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低慾望社會有多可怕?

鯨魚小姐Milk


空房子像瘟疫蔓延,鬼城越來越多——會是明天的中國嗎?

這是一個明顯觀察得到的數據,在日本國內房貸利率低於2%,還款年限長達35年,相比中國的房貸利率和還款期限更加寬鬆。而日本房價並不比現在的中國房價高,同時,日本國民收入水平遠超中國。可是,即使在這種環境下,日本人依然不願意買房,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租房。

但是,無論利率如何一再調低都刺激不了現在日本年輕人的消費慾望!事實上,這個問題已經嚴重困擾了日本社會,沒有消費慾望並不只是日本社會面臨的唯一問題!如今的日本社會正在步入一個由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所描述的“低慾望社會”。

大前研一感嘆道:由於現在的日本年輕人只經歷過通貨緊縮、不景氣的黑暗時代,從懂事起就對未來充滿不安,薪資一直是凍漲、降低的狀態,而從未體驗過有無限希望的高度成長時代或是泡沫經濟時代。因此不出門、不消費、不結婚生子,儘量減少人生風險,這已經成了基本性格!

我們在感嘆日本的同時,在中國的年輕人當中也在發生著比日本“低慾望社會”更嚴重的社會問題!我們年輕人喜歡把它稱之為“佛系社會”,這樣的現象在我們身邊不難看出!你會發現身邊單身的人越來越多了,相比以往因為男女比例失衡所產生的被動誕生,現在更多人主動選擇單身。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未來是什麼?自然是年輕人!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原本潮氣蓬勃的人生是什麼讓他們變得如此死氣沉沉,猶如行屍走肉般的徘徊在人間。我們年輕一代人與日本不同的是,國家正在高速發展,我們正處在一個前途非常光明的時代!但在新的一輪經濟增長中勢頭最猛的依然是房價!面對房地產主導的社會經濟,中國的年輕人無法安置自己的未來。

很多人都在憂慮,很多人都在指責年輕一代不求上進,指責他們的“佛系”,指責他們不肯承擔社會責任,不肯結婚生子撫養下一代。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比誰都更清楚社會的現實,他們都是互聯網一代,出生在一個沒有信息差的年代。他們不是傻子,他們通過對比就能發現這一切的邏輯!無論你是什麼名校畢業,都得面對一個房子的問題,月薪兩萬,十年打拼,也是無法攢到一套二線城市房子的首付的。即使是表面衣著光鮮,出入大公司寫字樓,卻經常7+24,加班加點到深夜。這並未讓他們產生成就感!

高房價正在讓我們的年輕人步入一個比日本低慾望社會更加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不是簡單的玩笑,它正在發生!祖國的未來屬於年輕人,如果不能讓年輕人看到希望,那麼祖國未來的希望又在哪裡?值得深思......

【有問題?找勇哥!更多商業情商心理學鑑賞,點擊關注“首席成長官劉佳勇”頭條號】



首席成長官劉佳勇


《低慾望社會》是日本學者大前研一的一本暢銷書,裡面提出了日本是一個“低慾望社會”的事實。


事實上,日本政府2016年9月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日本18歲到34歲的未婚者中,有超過40%的人沒有任何性經驗,高達70%的受訪男並未在談任何形式的戀愛。日本家族計劃協會(JFPA)調查發現,16至24歲人士中,有45%女性和逾25%男性表示“無興趣甚至鄙視性接觸”。

我也曾寫過一篇文章談到,日本已像是一個“無性無慾的國家”了,不想談戀愛,不想結婚,更不想生孩子;“少子化”的問題,已成了日本的嚴重社會問題了。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在發佈的數據稱,2015年,日本“單身戶”家庭約有1842萬戶,佔該國家庭總數的34.5%;到2040年,日本“單身戶”家庭預期將佔該國家庭總數的近40%;與此同時,已婚且有子女的家庭佔總家庭數量的比重將從2015年的26.9%下降至23.3%。

(同時,今年新婚情侶數為60.7萬對,比上年減少1.4萬對。)


我把這組數據解讀一下吧。2015年,日本結婚有子的家庭只佔總家庭數的1/4多一點,以後還將更少。單身人士(未婚或離婚)組成的家庭佔了總家庭數的1/3多一點,以後還將更多。再過二十年,單身人士家庭有一半都是65歲的獨居老人。

預測結果還顯示,5年以後,日本的絕對人口數量也開始減少了。 目前日本的出生率是0.83%,在全球排名倒數第五,總和生育率為1.46。按這個趨勢,到2048年將日本人口將下降到1億人以下,到2060年將下降到8674萬人。到2500年,即500年以後,日本將只有1000個人,接近於滅絕。

五百年日本滅種亡國真不是開玩笑的,這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

但是,日本人就是提不起興趣結婚生子啊!


