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緬戰爭給大清朝帶來了什麼?

美麗青春您真痘


從乾隆初年開始,一直到乾隆三十年,清朝的對緬政策基本上可以用“安邊保疆”來概括。隨著緬軍侵擾的頻率和規模逐步擴大,安邊保疆的政策難以維持。到乾隆二十年,清緬戰爭爆發,安邊保疆的政策終結。

一、在清緬戰爭結束後的四年裡,由於緬甸的不履約,乾隆帝被迫使用貿易手段迫使緬甸履約。

但是,他對貿易手段的駕馭與傳統的“懷柔遠人”之間的差別也是顯而易見的。這種貿易手段絕不是為了追求“梯航來貢”的局面,而是為了達到一個貿易之外的非常具體的目的,比較而言,它更像是近代以後的經濟制裁和貿易禁運。

二、乾隆帝之所以會使用貿易手段,原因有幾個:

首先是因為緬甸不斷的請求重開貿易,幾乎每次和清朝交涉都會提到貿易的問題,乾隆帝據此判斷貿易問題是緬甸最關心的問題,可以利用它來牽制緬甸。但是乾隆帝沒有想到,開放貿易在緬甸國王看來也是按照老官屯協議的內容正要求清朝正常履約而已,因為參加談判的緬軍向國王作了不實的彙報,將開放貿易作為老官屯協議內容之一。所以開通貿易對於緬甸的意義很可能並不像乾隆帝判斷的那樣重要。

其次是邊吏的報告,但是邊吏詢問的是緬北地區的民人,緬北地區對滇緬貿易的依賴比其它地區要大得多,所以緬北地區的民人供稱“日用無資”並不代表整個緬甸的生活受到了影響。事實上,下緬甸的海路貿易量比滇緬貿易量要大得多,海路貿易才是緬甸對外貿易的支柱。況且,還不排除邊吏粉飾欺瞞的可能。所以,乾隆帝根據不確實的,至少是不充分的信息,堅持使用貿易的手段來推行這個階段的對緬政策,高估了貿易手段的效用。

三、貿易成為教化、武力之外的第三種馭夷之法

緬甸最後的進表納貢,交換兵民,更加強化了乾隆帝的貿易手段的信心。在他看來,是貿易手段達到了迫使緬甸履約的目的。但是,實際的情況是緬甸在乾隆四十三年政局發生了變動,孟雲成為緬甸國王。由於遏羅在華人鄭信的領導下復國並得到清朝冊封,孟云為了避免和兩個強鄰交惡,改變了對華政策。

乾隆帝對貿易手段的使用和認識對後世的影響是很大的,貿易成為教化、武力之外的第三種馭夷之法,隨著十全武功的描述和祖宗定製沉澱下來,影響乾隆帝之後的君主對涉外事務的處理。

直到鴉片戰爭的時候,我們還能看到這種貿易制衡的影子。

四、導致清朝對緬甸的不信任

除此以外,這個時期對緬政策,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即清朝對緬甸的不信任。“緬夷生性狡詐,反覆無常”的觀感是在清緬戰爭之後形成的。

明代的時候,對緬甸並沒有惡感,朱孟震在《西南夷風土記》寫道“原夫夷人之性,不甚兇殘夷人之情,無大奸詭夷人之心,頗知忠順。可以誠感,不可以威劫。古人治夷,以攻心為策,誠哉是言也。”。清朝立國之初,緬甸縛獻明永曆皇帝朱由榔,所以清人對緬甸的觀感亦不壞。甚至乾隆帝也曾經對緬甸有很好的評價“我朝定鼎之初,即能擒送朱由榔,傾心孝順。”清緬戰爭中,對緬觀感開始惡化,但是並沒有固定的評價。戰爭結束後,由於清朝的對緬政策按老官電協議展開的,而雙方又存在很大分歧,清朝即認定緬甸負教爽約,反覆無常。對緬的惡感也逐漸凝固成一種不信任。這對後世的清緬關係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野談歷史


