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光緒變法不從抓兵權開始?如果不能,為什麼不再等幾年慈禧老死後開始?

裝家達人


槍桿子出政權的道理,光緒肯定能懂,可是不是你想抓兵權就可以抓的,你光緒想抓兵權,慈禧還想抓兵權呢,再怎麼說也沒輪到光緒啊!就靠一幫康有為一幫文人的鼓吹,維新變法就成功嗎?光緒掌握不了實權,變法只能是空想,慈禧有著太多的優勢,光緒很難斗的過慈禧,維新變法是光緒不考慮後果,熱血上腦,倉促進行,他以為那樣的做法,能夠會受別人的支持,從而可以抗衡慈禧,結果大家都拋棄了光緒,因為感覺光緒實在不靠譜啊!

當時的兵權主要是清朝訓練的新軍,至於什麼八旗兵實在是廢物,完全靠不上。當時的新軍是榮祿的武衛新軍,武衛軍實力是挺強的,裝備都是西方的裝備訓練也是西方的,是當時清朝最強的軍隊。光緒當然想拉攏榮祿,可是辦不到啊。榮祿可是慈禧的心腹,也是慈禧少時的玩伴啊,所以榮祿是拉攏不到的。因此光緒把主義打到袁世凱身上,袁世凱雖然是榮祿的手下,但是袁世凱自己是親領軍隊的,又是漢人。光緒就下力氣籠絡袁世凱,袁世凱很精明和油滑,表面是接受光緒的好意,內心是光緒慈禧兩邊討好,兩邊都不得罪。袁世凱很明白,光緒拉攏自己無非就是把慈禧幹掉好上位嘛,至於說什麼得權後實行君主立憲,軍權和政權交給袁世凱什麼的,基本都是騙袁世凱罷了,袁世凱作為官場上的老油條何嘗不知道其中道理,政治有時是很虛假的,先前說什麼承諾最後翻臉不認人多的是啊!再說了袁世凱是漢人,清朝本來就不信任漢人,你能相信光緒得權後把權力交給一個漢人的袁世凱嗎,不會出手把袁世凱給幹掉嗎?所以袁世凱不是傻瓜,你光緒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就能幹的過老謀深算的慈禧,慈禧時刻盯著光緒,朝堂上的官員都是慈禧的,光緒是親政,大事還是慈禧說了算,光緒實在沒多少實力對抗慈禧啊!所以袁世凱表面上投靠光緒,而光緒信以為真,最後袁世凱還不是把光緒給出賣了嘛!

光緒為什麼倉促變法,其實是維新派天天在他耳邊鼓吹,只有新法才能救大清,變法成功了,清朝就能一下子變強國。光緒的政務能力不強,他看不到全局,變法不是說說就能成的,促成光緒變法最終的原因是維新派告訴他,變法可以讓光緒真正的掌握權力,可以乾的過慈禧。當時清朝甲午戰爭輸了,輸給了日本一個小國,整個社會都認識到,不變法是不行的,如果這時候,光緒實行變法不就獲得了整個社會的支持嘛,先把輿論搞起來,大家都贊同變法,慈禧再怎麼阻擋也不行啊,只要大家集中在光緒身邊,就有力量對抗慈禧啦,權力歸回皇帝手裡不就有望了嘛!就這樣,光緒熱血上腦,決定變法,變法是好,只是光緒不體察實際,變法的內容是東一套西一套的,想到一撮是一撮,也不管變法是否能實行,想到什麼是什麼。結果就是得罪了所有的文武官員,按照光緒的變法,官員以後的前程都沒有了,光緒就惹上麻煩啦!

