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歐洲人普遍討厭猶太人,是什麼原因?

老牛31899056


1948年,猶太人復國以色列。短短70年的發展,以色列在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據統計,以色列軍隊士兵的平均學歷是世界最高的。但是,猶太人的發展史卻是一部悲催的血淚史。

聖經時代,猶太人歷史始於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先後遭到亞述人和巴比倫人的侵佔,猶太人被迫流離失所。公元前538-60年,猶太人重回以色列故土,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開啟了自治時期。隨後,由於內亂,國家實力漸漸削弱。於公元70年到19世紀,分別被古羅馬、阿拉伯人、塞爾柱克人、十字軍、馬穆魯克人、奧斯曼帝國和英國人所統治。

不同時期的統治者任意變動疆界、更改國名、肆意迫害,飽受摧殘的猶太人被迫離開家鄉,流落世界各處,作為少數民族的他們,在歐亞非大陸上受盡欺壓。

其中,又屬在歐洲最為普遍。納粹時期,震驚全球的大屠殺,使猶太人在歐洲大陸頻臨滅絕。猶太人為何總是不受歐洲待見?其實,仇視猶太人,在歐洲的歷史上由來已久,原因有四個,基本是按照宗教—種族—經濟—政治這樣一種軌跡發展和遞進的。

第一,宗教原因。猶太人堅持其猶太教的教義,拒絕承認耶穌是救世主和上帝之子的說法,因此從基督教誕生之日起,就指控猶太人猶大出賣和謀害了耶穌,基督教與猶太教的對立由此產生,且可以說是勢不兩立。而歐洲絕大多數人都信仰基督教,這直接導致了歐洲人與猶太人之間的怨恨。

到了中世紀,有人說猶太人宰殺牲畜時,必須把血放乾淨(猶太習俗規定不得食用動物血液)的這種行為是在用基督教的鮮血祭祀;有人說黑死病在歐洲的流行,是因為猶太人在井水裡投毒所致,這間接加劇了歐洲人與猶太人之間的怨恨,歐洲仇恨猶太人的社會氛圍由此形成。

第二,種族原因。猶太民族為閃米特人的一個分支,和阿拉伯人同源,人種為歐羅巴人種閃米特—含米特亞種。從起源上來說,猶太人算是亞洲人種,中國有句古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因此,歐洲人從心理上排斥猶太人。

此外,猶太人十分封閉、排外,他們不喜歡和外族通婚,不歡迎外族信仰猶太教,即使猶太人被迫放逐到世界各地,語言、風俗逐漸和當地土著居民一樣,但他們堅持信仰本民族的宗教—猶太教,以此維持民族的獨立性,仍然用自己的希伯來字母書寫文字。所以,歐洲人想要同化猶太人十分困難。

第三,經濟原因。在農耕時代,歐洲統治者們對猶太人進行了諸多限制,為了生活,走投無路的猶太人只有選擇從事經商,並依靠聰明的頭腦、驚人的天賦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積攢了大量的金錢。這更加重了歐洲王權貴族的擔憂。

為了鞏固自身統治與地位,相繼出臺各種規章制度來限制猶太人。第一,對猶太人大收稅費;第二,嚴密監視猶太人的生活,防止其與非猶太人交往過密,怕的是猶太人利用手中財富來遊說農民,激化農民與封建主之間的矛盾,甚至支持農民起義。第三,禁止猶太人購買土地,貴族害怕猶太人用手中的財富獲得越來越多的土地,最後成為霸佔一方的大封建主,對自己的勢力構成威脅。

一方面,歐洲統治者必須利用猶太人為國家加強經濟交流,增加國家收入,另一方面,又對猶太人進行打壓,防止其進入上流社會,獲得實質政治權利和社會地位,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近代。

隨著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啟蒙思想在歐洲各國傳播開來,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開始倡導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反對矇昧主義、專制主義和宗教迷信,打破舊的傳統觀念,傳播新思想,新觀念。

歐洲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有所緩和,但在講平等、講人權、講自由的的社會大背景下,印度人、阿拉伯人、黑人依然受到了專制統治,而猶太人陸續獲得了公民權,開始與本土公民享有一樣的平等地位,為何歐洲對猶太人態度轉變如此之大?