清緬戰爭爆發於乾隆十三年(1762年),歷時7年,最後以雙方議和結束(清王朝在軍事上徹底失敗)。

緬甸曾是明朝控制的領土。明英宗正統年間以後,由於土木堡之變,大明朝實力驟減,無力管理遙遠的西南地區,只能任由緬甸發展壯大,最終獨立為一個王國。明朝滅亡後,後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逃入緬甸,也被緬甸東籲王朝扣押。

大清朝本來是無心和緬甸交戰的,無奈,緬甸為了補充自己和暹羅國(現泰國)交戰產生的損耗,不斷掠奪大清邊界領土(主要是雲南),才發兵南下征戰緬甸。大清基本用的是冷兵器時代的武器,加之,乾隆帝自認天朝大國,緬甸乃南蠻小夷,盲目自信輕敵,清兵連連失利,而緬甸也國力有限,沒有能力和大清朝進行長期拉鋸戰,因此最後雙方以握手言和結束了這場戰爭。也正是因為這場戰爭,緬甸陷入兩面作戰的困境,暹羅最終將緬軍擊退,成功重建暹羅,並將國都從大城遷往現在的曼谷。

要說這場戰爭清朝得到了什麼,我覺得主要有三點:

一.促成了中緬邊境的和平,老百姓無需再整日擔驚受怕。

二.維護了領土主權的完整。

三.讓清政府認識到火器的厲害,然後卻因為乾隆帝的盲目自大,沒有能進行武器的改良,戰術的升級等等,以至於在日後面對西方列強時毫無還手之力,造成中國近代屈辱史,可惜,可悲,可嘆。

不管怎麼樣,中緬戰爭是緬甸挑釁引發的,不管能不能打的贏,都必須打,大家覺得呢?


MrSHBK


1381年7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藍玉和沐英遠征雲南,並在繼承延續元朝在西南地區的疆域基礎上設立了車裡宣慰使司、緬甸宣慰使司等六大宣慰司,也就是說緬甸曾是明朝控制的領土之一,1531年緬甸宣慰使司土官莽瑞體建立東籲王朝,以此為標誌緬甸結束明朝統治,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1762年冬季,緬甸貢榜王朝不斷入侵清朝雲南境內,大肆掠奪清朝的財富和糧食。乾隆皇帝對於緬甸的國內形勢一無所知,認為緬甸不足為慮,傳令讓雲貴總督劉藻出兵消滅緬甸,劉藻只是一介文人,對緬軍打了就跑的遊擊策略無能為力、屢戰屢敗,而且謊報軍情,最終被乾隆治罪,自刎而死。

乾隆派楊應琚出征,等楊到前線時,緬軍已經主動撤退,楊應琚吃飯了撐的向緬甸下戰書,緬甸舉國應戰,清軍迅速潰敗,但楊應琚卻向乾隆帝報告殺敵數萬,乾隆掌握實情後直接讓楊應琚自殺謝罪。

乾陵真接派小舅子明瑞孤軍深入緬境兩千多公里,但尚未開戰,三萬士兵由於疾病瘴氣,死亡過半,明瑞不久也病亡。

1769年,乾隆皇帝派遣傅恆、阿桂率領3萬清軍再次進攻緬甸,清軍的主力一直推進到緬甸中北部,緬甸北部叢林密佈,地勢險要,地形複雜,不便運送糧草緇重,況且清軍因為遠道而來,將帥水土不服,主帥傅恆和幾個高級將領也相繼染病,士兵減員嚴重;緬軍雖火器優良,但國小財弱,緬軍亦遭到嚴重損失,緬邦百姓受戰火荼毒七年,清緬雙方的前敵將領遂各自瞞著自己的君主商議停戰。

條約簽訂後,氣得緬甸國王親手撕掉條約,並處罰前敵將領及其家屬在殿外跪了三天三夜,可見緬王認為這是屈辱的城下之盟。

清緬戰爭中,清朝耗費了白銀約一千萬兩、折損將士無數,其中不乏有名臣猛將,多位封疆大吏直接或者間接地因為這次戰爭而去世。

當時作戰人員曾經向乾隆建議向西方進購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增強自身國力。但乾隆滿足於在名義上迫使緬甸稱臣的虛名,又受制於“騎射為本”祖訓,認為如此行徑會讓本來就依賴火炮的八旗軍,更加進一步的“頹廢”。這件事情因此作罷,為後來清朝被欺負埋下伏筆。

