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用心理學解釋什麼是愛情?

上官熙


愛情是人對異性或者是對同性產生的一種高強度依戀心理,產生的方式大多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接觸,不過也有很多其他的渠道,比如說網絡媒體或紙質書面上的一些互動,通過這些方式讓雙方產生的感情全部都可以統稱為愛情。

愛情並不單純是多巴胺與荷爾蒙的分泌,這種形式再加上人類的異性相吸本能,非常有可能讓兩個人產生一見鍾情,但這樣的感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少有一見鍾情能夠順利走到最後的,因為愛情需要讓兩個人長久生活在一起,在沒有徹底瞭解對方的情況下,雙方在生活中有很大的可能都會產生一些不相同的見解從而導致分開。

愛情是一種來源於心理上的情感體驗,給人帶來的並不僅僅是歡愉,同時還包含了很多的其他情緒,比如感情上的糟心帶來的一些負面情緒,一開始,在男女雙方進行接觸的時候,你可能對對方產生一些好感,但此時你們還沒有把這種好感命名為愛情,在你們的主觀體驗當中,關於愛情的概念可能就是跟對方相關的一切。

現在這個時代由於網絡媒體比較發達,人們接觸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所以愛情的定義已經變得越來越廣泛了,之所以會脫離生物學的範疇,導致同性之間也會產生愛情,是因為這個時代關於性別的概念已經越來越模糊了,沒有人能夠準確的給愛情下一個定義,因為在不同人的心中愛情是不同的樣子。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趙小明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謝謝邀請!

先默默地說一句:心理學也是有許多流派的。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美國人文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對於愛的定義:
愛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納
  • 愛一個人並不意味著,他也要愛你,否則這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痴男怨女;

  • 愛一個人並不意味著,他要對你的快樂和幸福負責,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承擔起另一個人的幸福快樂,這會讓兩個人都很累。
  • 愛一個人並不意味著,他需要聽你的話,做你想讓他去做的事情,這是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

有條件、有限制的愛,只不過是想控制一個人,用一張印滿“愛”字的紙把對方包裝起來而已。——李中瑩

對於如何擁有美好的愛情甚至婚姻,我非常喜歡中國的NLP大師李中瑩的觀點:
獲得美好恆久愛情,直至共同走向婚姻,需要兩個條件:
第一個是對對方沒有要求;第二個是兩人都能做到自己照顧自己的人生。——《李中瑩親密關係全面技巧》

逯曉風


當然可以,愛情是千年不古的話題,沒錢可以掙,沒愛生不如死。據說人為什麼會生病,就是因為缺愛,愛是世界上最溫暖的關糸,所以人世間才有了那麼多的生生死死,分分和和。可見愛情在人的一生中有多麼\\重要。愛情就是激情,親密和承諾,愛情是每個人的情感的寄託,有了愛情,生話才有了激情,有了動力,愛情是永不止息。所以世間的男男女女一生中都在追求愛情,直至生命終止,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這句話很好地闡迖了愛情在人生中的意義。喜歡我就給我點贊加關注。


江湖上人1980


愛情沒有準確的定義,每個學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下面介紹兩個個人比較認同的心理學家對愛情的看法。

第一個是心理學家斯滕伯格。他的愛情理論在高校心理學專業的教材裡有論述,被稱為“愛情三元素”或者“愛情三元論”。他認為真正完美愛情裡有三個不可或缺的元素:一是親密,是兩人之間感覺親近、溫馨的一種體驗。二是激情,是一種“強烈地渴望跟對方結合的狀態”。三是承諾,包括短期的承諾,就是要做出愛不愛一個人的決定,以及長期的承諾,就是要作出維護這一愛情關係的承諾,也就是結婚誓詞裡說到的“我願意!”。其他類似愛情的愛情有六個:一是隻有親密的喜歡式愛情。二是隻有激情的迷戀式愛情,也就是隻有性吸引或者說只有多巴胺。三是隻有承諾的空洞式愛情,如有名無實的婚姻。四是有親密和激情的浪漫式愛情。五是有親密和承諾的伴侶式愛情。六是有激情和承諾的愚蠢式愛情。此外還有一種類型是無愛,三個因素都不存在。