一是歐洲生產力不斷提高,經濟飛速發展,為了更好、更快的商品輸出與交換,需要利用全球最會做生意的人—猶太人;二是隨著歐洲各國相繼進入工業化國家,各國國力不斷增強,國家資源高度整合,國家權力高度集中,政府不懼怕猶太人勢力稍微增大。這時,給予猶太人一定的權利,方便猶太人從事商業活動,有益於國家財富的增加。

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十九世紀末期,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歐洲文明進入了鼎盛期,開始把眼光放到了歐洲以外的亞、非、美洲地區,通過政治干涉、經濟剝削和軍事侵略把弱小國家變為自己的殖民地,歐洲經濟發展逐步由內部交流轉變為向殖民地經濟輸出和資源掠奪。猶太人的商業作用大大減小,加之又沒有政治地位,猶太人的生存環境逐漸開始惡化。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方面,一直飽受歧視的猶太人雖然獲得了公民權,但卻一直保持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獨立性,對所在國沒有絲毫愛國之情,對社會毫無奉獻之心;另一方面,長期抱團聚居、聚斂了大量財富的猶太人除了繳納規定稅款外,其餘錢財全捏在自己手裡。長此以往,社會普遍認為猶太人就是 “為富不仁”的典型,利用國家便利獲得物資財富,但卻不承擔任何公民義務,不為社會做任何貢獻,”反猶太主義”思潮興盛。

第四,政治原因。隨著帝國主義各國對殖民地瘋狂的掠奪,世界霸權政策在全球橫行,各帝國主義國家為鞏固自己的勢力,勢必增強軍事實力,開始加緊擴軍備戰,紛紛增加軍事預算,擴大軍隊規模,制定作戰方案,一步步走向戰爭道路。

戰爭需要大量的資源和財富,帝國主義各國為了確保自己成為戰爭的勝利者,就必須整合所有社會資源,而社會資源分為兩種—一是財物方面,將盡可能多得財力、物力集合到政府手中,集中支配購買武器、研發技術等,二是人力方面,喚醒民族意識,增強國民凝聚力,讓他們自願參軍或作為後勤保障,為國家無私奉獻。

可保留了名族特性的猶太人畢竟對國家沒有感情,他們既不願意出錢,又不願意出力,更不願意出人。這時,政府就不願意了,既然你不仁,那我就不義。在國家實力不足的情況下,藉著社會”反猶太主義”思潮,開始對這幫有錢無勢、又不願意奉獻社會的吝嗇鬼動了殺機。

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納粹黨就對猶太人展開大規模屠殺,近600萬猶太人遇害。希特勒對猶太人展開大殺戮大概出於三個原因,一是討好國民,穩定社會(因為在人民眼中,猶太人”為富不仁”,”反猶太主義”盛行,);二是猶太人有權無勢,統治者不懼報復;三是侵佔其大量金錢與豐富資源,供自己所用。

在歐洲,猶太人屢受歧視,飽受欺辱。但在美國,卻是鹹魚大翻身,在各個領域都湧現出一批優秀人才—商業奇才摩根、科學家愛因斯坦等等。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在美國獲得了重要的政治權力和極高的社會地位,受到全社會的尊重與敬仰。

甚至猶太人還依靠美國的支持,完成了復國—以色列,並憑藉短短几十年的發展,成為中東地區最為強大、現代化、經濟發展最高的國家,是中東幾十個國家中,唯一的一個發達國家,以此證明了自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名族之一。

可是,深受歐洲影響的美國為何對待猶太人的態度具有如此反差?心甘情願給予猶太人優越待遇,讓他們分享政治經濟權力呢?關於這一點,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會在雲石君《地緣政治90:猶太人為什麼在美國如此厲害》中為大家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89。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雲石君


