誕生了許多西北歷史上著名的回族人物,如馬海晏、馬麟、馬麒、馬仲英、馬步芳等。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不過,在臨夏回族自治州8169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還生活著漢族、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22個民族200多萬各族人民。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孕育了許多優秀人才。除了那些在政壇叱吒風雲的回族人物以外,其它民族相互溶合、互相學習,也產生了許多精英人士。別的不說,僅在象棋界,就誕生了多位令人耳熟能詳的人物,本文的主人公張尕軍,就是近年來在甘肅棋壇迅速崛起的一位優秀代表。

說到張尕軍,必須要對臨夏州另一位已故象棋高手作一簡要回顧----他就是武延福,甘肅第一位登上全運會象棋賽場並進入國手行列的傳奇人物。請看甘肅棋壇巨擘王和生五十年代在其象棋專著《傳彭集》裡對他的記述:“武君(武延福)導河人(今稱臨夏,昔亦稱河州)。營磨戶業,人稱武磨戶,嗜好象棋,喜賭彩,著法纏綿,有河州高棋之稱,今夏來蘭州與餘分先數局,餘略勝。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1959年,武延福代表甘肅省出席第一屆全運會中國象棋比賽,獲得第六名,勝馬寬、孟立國,和李義庭……”武延福當年從臨夏往返蘭州賣面,結識彭述聖、王和生等高棋以後,水平日益提高,在甘肅省選拔賽中奪冠並在全國賽上取得第六名的佳績。

儘管武延福後來眼睛失明,棋藝退步,但在他的影響帶動下,臨夏州回、漢等各族群眾熱愛象棋,棋風興盛,高手輩出,在甘肅和臨夏州較為出名者有段玉祥、王振榮、秦雁、張士勇、朱萬宏、穆伊民、馬林、鐵學強、金小青、馬建忠、馬永輝、馬學智等,但出類拔萃者,卻難出其右。近年來,就在棋迷慨嘆臨夏州乃至甘肅棋壇棋藝水平落後,後繼乏人時,卻有一個青年才俊橫刀躍馬,從馬路棋攤,一路殺將上來,衝出臨夏,殺進金城蘭州,並向全國棋壇邁進,被甘肅棋界稱之為“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又稱之為甘肅棋壇的“猛張飛”。他,就是甘肅省最具衝擊力的棋壇新秀---省十三運會象棋冠軍、臨夏州青年棋手張尕軍。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一 棋攤學藝

張尕軍是甘肅省臨夏州臨夏市人,1984年12月生,今年31歲,身高一米八零,性格開朗、豪爽大方。由於自小從馬路棋攤下棋,打譜較少,因而練就了攻殺勇猛、反應敏捷、算度深遠、大刀闊斧的棋藝風格。要說張尕軍學棋的經歷,還要從八、九十年代說起。那時候,臨夏州棋風興盛,街頭巷尾、寺廟茶館、鋪宅階前、棚底樹下,人群聚集於棋枰四周圍觀下棋;有站立者、蹲伏者、席地而坐者、爭搶參謀者、默然含笑者,各具情態;有的喊要將,有的叫進兵,有的說臭、有的說妙,七嘴八舌,諸態百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年幼的張尕軍看到下棋的地方往往十分熱鬧,便擠進去觀戰,尤其看到勝利者喜上眉梢、受人擁戴,而失敗者沮喪萬分,被人嘲笑,於是對楚河漢界裡三十二枚棋子產生了濃厚興趣,每天放學回家,他都會在棋攤上逗留一會,觀看下棋。漸漸地,他看出了門道,學會了車馬炮兵的各種走法和殺著,於是從心裡替紅方或者黑方盤算各種變化,與對方的實戰著法相印證。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感覺到,自己的水平提高很快,算度方面很快超越實戰雙方,於是也像大人一樣上去參著支招,但是,下棋者根本沒有將他這個小學生放在眼裡,儘管他“軍”的是好棋,可下棋者往往會說,尕娃娃一邊玩去,你懂什麼啊!這讓張尕軍很沒面子,也很沮喪。但沒辦法啊,誰讓自己是個尕娃呢。不過,看的時間越長,棋癮越大,一到下棋的地方就挪不到腳,一站就是幾個小時,經常誤過了吃飯的時間,害得父母不止一次去棋攤上揪耳朵回家。在馬路棋攤看棋,很少有人能夠做到“觀棋不語”。

