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達到220有多難?

瀾溪58250595


如果是全國卷的文綜,220分,是很難的,我這裡幫你分析下。

以廣東省為例,過去三年二本線文科過線學生文綜平均分在170附近徘徊。一本線過線同學文綜分數均分在180分左右徘徊。

這就是說,對於總分過了2本的同學,文綜大於170分基本就是你的優勢學科了,而對於過1本的同學,文綜大於180分便是你的優勢學科,反之如果低於這個分數,說明是你的弱勢學科。

而對於985的全省前2000名,跟清華北大的全省前100來說,全國卷文綜依然殘酷。

根據往年的情況,985學生,文綜均分在210附近徘徊,而全省前100文綜均分在230分左右,全省前10的均分在240分左右。

坦白講,你的這個220分的目標,如果放在一個用全國卷的省份,你基本上就是穩上985的那個群體了。這是什麼概念呢,省重點高中的重點班,文綜能穩定220分以上的學生也是隻有班裡前十吧。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這裡有兩個問題是目前文綜教育的硬傷,一個是高中時期,文綜學科是分開上課的,但是考試時是一起考的,老師的作業以及壓力安排都不協調,造成很多同學的痛苦。

第二個就是我們的教育一直在往素質教育轉型,既能具備優良的學業能力,又能具有經世致用的現實知識寬度的同學本身就是鳳毛麟角。

坦白講,就目前的教育狀況來說,靠勤奮能穩定在180,靠好的方法能上到200,但是要上220,那你需要高人至少100小時以上的專業訓練。

這訓練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基礎複習的鞏固,一個是應試技巧的提升,而這兩方面除了個別真的能考240分以上的狀元級別的學生有感悟,單憑自己或者一般的老師提點,是很難的,這是個專業活。

而實際操作中,文科黑馬,比如語數英成績一般,單靠文綜殺進二本,殺進一本的數量和群體是很大的,也就是說,有大量的有門道的學生依靠文綜逆襲。

這個事情,伴隨著高考改革,文綜取消,改成3+3之後,會難很多,所以這兩三年還考文綜的小夥伴要珍惜啊,你很有可能成為黑馬。

當然作為專業輔導文綜多年的機構,你歡迎你關注我們,我們會陸續發一些文綜相關的技巧和文章。

最後全國卷靠勤奮最多200分,200-220分就要靠方法提升跟視野開闊。

到220分以上,那就是要宜乎常人的努力,加高人指點,加一點點運氣了。


貞觀元年教育


這麼跟你說吧,大部分的高考狀元都不是靠文綜來拉分的。文綜是一門需要記憶的綜合學科,需要記憶的東西非常之多。當年我高中三年,政治,歷史,地理三門學科的教科書加起來一共有十八本書。高中三年你要把十八本書吃透,背牢是不可能的,至少大部分的學生是做不到的。


雖然說世面上有許多教輔書把知識點都融合成一本書方便學生的記憶複習,但是一本書還是有一百多頁。高三一年裡,你不僅僅只是複習文綜這一門課程,還要複習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還有每週一小考,每月一大考,你根本沒有多出來的時間去系統的複習文綜。

文綜三門課程中,最容易拿分的是政治,其次是地理,然後是歷史。政治的選擇題失分點一般會在經濟學,大題中只要結合材料與課本的知識點答題,都能拿到很高的分數;地理雖說也有難度,但是地理有一套答題的模板,只要把知識點套進去,按點答題,就能拿滿分;歷史是丟分最嚴重的科目,各個時間點,朝代更換,世界發展史容易混亂,而且大題也比較難答。


你想要拿到220分,至少選擇題不要錯五題,這樣子可以保證你選擇題就已經拿到120分了,剩下的一百分,你只要平均每個學科拿到35分就可以了。

算起來很簡單,但是因為每年的高考難度不一樣,加上做題的時候粗心大意,沒有審題清楚,考試過於緊張,忘記知識點等原因,失分還是很嚴重的。

我的文綜在我們班還是是排在前五名的,每次月考,如果只算語文跟文綜這兩個科目,我的成績都是在前十名,有時候可以排進前五名。因為我的數學跟英語不好,所以我只能在文綜上面拉分,日常的複習時間大部分都放在了文綜上面。高考的時候,我信心滿滿的說文綜要拿230分,做題的時候也覺得題目很簡單,毫無壓力。高考成績下來,我的文綜才得210分,距離我的預算足足少了20分。問題就出在我考試的時候粗心大意,沒有審好題目,導致選擇題錯了八個。

我們班上總分考的最好的那些同學,文綜的能達到220的也沒有幾個,大多數都是在200分左右。如果你的成績還不錯,我建議你把時間的重點放在主課語數英三科上面,語文跟英語還是有很大的提分空間的。不要跟文綜死磕到底,特別是文綜成績本來就不是很好,要想在短時間沒迅速的提升上來是不太可能,也不太現實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愚見,有什麼不對的,歡迎各位留言交流。最後祝你高考大捷,考取理想的學校!