反猶太主義有很多根源,包括社會的、文化的、經濟的、政治的等很多層面的根源。這裡僅從社會心理學層面的的視角來解釋一下這個現象。

1. 權威型人格特質

20世紀40年代,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研究者,其中包括兩位從納粹德國逃離出來的猶太人,負責研究揭示反猶主義的心理根源。

他們發現:敵視猶太人的人,往往也同時敵視其他少數民族。偏見似乎不只是具體針對某一群體的態度,而是如何對待與自己不同的人的一種思維方式。

他們發現,種族中心主義者往往普遍擁有一種權威型人格傾向:不容忍軟弱,具有懲罰型態度和容易服從權威。具有權威型人格的個體在童年時期往往受到過過於嚴厲、苛刻的管束,導致他們由於長時期過分壓抑自己的衝動和敵意,從而傾向於將這些被壓抑的敵意和衝動“投射”到跟他們不一樣的外群體身上。

權威型人格的個體通常擁有較強的不安全感,這使得他們比較關注權力和地位,且容易形成非對即錯、二元分明的僵硬思維模式,難以忍受模糊的中間、灰色地帶。這類人也很容易“欺軟怕硬”,即服從比自己權力大的人,攻擊或懲罰那些地位在自己之下的人。

2.“替罪羊”心理

個體遭遇挫折和失敗,無法正視自己,因此將責任歸咎於他人,試圖尋找替罪羊,以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社會動盪、經濟低迷時期,很容易出現群體性的“替罪羊”心理。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經濟混亂,許多德國人都把猶太人視為罪魁禍首。希特勒掌權前,一位德國領導人就做過如此評價:“猶太人只不過是替罪羊……如果沒有猶太人,反猶分子也會造出猶太人來。”

3.“我們”和“他們”,內群體和外群體之分

作為一種群居性動物,人們喜歡歸類,把群體劃分為“我們”和“他們”,“內群體”和“外群體”。人們往往從“內群體”中獲得自尊和滿足。而對於不同於我們的“外群體”,“他們”,我們往往傾向於否定和消極評價。有時候甚至會去人性化。比如猶太人就曾被比喻為“跳蚤”、“害蟲”、“蟑螂”登。猶太人由於其獨特的文化特質和鮮明的身份標示,比如猶太教的排外性、特選之民之說、跟外族的通婚禁忌、猶太人聚居區等,又主動性地加劇了這種“外群體”印象。


孫衛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歐洲的反猶思潮絕不是20世紀突然出現的,它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

歐洲的反猶主義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的古希臘時代,亞歷山大大帝強迫猶太人接受希臘文化而遭到反抗,亞歷山大大帝就採行了對猶太人的歧視政策,隨後在整個歐洲蔓延開來,羅馬帝國建立後,特別是當基督教作為國教在羅馬帝國境內被確定後,猶太人由於信仰猶太教,就一直被當作異教徒而存在,備受歧視。歐洲進入中世紀後,反猶太人思潮進一步發展,這與猶太人在中世紀的歐洲所從事的職業有很大關係,由於中世紀的法律和教義的限制,猶太人無法正常從事主流的農業和手工業,只能從事商業,而大部分猶太人又選擇從事商業中獲利最大的金融放貸,由於當時的歐洲民眾從事金融業的人很少,於是普遍選擇向猶太人貸款,猶太教教義規定猶太人之間互相貸款不需要給付利息,而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之間則可以收取利息,也因此中世紀歐洲民眾將貧困歸咎於猶太人,加之文化和信仰上的差異,反猶思潮愈加激進。猶太人還成為中世紀許多謠言的被中傷者,比如中世紀14,15世紀流行的鼠疫,當時就有謠言說是猶太人在水井裡面投毒從而導致了歐洲的瘟疫蔓延。還有比如歐洲中世紀非常著名的血汙案,也被誤傳為與猶太人有關,說猶太人拿基督教兒童的鮮血用於猶太教的祭祀活動。歧視也讓歐洲的中世紀文學受到很大影響,中世紀的許多文藝和繪畫作品都把猶太人刻畫成非常不堪的形象,甚至有的作品直接把猶太人比喻成大母豬。