慈禧一直關注著光緒變法,無非就是以退為進,變法不容易搞的,只要光緒出了什麼差錯,慈禧立刻出手辦理,最後的變法,不就是慈禧抓住了康有為的弟弟,而康有為的弟弟在逼問下透露了維新派想殺自己的計劃,同時又從袁世凱那裡得到了確實的消息,慈禧迅速作出反應,立刻去逮捕維新派,軟禁了光緒皇帝,維新變法也就區區實行了一百天,其實也沒有實行,只不過是在這一百天裡,光緒發了挺多的旨意罷了,落到實處一件都沒有。被軟禁的光緒認識到自己實在對抗不了愛惜,是慈禧的傀儡,在往後的生活中,光緒成了一個非常乖的貓,什麼都聽慈禧的也許光緒還有一點念想就是,既然硬的幹不過慈禧,那就等吧,等到慈禧老死,光緒不就輕鬆的掌握權力了嘛,反正光緒比慈禧年輕多了!只是慈禧是什麼人啊,不會不想到光緒的心思,所以在臨死前一天毒死了光緒,光緒也就悲哀的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光緒是悲慘的,他一生都沒有開心過自由過,人生最大的亮點就是維新變法,只是也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天,最後也不明不白的死了,光緒也真夠悲催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首先,不但是光緒沒有兵權,慈禧也沒兵權。兵權本身就是無根之萍,無處可抓。慈禧要有兵權,也用不著甲午讓淮軍一家跟日本打。

所以說,慈禧也是忙著抓兵權,只抓了個尾巴。光緒更抓不到了。

清朝的軍隊基礎是八旗兵與綠營兵,這兩個後面都沒戰鬥力,漸漸地轉變成地方團練。可以說沒有外國干涉,清末就跟唐末一樣是藩鎮割據的局面。慈禧也忙著抓地方的軍權,根本抓不到。更別說光緒了。

北洋新軍是甲午後的事情,組建訓練是榮祿主抓的,是慈禧的鐵桿。根本不可能爭奪。

培養軍隊更是不可能了,溥儀在滿洲國時期就學康熙拉些皇家子弟培養自己的私軍,結果被日本人幹掉了。大家都不是傻瓜,意圖太明顯了。

其次,為啥不等?等是有條件的,人的時間是固定的,大家都這麼多,總要花點事情來打發時間。慈禧不給光緒事情做,光緒也沒其他事情可幹,自然就想治國,因為皇帝本職工作就是如此嘛。

當然光緒玩女人也可以打發時間,這樣就不會老想著治國啊,奪權啊,變法啊,同治就是這麼做的。主要是清後宮女的太醜,同治就跑出去玩運氣不好,要活著基本老老實實等著。可惜光緒跑不出去,如果清後宮女的都是漂漂亮亮的,估計光緒也願意等


銫媒體


光緒皇帝4歲時,就在他姨媽也是伯母慈禧太后的扶持下登上皇位寶座。光緒成年後,慈禧太后也一度將權力交還給光緒皇帝,自己則退居幕後頤養天年。


光緒皇帝親政後啟用康有為、梁啟超等所謂的改革派,光緒帝也想勵新圖志,幹出一番事業出來。但他們好大喜功、急於求成、不切實際改革策政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根本就行不通,慈禧太后看到他們小孩子過家家似的胡鬧,也是極為不滿。康有為,梁啟超等知道情況後,居然慫恿光緒皇帝圍園殺後,慈禧太后知道實情勃然大怒,果斷出手抓捕譚嗣同等六人並處死,康有為、梁啟超則出逃國外,光緒皇帝則被慈喜太后囚禁於贏臺。他所推行的改革維新不足一百天,就以失敗告終,史稱百日維新,也叫戊戌變法。

而光緒帝雖然也很想有一番作為,但不懂策略,不切實際的改革維新作法,後來居然還默許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圍園殺後,想殺掉慈禧,他們幼稚的做法怎能不失敗,光緒皇帝於1908年11暴崩終年38歲,他的結局實是令人唏噓。


大哥1122


沒抓住機會!光緒皇帝在位期間,有一次極好的抓住兵權、發動兵變、一舉上位的好機會。之所以未獲成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光緒帝的性格太懦弱,心不夠黑、手不夠辣、行動不夠果斷!

政治是殘酷的,也是沒有親情可講的!光緒帝如果要顧忌與慈禧太后之間的母子之情,就不要奪權。如果要親政抓權,就不能顧慮那麼多!

