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我在做產品過程中犯的25個錯

從入行到現在經歷過大大小小N多項目:有管理系統、商業系統、也有一些創新項目。有成功過,也有失敗過。這個過程中犯的錯,寫出來,當做拋磚引玉,希望對大家有益。

经验分享:我在做产品过程中犯的25个错

一、產品思維

  1. 開始做產品經理的時候,以為只要會寫PRD就可以了,沒有看過產品經理的系統性書籍,看了一下文章但是沒有形成自己體系,這種情況就去做產品,雖然我的產品感覺還不錯,但是缺少系統性的產品思考方式。最後結果就是採坑多、方法笨、提升慢。
  2. 經常看虎嗅的小夥伴,可能看到裡面的商業公司熱血澎湃,可是到了自己公司確發現死氣沉沉,完全不是一回事。這需要產品經理從自我做起,在創新、價值觀、專業能力等綜合素質上不斷提高和影響他人,產品經理作為產品負責人,需要有這樣的擔當。
  3. 對產品經理理解不深刻,認為和其它崗位沒什麼區別,有時候經常被動的就完成一個功能,沒有深入分析背後需求原因,背後的商業和資源情況,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產品經理如果不能把握住在做事情的發展方向,那麼對於公司來講,自下而上的創新就舉步維艱。
  4. 很長時間產品過程中沒有覆盤和總結,甚至覺得是多此一舉,還不如多幹點活呢,或者說根本沒有覆盤時間,還有時候覆盤的時候,不夠深刻,造成覆盤效果不佳,其實覆盤對於整個產品研發過程非常重要。沒有覆盤,就沒有提高,沒有覆盤,踩過的坑還會繼續踩坑。
  5. 商業新產品打造的過程中,前期會比較缺少資源,所以有時候在產品模型和商業模式上,調研不充分,就去被壓力逼迫去構建產品,這樣出來的產品結果四不像。應該是越沒有資源的情況下,越要花時間收集清楚資料,深入調研用戶,可以用MVP法則去測試產品模式,但MVP並不意味著能在產品模型和商業模式上能夠偷懶。

二、產品管理

  1. 產品在設計過程中不能貪大求全,要有節奏,注重質量大於數量,這本質上來講是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有時候會因為時間和資源的限制,技術實現上會打折。其實打折了的功能,如果用戶反饋很差,寧願砍掉,也要保持產品在一個高的水平中,千萬不能貪大求全,反而傷害了用戶。
  2. 需求來的時候,不能因為時間原因或者領導催的緊,就立馬開始做。應該在做之前多問幾個為什麼,區分需求和需要,需求是用戶的本質訴求,需要是用戶能想到的解決方案,但是需要可能不是最優方案,所以瞭解需求才能最優的解決問題。同時需求要結合場景,同樣一個功能,不同的場景,可能用戶的使用習慣,使用路徑都不一樣,自然功能實現也就有差別。
  3. 對於用戶數據收集,要保證收集過程中沒有髒數據,保證數據來源真實可靠,瞭解源數據和數據處理每一步過程,同時也要注意數據收集渠道多樣性,樣本的侷限性。
  4. 需求定版之前不要想當然的以為自己瞭解用戶,什麼都替用戶做決定了,大的需求定版之前應該進行紮實的用戶調研,需求優先級也不應該誰急誰優先,要根據產品核心價值和用戶的訴求定優先級,具體方法可以用kano問卷,總之用戶決定最後的產品形態,除非你能引導用戶的需求,當然這樣的產品經理除了喬布斯,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5. 如果有遇到相同的業務,有多個人在對接,那麼最好能夠溝通好需求負責人,由需求負責人統一對接需求,不然造成多頭需求,容易產生混亂。同時應該每週反饋需求排序和需求定版時間給到相關部門,如果有需求變更,也及時第一時間通知,不然相關人以為研發部門做的事情太少和太慢,避免出力不討好的情況發生。

