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島藥業陳海:國家發展轉型背景下 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機遇和挑戰

2018年還有一個月,回顧今年資本市場,可謂跌宕起伏。在中美貿易爭端、金融去槓桿等宏觀經濟背景下,醫藥為代表的消費類板塊一直是機構投資者的“壓艙石”與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展望2019年,在國際經貿格局複雜變化,疊加國內經濟轉型、醫藥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未來大健康產業將何去何從,醫藥行業回調後是否已進入投資窪地?在2018年11月28-29日由興業證券舉辦的2019年度策略會——“醫藥專場:創新、升級、奔向美好生活”分會場上,包括珍寶島藥業常務副總經理陳海先生在內的近 30 位明星分析師和多名重磅專家齊聚一堂,共話2019年醫藥投資新機遇。

大健康產業是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結構老齡化的加劇,醫療健康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2016年10月25日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更是將大健康產業上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層面。

珍寶島藥業常務副總經理陳海先生在會上表示,從國家經濟發展層面來看,高速度增長到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轉型中的重大轉折性變化,近年來從供給側改革到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戰略佈局實施,推動了醫藥行業一致性評價、鼓勵醫藥創新等政策措施的不斷出臺。從國家居民消費趨勢水平來看,隨著經濟水平和家庭收入的不斷提高,居民消費從改革開放以來的輕工產品消費升級、80年代末90年底初的家電日用品消費升級逐漸進入當前注重自身體驗、健康的第三輪消費升級,大健康產業將成為下一個潛在風口。另外,中國人口的老齡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老齡化的社會問題,將帶來對大健康產業的持續需求。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人口中60週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佔總人口的17.3%;預計到2025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

(數據 來源:國家統計局 中國產業信息網)

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國家政策保駕護航

大健康產業是提供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緩和性醫療商品和服務的部門的總稱,通常包括醫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療服務、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務等領域,它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數據顯示,大健康產業是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發達國家的醫療消費開支超過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而中國大健康產業尚處於開發初期,發展空間巨大。2017年大健康產業規模達4.4萬億,預計2018年將達5.4萬億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更是明確提出,到203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16萬億。

作為大健康產業的核心部分,生物醫藥產業隨著國家政策改革的不斷深化,近年來更是蓬勃發展。從2016年的一致性評價到2017年的兩票制改革、鼓勵醫藥創新,再到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帶量採購計劃等政策的頒佈實施,中國醫藥註冊法規逐步與國際接軌,目前近萬億規模醫藥存量市場的用藥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國際生物創新技術快速進步,國內市場開放和消費升級為引進或開發新技術帶來的機遇;市場需求、人才迴歸及資本介入,都推動著中國有可能成為全球創新藥研發的核心區域之一。據統計,相比全球醫藥市場,中國醫藥市場2012-2016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2.7%,預計未來5年將保持7.5%的增速,高於全球5%的增速。

行業發展機遇聚焦三大領域 珍寶島藥業助力健康中國

從具體細分行業來看,珍寶島藥業常務副總經理陳海先生認為,國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機遇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中藥、創新藥(尤其是生物藥)和優質仿製藥。中藥行業得益於中醫藥政策的支持和治療慢性病的獨特優勢,值得關注。而創新藥(尤其是生物藥)基於國內癌症患者的需要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或將快速發展。技術先進、品種獨特的仿製藥企業更是有望真正實現“進口替代”,國家政策在招標採購、醫保支付等環節大力扶持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優質仿製藥品種。

事實上,珍寶島藥業立足於中藥產業,近兩年更是不斷加大創新藥的研發和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已逐步形成以科技研發、製藥工業、中藥產業、金融投資“四位一體”為核心的,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全產業鏈。珍寶島藥業常務副總經理陳海先生進一步介紹到,未來,珍寶島藥業將堅持合作、平臺、共享的發展理念,致力於為人類健康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以科技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為根本,以資本運營為紐帶,逐步形成以總部經濟為特色,以健康產業平臺為支撐,以國際化高端生物醫藥研發製造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集群。

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紅刊合作媒體,紅刊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珍宝岛药业陈海:国家发展转型背景下 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机遇和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