說實話,維新派的政變方案本來是一個極好的計劃!趁光緒帝去天津檢閱北洋新軍之際,發動兵變,軟禁慈禧,奪取權力。但是,錯就錯在事先進行了長時間的溝通!又是譚嗣同、又是袁世凱、又是榮祿,知道的人太多了,終於傳到慈禧的耳朵裡去了,使得“百日維新”,功敗垂成!

假如光緒帝得知計劃之後,暗自拿定主意,不動聲色,誰也不打招呼。到了閱兵那天,單人獨騎,疾馳衝入北洋新軍大營,以皇帝之尊、一呼百應!樹起“清君側、歸皇權”的大旗,旌旗所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軍權在手、所向披靡!

果如此,則“戊戌變法”,事可成矣,一代英主,自此登上歷史舞臺!而皇權,也就名符其實的歸政於光緒皇帝了!



臨時客


剛看了前面一個人說,搞死慈禧只要一碗毒藥即可。這位仁兄也是“歷史問答達人”,可是政治得分只能說為零,太幼稚了。


如果慈禧要這麼好搞定,那麼曾國潘早在滅了太平天國後就提兵北上了。慈禧在時,袁世凱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戊戌變法時,天真的康有為等人想靠袁世凱發動政變,沒想到袁竟然打小報告去了,慈禧只簡單安排下,光緒和變法六君子關的關,死的死。


袁世凱並非完全是頑固派,他倒向慈禧是因為知道光緒帝必敗。慈禧太后掌權30多年,宮內外都是她的勢力,無論是朝廷還是軍隊,完全站在她的一邊,光緒帝是慈禧培養的接班人,慈禧一度也曾讓光緒接班,所有有意培養他執政,對於戊戌變法,慈禧只是冷眼旁觀,起初並沒有反對。


但因康有為等人政治上的幼稚,其所推行變法幾乎要革了愛新覺羅家族的命,最後竟然打起了慈禧太后的主意,除了同樣天真的光緒帝外,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果不其然,慈禧出手了,結果沒有任何懸念。

慈禧不是東漢“十常侍”,光緒帝更不是手握兵權的何進大將軍,滅”十常侍“確實只要一碗毒藥即可,但想動慈禧太后,光緒還沒這個能力。要想等光緒掌握軍權,還得看慈禧同不同意,只是光緒等不及了。


華哥雜談


首先,兵權不是想抓就能抓的。一開始抓兵權,那就是赤裸裸的準備開幹了。慈禧太后也不會容忍的。百日維新總共只有百日,這百日裡面,作為維新派其實是在造輿論,試探底線,拉幫結派的過程。還沒等到正式開張,就被慈禧一巴掌拍翻了。

其次,光緒皇帝本身也是一個才能平庸,急功好利的主。他對於執掌國政其實根本沒什麼真實想法,完全就是想從老佛爺手中奪回權力。甲午戰爭時候叫囂想要和日本決戰。你要他再等下去,這也難為他。當時慈禧太后也才60出頭,還能活多久誰也不知道,萬一和武則天一樣 活到80多呢?萬一光緒活不到40歲呢?(順治、咸豐、同治都沒活到40)。這不急死皇上了麼。

再則,維新黨本身內部也是矛盾不斷,康有為和翁同酥就尿不到一壺裡。包括最後抓兵權,譚嗣同去找了袁世凱,想讓袁世凱幫忙抵擋董福祥和聶士成。後來袁世凱倒戈,他們又哀嘆還不如去找聶士成。然而,找了聶士成還不是一樣。

整個來說,百日維新就是一次三分鐘雞血下的衝動嘗試,參與者根本沒想好自己到底要做什麼,可能面臨哪些壓力,如何應對這些壓力。後面的諸多措施都是在想當然,因此遭到失敗也就毫無辦法了。


巴山夜雨涮鍋


在那個特殊的體制之下,光緒皇帝不是抓兵權,而是抓不到。

能夠抓掌握兵權的人,除了歷代開國之君,依靠自己的威望和長期領兵作戰的能力,他可以直接掌握軍隊之外,守成之君都是通過掌握軍隊將領來掌握軍隊抓兵權的。 例如,明朝末年崇禎皇帝,對於前線指揮頻頻換將,可以一錘定音,毫無約束,但是光緒面對的局面就不一樣了,他頭上有一個老太后,垂簾聽政實際就是領導的雙軌制,在這個體制之下皇權旁落,後黨專政,光緒無能為力。