19世紀中後期至二戰爆發前,歐洲的反猶思潮達到頂峰,但凡遇到經濟衰退和社會危機時,猶太人都會被認為是主要責任者,我們現今的主要印象是德國是反猶主義的最大巢穴,實際上在當時的歐洲各國,甚至是沙皇俄國都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反猶思潮,即便是號稱歐洲最民主的法國也因反猶而爆發了著名的“德雷福斯案件”。進入20世紀後,資本主義國家週期性的經濟危機和失業風潮頻率更加明顯,猶太人一次又一次成為替罪羊。不是有了希特勒才有反猶思潮,希特勒只是起到了一個煽動作用。

二戰後,猶太人一方面從事復國,另一方面散播在各國的猶太人積極參與政治,獲取話語權,避免歷史的悲劇重演。現如今,猶太人已經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族群之一,反猶已經成為歷史。


青年史學家


木叔在以色列的時候,就這個問題專門請教過以色列的專家。一些人就是從歐洲移民來以色列的後裔,有些甚至自己就是移民,他們的經驗和想法基本上反映了現實。

第一,歐洲社會過度的宗教治國曆史

從基督教影響歐洲以來,整個歐洲大陸長時間籠罩在神權治國的光環下。教皇也好,宗教領袖也好,在幾百年裡都比皇權和政權要擁有更多權力。他們對聖經的隨意解讀,以及對政治的粗暴干預,影響到了成千上萬的歐洲普通民眾對猶太人的看法。

比如教會最初宣傳是猶太人殺死了耶穌,這是中世紀歐洲反猶的動因。但這只是表象。因為民眾不會去思考耶穌本人也是猶太人,但歐洲卻沒因耶穌同樣的民族屬性而停止對猶太人的迫害。


因而猶太人數百年前很長一段時期在歐洲受歧視的本質之一是:歐洲社會過度膨脹的宗教利益影響了正常的政治和經濟活動,並壓制了民眾的正常思維。


意識形態是很難改動的。這些排猶的思想甚至滲透到了很多民族的傳統,傳播延伸到二戰期間就不奇怪了。

第二,一些組織的煽動。

最極端的就是希特勒,在二戰中幾年時間就殺死了600萬猶太人。而當時全球猶太人也只有1500多萬。這是很恐怖的行為。他們的理由就是出自所謂猶太人控制經濟與政治的陰謀論。

(圖為德國總理默克爾為以色列耶路撒冷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獻花)

當這些陰謀論被統治者當作官方說辭而宣傳的時候,無腦的民眾就被利用了,他們在不自覺中就成了迫害猶太人的幫兇。比如那個什麼《錫安長老會小冊子》就是典型的陰謀論。裡面的很多內容都是納粹瞎編的,但直到今天,在歐洲乃至我國也有人相信。比如《貨幣戰爭》這本書裡就有這個小冊子不靠譜的介紹。這是很危險的。

第三,猶太人獨特的民族性

猶太人在經歷過數次大流散後,已經失去了巴勒斯坦的祖國。古代的以色列國被滅掉好幾次,猶太人被驅趕到了全球各地,主要在歐洲和中東流浪。他們沒有任何政府的支援,所以遇到所在國發生任何事件,就很容易被當成替罪羊。這也是為什麼納粹能輕易屠殺600萬猶太人的原因。

(二戰老照片:猶太人被迫逃難)

試想,納粹如果想屠殺600萬美國人,美國政府會答應嗎?納粹屠殺600萬猶太人很多都是該國公民或者歐洲其他國家公民,但這些國家的政府卻並不把猶太人當作真正的人民看待,這就是導致猶太人被排斥和屠殺的主要原因。

