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月薪4000元相當於八十年代的月薪多少?

紅伊豆


看你怎麼花,當年大部分人工資36元5角,好的有50多塊,如果是船廠鋼廠礦這些龍頭國企,在廣州能拿到一百多塊錢!

在農村,買買賣賣換點小錢,種點大米換點小錢。

膽子特別大的搞點好東西賣錢,像我老家,

有人抓條蛇,賣到城裡,能賣差不多二百塊錢聽說。

但是那是一條肥壯的過山峰,咬上一口,命都沒有。

當時物資也不豐富,生活也簡單,花錢的地方很少。

什麼都好像不值錢,只有錢最值錢。

如果比做購買力和平均水平,36元5角,是差不多了吧。


夢洋雄帥


1985年,人均月收入在96塊左右。2018年以上海為例,人均月收入已經達到7000塊左右。如果把7000等同於1985年的96塊的話,如今的月收入4000相當於85年的55塊。

據網友整理回憶說,那時候他每個月基本工資差不多是53塊。每個月的開銷:看電影0.5元(兩人),核桃一斤0.65元、鎖兩把0.4元、髮夾0.3元、短褲一條6.4元。相比較而言,53塊錢的工資,在當時哪個年代,他的生活是比較舒適的。但是現在每個月4000塊,生活在上海的話,房租可能就要去掉一半,剩下的一半能不能熬過一個月都難說。可以看出,現在的4000元遠遠比不上當時的53塊的月收入,只能說,“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快樂小鑽風


八十年代豬肉0.96一斤,現在12元一斤,雞蛋8毛錢一斤,現在4.5元一斤,白麵0.18元一斤,現在1元多一斤,油1元一斤,現在10元一斤,以上的糧油以前根本買不到,每年能吃10次肉5次雞蛋就不錯了,以前每個月只供3兩油,想多吃油是天方夜譚,現在每頓儘量少吃油,為了健康,想多吃油4000元可以買400斤油,泡在油裡都是隨時可以做到的事情,以前電5分錢1度,現在5毛多1度。如果拿糧油電比較,現在的4000元等於以前的400元左右。現在的生活比以前不知道高了多少倍,不要再留戀以前啦,向前看,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好的,如果實在想過以前的話,可以自己留下40元過以前的日子,其餘的捐給慈善機構吧。


用戶7461898860404


如今4000元相當於八十年代多少錢,這個具體不太好比,因為那時人民生活相對要簡單的多,承受壓力也要小的多,那時的市場物資供應也遠沒現再豐富,需花錢的地方遠不及現再這麼多。單就購買力唯持一個家庭一個月的基本開銷這一點來講,現再的4000元大致相等於八十年代80一90元的樣子,若以綜合購買力來講那又很難說了,下面以我自己當年的實際情況來說說。

我是85年成家,那年我基本工資是73元,老婆在醫院工作,收入上比我略多一點,我們家庭屬最普通的家庭,但相對同期參加工作的一般人家庭也屬比較好的,家中冰箱,彩電,冼衣機,收錄機,縫紉機,全套傢俱一應俱全,還有兩輛自行車,是當時最好的永久,風凰,每月工資除加班補貼等少部份能存留下來,基本上全部吃光用光,那會兒米才不到2角錢一斤,疏菜很便宜,巳有農貿市場可自由貿易,買只雞,鴨也不過三四元錢,一元錢最多可買十四五個雞蛋,市場上也有各種衣服賣,也不是很貴,吃穿用都相對便宜,那時也有閒錢可請客或外出吃飯,但大件家用品就很貴了,一輛自行車在160一180元之間,一臺縫紉機象我家那臺蝴蝶牌是125元,一臺洗衣機是128元,收錄機,我家那臺是248元,彩電,我剛買的那臺是廈華21吋彩電,價1420元,那會兒國產組裝彩電便宜大都不到2000元,原裝貨就要貴的多了,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住房是分配,但雙職工優先,單職工要排隊,要分上的話得猴年馬月了,看病單位有醫院,大致上免費,外出看病需本單位醫院同意並證明,可計賬單位報銷90%,

