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蓮花湖,你是川東北一顆璀璨的溼地名珠

達州市蓮花湖溼地公園,山水相依,島嶼林立,生態獨特。

歷經兩年的生態修復和景區打造,正成為鑲嵌在川東北大地的一顆璀璨溼地名珠,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達城市民和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帶動著相鄰最具宜居宜養價值城市新區的快速崛起。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蓮花湖,你是川東北一顆璀璨的溼地名珠


高位規劃 拓展城市生態空間

蓮花湖,位於達州市中心城區西北角10公里,森林和水域面積達260公頃,是以石蓮花水庫為主體的一個城市生態旅遊風景區。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蓮花湖,你是川東北一顆璀璨的溼地名珠


過去,蓮花湖荒涼而破敗。道路差,公交車輛少,市民、遊客來此極為不便;環湖47家農家樂分佈零散,衛生差、住食條件不佳;周邊村民房屋分散,特別是沿湖小道,亂扔亂堆突出。蓮花湖除了摘水果和划船,再無吸引人的亮點。尤其是農家樂和周邊村民的生活汙染成為景區發展的最大“短板”,廣大市民迫切希望對蓮花湖進行整治和打造。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蓮花湖,你是川東北一顆璀璨的溼地名珠


為適應建設川渝陝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的新需要,順應廣大市民的新期盼,彌補城市生態空間和公共空間,達州市委、市政府根據“南延西擴東跨,適度向北”的城市總體規劃,提出了“生態修復、低強度開發建設蓮花湖片區”思路,全力打造蓮花湖溼地公園,提升達州城市形象。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蓮花湖,你是川東北一顆璀璨的溼地名珠


2016年,制定了蓮花湖溼地公園建設總體規劃和蓮花湖溼地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項目總投入近60億元,建設總面積9.13平方公里,包括蓮花湖溼地公園、配套生態康養區和延展建設區,以蓮花湖湖體為核心劃分為教育科普區、立體溼地區、溼地公園區、特色小鎮區、運動公園區等八大功能區。

在植物配植上將體現四季花常在的宗旨,新栽名貴花木,新建特色林園,與天然林連在一起,形成四季多彩林相。在完善基礎設施上,架橋修路,打通各個島嶼,方便市民、遊客遊玩、健身。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蓮花湖,你是川東北一顆璀璨的溼地名珠


生態優先 實施生態修復和保護

為了把蓮花湖這片天然綠肺和城市之腎保護好、建設好,2016年9月正式啟動了蓮花湖溼地公園建設一期工程,實施擴溼建綠,山、水、路提升打造, 2017年1月底一期工程完成並開放。2017年12月又開工二期工程,各項建設有序推進,計劃於2020全面建成。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蓮花湖,你是川東北一顆璀璨的溼地名珠


目前,公園新栽種了銀杏、桂花、柳樹、紅葉李、迎春、杜鵑等花木面積73000餘平方米,新建了水葫蘆、蓮花池,臘梅、桃花、欒樹、櫻花等特色林園。對景區2500畝森林納入重點公益林管理,全面禁止商品性林木採伐,加強林木病蟲害防治。

2016年7月,為改善蓮花湖景區綜合環境,留住綠水青山,再造生態新優勢,短短四個月時間對規劃範圍內的197棟農房、26戶農家樂全拆除,此後該區域內實行邊拆遷邊建設,創造了“達州速度”。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蓮花湖,你是川東北一顆璀璨的溼地名珠


與此同時,為保護蓮花湖溼地資源,強化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對蓮花湖溼地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增強市民和遊人的生態保護意識,制定出臺了《達州市蓮花湖溼地保護條例》,並於今年7月1日起實施,這也是至今達州林業上出臺的唯一地方性法規。

完善設施 提升景區功能

公園先後新建了飛龍橋、映月橋、蓮心橋三大景觀橋,新修了7餘公里環湖騎遊步道、凌波棧道和22公里遊步道,高標準興建了500米的健身步道,在遊人集中區和重點景區新建了生態公廁,增開了多路從市中心到公園的公交車輛,設置6處公共停車場980個停車位,二期工程將新增停車位到3000個、新建一座環湖路橋。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蓮花湖,你是川東北一顆璀璨的溼地名珠


在景區建設中,注入生態文化、巴文化和紅軍文化,建立了全國新農村文化藝術演展中心和巴山大劇院,正在建設佔地面積約300畝的溼地特色小鎮,以及運動公園。

“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記得住鄉愁。”這是不少市民和遊人對達州市蓮花湖溼地公園最特別的讚譽。如今,蓮花湖猶如鳳凰涅槃,慾火重生,正逐步綻放著她獨特的魅力,吸引遊人絡繹不絕,週末和節假日每天達到上萬人,成為達城的“後花園”和“會客廳”。

(達州日報特約記者 魏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