另一方面,這個慾望不僅包括性的慾望,感情和愛的慾望,體現在對生活的慾望和物質的慾望上,也同樣是大幅度降低了。

以往,日本是名牌包包的重要消費國,但日本百貨店行業協會的公開數據顯示,2016 年日本百貨行業全年營業額創下 36 年來新低,首次不滿 6 萬億日元。最大百貨店集團三越・伊勢丹利潤降幅達到 48.6%。

與此同時,居酒屋或滑雪場這些傳統的日本人喜愛的消費,也急劇下降。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2016 年,日本經濟 GDP 增速僅為 1.3%, 65 歲以上的人口已經佔據了 25%,這部分人的消費慾望是很低的。

而人口高度老齡化使得日本養老金制度變得岌岌可危,年輕人選擇存更多的錢來抵抗未來不可知的風險。不敢亂花錢。

這些問題,雖然說的是日本,但中國,也應當引以為戒啊。


侯虹斌


用胡哥和日本朋友開玩笑說的話:就算遍地是小電影,也拯救不了日本的低慾望社會。

胡哥和合作的日本朋友常常聊到他們在中國的去留問題,他們來中國留學,畢業後到底是回日本還是留在中國。出人意料的是,胡哥問過的7個日本人中,有5個想留下來。說好的故土難離呢?

用他們的話講,在日本的生活就是今天重複明天的故事,有的人認為日本發展已經停滯了,不像中國,每天都有新東西出現。

所謂低慾望社會,就是不婚、不生、不買房、不買車、少消費,做事沒動力、人生沒夢想。這一屆日本年輕人讓政府操碎了心,社會上也給他們起了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平成廢物”、“寬鬆世代”等等……

其實自從美國和日本簽了《廣場協定》之後,日本經濟就蒙圈了20多年,到現在還沒緩過勁來。經濟增長乏力,就業壓力大,職場壓力大,讓很多年輕人選擇不去工作,安心做宅男。是在被逼到沒辦法才去打工掙一點生活費……而且日本的職場論資排輩比較嚴重,年輕人很難熬出頭,進取慾望自然低。

而且日本給這一代年輕人的教育就是寬鬆教育,要知道以前日本的學校和現在中國高中差不多,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好了,素質教育,玩去吧。

網絡的發展也讓年輕人喪失了一部分社交能力。胡哥的一個日本朋友說他去見一位筆友(網友),面基之後發現那個在網上滔滔不絕的人連打招呼都不會……

低慾望社會有多可怕呢?作為消費主力的年輕人居然不願意工作不願意消費,這樣經濟能發展起來才有鬼了,經濟發展不起來,那些社會福利、國防等等都是擺設;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但老人們在越來越老,如何養老?日本又是一個老齡化比較嚴重的國家,再這樣下去人口只有負增長了……


一個社會要給年輕人看到發展的希望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中國現在在蓬勃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給年輕人,這樣我們才能避免低慾望社會陷阱的到來。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日本人沒有炒房的慾望、

沒有炒股的慾望、

沒有結婚的慾望、

沒有購物的慾望;

宅男宅女越來越多,談戀愛覺得麻煩;

上超市覺得多餘,一部手機宅在家裡就萬事不求人了。


你說怎麼會呢?日本人不是熱衷性愛嗎?所以才拍了那麼多小電影嘛。但其實呢?

一看統計數據,你會嚇一跳。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說,日本18到34歲的女性中,有39%的人還是處女;男的也一樣,18到34歲的日本男性中,“童子身”的比例高達36%。

那為什麼呢?