猶太人自身經濟實力相對較強,民族比較團結,經常在一個區域生活而不大與別的民族接觸或者被迫獨自一個區域生活。一旦有宗教極端思維或者極端思想鼓動,猶太人遭到歐洲排斥的誘因就會產生,而且在一個聚居區往往更容易被“連窩端”。

目前,歐洲的宗教勢力已然改良和退潮,但這種情況如今在很多伊斯蘭教盛行的地區還有表現,極端情況就是ISIS。這也就是為什麼ISIS仇視以色列的一個原因。


木春山談天下


猶太人的良心大大的壞了,猶太人有自己的語言(意第緒語),自己的宗教,自己的政治理念(要麼是哈布斯堡皇朝遺老遺少或者是布爾什維克還有“在背後捅德國人一刀”的社會民主黨人)。他們大多數是既不肯 被同化又不肯去死的主,這個還算好的;更可惡的是那些“塔基亞”猶太人,他們假裝自己是國家“主體民族”的一份子,看似為國盡忠,實際上是通過這樣的行為將他們猶太人“汙穢”的血液散播到主體民族之中以在血液上玷汙主體民族血統上的的“純潔性”。


(德意志人在前線戰鬥,猶太人在背後捅刀子)

因此在猶太人問題上必須堅持“兩個凡是”——凡是猶太人,做什麼都是錯的;凡是主體民族,做什麼都是對的

猶太人的惡行罄竹難書!第一類不肯同化的猶太人特別可惡,有的像法國的德雷福斯這樣出賣國家利益,有的像俄國的門德爾·貝利斯一樣把基督教的小孩獻祭。第二類更可惡,像奧地利的猶太人西奧多·赫茨爾那樣早年假裝自己是一個“德意志的民族主義者”實際上他的野心是建立猶太國,他用“主體民族”的民族主義理論來同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勾結。

至於布爾什維克和猶太人的“高度重合性”還用我說?馬克思、恩格斯、托洛茨基、殺害沙皇的斯維爾德洛夫、季諾維也夫、越飛、卡爾·李卜克內西、羅莎·盧森堡、庫恩·貝拉這些萬惡的猶太人企圖將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毒瘤散步到全世界。

這些猶太人不送進集中營洗澡難道還留著過年?


LWTheGreat


朋友,二戰之中,德國希特勒政府限德國國內及戰領區內的猶太人,在幾天之內到願意收留他們的國家去定居,如到期後還沒走?將把他們送到集中營等死去吧。當時歐洲沒有任何國家願意收留他們,只是中國國民政府在歐洲領事館給他們簽發了到中國的簽證。這是什麼原因?有歷史的原因,在歷史上,歐洲人對猶太人持有成風。為了闡明問題,有必要對猶太民族的歷史作一個簡單的機關的回顧。猶太人的遠祖是古代閃族的支脈希伯萊人,公元前,他們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馬勒斯坦土地上。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攻佔巴勒斯坦後,猶太人舉行過多次大規模反抗羅馬佔領者的起義,但都遭到了羅馬統治者的血腥鎮壓。到公元135年的猶太人起義再義慘遭失敗為止,在這1個多世紀的時間裡,羅馬統治者屠殺了百萬猶太人,最後把還餘者全部趕出了巴勒斯坦土地,使他們流散到西歐完裡處於落後的小生產的農牧社會,士地被人們視為看珍貴的財富,商業則是人們鄙視的行業。猶太人逃往西歐後,當地的封建主們非常歧視他們,不許他們佔有土地,只許他們經營商業。不知是歷史過錯教育了他們,還是生死磨難砥礪了他們,或者說這本來就是歷史賦予的機遇,總之這一切所構成的歷史集合體,鑄就了猶太人的特質,使得他們聯明起來,堅強起來。他們不僅在困境中頑強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漸地富有了。公元13到15世紀,歐洲開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當地新興資產階級同那些經商致富的新興的猶太人資本家們,產生了利益衝突,噩運再次降臨到猶太人的頭上。現實利益的衝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異,大批猶太人被迫流往東歐及美洲各國,開始了歷史上的猶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這種反對猶太人的意識,居然演變成一種文化沉澱,在某些國家和地區一直遺傳到現代。還有猶太人是信仰猶太教,而歐洲是信仰基督耶穌等,在歐洲人眼裡猶太人是異教徒。從而加劇了對猶太人的仇視。這個原因在德國最為厲害。