參著支招次數多了,大家發現,尕娃“軍”的棋步數緊湊,算度深遠,攻殺銳利,有時往往能夠在平淡的局面下尋隙覓縫,一招致命,絕殺無解。於是,大人們從不聽,到聽從,再到主動讓位。很快,張尕軍這個“尕娃娃”成了當地馬路棋攤上人見人愛的“尕高棋”,也成了人見人怕的“小惡魔”,因為他讓那些不同地段的馬路棋王吃盡了苦頭,也讓棋迷過足了眼癮。然而,張尕軍的棋藝水平提高了,學習成績卻下降了。初中畢業時,沒有考上高中,他就跟上舅舅去蘭州、西寧打工去了,那時他才十五歲。

在青海省西寧市打工時,有一天路過一個棋攤,見有兩人聚精會神地下棋,圍觀者屏氣凝神,默不作聲。一局弈畢,輸棋的一方給贏棋的一方掏了二十元錢,他這才知道,人家下的是彩棋,怪不得觀戰者都不吱聲。等他們下完成後,他弱弱地問贏棋的一方:“我可以和你下棋嗎?”對方抬頭看他年齡很小,稚氣未脫,就說:“少年,要學棋就要繳學費,一盤一包五元錢的煙。怎麼樣?”張尕軍摸了摸口袋,覺得輸五六盤沒啥問題,便欣然接受。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結果,第一盤他沒贏,第二盤對方沒輸,第三盤結果一樣。他非常納悶,自己以往在棋攤上所向無敵,今天怎麼感覺處處碰壁,對方好像有先知先覺的特異功能,對自己的意圖瞭解和一清二楚,每一步都提前預防了,自己有力使不上,殺不進。在上貢了三包香菸之後,他問對方:“老哥,你的棋怎麼這麼高?我在棋攤上下棋還第一次輸得這麼稀裡糊塗。”對方說:“兄弟,你開局偏弱啊。”這讓沒有鑽研棋譜的張尕軍悵然若失。

後來有人對他說:“娃娃,人家是西寧市的高手啊,你肯定不是對手,再不要輕易下彩了”。在蘭州打工時,他以自己擅長的亂戰棋路,將一個自噓為“小區棋王”的中年人殺得汗流浹背。後來,那人將自己收藏的《梅花譜》、《桔中秘》、《順炮新編》等棋譜拱手相贈,然後語重心長地說:“兄弟,我參加過街道、區裡、市裡的比賽,也看過不少棋譜,滿以為自己是個超級棋迷,沒想到被你殺得落花流水。在開局的時候,我往往將你綁住了,可是,殘局時你經常跑掉了,我殘局功夫不如你啊。你如果好好看一下棋譜,在開局方面用些功夫,憑你的棋感和天賦,你將來一定是個可造之材。”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二 茶館磨礪

將僅有的這些棋譜打完後,張尕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輸棋了,對棋藝的理解躍上新的臺階。回到臨夏,幾乎是橫掃棋攤,無人能敵。那些老棋友驚呼:“尕軍的棋又長了。”有一天,一位棋迷說:“尕軍,千里馬不能老是在磨房裡打轉轉,你要提高棋藝水平,就要到殺園找高手,馬路上沒有你的對手了。”在這位棋友的引薦下,張尕軍來到臨夏州最負盛名的高手聚集地---東門俱樂部,又叫李氏茶園。

