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才能控制自己遇事不往壞處想呢?

桑代克的貓er


看到有網友一個勁地分析如何控制遇事不往壞處想,試問真能完全控制並將煩惱消滅於無形嗎?最近新聞中報道的金沙江堰湖,解決的辦法不是圍堵,而是順其勢,讓其按照我們設想的路徑任其排洩。

我心情最低谷時甚至想過自殺,但是我覺醒了,明白了自殺只是自己解脫了,但無益於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不忍心留下孤獨的雙親,在年老、生病時無依無靠。每當看到街上乞討或落魄的老人時,我心裡就在想:他的兒女死哪去了?怎能讓如此年老的老母親流落街頭乞食為生。既然死都不怕,哪對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又有何懼呢?選擇自殺的人是真正的懦夫和無責任感的人,你死了倒解脫了,你的父母親撫養你成人,為何還要老來遭受非人的罪呢?所以,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我們的父母雙親。愛自己,就要將自己心中的魔鬼牢牢地關在籠子裡,修心養性,最終將這頭魔鬼馴服。

回到上面的問題,每個人都希望遇事順心如意,然則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沒有哪個人能一生風平浪靜,這是自然規律和社會法則,所以,自己要有一顆平常心,才能遇事泰然處之!即便遇到再大的傷心事,給自己限定一個傷心過度期,而不至於一直沉淪和頹廢。

認清並承認自己、周邊事物及整個世界的不完美和缺陷,以良好的心態將不如意的猛獸馴服,疏導心結,儘自己所能,將負面的東西轉化為正能量,即使不能改變,但我們至少還可以做到止損或減損。

看到新聞中報道的名人、能人、富人、權貴之人英年早逝,你所面臨的不如意,在生、死麵前顯得多麼的弱小和微不足道。

在你沉淪於不如意之事時,可曾想到此時此刻還有無數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為了生計而忙碌著,他們都沒有停下來想不如意事的空隙,所以,你還有什麼不幸福呢?


管家律師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志願者專家權欣欣:

很多朋友遇事常常容易往壞處去想,這無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不必要的困擾。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其中的緣由和應對策略。

首先,在認知心理學中,這是一種自動化思維。它主要是指在錯誤的前提下,對現實誤解的結果。且這種思維過程中的錯誤觀念持續越久,就越容易讓我們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習慣。當我們深陷入某種特定的思維模式時,通常會給我們帶來毀滅性的情緒和感受。

其次,這是一種不合理信念。在心理學中,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徵包括三點:

絕對化要求(以個體主觀信念為標準,判斷某事必然發生或絕不會發生)

過分概括化(以偏概全,將某人或某事中的部分特徵轉化為整體標準評判)

糟糕至極(把一切事件想象或推論到一種災難性後果)

顯而易見,我們日常生活中遇事常常容易往壞處去想,就是一種典型的糟糕至極,其中也不乏絕對化要求和過分概括化成分。其實我們之所以會擔心事情往壞的方向發展,很可能就是產生了以上幾種常見的認知偏差。那麼到底該如何有效控制這種自動化思維和改變不合理信念呢?

第一步,當我們腦中產生這種自動化思維時,不妨試著找出自己認知中的不合理信念,並與它們進行客觀辯論。最好的方法就是列出事件中各類影響因素,辯證地進行分析。從而找出事件中各項有利因素並加以佐證,推翻災難性預測。

第二步,我們要學會重新建立起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將我們在特定情境下產生的負性核心信念以一種積極正向的思考方法所替代。其實,當我們習慣於推翻過去自動化思維中的種種不合理信念時,我們的思維模式也會變得辯證和理性。

第三步,希望和安全感一樣,都需要不斷培養和建立。如果生活對我們沒有那麼友善,那我們不妨試著取悅自己。給自己設定一些容易實現的小目標,多感受成功的喜悅。

朋友們,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以積極正能量的思考方式面對生活,那麼生活總會給你帶來意外的幸運和收穫!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遇事兒往壞處想,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可悲的結局,也在很多時候給我們造成了困擾。

前段時間有位年輕媽媽向我諮詢,她說最近總是做噩夢,並且總是把不好的事情投射到三歲的孩子身上,總是控制不住的把孩子往壞了想,感到非常的痛苦。

【你焦慮了嗎】把事兒往壞了想,也是一種焦慮的表現,最近的你可能正處於焦慮狀態,沒有辦法解決當前的問題,或者說,你還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這時候的你就要靜下來,努力讓自己回到平靜的狀態,屢一下思路,看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無從下手,如果找不到突破口,不妨請求他人的幫助。而案例中的年輕媽媽就是在當前的婚姻中感到非常的無助,和老公產生的矛盾無法解決,才來找我求助。