前蘇聯締造者列寧的老爺是猶太人,因為這個原因,斯大林警告過列寧的親屬,不許把這事說出去。因為按斯大林的想法,猶太人是最下賤的民族,為了維護斯大林自己的統冶,必須維護列寧的領袖形象。







老牛31899056



暮雪千山7330136




猶太人在古代被掠到埃及為奴,中世紀被罵為“守財奴”,二戰期間飽受屠戮和歧視,即使在當代普通猶太人仍然遭受一些隱性歧視。為什麼猶太人遭受許多歐洲人討厭,乃至殺戮?一是太聰明,二是小聰明。這個非常聰明的民族在過去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屢屢受盡磨難,簡單說是其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歷史寫照,非常值得深思反思。

筆者有許多猶太人老師和朋友,是外國人中最多的。或許因為二戰期間中國人曾經幫助過猶太人,個人感覺猶太人對中國人的確是很好的,感覺比其他外國民族都要對中國人好,甚至有一種準同胞的感覺。然而在歐美國家,儘管許多科學家、企業家、乃至政治家是猶太人,然而由於歷史的,民族的,以及一些根深蒂固的“世仇”,普通猶太人在歐美仍然是被列為“另冊”的,這從猶太人大多居住在猶太人區,他們工作也經常是本族人互相推薦擔保而取得等,可見一斑。猶太人被憎恨和歧視主要有歷史和民族個性兩大原因。



真真假假的歷史和宗教原因

猶太人在歷史上和宗教故事中被描述為“叛徒”,因此遭到永世的唾棄。耶穌基督被門徒猶大出賣,從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個故事的真假已經說不清楚,但這個故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達芬奇再加上一把火,使得猶太人永遠也別想說清楚是非曲直,也從此使猶太人承受了這個“不赦之罪”,而且世世代代傳承了兩千多年,似乎還將繼續傳承下去。

基督教會還宣傳,猶太人因拒絕基督而遭到上帝的懲罰,被打入社會底層,飽受各種磨難。上帝說:你經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我派遣到你那裡的人。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能再見我。基督教會認為上帝的懲罰是對猶太人的拒絕與放棄。



猶太教則認為這種懲罰恰恰是上帝對猶太人這群特殊“選民”的堅振,“神所懲治的人是有福份的。猶太人宣稱自己是傳播、宣揚上帝的一群特殊的人,是上帝的選民,因為原罪而受到上帝的懲罰,無家可歸、四處流浪。這實際上是上帝對其“選民”的一種特殊考驗。

猶太人這種自我鼓勵是難能可貴的,但兩千多年來這個民族備受摧殘甚至種族滅絕,這種“福份”的確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和承受的。

大大小小的聰明和精明因果

猶太民族是世界上眾多民族中最聰明的民族之一,如現當代的馬恩、愛因斯坦、弗洛依德等無數科學家和企業家,可以說任何其他民族沒有如此高比例的世界級人才。同時,猶太民族卻又是備受“上帝”考驗的一個民族,從古至今,可以說猶太人是歐洲歷史上慘遭各類災難,飽受長期民族歧視最嚴重的民族。



在西方歷史和文學故事中,猶太人的形象基本是貪婪、陰險、狡詐的守財奴、高利貸者、投機奸商。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到十九世紀,猶太人是遭萬人罵的一群守財奴,從薄伽丘、喬叟、莎士比亞一直到十九世紀歐洲眾多作家筆下,都是如此。

