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和重慶,未來直轄市資格會被中部城市取而代之嗎?

易水之寒7


天津和重慶的直轄市不可能被取消,但中部城市增加直轄市是可能的。

作為僅有的四個直轄市之二,天津和重慶的地位其實還是非常高的,城市地位不能只看經濟,還有很多其它的因素。為什麼廣東省作為經濟大省從來不見有直轄市設立之說呢?因為從區位上來說,廣東只是沿海發達地區,但對於政治而言,卻並沒那麼重要。

現在我國的直轄市,北京是首都、天津是環首都的沿海城市,也可以說是對首都的一種緩衝、上海是中國經濟中心和對外的窗口、重慶是大的戰略縱深和大後方。中部地區雖然近年來有很多相對發達的城市湧現,但似乎並沒有取代重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再說,很多人以為天津和重慶的實力弱嗎?

2017年,重慶和天津在GDP總量上僅落後於北上廣深,排在第5和第6位。在成都、武漢、杭州和南京等發達省會城市前面。加上直轄市本身就在政策扶持上要優於地方省會城市,自然發展前景也是一片大好。


未泯雙瞳


直轄市的書記都是政治局委員,是中國目前行政級別最高的城市,行政首長級別相當於副國級,超越一般的省部級。

成為直轄市,對周邊的人力、經濟、資源的虹吸效應巨大,目前中國的四個直轄市,有沒有可能擴容,或者被其他城市所取代呢?

老戴認為,有這種可能性

中央設立直轄市是出於發展經濟的需要,尤其是在設立重慶為直轄市是,就是出於這種考量。

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高速發展格局,已經形成城市群發展格局。中國已形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長城市群、遼中南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等國家級城市群。

以體量來排序的話,位居前五位的是:

1、珠三角城市群(廣州、深圳)

2、長三角城市群(上海)

3、京津冀城市群(北京、天津)

4、中原城市群(鄭州)

5、長江中游城市群(武漢)

京津冀城市群的經濟體量居第三,而這個區域內有兩個直轄市,且雄安新區作為千年大計,原本的雙輪驅動,變為三足鼎立。那麼這種情況未來會否改變呢?

我們看下新聞,北京市政府,已於2017年12月開始東遷到通州,北京的行政中心通州區與天津的武清區接壤,通州和天津夾著河北的那塊飛地(北三縣:三河、香河、大廠),天津市的經濟體量最大的一部分,濱海新區,也在東邊。地理上,天津和北京的主要經濟體量重心偏移到了東部。

雄安新區,位於北京市西南,天津正西,這個區域屬於未開發區域,這個區域環100公里半徑內,輻射北京西部、西南的大興區等區域和天津的西青等區域。作為千年大計的雄安新區,成為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之一,已沒有懸念。

未來,北京會否仿照美國華盛頓新區那樣,設立中央政務區,和北京市與天津市行政區域合併,會否存在這種可能性?


戴耀邦


四川的重慶市因三峽庫區,為了三峽工程的建設與發展,為了三峽移民的搬遷安置,四川的重慶市與四川涪陵市,四川萬縣市,四川黔江地區等38個區市縣,人口三千多萬,一起從四川省劃出,一起成為的直轄市。


相對其它省會城市,山城並無出彩之處,這幾年雖有些高速發展,主要得益於國家庫區扶貧、各省對口援助,以及相對寬輕的國家財政拔款,但援助只是一時的,豈能長久,到頭來還得靠山城自己。

重慶的短板與其爬坡上坎的地形一樣非常突出,大山區基建成本太高,交通出行無法完善到平原城市的便利,科教文衛、居住環境,重慶無疑在大城市中是靠後的,其房價就可見一斑。


東有武漢、西有成都、北有西安把重慶擠壓在一個峽小的貧瘠的山區,其輻射與虹吸能力無法與上述城市相提並論。


重慶原本是四川的一個重工業基地,那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在資本與投資環境互選的時代,重慶明顯處於弱勢,所以重慶的發展,必須加油,加油,再加油。

天津位置更為特殊,位於渤海灣,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護衛北京,天津衛擔子也不輕。