【解秘歷史小知識,找史地君!歷史地理,縱橫江湖,歡迎關注史地君頭條號!】


史地君


相信不少讀者已經從各種媒體上,知道了現在日本的年輕人就是不婚、不生小孩,甚至連戀愛以及兩性都沒有了興趣。


在中國人看來,不婚不生小孩,可能還能勉勉強強接受,但連戀愛與兩性都覺得“是一件麻煩的事情”的話,那麼日本社會真的是已經到了“牙白”(日語:糟糕的意思)的階段了。


日本的低慾望社會,給日本的國家未來無疑是蒙上了一層陰影。人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


時下,日本一些勞動密集型行業,比如建築,餐飲等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人手不足狀況,日本正在考慮要不要多多吸引外國體力勞動者到日本工作,比如東南亞。據日本媒體統計,過去數年,在日本外國勞工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是越南。兩國關係一直有個共同的競爭對手,加大對越南年輕族群的滲透,是日本的策略。同時還解決了用工荒的問題。


同時,人也是消費者。安倍政府希望到2、30年後,日本的人口還能維持1億水準。現在由於高領少子化,地方人口向東京集中等問題,導致日本的國內市場越來越狹小。新興產業,尤其是互聯網產業發展沒有了用戶基數,就少了一條腿,至少大數據做不起來。


由於沒有消費人口,首先影響到的是日本的住房。哪怕就是首都東京,沒有人居住的房屋也有了幾十萬間,更別提地方上風景優美的古民居,因為沒有人居住,而逐漸變得雜草叢生。於是,日本政府又想了一計,就是放開民宿的開發。要知道,原本在日本搞個民宿非常難,現在好,政府放開了,古民居又復活了。所以,外國遊客對活化日本地方經濟與資源,益處非常大。


房產業都這樣了,接下來,日本市場越來越狹小,註定了日本的話語權在世界上也會越來越小。


日本的低慾望社會挺可怕的,國民的低慾望,註定會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國運。當然了,一個物慾橫流的偏差社會,也不足取,也會帶來危險。



北京不冷東京熱


李光耀在《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的“日本:走向平庸”一章中寫道:

日本眼前最嚴峻的挑戰是人口問題。他的人口正在迅速老齡化,生育率也達不到人口替代水平。其他經濟停滯不前及政治領導班底虛弱等問題,相比之下都是小巫見大巫。日本若不解決人口問題,前景講非常黯淡。

擺在眼前的是發人深省的數據。日本的生育率是1.39,遠低於2.1的人口替代水平。1950年,日本每名年長者由10名勞動者供養,隨著生育率的下降,這個數據近年來卻減少至2.8人。這樣的趨勢預計還會繼續,到2022年,進一步減少到2人,2060年則可能降至1.3人。屆時,日本的年輕工人或許就再也無法承受負擔而選擇離開。日本人口在戰後的65年間從7200萬人增至1.28億人,卻在過去三年不斷下降,目前是1.27億人。隨之而來的必定是經濟萎縮。這樣的情況確實難以為繼。

在文化上,日本女性多年來接受在家庭和社會所指定的角色,她們相當樂意在家中生兒育女,侍奉長輩以及管理家務事。然而她們有機會到國外旅行,同世界各地的人接觸,並體驗到工作所帶來的自由和經濟獨立的好處後,態度便有了徹底的改變且不可逆轉。她們無須和公公婆婆同住,也不會被丈夫呼來喝去。日本社會盡其所能阻擋改變的浪潮,讓女性在經濟上繼續依賴男性,但並不成功。

日本女性在一兩代人的時間內摒棄了在舊社會所扮演的角色。她們經過了一番盤算,認為已不值得在恪守成規。她們不想被孩子拖累,也許多人因此選擇單身,另有一些人選擇結婚而不生育。更無助的是,相當多的日本僱主也不願與時俱進。這些日本公司非但不像瑞典僱主那樣想辦法讓女職工兼顧孩子和事業,反而將離職生產的女僱員調將為臨時員工。這樣一來,對於那些有抱負,有前途,又或者想要擁有與職業相稱的全職收入的女性,生兒育女的代價實在太大了。即使她們當中有許多人想生育,也沒有勇氣跨出這一步。

