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薔薇杆子上做月季嵌芽接或者插枝接後再扦插嗎?

雲之蕓


在薔薇杆子上做月季嵌芽接或者插枝接後再扦插,這種方式適合大批量生產,縮短種植時間,減少人工成本,一些花圃為了快速盈利會採取這樣的方法。但會出現以下這些問題。

1、先嫁接後扦插成活屢獲減低,扦插的薔薇杆子養分是有限,它即使要癒合傷口,還要提供嫁接枝丫生長,生根也是需要養分。有可能會出現嫁接芽假活和扦插失敗。

2、嫁接後扦插成活後,根系生長弱,給後期提供的養分有限,嫁接的枝會生長不良。

3、扦插後管理難度加大。嫁接失敗後,不能馬上進行第二次嫁接。

如果是個人家庭種植還是建議先扦插後嫁接,雖然時間需要長一些。但它有如下優勢。

1、先扦插成活後,可以先把砧木的根養好,不管你養植什麼花卉,跟好才會生長的好,各種抗性也會增強。養好根後再嫁接,後期生長更強壯,會長出更多的優質枝條。

2、可以篩選更優質的砧木,扦插成活可以挑選活性更好的砧木來嫁接。

3、如果嫁接失敗,可以馬上進行第二次嫁接。嫁接出來的型更美觀整齊。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撿石種花”說的還算認可,請幫忙點個贊,關注下,一起交流養花經驗。若能幫忙轉發更是感謝!


撿石養花


在薔薇杆子上先嫁接,然後再扦插是可以的,然後上面嫁接的月季逐漸癒合,底部薔薇杆子逐漸生根,效果很好,苗圃幾萬棵樹狀月季都是這樣一點點繁殖出來的,不過國外和國內不一樣,他們是先培育好砧木然後生長季節進行嫁接,雖然相對來說成活率更高,但是不適合批量生產,所以批量生產樹狀月季,還是先嫁接再扦插。

具體的樹狀月季繁殖過程是,大約11月份後,北放種植的薔薇已經進入休眠這時候薔薇枝幹養分迴流,剪下來扦插效果極好,並且冬季薔薇散失水分比較慢,也為嫁接爭取了時間,不像夏季薔薇杆子扔地上,一會就曬皺巴巴了。對打算嫁接的薔薇杆子,先把薔薇芽點都抹了,這樣杆子後續不容易發芽,也就是不容易長薔薇芽(我一般喜歡用電鑽抹芽),樹狀月季效果比較好,薔薇杆子通體抹芽以後,在頂部對稱性嫁接2、3個芽,在同一高度、對稱性嫁接,這樣可以避免後續砧木一側發黑的問題出現,嫁接以後,對於薔薇杆子可以浸泡一下生根劑,不浸泡也可以,但是浸泡一下效果更好。

下圖我先枝接後扦插的小棒棒糖月季。

然後扦插的環境,最好保持最低溫度5攝氏度以上,保持空氣溼度80%以上,白天如果棚子太陽曬溫度太高,可以適當遮蔭並且噴霧保持溼度。一般嫁接樹狀月季,使用的基本都是嵌芽接,很少使用枝接,主要是枝接的話,杆子一側接一個芽,綁紮嫁接帶不方便,所以很少人使用枝接,但是枝接嫁接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當然如果花友沒有條件這麼嫁接樹狀月季,也是可以有一些其他方法的,比如種一棵薔薇,等薔薇長出來粗壯巨大的筍枝後,對枝條進行抹芽,然後上面嫁接月季,底部環剝生根,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適合家庭繁殖樹狀月季。

下圖T形芽接的樹狀月季。


書香庭院的玉痕


最近這兩年,用無刺薔薇嫁接棒棒糖挺火的。其實先嫁接在扦插,這種辦法在大批嫁接月季時是最常用的,俗稱兩頭忙(下生根,上癒合) 尤其在現在這個季節最適合

但有幾點需要注意,正常扦插薔薇杆子,帶頂端葉片,扦插後要根據溫溼度間歇噴霧,生根前使葉片枝幹不脫水。而先嫁接在扦插,嫁接的切口不能著水,要不影響嫁接成活率,所以不能接後扦插採用噴霧的辦法。



先嫁接在扦插,推薦儘量使用芽接,枝接最好使用生根後的薔薇杆子,砧木活性足,易於嫁接的成活。

下面講一下具體的操作和養護。首先準備好扦插的介質,用椰糠加珍珠岩,就地取材用沙子也行。嫁接好後,直接扦插到介質中,杆子插入十公分左右,澆透水。大批量繁育,扎弓子,蓋薄膜。家庭繁育,可直接插到盆裡,用塑料袋把杆子和盆整個套住,紮緊。營造一個微型大棚的環境,期間表層土不幹不澆,幹則澆透。約二十天左右嫁接點開始生長。成活後切忌不可直接去掉套袋,要逐漸開口,適應環境,直到全部去掉,開始正常養護。

關於具體的扦插和嫁接的方法,我以前的文章和視頻有詳細的講解,歡迎觀注查看。


大盛花卉


一般而言,我們家庭嫁接的話,最好是先把薔薇杆扦插活了以後再嫁接,這樣我們是先把根系養好了,再長枝條,對嫁接後的棒棒糖月季生長相當好,更容易出苗情,因為他的根系已經很發達了。然而大型基地裡一般採用的都是先嫁接然後再插籤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容易操作,嫁接後在頂端套一個塑料袋,在大棚裡做好保溫保水工作,開春出芽後,不斷用肥水催長,所以也會長得很壯,生長也快,因為都是肥當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