【非黑即白的認知信念】每個人都有一套信念系統,認知心理學中提到不合理信念,通常有三種特徵: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當你遇到事兒之後,你可以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這三種特徵,這件事兒是否真的沒有挽回的餘地,如果發生是否真的會帶來你所想到的後果。其實,大多數時候,你只不過是在自己嚇自己。

【樂觀的人總會幸運】你相信什麼,就會擁有什麼。我們會發現,樂觀的人總是非常幸運,而悲觀的人總是在抱怨生命的不公。悲觀的生活態度會讓我們對待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也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危害。期望效應說你,期望一件事情變好,它就會促使你向好的發現發展,所以,趕緊讓自己樂觀起來吧。


臨床心理專家於際敬


遇事往壞處想,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保留的一項本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生活中遇到的風險降到最低。然而這種本能也讓我們的幸福感下降不少,因為很多時候,壞事並不一定會發生,而我們卻會在擔心焦慮中白白浪費時間。因此,培養一定的樂觀思維,對於提高生活質量必不可少。

很多人遇事悲觀,和他們的原生家庭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們的父母可能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一些悲觀的話:“如果……了可怎麼辦呢?”“這樣做,就完了!”他們身邊的人可能也會有誇大其詞的傾向,會為了避免風險而把事情描繪得非常嚴重。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把這種悲觀的心態內化,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如法炮製。

要擺脫這種悲觀心態,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糾正。我嘗試過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強迫自己對每件事都說出三個好處。沒多久我就意識到,樂觀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能力!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悲觀,我們只是不擅長髮現事物的閃光面。比如領導佈置一項我不熟悉的新工作給我,我的第一反應是覺得麻煩,想要抵抗。這時我要求自己給這件事想出三個好處,於是哪怕心裡再抵抗,我也不得不從好的方面去看待這件事:它可以鍛鍊我的工作能力,提升我在同事間的聲望和口碑,可以促進我去學習新東西……

樂觀的性格很多時候是自己培養出來的,與其任由原生家庭和固有習慣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悲觀的人,不如都來鍛鍊自己從尋常事情中找到好處的能力,生活的幸福感也會由此提高。


陳諾


如何才能控制自己不往壞處去想呢?我認為,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去應對。

第一個方面,

要提高自己的自信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個自信的人,他無論是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會沉著穩定,坦然應對。他考慮問題,也會科學客觀,充滿理智。這樣的話,他自然會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觀察到事情的方方面面,從而可以比較好的避免單一的消極話歸因。

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自信呢?這一點就需要當事人對自己有一個全面客觀理性的認識,要認識到自己的優點,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要了解自己的資源在哪裡,從而做到接受自我、悅納自我,增強自信。

第二個方面,要培養自己充足的安全感

一個安全感不夠的人,會怎麼樣呢?他會經常擔憂、害怕、焦慮,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遇到風吹草動,自然就容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或者杯弓蛇影,惴惴不安。

如果一個人具備了充足的安全感,那麼,當他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很自然的就會保持自然平和的心態,客觀理智的去應對。因為在他的心中,對處理什麼樣的事情,他早已胸有成竹,胸中自有千萬兵。自然,他也不會過多的往消極的方向去想了。

當然,如何才能培養自己的安全感呢?這就需要當事人不僅能夠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資源,還要學會運用自己的能力和資源,這樣的話,一旦當事人認為自己周圍的這個世界是自己可以應付的,當事人的安全感就會慢慢的建立起來。

第三個方面,要培養自己的正常化歸因,避免消極化歸因

什麼是消極化歸因呢?消極化歸因就是過多的看到事情消極不好的地方,而看不到積極正向的地方。

許多人之所以遇到事情經常往消極的方向去想,往往是因為,他在成長經歷當中,培養了自己消極化歸因的思考模式。這樣的思維模式一旦成了思維習慣,就會讓我們自覺不自覺的按照這種思維習慣去思考問題。

