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貴田去世,他生在天津長春道,就讀天津一中,是地道和平娃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常貴田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11月30日零時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此前去世的常寶華是常貴田的叔叔,1976年,常寶華和侄子常貴田創作演出的相聲《帽子工廠》轟動一時,成為當時相聲直接介入重大社會生活的代表作品。

常寶華、常貴田和常遠曾合作《找七子》。

今年相聲界真是的走了大背字兒,從魏文華、師勝傑、張文霞、常寶華、丁廣泉、謝天順、吳兆南、劉文步,加上評書大師單田芳,可以說是一個時代在緩緩落幕。

另外,今年去世的名人還有李詠、金庸、作曲家姚明、吉祥三寶的布仁巴雅爾、盛中國、蘇越、臧天朔。

2018,註定是告別的一年嗎?

常貴田去世,他生在天津長春道,就讀天津一中,是地道和平娃

(常貴田 常寶華)

相聲界三大家族,常寶堃常家、侯寶林侯家、馬三立馬家,也是傳統相聲三大流派。常氏相聲大家族,最多時有六十多口人,創始人常連安,長子常寶堃,長孫常貴田一脈相承。如今常貴田可稱“相聲界最高領導”,這裡有三層含義,一來他出自相聲大家族常家,二來他是中國曲藝家協會相聲委員會主任,三來他是少將軍銜,是相聲界第一位真正的將軍。

常貴田去世,他生在天津長春道,就讀天津一中,是地道和平娃

(常氏相聲大家族)

常貴田天津生天津長,是常連安的長孫、常寶堃(小蘑菇)的長子。他出生地長春道竹遠裡,後來搬到陝西路興隆南里4號。小時候他在聖功小學(後為和平區十一小學)唸書,畢業後考入天津一中讀初中、高中。竹遠裡沒拆遷前,他還回來看過幾次,追憶少年時光,後來房子拆了,他深感惋惜。

常貴田最早接觸相聲是在北京,爺爺常連安的啟明茶社。那時候他只有3歲,大人把他抱到臺上,站上凳子,常貴田唱兒歌:“一根棍兒我拄著……”

常貴田去世,他生在天津長春道,就讀天津一中,是地道和平娃

(常貴田 常寶華)

但正式從藝,是從6歲開始,40年代末,在天津,時局混亂,園子裡沒人聽相聲了,相聲演員沒地方掙錢。常家出門、拐彎兒就是海河邊倒賣美國貨的“鬼市”地攤,有一天常寶堃、康立本帶著常貴田出來走到河邊,見人不少,常寶堃跟康立本說:“點。”意思是把觀眾攏過來。康立本摘下帽子舉著,放眼前歪著腦袋看。天津人好奇心重,一會兒就圍上一群人。很多人認識常寶堃:“介不似蘑君嘛……來一段吧!”常寶堃一使活,火了,人們紛紛扔錢。從這時起,常寶堃帶著常寶霆、蘇文茂重新撂地,也帶著常貴田。

常寶堃教了6歲的常貴田三個小段:《反正話》《六口人》和《大娶親》的一部分,常貴田聽完就記住了。後來常貴田才明白,因為父親把相聲拆開,把適合小孩兒說的那些教給了他。

常貴田去世,他生在天津長春道,就讀天津一中,是地道和平娃

(常貴田 常寶華)

小常貴田開始登臺,是在和平路美琪戲院旁邊一個小園子裡,說了三個月,周德山、朱相臣、蘇文茂、穆祥林等名角給他量活。常貴田掙了錢交給母親,母親買了大白菜、疙瘩頭醃鹹菜,除了自家吃還送給鄰居們。

常寶堃生前希望常貴田好好唸書,反對他說相聲。如果不是父親犧牲得早,常貴田也許就幹了別的行當。常寶堃犧牲時常貴田只有9歲,母親見他學藝心切,三年後,讓他拜了父親生前的搭檔趙佩茹為師,邊學徒邊讀書。後來常貴田自己揣摸,一方面父親覺得說相聲學藝太苦,不願再讓孩子們受罪;另一方面也怕他學得高不成低不就,反倒有辱門庭。

常貴田去世,他生在天津長春道,就讀天津一中,是地道和平娃

(常貴田 王佩元)

16歲時,常貴田參加海政文工團,一輩子只從事一種職業,只在一個單位,在文藝圈兒,唯有他。有人對常貴田的“少將”軍銜提出不同看法。實際上只要看看他的履歷,就能明白為什麼他成為“少將”。父親常寶堃29歲犧牲且不論,常貴田16歲入伍,從50年代末到80年代,曾無數次到福建、西藏、雲南、海南等兵站或者前線慰問演出。

去西藏在兵站慰問進藏戰士,最多一天演14場,並要結合部隊剛剛發生的事創作快板書。到前線慰問演出,不知什麼時候炮彈會飛過來,有一次他險些被子母彈和菠蘿彈擊中。他隨時做好犧牲準備,曾給母親寫信:“一旦遇到不測,那就跟我父親一樣吧!”

常貴田去世,他生在天津長春道,就讀天津一中,是地道和平娃

(常貴田 王佩元)

曾有很多文藝團體想調常貴田過去,但他始終難捨部隊,因為他明白戰士是最苦的,希望用相聲為他們解除一點兒苦,給他們送上一點歡樂。這樣的將軍,未嘗不可。

常貴田的表演繼承和發展了常氏相聲,他曾說過:“我們的相聲沒有超過前輩,但比前輩發展進步了。”他先後創作了《喇叭聲聲》《動力研究》《帽子工廠》《祝你成功》等相聲,獲首屆侯寶林金像獎及金唱片獎。

常貴田去世,他生在天津長春道,就讀天津一中,是地道和平娃

(常貴田 王佩元)

常貴田曾與常寶華、王佩元等人搭檔。他與常寶華合作的《追溯》非常吃功夫,這段相聲像朗誦又像話劇,非常難拿捏,雖然包袱都不從他這頭響,但他的表演直接影響到常寶華的包袱響不響,所以對他的語氣、寸節要求極高。

常貴田有一個理念:“相聲傳統是相聲傳統,傳統相聲是傳統相聲。”他認為,不是會說幾段傳統相聲就是繼承相聲傳統了,相聲演員一定要對得起觀眾,要創新,要賦予傳統相聲新的立意,相聲這門藝術才能永遠傳承下去。(文:何玉新)

常貴田去世,他生在天津長春道,就讀天津一中,是地道和平娃

(常貴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