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許宜石的畫 師古而不泥古別有韻味


許宜石,號渭堂,浙江紹興人,畢業於紹興美專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參加北京、上海、香港、杭州等藝術交流展作品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收藏。多年來,許宜石一直致力於花鳥畫探索與創作實踐,慕古思今,早期學習青藤、 石濤、 八大等名家大師,近年他的作品又兼具時代情趣,宜石的花草魚蝦靈動、靜寂。 牧溪、 梁楷的筆趣,宋元大家的氣局,詩詞歌賦的意韻在他的畫中隱約閃現,宛若天成。

一幅小品,許宜石常常是一幅畫的完成要花上幾十天的時間,故其畫有靜氣、有深度、有韻味,是“不媚時人眼”的有我之作。

好的畫,就是用合乎心性的筆墨,真誠地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感受。

許宜石的畫,題材上,不搜奇,不獵異。生活中尋常所見的花卉、鳥蟲、鱗介,一經他筆,便成生動畫圖。

許宜石的畫中,花卉的俯仰、向背、出枝,草蟲的頭胸腹尾、眼須足翅,既妙合畫意,又不悖物理。

許宜石多年來,對陳淳、惲南田以來的小寫意傳統畫法,頗為著力。而徐渭的淋漓野逸,潘天壽的雄強剛健,對他亦有影響,這在其畫中透著消息。

許宜石擅畫花草,而長於昆蟲魚蝦。這些天地間的精靈,在他的筆下生動活潑,能得其妙,成為畫中的畫眼,整幅畫因之而更有趣味。尤其他近年畫的蝦,用淡墨點染蝦身,濃墨破墨皴擦,將蝦身的半透明和質感恰好地表現出來,再以勁挺的線條勾寫須足,濃墨點晴,生動,傳神,具足畫意。

許宜石十分在意造型與構圖,通篇考慮整體佈局,力求出其不意,別出新杼。

許宜石生於青藤故里,于徐渭尤為精研,構圖佈局,不落窠臼,筆墨沖和,謹守法度,立意天真爛漫,多能看出青藤餘緒;下續至石濤、八大,乃至缶老、白石、潘天壽亦能傳承影涉,靜觀之物,譬若危石疏枝,得八大山人內斂沉含、抱殘守缺筆意,又如鳥蟲魚蝦,生命動態,直追白石老人的意趣情致,鮮活靈動,生機盎然。

許宜石讀萬卷書,追慕前賢,手摹心維,承接傳統,師古而不泥古,終究是為跳出古人,開掘新境。這樣的作品,你喜歡嗎?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