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是福,福在哪?

吃虧是福,福在哪?

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虧是福。

其中,吃虧是福,被認為是一種為人的睿智、處事的境界。

可是,有很多人會問,吃虧明明是自己受了損失、被人欺負,怎麼能說是福呢?

吃虧是福,福在哪?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相傳,“吃虧是福”四個字出自清朝著名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

據說,鄭板橋祖居江蘇興化縣,乾隆時考取功名中進士,離家在外做官。其弟鄭墨繼承祖業,居住在家鄉故里。

有一年,鄭墨想把居住多年的祖屋翻修一下。可是,祖屋與鄰居共用一牆。鄰居不同意翻修。於是,其弟將鄰居告上公堂,打起官司。其時,鄭板橋正在山東濰縣任知縣,其弟寫信給他,讓他致函興化縣吏,幫助打贏這場官司。

鄭板橋接到家弟書信後,考慮再三,給弟弟寫了一封勸他息事寧人的信,勸誡他“吃虧是福”。

後來,鄭板橋將 “吃虧是福”寫成條幅,並加了題跋:“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益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啟迪多元思維

“吃虧是福”的科學依據

近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與山東師範大學的專家,共同探討吃虧傾向和福報之間的關係,揭示“吃虧是福”這一古語的現實價值。

為了找出“吃虧是福”的作用機制,研究人員首先基於世界成功人士的“吃虧”軼事編制量表,用於測量“吃虧似然性”。

然後,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索了“吃虧”和“福報”之間的關聯,也就是驗證:在選擇吃虧之後,人們到底能否真的在一個不可預期的生活情境中得到好回報?

研究人員認為,福可以分為物質的和精神的,而回報的時間可分為現在和將來。於是,他們分別從這兩個角度探討了吃虧和福報的關係。


吃虧是福,福在哪?


研究結果表明,被試的吃虧似然性得分,能夠正向預測其社會經濟地位指數和主觀幸福感,同時,年齡對吃虧似然性得分與社會經濟地位指數之間的關係有調節作用。

研究結果表明,吃虧不僅會帶來當下的精神福報,而且會帶來現在和將來的物質福報:“吃虧是福”不是傳說,而是貨真價實的現實。

正心正舉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道德經》

老子以“天之道”來與“人之道”作對比,主張“人之道”應該效法“天之道”。老子把自然界保持生態平衡的現象歸之於“損有餘而補不足”,因此他要求人類社會也應當改變“損不足以奉有餘”的不合理、不平等的現象,效法自然界的“損有餘而補不足”,“損有餘以奉天下”。

平衡,是自然界的根本法則。

虧與盈、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生,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囊括了運行之機理。萬事萬物皆在虧與盈、舍與得之間平衡,達到和諧統一的最高境界。

撥迷見智

吃虧是福,福在哪?


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利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

——鄭板橋

開啟自在之門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斤斤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也不會在意一分一毫的得失。他們看重的是失去背後的收穫,是"捨去"以後的"得到",他們是真正的智者,是能成大器的得道之人。

其實,吃虧是福的真實含義是:

一個能吃虧、懂得忍讓的人,大概率上是個有福氣的人;而不是很多人理解的“一件事上你吃虧了,你就得福了”。

也就是說,“吃虧是福”表達的是一種人格特徵所帶來的人生,而不是一種個體行為所導致的結果。

一個肯吃虧的人,是有一定人際素養、懂得謙讓、不輕易與人發生爭執的人,這樣的人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職場裡,往往不會被人猜忌、打壓,給人的感覺比較厚道;很明顯,這樣的人經常會得到一些能力之外的收穫,也就是“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