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yTrend:2019年雙面組件年邁入成長年 規劃產能將達25.74GW

不同於傳統的光伏組件只能利用正面入射的光照,雙面組件的背面也具備光電轉化的能力,功率/發電量增益顯著,且能夠多項技術疊加使用,度電成本降幅貢獻最高可達18%。隨著製作工藝的日趨成熟以及對應成本的下降,雙面組件已經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

集邦諮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Trend 先進技術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雙面組件規劃產能超過15GW(若以第四季廠商開始投入生產, 實際產能約為3.75GW),主戰場是光伏領跑者項目。

雙面技術成為第三批應用領跑者新寵,半片/疊瓦等技術初露鋒芒

在八大基地38個項目招標中,投標企業共54次申報雙面技術,雙面技術合計中標2.58GW,佔比52%,其中PERC+雙面1.45GW,P型雙面100MW,雙面+半片200MW,N型雙面831MW。半片技術中標2個項目合計200MW;疊瓦技術中標1個項目(與雙面共同中標100MW,按平均分配估算疊瓦技術中標50MW)。

EnergyTrend:2019年双面组件年迈入成长年 规划产能将达25.74GW

雙面組件技術可降低度電成本0.02~0.1元/kWh 降幅3.8%~18.5%

隨著531新政後行業降本需求愈加急迫,企業對高效組件技術的研究、投入及掌握程度逐步提升,均已具備一定量產能力。雙玻、雙面、半片、MBB 等技術不僅是增效降本的有效途徑,同時還可提升組件性能與壽命,提高電站質量與穩定性。

雙面雙玻電池組件技術工藝簡單、量產難度低、發電量增益可達5%~30%且成本基本無增加,在高效組件技術中降本能力最強,不疊加其他技術也不使用追蹤系統的情況下,雙面發電技術5%~30%的發電量增幅可使度電成本下降0.02~0.1元/kWh,最低達到0.438元/kWh,降本幅度3.8%~18.5%。

雙面+其他技術:同樣假設普通電站所用組件功率每增加5W,系統投資下降0.03元/W

雙面+半片:功率增加5~10W,發電量增益5%~30%,成本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度電成本最低可到0.434元/kWh,降低0.023~0.104元/kWh,降幅4.3%~19.3%。

雙面+MBB:功率增加5~10W,發電量增益5%~30%,節省銀漿使組件端成本下降約0.05 元/W的情況下,度電成本最低可到0.43 元/kWh,降低0.027~0.107元/kWh,降幅5%~20%。

雙面+半片+MBB:功率增加10~20W,發電量增益5%~30%,組件端成本下降約0.05元/W 的情況下,度電成本最低可達到0.427元/kWh,降低0.03~0.11元/kWh,降幅5.5%~20.6%。

EnergyTrend:2019年双面组件年迈入成长年 规划产能将达25.74GW

高效組件降本幅度對比 數據來源:國金證券

目前已成熟或即將成熟的高效組件技術之間還可以相互疊加,比如:雙面、半片與MBB技術的兼容性非常強。

高效組件技術的疊加可以進一步放大轉換率提升帶來的功率增加。在PERC電池上疊加半片技術的功率增益達到5~10W,在PERC+半片電池 基礎上疊加MBB技術的功率增益擴大到5~15W。此外,由於單晶組件基礎功率更高,使用高效組件技術後功率增益大於多晶組件。

高效電池、組件技術兼容性半片MBB疊瓦雙面
PERC黑硅
半片×
MBB×
疊瓦××

量產無難度,產線改造幾乎“免費”

應用雙面發電技術需要在電池、組件及系統層面均作出相應調整。綜合來看,產線改造簡單、量產難度低、電池與組件端幾乎都沒有成本的增加。

電池層面,單面轉雙面所需額外投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量產電池結構包括HJT、PERT、PERC,IBC電池具備雙面性但尚未實現量產。

P型PERC雙面電池是幾乎免費的雙面發電紅利,因此成為雙面技術中最熱門的選項。工藝方面,PERC產線轉入雙面結構只需將全鋁背場改為局部鋁背場,把背面鋁漿全覆蓋改為用鋁漿在背面印刷與正面類似的細柵格,並對鈍化膜中的氮化硅膜層及激光開孔部分做一些優化。設備方面,需提高背面電極柵格印刷設備及激光設備的精度。發電增益方面,P型PERC雙面因子僅60%-80%,略低於其他技術路線,主要是因為鋁柵格導電性不如銀柵格,故背面柵線較寬,覆蓋率高達30%-40%,但鋁漿價格遠低於銀漿,可有效控制成本。成本增加方面,改造難度低,產線更新只需2個月左右,成本增加僅2cent/W,與其他電池技術所需的升級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產能方面,基本每家PERC電池或組件廠商都在評估或投入雙面技術,目前具備P型PERC雙面電池組件產能的企業主要包括晶澳、隆基、天合光能、SolarWorld 等。

組件層面,成本基本無增加。雙面組件相對常規組件改動不大,主要為背板材料更換為玻璃或透明背板。此外,接線盒設計改進、交聯方案及串焊機優化可使效益最大化,功率檢測及標稱標準化有利於雙面組件推廣。

主流廠商紛紛升級、投建雙面組件產能

從經濟層面上,雙面組件在提升效率、帶來瓦數提升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了成本;從技術層面上,目前主流廠家的生產線和雙面的技術兼容性較強,生產線修改僅需對電池的處理進行修改,短期內可大規模生產;從政策層面上,領跑者計劃有望進一步推動高效電池和組件的發展,EnergyTrend預估2019年雙面組件規劃產能可達25.74GW,為雙面組件成長年。

EnergyTrend:2019年双面组件年迈入成长年 规划产能将达25.74GW
EnergyTrend:2019年双面组件年迈入成长年 规划产能将达25.74GWEnergyTrend:2019年双面组件年迈入成长年 规划产能将达25.74GW

雙面組件產能規劃與預測

數據來源:EnergyTrend先進技術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