所以,要改變這種消極化歸因的思維習慣,才能夠幫助我們比較好的控制自己遇事不往壞處去想。

這裡面可以介紹一個概率論的方法,幫助大家正常化歸因。比如說,任何一個事情產生了,往往都會有上中下三種結果。常常消極化歸因的人,很自然的就會想到,最差的那種結果,並且,往往會把那種最差結果的概率,想得非常大。但是,這樣的想法符合事實嗎?顯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符合事實的。因為,根據概率論的原理,一件事情它產生的結果,往往有三種可能。最好的一部分,最差的一部分,中間的一部分。最好的和最差的,概率往往是最低的。中間的,往往是概率最高的。所以,顯然,我單純的只看到最差的一面,是不符合事實的,也是需要改變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遇事往壞處去想,那我們就要提醒自己,自己犯了概率論這樣的一個錯誤。這樣的話,就可以提醒自己要看到另外的兩個方面:好的和中間的。這樣,就可以比較好的幫助自己能夠更加客觀理智的看待事物,幫助自己遇事不過多地往壞處去想。

當然,改變自己的這樣的一種思考模式或者思考習慣,是需要一段過程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能夠做的,就是不斷的用新的更加健康的思維方式武裝我們的頭腦,慢慢的,我們的新的思維習慣就會建立起來,取代舊的不健康的思維習慣。

朋友,加油,你會成功的,上天不會辜負你的付出!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安嶺


暖心理


有些時候遇事總往壞處想,總擔心出意外,在某些年齡段是正常的,有些是有點強迫症,過於擔心安全問題,是一種居安思危,比較謹慎比較謹慎的想法。也有一些人可能被迫害妄想症,是在擔心別人會害自己;還有一些人是因為生性悲觀,遇事如果往好處想,總覺得那是一種自我欺騙,生性樂觀的人卻截然不同。

每個人的三觀是日積月累,經過漫長的歲月而形成的,不可能通過一朝一夕就改變,但是可以通過慢慢的培養,慢慢去理解自己是如何一點一滴成為這種悲觀狀態的,找到問題根源,就可以對症下藥,很容易去解決問題。其次,也要勇敢的去嘗試生活,去體驗生活中的可能性,比如趕火車趕飛機可以提走到達,哪怕是早幾個小時,多嘗試幾次,自己也就會把握時間,不會有那麼多忐忑和不安。

生活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但是不可以因為這一次挫折而把自己之前的努力全部否定,這是不恰當的,也是不理智的做法,正確的是應該通過客觀冷靜的分析,找到失敗的原因,鼓勵自己繼續嘗試,不斷去完善,那麼一定會獲得成功的。

沒有誰生來都是積極樂觀派,那都是需要後期的日積月累,不斷的努力去實現的,如果自己發現自己喜歡遇事往壞處想,那麼自己可以多結識一些比較積極樂觀的人,在與他們認識相處的過程中,慢慢自己也會受其影響,不斷改變自己原有的觀念,也就不會那麼悲觀消極。

當自己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恐懼,一次次戰勝自我,那遇事就往壞處想的想法,也會潛移默化的改變,自己會更加積極樂觀。


鵜鶘心理


當遇到包含有不確定結果的情境時,人們有兩種傾向:一種傾向於預期有較好的結果(樂觀主義者),另一種則傾向於預期有較差的結果(悲觀主義者)。樂觀主義者真的要比悲觀主義者好麼?在Scheier等人1999年的研究中,他們追蹤了309名進行了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病人,發現他們在一開始的樂觀主義水平和他們術後的健康程度有直接相關,那些總體而言都比較樂觀的病人在手術後比其他病人更不需要回到醫院進行一些併發症(如感染、心臟病、或進一步手術)的治療。

樂觀除了給人帶來生理上的好處,其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很大好處,尤其是當人們面對壓力事件時(比如生病、做手術等)。在面臨生理疾病的時候,樂觀主義者比悲觀者更好地保持著積極情緒、避免瞭如焦慮和抑鬱等消極情緒,這幫助他們更能按照醫生的囑託進行恢復。而且這些樂觀者在治療過程中仍在進行的社交接觸以及娛樂活動都讓他們相比於悲觀者在治療後更不容易感到抑鬱和疲勞。

但是悲觀者就沒救了麼?美國邁阿密大學的Antoni等人,在2001年開始逐漸提出了一種認知-行為的壓力管理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 stress management, 簡稱CBSM)。在這種療法中,參與者不超過8人一個小組,由一位經過培訓的導師帶領,進行為期10周,每天2.5小時左右的培訓。他們的研究發現,經過這樣10周應對壓力方面的培訓,即使是那些最悲觀的癌症患者也變得更加樂觀,並且擁有了更好的心理與社交健康