清緬戰爭歷時七年,清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可是並沒有真正征服緬甸,雙方均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單從軍事上看是清朝敗了,“五十多年八樁戰事,就徵緬這樁不算成功。”這是好大喜功乾隆皇帝的原話。


美麗青春您真痘


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

清緬戰爭,又稱緬甸戰役,屬於乾隆晚年的所謂十全武功之一。乾隆三十年(1765年),緬軍大舉進攻雲南,戰爭正式爆發。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緬甸主動求和,雙方簽訂《老官屯和約》,歷時四年的戰爭結束。范文瀾等人編著的《中國通史》裡,出於那個年代反封建的政治需要,把這場戰爭當做是乾隆好大喜功的對外征服,基本上持否定的評價。因此,這場戰爭在歷史上被刻意忽略。但是我們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緬甸戰役實際上應該是清朝的反擊戰,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中央帝國的朝貢宗藩體系。而當時緬甸雍笈牙王朝主動挑釁,是對天朝朝貢宗藩體系的破壞,對清王朝來說,是不可容忍的。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場戰爭的前因後果以及影響。

一、緬甸雍笈牙王朝的崛起與擴張

緬甸的民族特別多,有一百多個,其中緬族占主導地位,但人數也不到七成。緬甸東北部散佈著很多其他民族,歷史上長期受到緬族的壓迫。乾隆五年(1740年),緬甸東北部的桂家部落土司宮裡雁不堪忍受東籲王朝的橫徵暴斂,聯合孟族發動起義,起義很快席捲全國。乾隆十七年(1752年),起義軍北上圍攻東籲王朝的都城阿瓦,俘獲了緬王,東籲王朝滅亡。孟族由於受壓迫最深,對緬族展開了報復,到處燒殺劫掠,又引起了廣大緬族的不滿,紛紛組織起來反抗孟族。在這種形勢下,緬族領袖雍笈牙打出了復國興族的旗號,獲得了緬族的廣泛支持。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雍笈牙大軍攻破孟族都城白古,再次征服孟族,重新統一了緬甸,建立起了雍笈牙王朝。緬甸歷史上稱之為貢榜王朝,西方稱其為阿朗帕耶王朝。雍笈牙實施了一系列改革,緩和以前的矛盾。改革之後,緬甸國力大增,走上擴張之路。先滅了西邊的曼尼坡,然後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對暹羅和老撾發起了攻擊,同時對割據緬甸東北部的桂家等部落發起了攻擊。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桂家部落戰敗逃入雲南。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緬王孟駁在位期間,緬軍攻破暹羅國都阿瑜陀耶城,阿瑜陀耶王朝滅亡。而老撾早已分裂,地方勢力臣服於緬甸。緬甸成為東南亞的霸主。東南亞其他小國原本跟清王朝有朝貢關係,紛紛向清王朝尋求保護,清緬衝突在所難免。而桂家部落問題更是直接引起了雙方的衝突。

二、清王朝對緬甸的態度

1750年左右的東南亞人口稀少,主要是因為農業時代,東南亞適合耕種的平原不多。經過孟族起義的戰亂,緬甸的人口大為減少。雍笈牙王朝的對外擴張,主要是掠奪人口及物資。比如曼尼坡被滅後,緬軍中專門組成了一個曼尼坡軍團。而緬軍攻破暹羅阿瑜陀耶城後,將城中剩餘的三萬人也全部掠走。與這些小國相比,跟緬甸接壤的雲南可就富裕得多了。因此,緬甸就把目光放到了雲南。

在歷史上,由於東南亞的落後和人煙稀少,中央王朝的態度基本上就是採取羈縻控制的方式,在明朝表現得尤為突出。明朝設立了六個宣慰使司,來控制雲南周邊的那些土司。宣慰使司當然也是由當地土司擔任。這就是所謂的“眾建分治”策略。中原王朝歷來的防備重心都在北方,對於南方的這些小國,往往採用招撫的方式,只要他們不主動挑釁,一般不會過問。明朝時也往往只派官員去當仲裁人,輕易不用兵。不過東籲王朝統一緬甸後,逐步蠶食了這六個宣慰使司,並且一度攻入雲南,爆發了明緬戰爭。

