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道20號」民國時期,包頭最大的澡堂子有多紅火

【聚焦學習】

隨著東河區的舊城區改造,景新池澡堂已經失去了舊貌。這家創建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的澡堂,於翌年正式開始營業,是當時包頭最大、設備最完善的一家澡堂。它的名字隨著時間的流逝,已成為遙遠的歷史。

「烏蘭道20號」民國時期,包頭最大的澡堂子有多紅火

景新池澡堂舊照

“景新池”的創辦和投資建設者,原是復興和糧貨店的財東李威。當時,復興和糧貨店買賣興隆,三年一結帳,每股開紅即達銀洋8千至1萬元。這個名聲傳在了土匪頭子趙半吊的耳中,土匪半夜進城把李威的二兒子二毛旦和他哥哥李嚴的大兒子李毓秀綁走,請了“財神”。李威、李嚴花了1萬多銀洋才將兩人贖回。李威一氣之下遂將復興和糧貨店的股金紅利和歷年的公存抽出共計銀洋一萬餘元存在“景新明”。景新明是鐘錶眼鏡店,代賣珠寶玉器、洋廣雜貨等。經理智佐卿與李威是親戚。兩人決定在景新明後院建築一個漂亮的澡堂並命名為“景新池”。

1929年,景新池澡堂動工,澡堂設計分樓上、樓下、池塘、盆塘、雅座、理髮等,經過一年的時間,這個在當時說來極為豪華漂亮、包頭首屈一指的澡堂終於落成。當時北京人郭義臣在今義和樓地址開設“清心池澡堂”,得知李威弟兄與智佐卿開辦景新池澡堂,也想參與。因李威、智佐卿對浴池業是外行,遂決定與郭義臣等合夥經營。資本採取股份制,每股500元,李威弟兄12股,智健卿12股,郭義臣、趙鑑泉各6股,王蘭田、侯俊卿等人各3股。設有董事會,由郭義臣任經理,王蘭田任副經理。

1930年,澡堂全部裝修完畢正式開業。僱傭的會計、服務員及理髮、搓澡、修腳師傅等人員都是從北京請來的。茶具、浴巾等設施都是定做的,上邊有“景新地澡堂”的字體,乾淨衛生。服務人員都按照北京澡堂業的職務程序和精神為顧客服務。澡堂設總頭總管各部,各部設頭目人。樓上樓下都設櫃臺和收款員。掛牌收費。經理、會計、服務人員一般採取工資加小費的分配製,理髮師、修腳師採取專業收入與澡堂四六分成的辦法,股東則在年終結算後提取紅利。郭義臣對服務人員根據貢獻大小分別給予較為優厚饋贈,鼓勵他們忠心耿耿地為景新池澡堂服務。夏季開張營業時,轟動了包頭。每天前來洗澡的顧客川流不息,營業額逐日上升。年終結賬,大發其財。

嗣後,郭義臣把他的二兒子郭尚和由北京叫來擔任景新池經理。郭尚和年輕有為,工作兢兢業業,經過幾年的經營賺了很多錢,並把家屬由北京遷來包頭定居。

1937年10月間,日寇侵佔包頭後,大部分商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損失,澡堂業務也受到影響。日軍規定軍警特務洗澡半費,實際上漢奸們洗澡不僅不交費,甚至白吃茶點,年終無法結賬,股東爭吵不休。

1945年,日寇投降後,國民黨反動政府貪汙腐化,市場蕭條,澡堂業務平平,股東們因分紅不大,遂都退股,將企業推給郭義臣。

解放前夕,郭義臣回京養老,景新池全部業務交由其子郭尚和經營管理。郭尚和有一套經營管理辦法,他大膽依靠會計和業務人員,對職工採取按勞付酬,賞罰嚴明,有功者賞,消極怠工者罰,並且定出制度要求全體人員共同遵守。年終,對那些為企業作出貢獻的人給予豐厚的饋贈,因此職工們都積極肯幹,服務態度熱情,使顧客感到滿意。澡塘和設施保持乾淨衛生並恢復了小賣部業務,業務蒸蒸日上,生意越做越活。

郭尚和管理企業成功的主要秘訣,歸結起來,就是採取經濟手段管理企業。精通浴池業務,勤奮經營,經常在考勤簿上記載著職工的功勞、錯誤,作為年終獎罰的依據。在服務方面,景新池一直保持了北京商業的熱情待客和服務周到的優良傳統,博得了顧客的好評。

1949年,包頭市和平解放後,景新池的資本家為了偷稅漏稅,建立了兩本賬,一本應付稅務局。“五反”運動中工人們揭發了資本家偷稅漏稅的不法行為,資方保證接受工人群眾的監督,被定為基本守法戶。

1954年,在永聚鐵工廠、民生面粉廠先後公私合營的影響下,景新池澡堂提出申請要求公私合營。1955年,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景新池澡堂公私合營,由政府派去公方代表,公私雙方和職工進行了清產核資工作,經三方估價,一切設備和全部房產共計4萬餘元。合營後擴大了銷售澡票業務,提高了服務質量,景新池澡堂又一次出現了新氣象。1956年,景新池澡堂私方經理郭尚和被政府任命為市工商聯駐會副主任,並被市政協選為政協委員。同年秋季,郭尚和的愛人李新明也被選為全國工商界家屬代表,到北京參加會議,還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

此後,景新池澡堂一直作為東河區的一處較為有名的洗浴的重要場所,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和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