在CBSM的培訓中,參與者嚴格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步驟,從放鬆身體肌肉開始,經過(1)提升覺知力的活動;(2)評估活動;(3)應對(coping)反應活動;以及(4)應對源頭活動這4個步驟,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壓力事件入手,逐步掌握了一套應對壓力的管理方法。或許因為有時候人們遇事總往壞處想,是因為自己沒有掌握一套應對與管理不確定性等壓力的方法,所以才採用這種“悲觀”的方法來應對吧。不知你是否是這樣呢?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鯨魚小星球


遇事往壞處想,其實不見得是壞事,因為這是我們應對可能出現的情況採取的策略,防止因為不好情況的出現而影響大局。但如果需要控制自己遇事不往壞事想,我猜題主一定是思慮過甚,感覺到遇事往壞處想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其實,這也體現了一種焦慮情緒。為了掌控局面,需要將任何不好的情況都考慮到。“這就是最壞的情況了嗎?還有沒有別的呢?”長此以往,我們會在行動前耗費很多精力,以至於會影響到我們實際的行動,導致難以完成想做的事情。那麼,怎樣才能控制呢?

首先,允許自己往壞處想。其實這有點類似於強迫的表現:明明知道總是往壞處想會耽誤時間、沒有必要,但卻擔心不這麼想會帶來麻煩。所以第一點,我們需要學會允許往壞處想,這個想法的存在。正所謂“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其次,要了解如果不往壞處想,會帶來的不確定性給我們的不安全感是什麼。“如果最糟糕的事情發生了,我會變成什麼樣子,有哪些是我不能承受的。”

然後,針對不能承受的東西進行處理,包括理性辯論、提高自信等,也可以使用如反應阻止技術提高自我調控能力,並進行適當的焦慮處理訓練。如有必要,需要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鵜鶘心理陳小康


遇到事情會往壞處想是人類大腦的天然反應,也就是說,一旦遇到結果不確定的事情,大腦就會想到最壞的結果,即使這個結果不是最壞,也不會是好的。



說到這裡,這也就是為何做出改變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因為,做出改變後,結果總是不確定的。

遇事會往壞處想有一個好處就是,清楚的看到風險,不讓我們腦袋發熱,做出衝動的決定。但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誇大風險。

怎樣才能遇事不往壞處想呢?

1.能夠擁抱不確定性

任何事情都不具有百分百的確定性,總有我們不可預見和不可控制的因素。一旦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就能夠更好的思考事情本身和做出決定。

2.即使不好的結果出現了,也不代表我們的人生是失敗的

也就是說,一件事情不論成功還是失敗,都不足以定義我們的整個人生。這只是我們人生過程中的一個片段,而不是終點。所以,不必太過於糾結結果,反而會更積極。

3.做好會遇到意外的準備

事情總不會完全按照我們自己的設想發展,總會出現一些意外。即使最聰慧的人,在人生和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也會遇到意外。

總之,如果能夠明白人生是充滿不確定性的,且能夠擁抱不完美和失敗,那麼,人生就會輕鬆許多,人也豁達很多。


不倒翁小姐


題主問,遇事如何才能不總往壞處想?其實,凡事都做最差的打算並不是一件壞事。心理學家發現:只要不陷在對“壞處”的焦慮中,“刻意地往壞處想”、為其做好準備,其實是一種有助於我們避開風險的處事方法,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策略性悲觀”。

“策略性悲觀”究竟是什麼?如果平衡悲觀與樂觀的策略呢?

(圖自pexels)

“策略性悲觀”是什麼?

“策略性悲觀”是一種認知策略,指的是在事件發生前,就有著最低的預期。比如,你最近要做一個彙報展示,於是你在腦海中非常細節化的想象了這個報告會失敗的情景,這就是一種悲觀性策略,

“策略性悲觀”可以有效地緩解焦慮感。當你焦慮的時候,強迫自己關注那些好的方面是沒有用的,你能做的就是深入自己的焦慮,將其分解成具體的小問題,再針對這些問題做好準備,避免最差的結果真的產生。

比如,你設想出彙報展示會失敗的種種可能,並且針對每一種做了預案,比如對常見的聽眾提問做了準備、備份了你要展示的文件,等等,你悲觀的預期就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它減少了最壞的結果發生的可能。