清朝前期,對明朝的政策有所調整,雍正時期,曾經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將原本的羈縻政策改為直接管理。不過改土歸流是有界限的,對於中緬邊界,那些中方一邊早已歸附的土司實施改土歸流,派兵駐守邊關,而界限以外的就不管了。不過在對東南亞小國的政策上,清朝延續了過去朝代的政策,以安撫為主,即希望他們主動來朝貢。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東亞特有的朝貢宗藩體系。跟現代國家的概念不同,東亞是以中國為中心的一種家天下的國際關係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中國是家長,周邊的國家都是藩屬。不過藩屬也是分遠近的,比如朝鮮、安南、琉球屬於親兒子,而日本、暹羅關係就要遠一些了,姑且算是表親一類的吧。另外一類,就像緬甸這種,就屬於遠方親戚了,是死是活其實不太過問了。

這種朝貢體系延續了兩千多年,中國一直是家長,這種觀念影響非常深,總有一些人想體驗一下當家長的感覺。爭奪中原沒指望的時候,就在自己家周邊搞一搞。比如說雍笈牙王朝就有這種想法,把周圍小國都打服,也自稱天朝。

緬甸發生的一切清王朝並非不知道,只是延續以往的策略,無論誰當國王,只要來朝貢,然後中原王朝給個冊封就完事。東籲王朝還在的時候,曾經朝貢過一次。現在東籲王朝亡了,清王朝就等著雍笈牙王朝過來朝貢就行了。但是沒想到等來的卻是緬甸的入侵。

三、戰爭過程

前面說過,緬甸北部的桂家部落戰敗逃到雲南邊界,結果跟當地土司發生衝突,宮裡雁被斬首。雲南地方官以息事寧人的態度,將桂家部落遣返緬甸。緬王因此產生了錯覺,認為清王朝軟弱可欺,以為這時候的清王朝就跟明末一樣。於是,緬軍不斷入境騷擾,劫掠人口和物資。

起初,緬軍都是小股部隊的襲擾,清朝地方官以為只是地方部落的土匪,於是上報朝廷。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劉藻被任命為雲貴總督。乾隆下令劉藻前去剿匪。劉藻是一個書生,完全不懂軍事,乾隆讓他剿匪,就說明乾隆一直被地方官誤導,並不知道對手是緬甸新王朝,還以為是某個邊境部落。乾隆三十年(1765年),一支600人的綠營兵在雲南境內遭遇緬軍,綠營兵一觸即潰。當時這支綠營兵戰鬥力很差,如果真的是剿匪還行,但是面對裝備了西洋火器的緬軍,一觸即潰,而且幾乎沒有傷亡,後來都回到了軍營。但劉藻謊報軍情,說將領戰死,只活了一百人。他的奏報被乾隆發現可疑之處,加上後來清軍接連遭到攻擊。於是乾隆將劉藻調任湖北巡撫,後來又將他革職查辦,劉藻自己覺得受辱,自殺了。

接替劉藻的是楊應琚,楊應琚本來是陝甘總督,他到任後立即整頓綠營,並採取一些移風易俗的辦法,來區分匪和民。他查清了“匪穴”,經過反擊之後,緬軍被驅逐出了雲南,基本上穩定了局勢,邊境內外的土司也紛紛歸附。楊應琚後來發現所謂的匪居然是緬甸軍隊,這事性質就不同了。只不過這時候緬軍主力去攻打暹羅了,在北方劫掠的不是主力。楊應琚決定將附近的兩個大部落收過來,削弱緬甸的實力,而這兩個大部落其實早已歸附雍笈牙王朝。緬王得知清軍進駐,立即派兵攻打,清軍戰敗,戰爭就這樣擴大了。歷史的爭議也就在這裡,有人認為這是妄圖征服別國,認為是乾隆好大喜功的表現。但如果我們立足於朝貢體系來說,楊應琚的做法其實無可厚非,當時人觀念就是那樣,我們不能以現代人觀念去強求古