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中那個以“一磅肉”故事而出名的夏洛克對女兒的態度也形象地表現了歐洲其他民族心目中的典型猶太人。他最關心的不是女兒,而是女兒私奔時所帶走的珠寶,以及如果去尋找女兒需要的花費,“我希望我的女兒死在我的腳下,那些珠寶都掛在她的耳朵上。”司各特在其經典歷史小說《艾凡赫》中描繪了另一個經典的猶太人形象:艾薩克愛財如命,即使在夢裡也仍擔心自己的錢袋被偷,醒來後的第一反應是緊緊抓住錢袋和一切可抓的零星物件。狄更斯的《霧都孤兒》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作品之一,其中一個情節是:那個老猶太發現本該睡著的奧立弗竟然在看著他,從而非常擔心自己的秘密財產被這個孩子發現,於是就一遍遍問奧立弗醒了多長時間,“你醒了有沒有一個鐘頭?……你能肯定嗎?”



由於各類真假難辨的故事,猶太人經常成為被嫉恨乃至被迫害的對象。二戰期間,猶太人成為復仇的對象,遭到種族滅絕式的迫害;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等國家經久不息的恩怨,目前又將爆發與伊朗等國家一觸即發的戰爭。同時,一直有許多廣為流傳的猶太人控制全球財富,控制世界經濟的故事。如當代美國為猶太人財團控制,以此來解釋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如那個羅斯柴爾德家族過去控制著教皇,主導了滑鐵盧戰役,操作了布爾戰爭,參與暗殺林肯總統,現在則控制著美國的金融、經濟、科技等許多方面。




悽悽慘慘的民族生存和掙扎歷史

猶太人是一個最為悲催的民族,在其漫長的三千年歷史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被殘害和被迫流浪之中。從亞述、巴比倫到羅馬時期,每個統治者都盡力奴役猶太民族並盡力掐滅他們的宗教信仰。在基督教時代,十字軍東征、黑死病等的根本原因都落在了猶太人身上。十五世紀的西歐更是掀起了驅猶運動,希特勒納粹甚至實行了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型殺戮。

兩千多年的時間裡,猶太人沒有自己的國土,也無法進入任何一個國家從事正當職業,擁有財產和土地,更無法進入上流社會享受聲名與地位。大多數時間裡,他們必須在特定的行業和領域中生存,而且還要被迫不斷遷徙。貿易、醫療和出版等其他人不屑一顧的小生意曾經是猶太人安身立命的職業,但當其他族群和教派開始進入商業和金融時,猶太人又成了公敵。一個為貧苦基督徒們歡迎的故事是:他們的貧窮是猶太人洗劫的結果,也是猶太人掠走了教會和國家的財富。作家和學者們也推波助瀾,編造了許多廣為流傳的故事。薄伽丘、但丁、莎士比亞、狄更斯、伏爾泰、盧梭等都傳播了一些醜化猶太人的經典故事,如莎士比亞筆下的那個猶太商人夏洛克,居然要從借款人身上割下一磅肉來抵債。讓人如何不憎恨唯利是圖的猶太人?



1791年法國首先實施瞭解放猶太人運動,英國、北歐和西歐諸國陸續改變了歧視猶太人政策,但在現實中,偏見和仇恨根深蒂固,人們的敵意和歧視仍然時時處處有所表現,並會在一定歷史時期內長期存在。



一直到二戰結束,由於丘吉爾的一種獨特考慮,猶太人才獲得了一片安身立命的土地,停止了兩千多年的流浪和漂泊。這只是一塊麵積約為2.5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比我們的臺灣島還小。然而就在這一小片土地上,800多萬以色列人創建了超過6000家科技企業,上市的企業比整個歐洲還多。同時在美洲和歐洲的猶太人也創造出許多令全世界側目的成績。而在唯一超級大國,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美國人控制著世界,而猶太人控制著美國。這足以說明,對猶太人的傳統態度仍然根深蒂固並廣泛存在。


無中生有hz


有關的實例我不想多說了,那都是淺層的浮光掠影,我只想從終極的有關思想體系方面來說。

猶太人善於發明宗教,一個弱小民族在強大的羅馬、阿拉伯等帝國生存實屬不易,非常艱辛。《舊約》就是一部猶太人苦難的歷史,所謂天磨高智人,經過磨難的猶太人具有超高的智商,可以說非地球人的智商。

