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玉米價格持續低迷,會不會影響村民種地的積極性?

棒奔霸


2018年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為1.15元/斤,而近期公佈的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又下調了價格,每斤為1.12元,與2018年每斤下調了3分錢。從這幾年的實際情況看,小麥最低收購價不漲反降,而且還有下調的趨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庫存充足,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加上國際糧食價格低迷,使得小麥不具備價格上漲的條件。玉米價格也有相似之處,雖然目前玉米沒有最低收購價,但有臨儲玉米拍賣來調節市場價格,總的來說1元/斤是個重要臨界點。小麥、玉米價格持續低迷,會不會影響村民種地的積極性?微塵微視界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農民自家種植的口糧不會受影響

糧食價格多年來保持穩定的狀態,很多農民已經習慣了,也不指望能有多大的漲幅,現在農村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留下一些老年人在家種地,種一些口糧的不會因為小麥、玉米價格的高低而影響種植,該種的還是會種。還有些農民種植玉米,並不指望賣多少錢,而是自家有養豬,自己種些玉米餵豬,不用額外花錢買飼料,同時肉質還更好。

二、專業種植戶會有一定的影響

小麥、玉米價格波動,對於專業種植戶來說無疑是敏感的,如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意味著他們的種植收益面臨著減少,這幾年糧食價格保持穩定,但是種植成本卻在增加,很多種糧大戶想掙錢也不容易,弄不好就虧本。在價格低迷時,會影響種植大戶的種植收益,有些乾脆就不種了,讓土地回到農民自己手裡。



三、改種中藥材的增多

這幾年中藥材種植火熱,小麥、玉米等糧食價格不高佔有很大的功勞,傳統的種植方式難掙到錢,必然激發農民選擇種植其他的經濟作物。對於農民來說,土地是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資源,不能讓它荒廢了,糧食價格不高,那就得選擇其他能掙點錢的,很多地方在鼓勵種植中藥材,也就導致中藥材種植熱情不減,有些中藥材價格行情不錯,還會增加農民種地的積極性。

四、種植更加多元化

俗話說“窮則思變”,小麥、玉米價格上不去,農民也只有想其他辦法來增收,靠種小麥、玉米是沒多大指望,土地又不想浪費,所以會種藥材、果蔬、苗木等,種植的品種也呈現多元化,基本上是哪種有錢掙就種哪種。原來農民種地考慮的是解決溫飽問題,如今考慮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的產生經濟效益,只要經濟效益好,種地的積極性就不弱。



總之,小麥、玉米價格低迷,對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不是很大,畢竟能夠產生經濟效益的作物還有很多,像有些中藥材畝產收益超過萬元,你讓農民把有限的土地來種小麥、玉米,農民還會不樂意。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小麥玉米價格低迷,農民種地積極性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傳遞快樂,分享知識!感謝關注本頭條號“微塵微視界”。

微塵微視界


小麥玉米價格持續低迷,會不會影響村民種地的積極性?


今年小麥的價格低迷編者認可,但玉米的價格並不低迷,收購一直處於高度的熱情高漲狀態。

前期小麥的價格降低了託底收購價幾分錢,在市場供需上價格有所上漲,各地每斤約1.24元左右,優質的小麥每斤能上1.26元。而對應玉米一年的時間內漲了一、二毛錢,摺合漲幅超過15%,這就是兩種農作物之間的差距,因為小麥偏糧食作物,玉米呢偏經濟類農作物。


來看看兩者的價位波動對農戶種植帶來的影響:1、為了改善種植結構,同時根據價格合理調節種植面積。以今年的玉米看,明年在非種植補貼地區農戶一般會增加種植面積,價格漲了收益提高了。

2、價格低迷讓農戶引種更多的經濟作物,種植面向更廣闊更多元化。價格就是一個調節作用,這個價格偏低會引種其它作物。農作物價格低迷,不是還有經濟類作物嘛,比如生薑、大蒜、棉花、芋頭、土豆、西紅柿、花生、紅薯、洋蔥等。


3、種植結合地域,傳統的口糧田編者認為還是會繼續種植小麥和玉米,畢竟農戶種植的糧食自給自足。很多小麥豐收了自己存儲起來自己磨麵粉食用。

4、再一個就是在降低種植成本上狠下功夫,降低了種植成本,無非就是提高了收益。這就是通過倒逼的方式推動種植。


小希時間


現在的農民也追求利潤!如果小麥玉米價格持續低迷 ,大家寧願出去打工也不願意再種植,或者是種植利潤高的農作物。

原因是 農村也得生存啊 也得吃飯啊 一斤小麥一塊多錢 成本又要多錢?我們村20年之前 家家戶戶種玉米種小麥 ,日子窮的不能再窮了!還是試著種果樹 ,嚐到甜頭之後 所有的土地幾乎都被用來種植果樹。

相反 小麥 玉米 只不過在沒長大的果樹樹縫了種點夠自己家吃罷了!