具體來講,光緒是慈禧欽定的皇帝,實質就是皇權依附於後黨,乾坤顛倒,在長期的執政過程中,通過鎮壓太平天國、洋務運動、處理各種危機,慈禧已經大權在握,慈禧通過掌握軍隊將領掌握了兵權。


李鴻章、左宗棠乃至之後的袁世凱、榮祿等都是慈禧的人,光緒也想掌握兵權,但是實際上根本行不通,案例就是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期告密,光緒帝甚至差點被廢,被永遠囚禁。

第二個問題,光緒為何不能等到慈禧老死後再掌權,其實六叔也就是恭親王奕訢私底下跟光緒表達過這個意思,但這需要政治智慧和歷史自覺,我們不能苛責光緒帝。在最後幾年,帝黨和後黨已經水火不容,能夠敢於毒死光緒的也只能有慈禧,可見他們的矛盾之深,在權力面前,任何親情都是蒼白的,權力中的人性,真的是好複雜。

特邀嘉賓:一枚蜻蜓


秦右史


光緒帝不是造反頭子,他是皇帝,領導著一個龐大的,規矩繁瑣的“朝廷”,他連面見六品官員都做不到,你讓他怎麼抓軍權?


效法康熙帝,找來六百個小太監練習摔跤?那可真是“司馬昭之心”了。


事實上現在關於光緒帝和戊戌變法的評價裡都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件事對於當時清朝和光緒帝來說可能比內政改革更重要,也更觸動了慈禧的逆鱗,同時也為義和團事件埋下了伏筆。


而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光緒帝不但是一個聰明人,而且是一個睿智的人,他對當時的世界有著深刻的認識,甚至比今天很多人的認識還要深刻。


這就是外交,光緒帝在戊戌變法期間做的另一件大事是積極籌劃準備加入“英日同盟”,至少先和日本達成“中日同盟”;然後挾洋自重,通過外國勢力干涉達到讓慈禧放權,讓自己親政的目的。而且光緒帝通過這件事也展露了作為一個合格政治家的手腕,不管是變法本身還是外交上聯合英日,只要成一件,光緒帝親政就不是夢想,這兩件事可以說是互為補充關係。


這從戊戌變法失敗前夕,光緒帝下令李鴻章退出總理事務衙門,慈禧因此怒而親政;變法失敗後李鴻章的言論以及光緒帝急於殺經辦人滅口、英美日三國公使共同出面保護這個經辦人,直接導致變法六君子被殺一系列事情可以看出端倪。


其實最早、最深刻感受到“外國勢力”力量強大,可以干涉清朝政局的不是洋務派,而是清朝皇室和朝廷。


甲午戰爭後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更讓清朝上下知道了“外國勢力”的厲害,所以,“外國勢力”作為一股可以影響清朝上下的力量自然也會被清朝上下重視。


最開始重視“外國勢力”的是李鴻章和慈禧,嚴格來說是李鴻章為了避免甲午之戰後被清洗,必須找到一個外部依靠,而當時在華有特殊利益的分別是英國、日本、俄國;法、德、美三國在華利益有限,也沒有和清朝簽署同盟協議的意願。


甲午之戰後,日本,李鴻章肯定是不會選的,而英國逐漸拋棄清朝改為支持日本,所以英日都不會選,那也就只剩俄國,而且俄國的強大軍事實力和干涉清朝內政的意願使得清朝和俄國結盟可以讓李鴻章個人利益最大化,之後李鴻章說服了慈禧。


其實慈禧未必知道聯俄、聯日的區別,但是她肯定相信李鴻章不會背叛她投靠光緒帝。



而之後在德國強借膠州灣事件中,既不是欽差大臣,也沒有任何具體職務的李鴻章可以越過朝廷,自己單獨和俄國、德國談判,還能指揮清朝駐各國公使,李鴻章所依仗的無非是外有俄國,內有慈禧而已;這一切對光緒帝來說是一個嚴重的刺激。