說東亞人智商高,那是意淫,或者英國人忽悠。中國人經商的智力都不如阿拉伯人(廣州做外貿朋友的親身體會),更不要跟猶太人比了。

宗教會在困境中給人無窮的精神力量,猶太教無疑是他們戰勝困難的精神食糧。然而,猶太教認定只有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不同於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的博大。

其實這就是最大的宗教歧視,明白嗎,即便你對猶太文化充滿好感,想加入,對不起門都沒有,因為你不是猶太人,所以你不可能成為上帝的選民。古代猶太人沒有國家、沒有軍隊,在異教國度生存,更需要超人的智慧。

《舊約》裡上帝是嚴厲的,愛憎分明的,呵護選民的。就是說上帝的愛是有分寸有界限的,上帝毫不猶豫地毀掉了兩座充滿邪惡的城市就是例證,上帝的愛是給選民的。猶太教信奉《舊約》。猶太人在寫《新約》時筆鋒完全不同,在《新約》裡上帝是寬容的、仁德的、充滿慈愛的。被羅馬帝國接受後成為現在西方世界普遍崇仰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及東方正教的教義。

有了基督教的包容、仁愛,猶太教就像小雞一樣被老鷹呵護起來,夠聰明吧。但對不起猶太人卻不接受基督世界,因為,他們認為只有猶太人才是上帝的選民,說得簡單點就是你可以包容我、愛我,但對不起我不包容你、不愛你,這不就是宗教不平等、宗教歧視嗎。

再有當今猶太人利用無與倫比的財富攫取能力豢養了一大批精英白左,包括某些國的王室、總統及決策者。利用白左將他們國度的人種及宗教多元化,削弱日耳曼語系民族的統治力,看看現在的法國、美國、德國等就明白了。白左濫用教義裡的博愛,搶佔道德制高點,進行道德綁架,給西方文明帶來致命的傷害,甚至會導致文明的滅亡。你們看猶太人是何等的智慧。

各位看官,不要誤解我,我不是反猶主義者,白左精英濫用教義使得他們掌控的西方文明衰落是歷史的必然,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套用中國古人的一句話,滅六國者,非秦也,是六國自身。


老馬閱東西


由於宗教和經濟原因,西方世界對猶太人的迫害是由來已久的。二戰中,德國的影視宣傳,為德國民眾乃至歐洲反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教起初並非是格格不入,甚至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很多地方都是吸收了猶太教的思想,但後來猶太教與基督教矛盾日益加劇,特別是到了中世紀,彼此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從公元2世紀反抗羅馬帝國失敗後,猶太人就被迫離開故土巴勒斯坦散落世界各地。由於猶太人四處漂泊,所以不從事於土地有關的職業,基本從事手工業和金融業,正因如此,猶太人大多掌握國家的經濟命脈。

對於歐洲各君主而言,猶太人只是利用的對象,宗教迫害、經濟剝削等等。

一戰結束後,隨著民族主義的覺醒,猶太人群體中出現極端復國主義者,他們通過暗殺等恐怖手段來謀求政治上的獨立,卻沒有成功,並遭到驅逐。

二戰時期,為激發德國對的民族主義情緒,希特勒將猶太人作為敵對目標,外加電影《猶太人蘇斯》,納粹開啟了德國民眾的反猶太情緒,德軍所到之處,首要目標就是抓捕猶太人,當然反猶的背後是這一群體龐大的經濟財富。

二戰結束後,以色列建國,猶太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國家,歸國心切,但蘇聯卻把這一行為看成是對蘇聯的不忠誠,因為當時的大環境是冷戰,美蘇對立,於是蘇聯開始了反猶行為。

對於一個沒有國家的民族,就好像失去母親的孩子,為謀求生存,只能寄人籬下,看人臉色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