起初,他只與一些棋藝水平為當地二、三流的棋手切磋,將其逐一擊敗後,向當地一流高手求教,從最初的略居下風,到後來互有勝負,水平提高之快,令大家吃驚不已。2003年,當地的頂尖高手穆伊明從外地務工回到臨夏,另一高手馬林立刻告訴他,最近有個小夥子鋒芒畢露,鮮逢對手,希望你披掛出山,降龍伏虎,挫挫銳氣。穆伊明當時聽了滿不在乎,不以為然,認為馬林故弄玄虛,謊報軍情,不相信一個十八、九歲的小夥子剛出山就如此厲害。

說起穆伊明,在臨夏州乃至甘肅棋壇,都是響噹噹的知名人士。他與武延福的孫子為同班同學,受武延福事蹟的影響,從小愛好象棋,自八十年代步入棋壇以來,於1991年首奪臨夏冠軍,以後累計奪得15次冠軍4次亞軍,征戰省、州比賽二、三十年,戰勝省內許多名將,是臨夏州無可爭議的棋壇霸主。因此,雖然他對張尕軍這個棋界新秀很感興趣,但沒有視為強勁的對手。一天,張尕軍應邀來到東門俱樂部,與臨夏棋壇高手馬林進行第二次番棋大戰,穆伊明則作壁上觀,瞭解張尕軍的棋藝特點。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由於是棋友之間的交流活動,允許旁觀者參謀支招,因此,關鍵時刻,穆伊明總會幫馬林支上幾招,這樣下來,半天時間,對弈多局,馬林僅小勝一局。於是,穆伊明不得不對張尕軍刮目相看了。當天,眾棋友建議他們倆明天大戰幾局,以觀高下,倆人欣然接受。第二天,眾多棋友搶佔有利地位,準備坐山觀虎鬥。張尕軍和穆伊明分先對弈五局,由於穆伊明常年打譜,對各類流行變化了解較多,不管先後手均能佔得優勢,但是,中殘階段如果稍有手軟,張尕軍則抓住瞬間即逝的機會,迅速鹹魚翻身,反敗為勝。結果,穆雖然以三比二取得勝利,但張尕軍的頑強抗擊精神和絕地反擊的精妙手段,也令他出了一身冷汗。

張尕軍在對局中反應靈活,計算精確,往往覷透對方的心理動機,將計就計,借水澆花,在看似下風中,隱藏許多精妙絕倫的反擊手段,對方稍有不察,則迅速落敗。此後,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交流,穆伊明針對張尕軍的棋藝特點,採取巨蟒纏身的戰術手段,儘量避免對殺。

後來,他發現,一些佈局新招也不靈了,因為張尕軍中一次套,學一次乖,同樣的錯誤絕不出現兩次。張尕軍的進步,使穆伊明高興萬分,看他的潛質,知道取代自己是遲早的事,感覺臨夏棋壇後繼有人,振興有望。他鼓勵張尕軍多看棋譜,有機會了和武延福一樣去省城棋壇闖蕩一番,並將全省棋壇高手的棋藝特點及棋壇掌故,作了詳細介紹。遺憾的是,2001至2008年的八年間,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臨夏州既沒有組織比賽,也沒有組隊參加省賽,常年在外打工的張尕軍也沒有參加鍛鍊的機會。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三 征戰疆場

直到2009年春季,州象棋協會才籌辦了“移動杯”全州象棋比賽,張尕軍第一次在臨夏州參加比賽,首戰即戰勝州第一高手穆伊明,最終過關斬將,脫穎而出,奪取冠軍。這次奪冠意義重大,為他今後馳騁疆場樹立了信心。後半年,張尕軍以州冠軍的身份,首次參加了在甘肅省嘉峪關市舉行的全省象棋比賽,開賽以後取得五連勝積10分,被譽為半程冠軍和闖入大賽的一匹黑馬。儘管第六至八輪連續遭遇梁富春、梁軍、李家華三位省內頂尖高手的頑強阻擊,但他最後一輪戰勝平涼市冠軍級高手張家升,積12分名列第五,在全省象棋界引起強烈反響。天水市象棋協會副主席徐勇參加比賽回來後對我說:“這次臨夏州出來了個新人,厲害、厲害,棋刁得很啊!”

