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去北京比去北京故宮,那去瀋陽有必要去瀋陽故宮嗎?

小熊愛旅行


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是必須、一定以及肯定的!

只要是這個地方還存在著“故宮”,我想,大家都應該去看一看,一般來說,故宮意味著前朝的皇宮,而皇宮可以說是各個朝代最高建築水平的體現,同時,它裡面也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和歷史,所以,很值得一看。

先說說瀋陽故宮吧,這座皇宮小君早就想一睹“芳容”了,畢竟對北京故宮情有獨鍾,也會愛屋及烏,想去看看滿清入關前居住的皇宮到底長啥樣。

瀋陽故宮,住的皇帝並不多,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算是在裡面留下足跡比較多的,尤其是皇太極,這裡有他的完整“後宮”,雖然面積很小(如下圖)

以皇后的中宮清寧宮為主,四大妃分居兩側,真真是一堆女人同住一院,不知道當時她們是否常常吵架。

瀋陽故宮,滿族特色非常明顯,也融合了漢、蒙的味道,算是一座滿、漢、蒙三味雜糅的宮殿,你看看它的宮殿屋頂(如下圖)

大部分都是黃琉璃瓦綠剪邊,不似故宮那般全是亮瞎眼的黃琉璃瓦。

再看看它的總體格局(如下圖)

分三個部分:分別為努爾哈赤、皇太極和乾隆建設。

你看努爾哈赤建的這部分(如下圖)

以大政殿和十王亭為主,將八旗制度和政務制度巧妙結合,滿族特色濃郁。

再看乾隆建的這部分(如下圖)

什麼迪光殿、保極宮、繼思齋,名字一個比一個好聽,而且乾隆還在老家這宮裡搞了個圖書館——文溯閣,四庫全書就曾珍藏於此。

最後,小君覺得瀋陽故宮還有點萌,你看它裡面的這些小石獅,一個個萌態十足(如下圖)

我就想問了,當年的這些工匠是愛幻想的雙魚座嗎!?

瀋陽故宮,看起來比北京故宮小,也“簡樸”,每次看它,我心裡都想打個比喻:

這座皇宮貌似就像那些剛剛開始創業的人,有一點錢,但又不多,住的地方只能“湊合住”,而一旦賺大錢,公司上市,那大豪宅馬上就來了。

不過清朝的皇帝們還算是比較有孝道的,雖然住了北京紫禁城,但瀋陽這座皇宮也沒有丟掉,從順治開始,歷代皇帝定期還會回來看看,緬懷祖先。

小夥伴們,你們自從定居到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後,還記得你老家的舊房子嗎?還會回去看看嗎?


宮殿君


我個人認為,來瀋陽應該去瀋陽故宮看一看。

雖然現在旅遊不是強買強賣的時候了,但是我個人強烈建議去看一看,因為那是一部厚重的滿清歷史。

瀋陽故宮,不僅僅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它還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老家。



說起清朝的這個瀋陽老家(史稱盛京皇宮),還要從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說起。

明朝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年號天命。

大金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努爾哈赤遷都遼陽,興建東京城。

大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三月,努爾哈赤遷都瀋陽(史稱盛京),開始著手修建皇宮。

其後,努爾哈赤發起“寧遠之戰”,全面開始向北京進發,可惜兵敗寧遠、客死他鄉。

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繼位後,開始大興土木修建皇宮。



整個盛京城的格局是“井”字型,中街路、瀋陽路與正陽街、朝陽街是貫穿城的四條“井”字道路。四條道路將瀋陽故宮圍在中間,與四條道路相對應的就是八個進出城的城門。

城的東向,北為小東門(內治門),南為大東門(撫近門)。城的南向,西為小南門(天佑門),東為大南門(德盛門)。城的西向,北為小西門(外攘門),南為大西門(懷遠門)。城的北向,西為小北門(地載門),東為大北門(福勝門)。即“八門對八街”。



瀋陽故宮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中軸對稱的三部分格局。

東路為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是皇太極時期建造的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建造的戲臺、嘉蔭堂、文溯閣和仰熙齋等。

瀋陽故宮裡面最高的建築是“鳳凰樓”,也是當時盛京城的最高建築。是《盛京八景》之一“鳳樓曉日”。鳳凰樓上藏有乾隆帝御筆親題的牌匾“紫氣東來”。


忠哥


有必要,歷史都不想仔細瞭解的去哪都白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