因此,悲觀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悲觀後無所作為

。如果說,一個人認為Ta想做的事情“絕對會失敗”,並且對此毫無作為,放任最差的結果發生、甚至主動促成這種結果,這種悲觀才是有害的。

比如,有些人接受了“自己永遠無法按時寫完論文”的悲觀預期,面對論文時乾脆一筆不動,自願用拖延來逃避焦慮感,就是一種需要改變的情況。

由此可見,適當的“策略性悲觀”,對更好地完成任務其實有促進作用,只要我們在想到糟糕的結果後,為了避免它真的發生而努力做準備。

如果說,比起“策略性悲觀”,你更願意擁有更多的正能量,我們再一起看看“策略性樂觀”到底如何。


比起悲觀,樂觀真的更好嗎?

與“策略性悲觀”相對的,“策略性樂觀”指的是對事情的發展有著最好的期待,不為可能的負面結果而煩惱

就像悲觀不是完全無益的一樣,樂觀也不是一切問題的萬靈藥

。適當的樂觀,可以讓人有更高的幸福感,更少的壓力,但不現實的樂觀也會讓人懈怠和盲目

比如,你準備參加一項運動比賽,不現實的樂觀可能會讓你輕敵;或者,你堅信自己能夠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多項任務,對此做出了承諾,最後卻發現自己的能力其實不足,無法按時完成。

因此,一味的樂觀並不是一個好的策略。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將“策略性悲觀”和“策略性樂觀”結合起來,既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又不為未來太過焦慮以至於無法行動

那麼,如何才能做出悲觀和樂觀的平衡呢?


悲觀與樂觀,我們如何平衡?

首先,悲觀與樂觀沒有好壞之分,它們都是我們處理事情的策略,只不過目的不同

悲觀的目的是“保證安全”,排除可能的阻礙、失敗;

樂觀的目的是“追求進步”,關注進一步提升的可能。因此,針對不同類型的工作,特定的策略可能更有效。

比如,樂觀的人往往是更成功的CEO(首席執行官),因為他們充滿冒險精神,有信心帶領企業進步;悲觀的人則在CFO(首席財務官)中更常見,因為他們需要對企業進行謹慎的風險把控。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不妨試試將“策略性悲觀”和“策略性樂觀”結合起來。如果你是一個“策略性悲觀”的人,你可能會因為總是想到糟糕的情況而焦慮,那麼這些方法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1. 樂觀者的訓練:

想象自己成功的樣子:具體地在腦海裡描繪出事情成功的樣子,或者是“成功的自己”的形象,就算這聽起來有些自大也沒關係。

感恩你所擁有的

:告訴自己,我現有的工作已經完成得足夠好了,我對自己的成果感到滿意。

慶祝自己的每一點進展:當你的任務有一點小小的進步時,不妨就給自己一點獎勵和鼓舞。就算只是排除了一個壞的情況,也是很值得慶祝的。

2. 如果某類特定的事情總讓你悲觀且焦慮,看看焦慮的背後是什麼:

不論是工作還是情感,如果你總是習慣性地悲觀,而且因此焦慮,不妨看看背後深層的原因

比如,如果當你擔心自己的項目會失敗時,你可能在想,“如果項目失敗了,老闆就不會認可我的能力,我就會丟掉工作,成為一個廢物。”

但事實上,未來並不一定會如此糟糕:其實你的項目還有其他同事的投入,並不會輕而易舉地失敗;即使失敗了,你之前的成績老闆也看在眼裡;就算是因此丟了工作,這也無法決定你人生的意義。

3. 適當地放棄控制:

有些時候,人們害怕可能的壞結果,就想做到滴水不漏。但事實上,有許多東西是我們能力之外無法控制的。所以,不妨盡人事,聽天命,做到你能做的,接受你影響不了的

如果說你對某個項目的完美度特別焦慮,可以在大體完成後,給自己制定出一個檢查的限制,比如每天最多檢查一次有無錯誤,不要把全部的時間花在細節的檢查上。解決焦慮的最好方法不是時刻檢查,而是約束自己。

最後想說,不論是“策略性悲觀”還是“策略性樂觀”,在合理應用時都是有效的策略。比起一味地追求“正能量”,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和事件本身,才是最有幫助的。

以上。


想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心理問題,請關注KY心理課:

https://m.genshuixue.com/i/knowyourself?from=singlemessage

關注KnowYourself微信公眾號,可預約國內最專業心理諮詢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