見解派


國家設立直轄市經濟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軍事地位 ,雖然西南是成都軍區,但說到底還是屬於地方軍,重慶屬於中央直接管轄,成都軍區有任何方面的想法重慶都能第一時間知道,在一個應對西南的印度威脅,中央可以坐鎮重慶而指揮成都軍區部隊,直接中央指揮 ,所以重慶不大可能被取消,天津是首都的大門,所以天津也不大可能取消,未來還會在拿設立直轄市,我覺得最有可能在廣東, 因為廣州軍區的存在 所以有必要設立直轄市 中央方便指揮


生亦何歡86272398


重慶不敢說,天津做了上千年的直轄市,比北京首都時間長了很多時間,根本不在意其他城市興起。

並且新興起城市如果沒有與天津的緊密關係,註定走不遠。

試問上海當初沒和天津關係緊密的時候,被劇烈炒作,動盪不寧。一解放,天津組織的物資一掛上上海,立刻大批惡性炒作商大批跳樓,直升飛機。

就過去十多年,炒作資本對上海黃金下手,天津隨便一動黃金,上海黃金立刻就炒不上去。

然後天津又趴哪不動了,誰敢幹上海,天津就往死裡收拾幹上海的。

這就是實力。試問,遍中國,哪個城市有這種能力?還取代天津?

你先琢磨琢磨首都北京旁邊一個直轄市,大樹底下不長草的道理,為什麼在天津面前消失?

然後再想想,你自己的城市能在北京旁邊立的住嗎?在去想象天津是什麼檔次的存在,這問題就很容易思考了。

這個世界,所有想代替天津的思維,無論哪個城市,都是可笑的。


楓林沙洲


天津、重慶都屬於中國城市等級最高的一類,縱觀全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僅僅四個。由於其地位至高,總體戰略佈局與省級行政區平行;此外,城市規劃和實際作用均高於其他城市;四市首席個人職級均為頂層副職暨副國級。因此,直轄市資格成為全國實力超群的城市所爭取,所以才會誕生出這一具有深度探討的共識性話題。
目前,暫未收到一切關於取消津、渝二市直轄資格


的正式文件。儘管在未來,我也無從參考並給予一個滿意的定論。

結合北京、天津據北,上海居東,重慶框守中西部的實情分析,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僅剩南方沒有佈局(若按照南北分界線,重慶又可以理解為南方);細化地理位置則中部也無直轄安置,就此我認為增設直轄資格相對於撤銷津、渝資格更顯得人性化。

四大直轄市裡的重慶是面積最大的,也是首批國家中心城市之一。關於重慶的地理劃分呈現多元化,既可以理解為西部,也可按照南北分界線劃歸南方,這對增設中部直轄市形成潛在難言之隱。

按照最好的設想就是保留四大直轄市的基礎上,可考慮另設中部直轄,同時不可忽視南方城市的戰略結構。自九七年已過去21年,隨著新型城鎮化和特大城市大都市區建設的啟動,未來三十年將是部分具有實力的城市搶抓機遇的重要時刻!


民間查訪專員


天津和重慶,未來直轄市資格會被中部城市取而代之嗎?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未來的事情很難預測。40年前你絕對不會想到會有個一線城市叫深圳,2015年之前,你也很難想到,千年大計會降落在白洋淀地區的雄安。

天津與重慶在建國之前就已經是直轄市,1949年新中國建立當年,中央當時批覆了11個直轄市,分別是天津、上海、南京、西安、重慶、廣州、武漢(漢口)、瀋陽、鞍山、撫順、本溪,之後又將黑龍江的哈爾濱與吉林長春列為直轄市,共計13個直轄市。

到了1954年6月,中央又將重慶、廣州、瀋陽、長春、哈爾濱、西安、武漢、旅大、鞍山、撫順、本溪直轄市皆降格為省轄市。隨後,重慶與四川合併,成為四川省轄市,設為計劃單列市,是中國第一個計劃單列市。1958年天津併入河北,並承擔省會智能。到了1967年,天津恢復直轄身份,1997年重慶也恢復了直轄。

最近二三十年,天津和重慶獲得了中央諸多政策與財政幫扶,經濟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兩座城市一路披荊斬棘超越了蘇州等城市,經濟實力僅次於北上廣深。

但近年來天津由於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速放緩,人口也開始流失。不過,重慶依然仍保值較為強勁的勢頭,也仍在獲得中央給到的利好。