在省賽上嶄露頭角以後,張尕軍一發而不可收拾,馬不停蹄地參加了省內外的多次比賽,戰績可圈可點:

2010年6月20日至25日,代表臨夏州參加了在慶陽舉辦的甘肅省第十二屆運動會象棋比賽,奪取第七名;同年在蘭州參加“國稅杯”象棋大賽,名列梁軍、梁富春之後,衝進三甲。2011年參加了在白銀舉行的全省農民運動會象棋比賽,再次奪得第三名。並在當年的全省團體賽中後手戰勝甘肅唯一的象棋大師李家華。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2012年元旦,代表甘肅青年隊參加了 西安“西部京閩茶城”杯中國象棋公開賽,在與眾多象棋特級大師、象棋大師及各路高手的角逐中,雖然只獲得第17名,沒有進入獎勵行列(196多名愛好者參加,獎勵前16名。

冠軍:鄭惟桐,二至十六名為陸偉韜 、柳大華、王明虎、姚洪新 、曹延磊、蔚強 、孟辰 、顏成龍 、李宏陽 、張欣 、黨斐、劉宗澤、苗永鵬、楊旭、申鵬 ),但他經過一百多個回合的鏖戰,戰勝象棋大師申鵬等高手,排名在數位象棋大師之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受到一次深刻的鍛鍊,開、中、殘水平又有一定的提高。

其中與鄭惟桐的對局中,最後形成車馬雙兵對車馬雙卒,均為士相全,殘局鄭惟桐一兵過河略佔優勢,但黑方不乏謀和的機會,遺憾的是,張尕軍在最後階段走棋後忘記壓鍾,超時而負。3月,與李家華、梁軍、劉玉武一道參加了在大連舉行的全國象棋團體賽,這是他首次進入全國賽場,得到一次充分鍛鍊的機會。8月26日至28日,參加首屆紀念大國手彭述聖先生象棋大賽,經過數次大賽的洗禮,終於利劍出鞘,在來自甘肅、青海、寧夏三省80多人的圍追堵截中殺出一條血路,奪得自己棋藝生涯中第一個大賽冠軍,為他闖入全國象棋賽場和奪取更好名次創造了有利條件,也奠定了心理基礎。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2013年11月底,參加了平涼市首屆“二建杯”全國象棋公開賽,獲得第五名。在3天11輪緊張激烈的角逐中,來自上海的特級大師萬春林以7勝4和的不敗戰績獲得個人冠軍,2—12名依次是:甘肅劉玉武、上海趙瑋(大師)、遼寧苗永鵬(特級大師)、甘肅張尕軍、寧夏李錦棉、寧夏劉明(大師)、甘肅梁軍、甘肅馬文毅、甘肅梁富春、甘肅王軍喜、重慶許文學(大師)。這次比賽當中,張尕軍與象棋大師趙瑋的一局比賽,再有五步棋就能走夠自然限著,可以判和。但他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殺得性起,誤踩對方中象,導致自然限著從零開始,因時間進入讀秒狀態而遺憾告負,否則,倆人名次將會相互易位。

在2014年6月25開賽的甘肅省第十三屆運動會象棋比賽中,應邀代表白銀公司出戰,他第一輪戰勝天水老將劉沛毅,第二輪戰和同隊劉玉武,第三輪戰勝省電力公司寇永清,第四輪挫敗青年新秀徐一帆,第五輪與梁富春握手言和,第七輪先手發力,完勝代表白銀市出戰的蘭州高手鄭欣,第八輪後手力挫蘭州石化系統第一高手成立明,最後一輪與火車頭郝永林輕鬆籤和,遂以6勝3和的不敗戰績,奪取自己棋藝生涯分量最重的一個冠軍,從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甘肅頂尖高手之一。