大三老學長


我16年高考的時候文綜考了211,我清楚的記得,選擇一共錯了6道,地理兩道,政治一道,歷史三道。

現在的高考文綜題都比較靈活,講究變通,和我們平時考試題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高考文綜比較少涉及單純的知識點考查,一般都是要好好動一番腦筋的。

比如我記得2017年高考文綜有這樣一道選擇題

第2題,問到造成圖中景觀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什麼,看到這道題我們不禁會想,為什麼數年前道路兩側按同一標準栽種植物,而如今卻一邊整齊茂盛一邊雜樹叢生呢?


比較ABCD四個選項,最有可能也最能解釋的通的就是行政管轄不同的原因了,可能兩個區縣以這條公路為界,一側屬於某個區縣,而另一側則屬於另一個區縣。所以本區縣的綠化帶維護人員不願給位於另一區縣的一側綠化帶開展維護工作,才造成了今天這種局面。

從這樣一道題中就可以發現,高考文綜出題的特點,那就是靈活變通。

後面的論述題也是同樣如此。不會直接問你知識點,提問方式非常靈活,甚至有時候你都不知道到底在問什麼,該回答哪些知識點。

所以,高考文綜要想拿高分,僅僅是基礎知識紮實還不夠,還要多做歷年高考真題,把握高考文綜命題特點和套路。


音樂日推君


我當年的文綜考了234.那一年是第一次考綜合科目。近幾年文綜的難度越來越大,如題主所言,能考220就不錯了。怎麼備考呢?

第一,熟悉課本,尤其是地理,近幾年高考總是會考地理課本上沒有重點講解的知識點。像一些基本的知識圖必須爛熟於心,世界地圖,重點國家的經緯度,洋流圖,風帶圖,歷史的課本更得熟記,雖然不在考察死記硬背的知識點,但是高考題的規律就是陌生之中個有熟悉的知識點,作為知識儲備,能夠對任何的歷史概念作橫向的比較,比如能夠對比同一時期不同國家的革命的不同和特點,原因。

第二,刷題並積累。刷題主要是做新題,做題的同時,要錘鍊答題的規範。比如,書寫的規範,歷史考試,會考小論文,這種題就需要學生思路清晰。

更關鍵的是回答理綜題,要有綜合意識,比如,用政治學的觀點回答歷史問題或者地理問題,這種題型需要學生對課本有一定的理解。

刷題時,對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新背景或者新事物,要及時整理。

作為文科生必須關注時政要聞。比如,今年的19大,比如今年的依法治國。


教書匠2018


不是文綜達到220分有多難,而是全國卷,尤其是全國卷一達到220分有多難,謹以此文送給即將參加全國卷高考的同學們。

地方卷考220分並不難,以山東卷為例,考220分的比比皆是,240以上的也大有人在。2015年山東一本錄取分數線是568分,2016年的一本線是530分,這直降38分背後的主要原因就是2016年文綜開始使用全國卷。

就全國一卷而言,歷文史單科得50多分比較容易,但是上70分就比較難了,所以220分,對多數學生來說,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分數。240分基本上就是狀元級水平了,而這比起220,只是每科多得五六分而已。

全國卷文綜到底難在哪裡?我以歷史為例說明一下。

一、學什麼不考什麼!全國卷歷史中多數題目在高中教材中都找不到相關知識,或者教材只是涉及皮毛不足以答題,比如外戚干政的題和解決邊患條件的題,最變態的莫過於中國電影拷貝費的題。也許這些題目我們今天來看並不那麼難,但是對於一個考場上的高中生來說,則是大大超越了他們知識和能力範圍。

二、答什麼答案沒有什麼!非選題答完之後自我感覺不錯,一對答案則發現完全不搭,原因是高考答案高度概括性,而且還有強烈的主觀性。對於考生,在短時間內答得那麼概括,是幾乎不可能的,而改卷時雖然有評分細則,由於多數是研究生閱卷,追求速度大於質量,不同能力不足,所以導致第二卷得分較低。

三、總有兩個選項拿不準,總有兩個點想不到!這是學生做全國卷高考題的真實寫照。一道題排除2個選項容易,剩下的兩個選項,卻模稜兩可,而且多數是選擇錯誤的那個。非選擇題,雖然已經覺著答得比較全面了,但是一看答案,還有兩個點完全沒想到,這種情況有沒有?