第二個是心理學家弗洛姆。第一次看到他的理論是初中教材上把他著作《愛的藝術》節選為課文,裡面有一句話,在當時看來實在驚為天人:“不成熟的愛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成熟的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他還提到:“人們往往把那種如痴如醉的強烈程度當作是強烈愛情的證據,而實際上這只不過表明了這些男女先前是多麼地孤單、寂寞、無聊而已。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生長的積極關心。如果缺乏這種積極的關心,就沒有愛。當你已經準備好能夠去愛某人的時候,一個美麗的關係就會出現;否則,愛情是不會來的。”簡單講,就是大腦和身體產生的一點化學反應讓人誤以為愛情來了,其實那不過是多巴胺、血清素和催產素的作用而已。而人體是不可能長久合成這些化學物質的,瘋狂迷亂過後是空虛、寂寞、無聊,這時候,真相開始出現了。判斷一段感情的優劣,只要看關係中的雙方在思想高度精神境界上有沒有共同提升就知道了。價值觀、精神高度才是判斷愛情優劣的依據,與金錢、地位、美貌、多巴胺都無關。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趙咪咪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用時下的眼光來看,愛情實在是太複雜了。從不同角度看愛情,會有完全不同的認識。比如在生物學家看來,愛情就是人受激素驅動表現的個人行為。在經濟學家看來,愛情就是一場投資與回報的權衡。在社會學家看來,愛情就是特定社會中的權力和競爭關係。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了愛情三成分理論。

斯騰伯格說愛情是個三角形,由三個邊組合而成。第一是激情,它指彼此之間是否有強烈的性的吸引力。第二是親密,彼此之間是否非常樂意分享感受與想法,是否願意接近。第三是承諾,彼此之間是否相互忠誠、相互扶持。在不同的愛情當中,這三個部分是以不同的比例組合而成的。

比如,這三個要素如果都缺失,那愛情就不存在。兩個人可能僅僅是泛泛之交,彼此的關係是隨意、膚淺和不受約束的,斯騰伯格稱為“無愛”。如果只有親密這個要素呢?那就是雙方願意親近,但是缺少激情和承諾,也不一定能長相廝守,斯騰伯格稱為“喜歡”。


不雨


愛情心理學

作者,朱身勇

愛情是什麼呢?

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的依戀關係,而且是安全性依戀。非常像聖經故事裡說的,一個人是另外一個人的一部分的化身。所以,愛情發生本身是對自我為中心的滿足。

愛情是什麼呢?

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高級的心理反應。當達到高潮的時候,大腦皮層會釋放多巴胺、促產素等,這是產生愛情之後發生的生理反應。

愛情是什麼呢?

是播種基因傳承後代的性驅動,這是動物世界的基礎,而到人類這邊進化成文明性,這是文明性,就是愛情。愛情具有雙面性,就是動物性和文明性。

朱身勇,一級婚姻家庭諮詢師,婚姻管理導師,2011年創立慧愛婚姻管理機構,志立婚姻管理研究,大家關注我來提升婚姻質量和修復夫妻關係。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交流。


戀愛與婚姻管理


究竟什麼是愛情呢?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了愛情的三要素:親密、激情和承諾。親密指的是與伴侶親近和相聯繫的感覺;激情指的是雙方關係中令人“熱血沸騰”的部分,即指向伴侶的生理喚醒,包括性吸引力;承諾包含兩個決策過程,短期的那個是愛你的伴侶,長期的那個是保持這份愛並和你的伴侶持久相守。不同成分的這三種要素可以組成不同形式的愛。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男生和女生,當女生慢慢喜歡上男生並對他表白的時候,男生說:對不起,我只把你當成妹妹,對你並沒有什麼感覺。兩人的感情很好,也很親密無間,但是這卻不是愛情,至少對於那個男生是這樣。原來,並不是有了親密的關係就可以培養出愛情的。

兩個陌生的人偶然相遇,彼此之間一見鍾情,很快墜入愛河。但是等激情過後,兩個人之間卻沒有了當初那種感覺,此時才發現,自己對對方一點都不瞭解,於是很快便分道揚鑣了。原來,激情也不是愛情,而只是異性之間的互相吸引。

兩個人結婚了,卻因為是為了彼此家族間的利益而進行的聯姻,互相之間都沒有什麼感覺,只是因那一張證書,那一份承諾而在一起了。原來,承諾雖然可以維持一段婚姻,卻未必包含愛情這一成分。

所以,如果只是存在親密、激情和承諾中的一個要素,不會是很完美的愛情,或者說根本就不是愛情。而如果三個要素都具備了,不管這三個要素是以怎樣的比例調和在一起,至少有可能會成就一段美好的愛情。

我想,愛情是需要經營的,需要雙方的投入。激情總會慢慢退卻,這時剩下的就是親密和承諾。愛情可以是激烈的,但更多的時候也許是淡淡的、溫馨的一種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