即使三國還遼事件光緒帝不清楚“外國勢力”有多強大,至少從膠州灣事件開始,光緒帝對“外國勢力”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


當然,從聯俄變成聯日(聯英)這不但是重大的外交轉向,而且還是極其繁瑣的外交事件,光緒帝自己肯定沒辦法辦理,所以他選中了翁同龢與張蔭桓,這個張蔭桓非常值得一說,他才是戊戌變法真正的幕後黑手,康有為不過是他捧出來的“網紅學者”而已;張蔭桓當時是戶部侍郎兼禮部侍郎,還兼總理衙門事務大臣,加尚書銜,是正經從一品的高官,而且更讓人稱奇的是,張蔭桓是清朝唯一一個精通英文,有駐外大使經歷的三品以上大員。


本來光緒帝想的是讓翁同龢領頭,具體變法和外交都由張蔭桓主持,但是翁同龢這個時候耍了滑頭,翁同龢當然清楚這兩件事的分量和背後要對付的人究竟是誰,也清楚事情不成的後果,所以翁同龢故意觸怒光緒帝,落得一個革職還鄉的處分。


有史料顯示,翁同龢被革職後一直很待在他擔任江西布政使的侄子那裡,因為可以第一時間收到邸報,他認為如果這兩件事成了一件,光緒帝親政成定局,儘管光緒帝更寵信張蔭桓,但是張蔭桓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也是張蔭桓之所以要扶持康有為的根本原因:張蔭桓是捐班出身,不是科舉出身。


這一致命缺陷使得張蔭桓沒辦法以漢大臣的身份入值軍機處,而“帝黨”有資格入值軍機處的只有翁同龢,這就是翁同龢一直逗留在侄子處的原因;也因為翁同龢的滑頭,使得變法失敗後他這種變法被慈禧視作“侍上不忠”,得到了更加嚴厲的處罰:不但在罪名里加了“永不敘用”四個字,還讓地方官嚴加管束。


同時,因為翁同龢的滑頭,使得張蔭桓不得不把內閣改革的事情交給康有為等人,自己一門心思搞“聯日”,張蔭桓這種老江湖肯定知道內政改沒那麼簡單,他才不會去觸雷,另外在他看來,康有為鬧得越過,越可以掩護他的外交行動。


這是中方,事實上英日兩國當時也有聯中的需求。


因為一戰的關係,很多朋友想當然的以為英國和俄國是同盟,其實不然,在19世紀最後10年裡,歐洲局勢是德奧意三皇同盟與法俄同盟對峙,而英國長時間選擇外交孤立,這就是所謂的“光榮孤立”。不過當歐洲變成兩大同盟對峙後,英國也挺慌的,但是它最開始選擇加入的不是法俄同盟,而是三皇同盟;重要原因就是俄羅斯在中亞和遠東的擴張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利益。


而日本就更不用說,雖然甲午戰爭日本打敗了清朝,但是很快俄國就成為了日本新對手,日本原本想用“東北”和沙俄交換“朝鮮”,可惜沙俄一點也不願意,還想染指朝鮮,所以日本急需與清朝聯合,畢竟清朝爛船還有三斤釘。


所以,對於英國來說,如果中日聯合起來,那麼可以更好遏制俄國在遠東和中亞擴張,所以英國對中日同盟並不反對;而日本則積極的多,而現有資料也表明,張蔭桓曾經在戊戌變法期間多次訪問日本駐華使館,並且日本外務省的資料也顯示,張蔭桓提出了“中日結盟”的建議。


張蔭桓


而就在張蔭桓在日本公使館密談後兩天,李鴻章就被光緒帝免去了“總理事務衙門行走”的職務,這幾乎是一個再明確不過的信號,表示了清朝在外交政策上要進行重大改變。


但是,慈禧畢竟執掌清朝權柄三十多年,深諳權力鬥爭的精髓,她從光緒罷免禮部六堂官和罷免李鴻章總理事務衙門這兩件事嗅出了“陰謀”的味道,她可比光緒果斷多了,當機立斷返回紫禁城,宣佈再次親政。