四、留給歷史的時間不多了!按照三科的時間分配,政史地每科分配時間為50分鐘,但是歷史為什麼都排在最後?學生實際做歷史的時間是多少?40分鐘?30分鐘?甚至更少!用3年學習歷史,最後只給30分鐘做歷史,時間都去哪了?分開考就那麼難嗎?

儘管各地一線老師都在呼籲降低全國卷難度,但是,命題專家依然是孤芳自賞,高談闊論“核心素養”,但是大學又有多少學生會選歷史專業?即便想學,歷史考那麼點分,又如何敢選?

關注“贏在高三”,助(祝)您贏在高三!


贏在高三


這讓我想起了我當年高中的師兄,他是文科黑馬,2016高考文綜233,全市第八,依靠文綜殺進一本,需要說明的是,我的高中很普通,一本概率接近零,他之前文綜從沒上過210以上,一直都在180、190左右,但他爆發了,擊敗了許多重點高中的學霸,真是非常了不起


手機用戶6367592380


高考現在還有幾十天了,高考中文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往往影響高考總分,最終影響高考報考的選擇。高考文綜能不能達到220,難度如何?對於這個問題為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高考文綜分數與試題難度有關

每年高考文綜試卷難度都有不同,有的年份比較難,而有的年份相對容易。如果試卷難度不高,基礎較好的同學就比較容易在200分以上,甚至220分之上。如果試題比較難,只有少數知識比較紮實,解題能力比較強的可以在220以上。
二、高考文綜分數與考生複習程度有關

想要文綜能考好,前提是自己的知識儲備,只有認真複習,根據考試說明進行掌握教材,既能準確牢固把握核心知識點,又能全面不遺漏知識點,關注教材關鍵知識點,這樣就有基礎,才可以更好爭取高分。

三、高考文綜分數與考生答題能力有關

高考試卷發下去,如何答題,怎樣既提高速度又提高準確率至關重要。在高考中有的學生沒做完試卷,有的答題不規範,有的答題思路比較亂等等,這些都會影響高考文綜分數。如果想考220,就必須儘量減少失誤,減少可能的丟分,提高做題效率,思路清晰、答題規範、分析全面。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高考文綜考220以上,不能直接給出難或易,既要考慮試題難度,也需要考慮考生知識儲備和答題能力,只有努力,準確全面掌握教材,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注意答題規範和技巧,是有可能考到220以上,關鍵是考生自己要努力,勝利最終會向有準備的人招手。


愛教研


1、基礎絕對紮實,沒有盲區和硬傷。文綜學生普遍的感受是算不上難但得高分太難,而且一時半會還無法提高。

這就要求,文綜得高分,基礎先行,務必要把課本吃透。但是真正做到高考要求的基礎水平很難,如果只是記住那不行,應該是整合,形成知識網絡。

2、主觀題準確率十分重要,須專門練習。差不多、能得分,但就是得不了高分,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原因就出在答題規範性和準確率上。

為此,需要專門練習,一條捷徑是研究高考答案,研究試題賞析。通過分析,發現差距,然後反覆模仿,從語言、結構、角度等方面認真分析,而且要持續出去,必然會有很大的提高。

3、選擇題是決定性因素,需要高度重視。每題4分,共計35題,這140分的得分情況至關重要。

客觀題可以說是生死題,要麼全對要麼全錯,所以極容易拉開差距。可是學生的重視程度並不高,沒有投入足夠的時間,失誤率居高不下。

應該要結合模擬考情況,對選擇題進行分門別類的統計分析,找出常錯題,然後回到對應的知識點,進行集中突破,是可行的方法。

應試技巧上特別要強調時間安排,一定要給選擇題更多的時間。個別難題的某一問可以空白,但是選擇題的答題效果務必要保證。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將學與考的最優結合。更多原創學法類文章,歡迎在公眾號 優學優考策略 中閱讀。如有其他問題,微信找到 “優學優考” 的拼音全拼,和我成為好友,有問必回。


優學優考策略


這怎麼說呢 我是一個文科生 高三 馬上高考 要想文綜到220.其實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只要政史地每科七十出頭就差不多 要想都超過七十 這就表示你的選擇題不能錯超過十道 超過了就很難 畢竟後面的主觀題答案什麼的都不會太準確 只要平時基礎好點兒 多注意基礎性的問題 220..還是可以的


歷史趣聞332


作為一個文綜高考正好220的人來搶答一下,我覺得有一定的難度,但不是特別難,要儘量做到不要偏科,我當初政史地都是70+。此外,文綜的關鍵在於選擇題,大題的分數都差不多的,如果選擇題錯太多,或者某科比較拖後腿,會對總體成績造成很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