再來說說旅行,我是1985年旅行結婚,出門身上帶了1100元錢,是由南昌乘火車到南京,票價是15.2元,到南京住的是部隊招待所,每晚住宿5元錢,提供早中晚餐,按餐付費,南京遊玩後再南下到無錫,蘇州遊玩,然後從蘇州乘船到杭州再到上海,在上海呆了5天,住的是街道居委會提供的出租房,每晚5元,這一路遊玩了13天,當然吃住都是選相對便宜的,出行選相對經濟的線路,返回時還買了一個戒指,一口皮箱以及大包小包的衣物及吃的。回到家還餘80幾元錢。若是現再兩人出門遊玩13天,這種情況下得花多少錢呢?


wang_H


那些說80年代每個月只能拿四五十塊錢工資的人,純屬信口開河。

1986年參加工作,當時基本工資43元(每天1.69元,每個月按26天半計算),但實際收入遠不止這些,每個月還有14.5元的副食補助(女職工多兩元),36元的糧油補助,每個月十元的夜餐補助,十元全勤獎,十元高溫費(不含冬天取暖一次性補助120元,平均一個月十元),洗理費五元,工齡每多一年加一塊。節假日補助雙工資,一天5塊零7分。另外每個月還有60到100元的獎金,獎金多少看效益,但肯定比基本工資高,最後每個月能拿到手的現金不會低於200元。




要說現在4000元的工資等於80年代的多少錢,這也非常容易計算。 當時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是1:3.28,石油價格一桶18美元,黃金一盎司260美元。

現在這兩種商品的價格大家都清楚,這30年間,美元貶值了四倍多。

而現在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現在是1:7左右,4000元人民幣摺合570美元,購買力相當於80年代的140美元。

按當時的匯率,再摺合成人民幣大概是450元左右。






當時一個剛參加工作的青工,每月就能拿200多。 至於那些老工人,每月至少能拿300元(他們獎金更高些,另外還有工齡加技術補貼)。

現在的產業工人,每月一般拿不到4000元的工資,相比三十年前,他們的收入並沒有增加多少。

而高啟的房價,就足以讓這些靠工資生活的產業工人們,生活得很拮据了。

當年福利分房,沒有購房壓力,工資雖然不高,但幸福感比現在強烈得多。


花近高樓1


現在4000月薪相當八十年代的月薪多少?憑我的看法應該相當那時的40~50塊錢,最多也不超過60元。

八十年代,我在煤礦工作,工資是企業級三級工,每月工資43.5元。那時40多塊錢三口人一家生活費絕對沒問題。

83年我在泰安一所學校脫產學習,經常乘坐從薛城到泰安的往返火車,單趟快車票只有3.8元。那時登泰山隨便去,不用花錢,也不興門票。在學校每月餐費也就十來塊錢。有時週末大家一塊吃飯喝酒,到市場上買煮熟的豬蹄、豬肚什麼的,最好的每斤1.6元。那時通訊條件落後,同家聯繫只能靠寫信,寄信郵票省內4分,全國8分。我們同學有時結伴登山遊玩,來回費用人均幾塊錢就能解決問題。

可見,八十年代工資低、物價低是那個時代的一大特點。

就當時礦山職工生活來看,八十年代我們煤礦職工生活屬於福利性質的,房電費象徵性地交一點,用水不收費,甚至每家用的桌子、木板床都由礦上提供。所以那時額外花銷很少,工資可以主要用在全家人吃穿上。

當然,以前工資少有工資少的活法,生活壓力肯定沒有現在大。比如八十年代職工家庭孩子結婚,向礦要處平房,節省點幾百塊錢就能辦妥,不用象現在為籌錢給孩子買婚房而犯愁!