三、研發管理

  1. 給技術除了PRD等文檔之外,還應該給功能結構圖和系統流程圖,因為光看PRD,一大堆文字,換成誰都容易看懵,最後開發就會吐槽產品的PRD寫的不好,功能結構圖就是新功能的層級關係梳理出來,系統流程圖又分為事件流程圖和狀態流程圖,事件流程圖是功能點擊的順序和步驟,狀態流程圖是訂單等狀態變化的規則。
  2. PRD除了業務邏輯清晰之外,還要求文檔規範和沒有遺漏,最理想的情況是需求評審後,技術和產品不用溝通了。為了降低出錯率,產品應該有一個自測表,定義每個功能都需要寫哪些東西,用來檢查是否都寫全、寫細了,目的還是為了讓開發好理解、降低出錯率,提高整體研發效率。
  3. 有時候在技術評審和時候,產品和技術互懟比較嚴重,新聞還出現過產品和技術互毆的情況,如果產品和技術關係不好,絕對是整個公司的悲劇,因為兩者誰也離不開誰,對於產品和技術來講,需要在心態上建立雙贏思維,任何一方不能不顧對方的立場和處境做事,溝通上應該對事不對人,為了共同的目標,即用戶體驗去實現產品,這是雙方良好溝通的前提。
  4. 在協作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銜接問題要從問題本身和協作流程上共同思考問題,不然問題永遠都會重複出現,為了讓重複的錯誤不再犯,除了解決問題本身之外,也需要不斷優化協作流程,讓協作標準化。
  5. 產品除了調研和設計產品外,還要對產品結果負責,當自己有很多任務需要處理的時候,要明白哪些是緊急任務,哪些是非緊急任務,哪些是長期任務,做好時間分配,把緊急和重要的優先處理好,不然時間永遠不夠用,這樣反而會造成工作產出比較低。

四、個人素質

  1. 互聯網變化很快,產品設計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產品經理最大的能力就是處理問題的能力,宏觀上來講:需求到產品落地,每個環節都需要問題處理,而強大的處理問題能力來自於不斷的學習和經驗總結。
  2. 做任何事情都要建立自己對事情標準的認識,不然就會成為產品傻白甜,什麼事情都覺得差不多就好了,當一個新任務來的時候,要通過迅速的學習,知道任務的高標準是什麼,高手是怎麼做的,哪怕自己當前只能做到部分好,但是也可以通過後續的努力彌補,有了高標準,才會有高質量的產出。
  3. 可能因為性格問題,有些人喜歡做好好先生。雖然做好好先生,有衝突就和稀泥,或者避免衝突,雖然這樣對人際關係有益,但是對最終的產品效果無意義。因為產品的問題點沒有根本解決,自己的原則應該儘量堅持,如果遇到衝突,也應該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服相關方真正的解決問題。
  4. 產品經理一定要勇於表達和善於表達,心態上不要把分歧當做衝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錯的,也要適當表達,不然有時候永遠都不知道原來自己某個觀點是錯的,表達的時候講究表達重點,讓別人聽明白為止,好的表達還可以提示產品經理對周圍人的影響力,更利於工作的開展。
  5. 正確看待批評和批判,當有人批判自己的時候,不應該生氣,而是應該高興才對,因為批評代表有人敢和自己說真話,但是也要辨別批判正確與否,如果批判錯了可以忽略,批判對了要積極改善,批判是產品經理自我反饋和了解自我的一種重要方式,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以後才可能做得更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五、職業成長

  1. 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導師,這樣可以走很多彎路,好的導師最好是專業能力和職業綜合素質都比較高的人,如果沒有導師,那麼就會比較辛苦,自己摸索時間長不說,而且踩坑多,遇到比如自己厲害的人,多叫一聲老師,多請教問題,長此以往一定會遇到自己的伯樂。
  2. 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產品經理應該不斷的學習,即使在忙,也不能忘記充電,現在各種知識付費的機構很多,大家在充電的時候不能太散,最好圍繞自己做的事情周邊知識開始學習,比如前沿科學知識、產品理論、商業運作等,知識從有用的先學,慢慢向外擴散,這樣基礎打得好,也更容易出成績。
  3. 一定要做好打長期仗的準備,產品是個系統性工程,成長在於平時的積累,不能因為平時遇到的挫折就放棄這行,要明白產品是可以一輩子從事的事業,因為這個星球上的物質生活,不就是由人類創造出偉大的產品實現出來的麼,羅永浩為什麼能做手機?因為他懂人性啊,而人性又是產品經理終身的必修課。
  4. 有可能有些人一開始就對產品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也有些人可能一直提不起興趣,但是結果肯定是有興趣的人最後肯定會走的更遠。所以沒有興趣的小夥伴,一定要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給自己正向激勵,把工作做好,不然工作就會一直給自己打臉,直達你不得不產生興趣為止。
  5. 學習最好的辦法就是分享,這是老生常談的一個觀點了。以前由於懶,都懶得動筆,但是後來咬牙經過實踐,確實是這樣啊,如果光學不練,練了不總結和分享,知識永遠是別人的,自己的技藝永遠不會提高。筆者有個跑團叫“別等了,沒必要”所以希望小夥伴們在產品之路的實踐和分享上也“別等了,行動吧”。

#專欄作家#

青蛙王子,微信公眾號:guatalk,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