戊戌變法失敗後,李鴻章公開大罵張蔭桓想害死自己,光緒帝急於處死張蔭桓滅口,無不證實了光緒帝確實想“聯合英日”。


之後張蔭桓在英日公使干涉下留下了性命,可也因為這件事導致慈禧害怕夜長夢多,未經審判,就處死了戊戌變法六君子,而英美公使對光緒帝好印象都源自光緒帝和張蔭桓策劃的外交轉向。


從光緒帝想通過外交和內政兩條路實現自己親政目的卻最終失敗這件事,我們可以窺測當時清朝政治行為邏輯:再精巧的設計也抵不過簡單粗暴的行動。


慈禧在義和團事件裡也想把政治邏輯用在處理外交事務上,可惜,這一次,結結實實踢到了鐵板上。


蘭臺


兵權不是想抓就能抓到的,大清在雍正乾隆的時候,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帥,有精銳且忠誠的八旗為其征戰四方。到了平定太平的時候,八旗已經徹底不能打了,慈禧都是靠著對湘軍淮軍等軍頭的平衡來維持著國家。光緒能靠什麼?

(光緒夫婦)

1.八旗才是嫡系

皇帝是八旗的最高統帥,是上三旗的旗主。八旗是皇家的嫡系,裝備精良,待遇高,屬於國家最精銳的野戰部隊,承擔著戰略任務。

至於地方的綠營就是彈壓需要,缺乏組織力,也缺乏忠誠度,只是一份吃著皇糧的工作而已。

(精銳八旗)

可惜的是,到了乾隆晚期,八旗已經不經打了。平定川楚叛亂的時候,最能打的竟然是團練。

(最後的榮光)

2.勉力的維持

平了太平之後,大清的中央還有一支戰略部隊,可以高樓寨一戰,僧王陣亡,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高樓寨之戰)

新起來的湘軍、淮軍等,兵歸將有,層層效忠,在地方是軍頭,到中央也是實力派。慈禧需要他們去拱衛京師,也需要他們去平定西北。大家都是體面的合作。

(湘淮軍)

更關鍵的是,在平叛中,地方開闢了新的稅種,厘金直逼關稅,地方督撫的腰桿硬了,中央對他們也客氣了。

3.僅有的八旗軍

作為立國之本,讓八旗強大已經沒人指望,只能是遙遠的情懷。但決不能放棄,在練兵的時候,順便組建了神機營,練了一萬多名八旗兵。

(慈禧)

這支部隊的主官是慈禧任命的,和皇帝並沒有多大關係。

對於光緒而言,軍權他無論如何是抓不住的,湘淮軍頭,地方督撫都只是合作者;八旗不堪戰,且唯一的一點部隊,也在慈禧手裡。

(戊戌變法有點草率)

其實對於光緒而言,他皇帝的合法性在,如果真心有了功勞,改革有成效,都會自然到了自己手裡。可以甲午主戰敗的一塌糊塗,戊戌變法又走的太急躁,和崇禎有點像,事功失敗,威望自然就沒了,有軍權也能變成沒,何況就沒有呢?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清朝的光緒皇帝和明朝的崇禎皇帝可謂旗鼓相當,但是光緒皇帝比崇禎皇帝更可憐可悲的是他沒有掌握實權,他做不了他想做的事。

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生於1871年,即位於1875年,親政於1889年,時年18歲,放到現在只不過高中畢業的學生,正是少年意氣的時候。當時慈禧雖然歸政於光緒,可是任誰也知道實權仍然掌控在慈禧手裡,即使是光緒的生父奕譞亦是懇求慈禧繼續執政。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舉國譁然,光緒因此開始謀求變法圖強。1898年,經過康、梁的醞釀和發酵,光緒終於發動維新變法,此時的慈禧只是在冷眼旁觀。但是,光緒和康、梁變法的目的卻不僅僅只是變法,更是希望藉此從慈禧手中奪回皇權,試圖發動政變向慈禧下手,結果收到風聲的慈禧率先將光緒的鍋端了。

光緒的變法失敗正是因為沒有軍權,始終處於被動狀態,正如題主所言,光緒的短板既然是軍權,又為何不首先從軍權入手呢?如果光緒不能向軍方滲透,何不再等幾年等到慈禧壽終死去呢?