日本佔領新加坡是,李光耀親眼見證了日本人對其種族的純潔性是何等自豪。日本人每逢12月8日就會舉行一種儀式,由一名士兵揮舞著一把武士刀,邊以日語說:"我們日本是天照大神的子孫。"換句話說:我們是而你們不是。如今他們已不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但是日本人的基本信念沒有改變。


日本已經經歷了兩個“失落的10年”,眼前又進入了第三個。1960年至1990年間,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增長是6.2%。日本人民從戰後的廢墟中重新振作起來,在美國人的幫助下刻苦耐勞地把國家建立成世界第二經濟體。當日本商人在西方國家積極搶購房地產時,有分析師一度驚慌警告,日本企業大集團將在經濟放緩的發達世界稱雄。

然後日本的資產泡沫在1991年破裂,經濟從此長期陷入低迷。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自1991年以後便只有微不足道的1%,日本又迎來了第三個令人沮喪的10年。除非日本能儘快採取果斷行動來結局人口問題,否則無論政治和經濟政策如何改變,都無法讓他恢復一絲戰後的活力。

一個國家的人口結構決定了人民的命運。人口萎縮意味著國家的力量正在減弱。年長者想要換掉他們的汽車和電視機。他們不會購買新的西裝或高爾夫球杆。他們已擁有所需要的一切,並幾乎不到高級別餐廳用餐。為止,我們隊日本的未來感到十分悲觀。不出10年,日本的國內消費就會開始下降,而這個趨勢或許無法逆轉。這也部分說明了為何日本政府在反覆推出經濟刺激配套後,仍沒有看到太大的效果。


作者還行


因為低慾望而帶來的人口問題是一個全世界的問題.因為人口的老齡化導致經濟問題一堆幾乎是發達國家的通病了。

筆者在歐洲的時候,經常覺得納悶,到處是低矮的樓房,里昂作為法國第二大城市也幾乎沒有幾座高樓。現在的里昂,筆者看過六十七時代的照片,幾乎建築與現在相同,整個城市並沒有太多的改變與發展。老高鐵站有時在中午,過道內幾乎空蕩蕩不見一人,一到下午商店關門,即使平時幾乎見不太多人在商業區。都不知道這些商場都是怎麼維持盈利的。

人口過少,尤其是年輕人過少,導致整個社會活力不足,消費不足。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個物質文明的世界。沒有旺盛的物質生產,交易的經濟環境,必然導致社會文化及活力的衰減。於是產生大量的社會問題,人口老齡化,醫療,社保,後續的經濟發展存量都是一個大問題。大家越是低慾望不敢消費,就越是社會生產力不足,經濟越是萎靡不振,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日本的北野武老先生才會拍一個公益廣告出來,呼籲日本的年輕人,不要貪圖安逸,怕負責只管好自己安度一生即可,這樣的人生過於呆板沒有生氣也缺乏活力與精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55c94f66b7a2a95e670754d570ef2d92\

窈窕拂曉話城南


問題嚴重啊,整個亞洲!

第一,現在看,幾十年以後日本會因為低慾望不想生孩子而滅國!

第二,前幾天看過個視頻,說中國會因為轉基因食品問題,都生不出孩子而滅國!

第三,據說,泰國會因為都去做人妖,沒了男人而滅國!

第四,印尼會因為大海嘯而可能滅國!

…………

慢著,這麼下去,是不是最後整個地球只剩下美國人?!

因為,據說以上那些都可能是美國人幾十年在進行的陰謀造成的!!!

我的天哪,我勒個去!





慢言堂主


奴隸社會是奴隸,封建社會是佃農,現代社會是打工者,其實只是換了個名稱而已。不要覺得自己讀過幾年書,穿了一身漂亮衣服,甚至有一部車就覺得自己改變了命運,呵呵😊,指望奴隸有多高的慾望……


旅6叔


直接來張圖吧。

他們早已看透了一切。

因為人類不可能永遠喜歡同一個人。

因為人類不可能永遠都追求高慾望。

因為人類不可能永遠都追求同一種生活方式。

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高慾望意味著被日本的國家機器奴役。而低慾望則意味著他們自身還能擁有一些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