這之前舉個例子 有些地區不適合種植果樹 但是適合 蔬菜 藥材 之類的生長 長此以往 大家肯定會慢慢轉型的


鄉妞青青


小麥玉米的價錢與其他日用品和農用農資漲價節奏相比確實持續低迷。

這是個很矛盾的問題,不種嗎自己要吃,種嗎種一年土地到頭的收成實在令人淡心。一斤小麥換一個麵包一斤玉米換不來一瓶純淨水。種地除了自己吃飽肚子支付過農資費用,其他用度就沒了著落,只好另謀出路,除過那些地少人多的為了餬口還有點積極性,那些地多人少的為了降低種地成本,從對土地投資上刻扣導致產量一年比一年低相應的種地收入更加低,便採取大塊種植小塊撂荒,極積性早就蕩然無存。

不過就這個低迷糧價對低收入階層和農村無土地的家庭來說還是很昂貴。種地人一斤小麥換一個麵包,還可以選擇吃一斤小麥不去換一個麵包,手裡掌握著糧食優先支配權,可這些人要吃一頓飯得三個麵包。就這樣如果種地人真正放棄了種地,失去了糧食優先支配權加入到了吃頓飯別無選擇的要買麵包,到那時怕不是個積極不積極問題,就成了肚子能不能填飽的問題。


無憂174343621


在鍾情三農看來,肯定會有影響的。

特別是諸如小麥,玉米這樣的主要糧食作物的市場價格一旦如果出現持續低迷的話,確實會對我國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但是,對於大多數依舊以糧食種植為生的農民來說,即便是如此,還是要繼續種地的,否則沒沒飯吃,否則就沒有了經濟來源。

糧食價格走低,農民收入減少

截至目前,我國14億人口中依舊有超過6億人是農村人口,而在這6億人中,常年在外打工與常年在家種地的人數又各佔一半,等於說現在我國還有真正意義上種地的農民3億人。

而正是這3億人耕種著我國目前不足20億畝的耕地,為我國每年提供著超過6億噸的糧食。

可是,隨著2014年開始的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大幕的緩緩拉開,截止目前,四大糧食作物市場價格全部應聲下跌,對於我國糧食產業長久發展來說這是好事,對於我國那依舊以種地為生的3億人來說,這直接導致了自己種糧收入的下降。

糧價走低,補貼增加

不過,相對而言,未來幾年我國玉米市場價格將會逐漸的回暖起來,種植效益也會相對來說比較穩定,而小麥則不同了,未來幾年其市場價格還會有進一步走低的空間和可能。

所以在這個時候,給予廣大農民足夠的糧食補貼就顯得尤為必要了,這樣可以儘可能的減少因糧價走低而對農民造成的經濟影響,對廣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有一個基本保障。


鍾情三農


會的,像我父母辛辛苦苦種了一年地,收了兩三千斤包穀,現在包穀一元錢一斤也就是兩三千塊錢,別人去打工一個人月就有他們兩個人一年收入多,所以還是會影響大家種土積極性


醉美d水西謠


農民種糧食與做生意本質上設多大區別。當一生意人做第一次賠了錢,第二次又賠了錢,那麼他還有第三次和第四次繼續賠錢嗎?不可能有。農民種糧食其實多數潤空間很小,少數也有虧本的。當然,計算成本時,自已勞務成本不計,否則利潤就更少了。


時光不染回憶不淡852


現在種地對於農村人來講真的挺矛盾的,種吧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不種的話荒廢了也不行, 現在基本上都是老一輩的人在家務農,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或者有自己的小買賣。 我們這裡暫時還沒有大面試承包土地的,農作物都是玉米和小麥,整不了幾個錢。


耿鑫er


糧賤傷農,國家在進口外國糧食時,也要考慮本國農民利益,光靠補貼是遠遠不夠的,一旦全國都不種糧,靠進口能解決十四億人吃飯的問題嗎?要考慮長遠到益,一旦外國對中國進行糧食制裁,到時候就遲了,靠人討吃恐怕行不通吧,當然這是執政者考慮的問題。


歷史刻錄


國家控制糧價之目的是讓農民放棄種地,轉讓出手中田地讓有錢有能力之士來種!趕快放手吧,別掂記那一畝地千元租金了!要不你也可以自己租個幾百畝地來種下!知道多少人投了多少血本進入農業含淚而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