光緒沒有選擇向軍方滲透,確實是因為這是件短時間裡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1895年以前,清政府的最強武裝力量掌握在誰手裡?李鴻章李中堂!李鴻章是誰的人?慈禧的人!1895年以後,清政府的最強武裝力量是什麼?北洋新軍,仍然是慈禧的勢力。

我們看看戊戌變法時期,慈禧和光緒兩個陣營的主要實力對比:

慈禧陣營:

李鴻章,深得慈禧寵愛的實權人物,淮軍體系掌舵人,北洋海軍締造者,北洋新軍推動者。

榮祿,自辛酉政變以後便跟著慈禧,深得慈禧信重,時任軍機大臣,兼管兵部以及節制北洋軍。

袁世凱,北洋新軍實際掌控者。

光緒陣營:

翁同龢,只會握筆桿卻又貪權的帝師。

康梁,只看了幾天西學便自以為找到了救國之路的憤青,甚至連變法的系統理論也沒整理出來便嚷嚷著變法的空想家,沒玩過政治。

戊戌六君子,躊躇滿志,最終只能慷慨赴死的政治菜鳥。

如此實力懸殊,光緒焉能不敗?事實上,光緒他們也知道自己手裡沒有軍權,想變法是不可能的事。於是,他們想到了袁世凱,然後他們跟袁世凱談人生談理想,當時的袁世凱正處於事業的上升期,豈會將籌碼押給天真到傻得可愛的光緒皇帝?譚嗣同他們對袁世凱的策反進行得很匆忙,他們自我麻痺地認為自己已經說服了袁世凱,因為他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展開行動了。



光緒皇帝對於皇權的渴望太過於迫切和執著。

從表面看,戊戌變法是光緒皇帝為富國強兵聯合康梁這幫“有識之士”發動的改革,可是實際上,光緒卻希望可以藉此從慈禧手裡拿回屬於自己的皇權,康梁則希望藉此走上清政府政治舞臺的中央,他們是各懷鬼胎的聯合,更可笑的是他們手裡根本沒有實權。

既然如此,光緒皇帝為什麼不等慈禧老死呢?光緒1889年已經親政,可是慈禧活到了1908年,意味著光緒需要繼續等18年,當然這事光緒肯定不知道,但是,他等不及了,誰知道慈禧什麼時候死?如果要等二三十年怎麼辦?如果到時候他已經不是皇帝了怎麼辦?如果他比慈禧先死怎麼辦?甚至,如果到時候清朝已經亡了怎麼辦?因此,光緒極度迫切渴望能夠拿回皇權,然後享受皇權,所以他選擇冒險。



光緒皇帝是廢柴,不會審時度勢,更沒有識人慧眼。

當時的局勢是很清晰的,光緒皇帝的實力根本支撐不起他搶班奪權,但是他仍然想這麼做,所以他的結局很悽慘,這是註定的。他以為自己能夠發動變法,便能發動政變奪權了?他不知道的是他能發動變法是慈禧的默許,正如慈禧當年同意洋務運動,正好當時以軍事為主的洋務運動遇到瓶頸,慈禧也想看看變法能否改變局勢,否則的話,李鴻章、榮祿和袁世凱他們誰敢與康有為會面喝茶談變法?但是,慈禧默許變法是有底線的,光緒和康梁他們恰恰便是要觸犯慈禧的底線。

此外,光緒在識人用人方面確實太差勁,當然也有光緒無人可用的原因,以至於康梁來投,便將他們視作肱骨,這是很可笑很可悲的事。

光緒在不對的時機,用不對的人,沒有完整可靠的變法與政變方案,即使想做對的事,也沒有成功的可能,註定提早成為歷史的符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