人。從他的做法來說,這算是一種積極防禦政策,僅僅把匪驅逐出國門是不夠的,因為對方喘息過來還會打

楊應琚沒有把兵敗的事情上報,當時緬軍雖然擊敗清軍,但是依然求和,因為緬軍主力在暹羅,無力繼續作戰,於是主動求和。楊應琚於是把求和當做勝仗上報,說殺敵數萬、緬王乞降之類。但乾隆發覺不對,因為如果是緬王乞降,應當有國書上表。於是乾隆派了一個調查團去核實情況,結果發現楊應琚謊報軍情。楊應琚被捉拿,後來被賜死。暹羅被圍攻的消息也傳到了北京,乾隆此時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緬甸絕不是什麼匪,而是要挑戰朝貢體系,這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忍的。乾隆任命明瑞為大將,調集精銳攻入緬甸。從這時起,應該算正式的徵緬,此前不過是剿匪而已。

明瑞率25000大軍直插緬甸都城阿瓦,一路勢如破竹,但遭遇了糧食危機。經過連年戰爭,在緬甸境內徵集不到糧食,而負責後勤供應的卻遲遲未能支援。導致明瑞被迫撤軍,在撤軍途中與緬軍主力遭遇,明瑞受重傷自盡,遠征失敗。明瑞的死讓乾隆異常震驚,再次調集兵馬糧草。這次由傅恆為主將,準備了充足的糧草,直逼阿瓦。但是跟上次一樣,這次軍隊主力大多是北方人,對緬甸的水土不服,將領們包括傅恆在內都病了,士兵減員嚴重。清軍不得不停下來,和緬軍在老官屯對峙,形勢對清軍很不利。此時緬甸的境況也好不到哪兒去。連年戰爭,農民負擔沉重,紛紛揭竿而起,而暹羅也開始了反擊。緬甸主帥主動求和,雙方經過談判,簽訂了《老官屯和約》,緬甸承諾按照古禮納貢,永不犯邊境,放還俘虜,獲取的條件是開通邊境貿易。於是清軍撤退,歷時四年的戰爭結束。

四、戰爭影響

這場戰爭中,緬軍所用的西洋武器比清軍先進,清軍損失數萬,耗費了一千萬兩白銀的軍費,不過對這個時期的清朝來說,銀子不是問題。清朝在戰術層面沒有獲得勝利,但是在戰略上獲得了勝利,對清王朝的影響很大。

首先,戰爭的結果當然是維護了西南邊境的安寧與和平,打擊了緬甸的野心。

其次,維護了東亞的朝貢體系,通過打擊緬甸,震懾了周邊小國,將緬甸重新拉回了朝貢體系,再次塑造了中央王朝的權威。清軍的進攻,在戰略上配合了暹羅的反擊,造成了暹羅的崛起,從此東南亞出現緬甸和暹羅二強的局面,不再是緬甸一家獨大。

第三,此後清軍加強了在雲南的防務,緬甸落入英國之手後,這些防禦措施對英國入侵雲南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四,清軍的損失,導致短期內戰鬥力下降。隨後爆發的大小金川叛亂中,清軍平叛很不順利,應該跟徵緬的戰鬥損失有關。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雖然簽訂了和約,但是緬王孟駁對這份合約非常不滿,因此一直沒有派人朝貢。因為這個原因,清王朝也沒有同意開通邊境貿易。一直到20年之後,孟駁死了,緬甸又發生了政變。新國王派出了上百人的使團朝貢,這種朝貢關係才恢復正常,貿易也得以恢復。

總得來說,這場戰爭只是清王朝維護中央帝國朝貢體系的一次努力,對試圖破壞這種體系的緬甸實施的一次懲罰,從歷史發展來說,並沒有新的東西。由於雙方實力相差太大,清王朝沒有意識到緬甸軍隊使用的西洋火器的先進性,沒能總結戰場教訓,仍然停留在天國上朝的自我陶醉中。


我是迷蝶夢,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