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農村俗話“女兒的吃穿兒子的江山”?

屋簷下的燕窩8


這是一種經典封建思想,同時目前為止,相當多的家庭也是用這樣的思想教育子女。

強調女兒的吃穿意思就是說養育女兒的標準就是給她提供成長之需,把女兒撫養大,就算完成義務了。強調兒子的江山,意思是說,兒子的培養上要幫著他成立自己的事業,形成傳承下去的家產和後代。

女兒的吃穿,就是基本的生活供養,在傳統的的意識裡,“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兒養大了嫁給別人,成為別人家兒媳,孩子是丈夫家的傳承。這實際上是對女性的歧視,形成與封建社會,男耕女織的勞動方式,使得女性沒有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這樣的思想嚴重影響女兒的健康成長,現在社會男女平等,很多女性的創業故事和成功案例已經能證明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也不可或缺。

但是有的家庭在這樣的觀念下進行教育,孩子也就很難突破這種束縛。以致於農村包括城市家庭教育女兒就是追求物質,沒有上進心,不思進取,想著找個有錢的男人嫁了然後就是成功了,即使嫁的人不怎麼樣,也“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使得一些家庭矛盾從婚姻開始就逐漸累積,導致很多家庭感情破裂。丈母孃抬高了房價,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的思想。

兒子的江山,就是兒子的事業。父母對兒子的期待和支持,遠遠大於女兒。

這種觀念,也是因為男性在封建文化影響下,成為一家之主,負責養老送終,“破爛是棉襖,孬好是個兒”,哪怕兒子是個傻子,也是在延續傳宗接代的使命。兒子是下一代的開始,他的好壞,決定下一代的質量,所以,這樣的父母偏袒兒子,一切為了兒子,為了兒子一切。

兒子做什麼都支持,拿錢用人,做什麼都無怨無悔,甚至出現一個不合的兒媳婦,也一樣會對兒子一家倒貼,給臉色看也得給兒子幫忙,一家人生氣,也得帶著氣該做得做。婆媳關係裡,這一條是最關鍵的,婆媳再壞的關係,因為婆婆護兒,才導致“百毒不侵”的婆婆能一直保持鬥志和付出,這是封建思想延續下來的,在今天,一樣佔據思想高地。但是有些男人就是扶不起來,這樣的兒子不如有教養有能力的女兒。

男女是平等的,子女都是一樣的。現在,很多兒子,因為媳婦的牽制,在對父母的善待上,不入女兒;女兒更懂父母,養老更貼心;兒子不當家,啥都白搭。


老話新理


“女兒的吃穿,兒子的江山”,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說到底是因為封建文化思想的影響。在農村,尤其是老輩人,多多少少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即使有些父母沒有重男輕女的想法,甚至在兒女之間還是疼愛女兒更多一些,但有一點,他們和那些重男輕女的父母是一樣的:那就是,他們堅持年老之後該由兒子來承擔養老的責任。因為這些父母普遍有這種想法:覺得兒子才是自家香火的延續,是能夠傳宗接代的。而女兒是要嫁由別人為妻的,到時候就好比是外姓人了,她要隨他的丈夫去伺奉他的父母,也就是她的公婆,而且她生養的孩子是外孫,是別人家香火的延續,跟自家孫子還是有親疏分別的。

所以,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等到兒子女兒各自成家後,父母們心裡就會打起小九九。一方面,將家產盡數傳於兒子而不傳於女兒,是為了避免家財旁落。另一方面,將家產都給了兒子,也希望兒子能有所回報,能好好給自己養老。至於女兒,父母自然也是希望她們在夫家能過得好,也希望她們能多回孃家探望自己。每次回來,父母可以好吃好喝的招待,走了還能連吃帶拿,也絕不吝嗇。但如果要提到分家產,那就免談了。所以在農村,通常情況下,在奉養父母一事上,兒子理應出錢出力,而女兒則是量力而行即可。

而且,即使有些兒子不孝順父母,平時都是由女兒在出錢出力,父母也有心將家產留給女兒。但此時,作為兒子的,卻又能理直氣壯地來爭家產,反倒指責女兒是外姓人家,不配繼承家產。說來說去,都是封建殘餘思想給鬧的。其實,按現行法律規定,兒子和女兒都具有贍養老人的責任,也都具有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如果老人有特殊意願的,則可以在生前事先進行遺囑公證。這樣兒子和女兒在父母百年後就不用再為到底是“女兒的吃穿”,還是“兒子的江山”起紛爭了。


陌上花開且緩歸


“兒承家,女吃飯”、“兒子的江山,閨女的吃穿”、“閨女養不了娘,蕎麥完不了糧”“麥不必擔負谷稅,女兒從不供養母親。”這些民間諺語表明女兒不繼承財產和不贍養父母的風俗!

女兒贍養父母多出於情感,尤其是在老人無子的情況下!