9月,代表甘肅省代表隊,參加在在新疆舉辦的西北五省首屆象棋聯賽,坐陣第三臺,以三勝二和的不敗戰績,榮獲最佳三臺。10月中旬,參加了甘肅省天水市“草業杯”中國象棋公開賽,在數位特級大師和象棋大師參加的情況下,勇奪第二名。第八輪,經過電腦編排,張尕軍後手與江湖上久負盛名的棋壇遊俠劉宗澤在第一臺狹路相逢。這一輪開始前,大多數棋迷認為,張尕軍佈局落後,難以抵擋劉軍長的先手進攻。不過,也有棋迷認為,張尕軍佈局不落常套,中局扭殺力量強大,善於亂中取勝,劉宗澤不一定輕易取勝。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開賽之後,劉宗澤首著兵七進一,張尕軍應以卒7進1,劉宗澤立即炮二平三。仙人指路是劉軍長馳騁疆場的秘密武器,不知有多少棋壇英雄倒在這一武器之下。在一天之內重演舊陣,證明他對此佈局頗具心得,志在必勝。進入中局,果然不出所料,紅棋大兵壓境,吃去黑方一象,迫使張尕軍兩門大炮左移右挪,委曲求全,頑強防守。筆者眼看劉宗澤大佔優勢,遂退出圍觀,巡遊賽場,觀看其它臺次。

不料十多分鐘以後,圍觀棋迷鬨然而散,有人呼叫裁判,我以為劉宗澤破門成功,張尕軍中箭倒地。過去一問方知,“劉師長”竟然在看似大優的局面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被張尕軍偷襲成功,轟然倒地。簽字之後,劉宗澤心有不甘,嘴裡不停地念叨:“你應該是輸棋,你的是輸棋……”難受之情,溢於言表。在隨後舉行的2014年“紀念棋壇巨擘彭述聖、王和生象棋大賽”中,張尕軍梅開二度,以7勝1和1負的戰績獲得冠軍。

在其它比賽或邀請賽中,張尕軍同樣成績斐然。如:2012年12月參加“古河州酒業杯”甘肅象棋錦標賽, 2013年9月參加“忠恆杯”甘肅省職工象棋比賽, 2014年6月參加天水“宇峰房產杯”象棋名手邀請賽,均獲得第三名。

張尕軍:馬路棋攤殺出的小黑馬

近年來,由於在省內外賽事活動中的優異表現,張尕軍被甘肅象棋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鄒濤先生視為本省最有潛力的象棋選手之一,予以重點培養。甘肅棋迷也對其寄予厚望,希望在誕生甘肅第一位象棋大師武延福的家鄉,今後能夠產生一位新的象棋大師,改變甘肅自1987年李家華成為大師以來,後繼乏人的局面。甘肅棋壇巨擘王和生先生的幼子、蘭州市民營企業家王錫庚表示,自己將採取一定的方式,支持張尕軍在棋藝事業方面再發展再進步。

張尕軍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說,雖然錯過了棋藝水平提高的最佳年齡,出成績的難度越來越大,但自己一定不會辜負廣大棋迷的棋望,最大限度的發揮水平,提高棋藝,力爭在全國的相關賽事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推動甘肅象棋運動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英國人以黑馬比喻競技比賽中出人意料的獲勝者,中國古人也以黑馬為尊。宋人龔開有《黑馬圖》詩云:八尺龍媒出墨池,昆崙月窟等閒馳。幽州俠客夜騎去,行過陰山鬼不知。宋·釋正覺也有“胸中行腳事分明,親見芙蓉綴晚英。黑馬踏霜元不跡,白魚吹水了無聲。投機曾弄無須鎖,出手相扶折腳鐺。去米去沙還未可,要須偏正並頭行。”這兩首詩,竟然與中國象棋的玄機,與張尕軍的棋風不謀而合。此馬神龍種,凌雲待一鞭。張尕軍的黑馬之旅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