目前,杭州、南京、武漢、成都等高級別的省會城市發展勢頭如日中天,威脅著天津和重慶的地位,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將會取代天津和重慶直轄。最有可能也是最有需求直轄的城市是深圳和蘇州,但即便這兩城直轄,也不會撤掉天津和重慶的直轄資格。


天天說錢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直轄市資格未來會被中部曾是取代嗎?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或許會明白我的觀點,我認為不會,今天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觀點。

什麼是直轄市?他是什麼條件下產生的

直轄市其實代表的是我國的城市行政級別的最高等級,記住是城市行政級別(正部級)。個人覺得無論是直轄市還是副省級城市以及計劃單列市等,都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特定產物,其設立的目的都是在特殊歷史時期擔當改革前鋒或者衝鋒號的角色,不給於足夠的行政等級,在我國進行改革一般是無法順利進行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國的上海市,基本我國所有的經濟改革都是從這裡開始的,有改革就有阻力,而該地區的一把手幾乎擁有足夠的權利情況下,才可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包括其他副省級城市等,設立這些城市目的幾乎都是一致的,確保這些城市能夠真正擔當重任的情況唯一保險的辦法就是給與一把手足夠的權利,也就是行政級別。

如今情況下直轄市還有設立和更改的必要嗎?

個人覺得不會,如今除去個別城市還擔當有個別的改革重任外,幾乎全國大中型城市之間的經濟往來已經很頻繁而且很多熱門城市也已經與世界接軌。可以說很多城市都是改革的先行者和踐行者,甚至很多省會城市的一把手都是副部級(兼任省委常委),這個級別與副省級城市級別一把手已經相當,這個時候拿城市級別來說事個人決定已經沒有必要了,再進一步講直轄市也沒有什麼必要了。簡單來說這些城市的行政級別潛意思就是一把手的級別,既然都一樣有或者沒有有區別嗎?個人決定沒必要了。

未來城市級別的劃分個人覺得是以人口和經濟為主要參考依據

無論是國家級中心城市,直轄市還是副省級城市,其根本目的都是為經濟服務的。所以未來城市級別的最真實體現首先就是經濟,其次會是人口。人口代表著這個城市的活力和經濟動力,以人口多少來劃分城市級別是最為合適的。

所以綜上,個人覺得直轄市或者副省級城市不存在會不會更名的問題,我倒是覺得未來這些稱謂到底有沒有存在必要倒是值得商榷。比較目前比較流行發展趨勢是城市群甚至大灣區發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各位留言或者私信勇勇雜談壹貳叄參與討論,原創回答不易記得點贊!謝謝。


勇哥雜談壹貳叄


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 直轄市資格是否會取消主要是政策的影響。而對政策影響最大的不在乎經濟。我國2017年城市gdp排名天津重慶分別位於第五,第六,僅次於北上廣深。天津地區2018年gdp雖然受到擠水份的影響,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重慶地區一直被詬病重慶省的人口總量和其他市的人口總量作比較,但不可否認近年來重慶gdp增速一直位於前列。天津地位於北方,重慶地區於西南,都是絕對重要的經濟中心,經濟對政策的影響最大,只要經濟層面不出太大問題,直轄市資格不會被取消。中部城市固然重要,國家政策也有所傾斜,但就目前而言,天津重慶肯定比中部城市重要,所受到的優惠政策至少不會少於中部城市。中部城市會發展,地位也會更加重要,但個人認為並不會影響天津和重慶的直轄市地位。


Saber


可能性不大!畢竟每個直轄市都有其重要的經濟意義。我是重慶的,出生於重慶計劃單列的那一年。記得九七年的時候,川渝分家。重慶的任務就是帶動原來的川東地區,以及廣安,南充,遵義,吉首,恩施等其他相鄰省份的偏遠地區的經濟。短短二十年來重慶的發展是明顯的,雖然近幾年發展都遲滯了,但是重要的地區經濟地位是明顯的。重慶相比於成都有太多的優勢,比如航運和重工業等等!而且現在四川差不多已經被成都吸乾了!重慶直轄前也被成都吸過血,我想作為中央領導層不可能不考慮這些,所以重慶被取消直轄資格可能性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