在晚清社會,兒子養老通過法律正式確立下來,女兒養老並非法定養老方式,這與女兒在家庭生活中的附屬地位和不繼承財產的經濟地位是相關聯的。

這些諺語表明了我國的封建社會思想。重男輕女,女兒出嫁,嫁出去女兒潑出去的水,兒子是法定接班人,頂樑柱!

新時代應該摒棄這種觀念!男女平等!女的也可有江山,不是隻吃穿!更孝順和贍養父母!





周泳霖


女兒是小棉襖,是貼心的寶貝,小時候愛哭愛笑,愛鬧愛叫,愛吃零食,愛撒嬌。

長大以後嫁出去,常回家看看,對父母孝順,問寒問暖,爸爸媽媽的新衣裳基本上都是女兒置辦的。

兒子是家裡的頂樑柱,是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有的在家立業,有的在外打拼,安身立命,家族榮光。肩上的責任。

父母臉上的笑容,都是兒子的出息,家族的傳承,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身上,做兒子的一步一個腳印,不敢有半點閃失。

兒子女兒都是一樣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父母的上半場兒女不可能與之同行,兒女的下半場父母也不可能為之共度。

生命就是這樣,長江後浪推前浪,世間新人換舊人。

珍惜生命,珍惜當下,珍惜所有的親情!


改革開放24740991


對農村俗語“女兒的吃穿,兒子的江山”這句話,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一是作為父母,對兒女寄予了所有的厚望。生兒育女防備老,也就是說兒女在父母心目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對女兒寄予的厚望是,將來自己老了,女兒能給自己買幾件衣服穿,能逢年過節,送點肉菜孝敬,因為女兒嫁出去了,就是一門親戚,也就指望這些了。對於兒子來說,是父母的家業繼承者,將來老了,自己一生的打拼和積蓄,都要傳承給兒子,反過來兒子也就要日夜守在父母身邊,盡孝光揚門楣,發達家業,外出打拼,總也要葉落歸根,光宗耀祖,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兒子更是整個家庭甚至家族的未來,責任更大,擔當更多,所以兒子更是父母親的厚望所在。

二是作為兒女,對父母傾盡著應有的孝道。父母含辛茹苦,把兒女養大成人,作為兒女本應盡己孝道。羊跪母乳,鴉知反哺。就是天道常存。作女兒的,即便出嫁了,也要時常想想父母的冷暖、溫飽,不能數典忘祖,安逸忘根。女兒要經常到孃家走動,孝敬二老一些肉菜衣食所需,做好父母的貼心小棉襖。作為兒子,無論在外打拼,還是侍家守業,你才是他們一生的靠山、江山,在外要經常回家看看父母,走動走動鄰里,修善修房屋,把父母親的一切打點好,條件允許還要把父母親接到身邊,盡最大的孝心,做一生的依靠。

三是作為家庭,對社會維繫了基本的倫常。我們知道,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也是社會的縮影,家庭穩定了,倫理通達了,那麼社會也就安定了,正常了。反之父母不教不疼,子女不尊不孝,無親情,無孝意,這樣的社會該多可怕多悲哀。反之,一旦諸如“女兒的吃穿,兒子的江山”、“膝下兒女值萬金”、“父母家中最大佛”等等正能量俗語,一旦成為社會認可共識,哪還有“大怪二怪”不孝之說,哪還有父母年邁露宿街頭之嫌。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淺見,不足之處,見諒。


王子華時書滄桑


“女兒的吃穿,兒子的江山”是指養育兒女的過程當中,女兒要保證豐衣足食,結婚的時候不需要買房子,而兒子結婚的時候要給房子車子等。

實際生活中大部分人會根據自己的經濟水平決定是否給女兒也準備套房子。中國傳統都是給兒子買房娶老婆。比如我有二十萬,一人十萬,女兒可以嫁個不錯的人家,兒子就很難娶到老婆,如果我有一千萬,那給兒女一人一半肯定是沒問題的,畢竟都是自己的孩子


鮮農場


這句話的意思是把兒子形容是江山,女兒形容成飯店,都指的是“家”。是說人人都有個家,可是,作為父母親,家最終就是兒子的江山和女兒的飯店。具體意思是這樣,父母的家業不管大小,到最後,都是要由兒子來繼承,就象江山一樣,皇位都是傳給太子的。而“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出嫁後是人家人,孃家家業再大,也和女兒無關,沒有繼承權。回孃家時,就像飯店一樣,管吃管住,吃完走人。


水城郝哥


榮幸回答!!!

這是封建的重男輕女思想!

人人平等,男孩女孩都一樣!社會已經文明進步到今天,我們的內心思想不應該還停留在過去。

兒子女兒都是爸媽的心頭肉,手中寶。可憐天下父母心,爹孃的心,孩兒終身感恩不盡。但是社會里也確實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的愚昧父母。轉變觀念,兒女都一樣。父母慈愛,兒女孝順,願天下每一個家庭幸福美滿,和和美美!


仕豪在家鄉


大體來講就是重男輕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