千山車神


現在月薪4千相對不高啊,業餘時間充足了話,可以像我做阿里的兼職,做副業來補~


yncan


1985年,人均月收入在96塊左右。2018年以上海為例,人均月收入已經達到7000塊左右。如果把7000等同於1985年的96塊的話,如今的月收入4000相當於85年的55塊。

據網友整理回憶說,那時候他每個月基本工資差不多是53塊。每個月的開銷:看電影0.5元(兩人),核桃一斤0.65元、鎖兩把0.4元、髮夾0.3元、短褲一條6.4元。相比較而言,53塊錢的工資,在當時哪個年代,他的生活是比較舒適的。但是現在每個月4000塊,生活在上海的話,房租可能就要去掉一半,剩下的一半能不能熬過一個月都難說。可以看出,現在的4000元遠遠比不上當時的53塊的月收入,只能說,“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以上就是謝哥的回答了,如果覺得沒有模稜兩可的感覺,那就給個機會繼續看下去;

筆者謝哥,是一個標準的80後,不是老學究,也不是小鮮肉,十多年的職業炒股生涯中,集結了一批''民間股神''在一起潛心研究股票多年,總結出一套選股法選擇牛股成功率極高的思路,深受股民朋友推崇:高拋低吸選股法

中元股份是在半年以來一直下跌,總跌幅已到達60%以上,而在近期的半個月以來,才開始出現緩慢上漲。而也是在開始上漲的前一天,出現了底部信號,在兩天後出現了引爆信號,到目前為止,漲幅已達到33.80%。

或者有朋友會問你這麼會分析幹嘛自己不去炒股還在這裡發文!謝哥我呢確實在炒股,你們可以去圈內打聽一下,至於發表文章嘛,則是我的個人愛好,也深知股民的不榮易,也確實是這樣!中國有70%的股民在虧錢!

市北高新是於上月17號號開始出現底部信號的,同時,從這天開始就出現了漲幅,一連十個多工作日下來,漲幅竟達到119.81%

【潛力黑馬】

另外本人本週會選選出幾隻潛力股讓粉絲們參考,這一週的幾隻類似西藏發展的潛力已選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時常關注我的動態!希望大家一起交流,一起進步,也希望我的一點見解給大家帶來幫助!

從上圖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勢是不是跟上面講到的兩隻股票類似呢,都是經過一段時間下跌洗盤迴踩底部支撐後企穩拉昇目前該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撐線附近,相信講到這裡大家都清楚了,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

往事一幕幕,A股大揭秘。資金倆不走,一步殼資源。漲停天天有,就在股票池。有用來點贊,沒用動動手。

想了解指標戰法的私信回覆“底部引爆”,我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覆,也可以關注公眾號“謝哥談股”(微信1638997375) 進行領取。

牛市的步伐慢慢來臨。我們要做的很簡單,抓好屬於自己的機會,佈局屬於自己的機會,靜心等待新的未來,一起努力,一起把握新的明天。

手機(電腦)前的股票愛好者,雖然我們素未相識,但是往後餘生,謝哥祝你卡里有錢,手機有電,車子有油,家庭美滿,股市長虹!


哈哈與你說股


在看到你這則問題的幾天前,我也不知怎麼突然的想到一件事。在80年代初,我們當地有位在商業部門工作的男性職工。當時年齡也就30掛零,在一門市部做負責人。工資也就在45元左右。有一天他8歲的小女兒在過馬路當中,被汽車壓斷了一隻腳,造成了殘廢。肇事方一次性出了5000元用於小女孩的治療和今後的生活。因此我就想這個問題,5000元放到現在真沒多少錢。但把5000元要放到80年代初呢?她父親月工資45元,也就是說5000元相當於她父親月工資的111倍。再回算一下,如她父親現在的月工資是4500元,那80年代的5000元就等於現在差不多的50萬元。


歲月靜好7684209691403


八十年代初,工廠工人,學徒工每月工資十八元,轉正後每月工資二十八元,按現在工資水平每月四千,八十年代比較應在四十元左右。八十年代後期工資有上漲,上漲不大,改革開放,放開了農民手腳,會闖的農民都賺錢了,比工廠工人收入高了,引起大量工人放棄鐵飯碗下海創業,還有部分當管的也下海了,工廠為了留住人開始加工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