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不想打工,回農村能做什麼賺錢?聽農民朋友怎麼說

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你都40歲了,不想打工,這是正常的。能關注這篇文章,說明你是一個積極上進的農民。

因為沒有錢,所以必須打工。因為打工,所以沒有錢。打工永遠是在被人剝削,只會越來越窮。

40歲不想打工,回農村能做什麼賺錢?聽農民朋友怎麼說

四十歲,人生已走完了近乎一半,選擇回農村發展,或是最正確的選擇之一。

農村天地廣闊,能幹的事很多。四十歲之前,如果你足夠努力和節儉,這幾年你打工可能積了少量財富,無論是資金、人脈、或者社會經驗,你都比20歲左右的人更有優勢。你可以做一些小投資快收益的營生,可以夫婦倆一起,建一些農村蔬菜基地,養殖基地,還可以經營一些酒店、農村電商、經貿等。如果你資金匱乏,那就只能做一些投資小的營生,

打工很多年了,應該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了。長期在建築工地幹活的話,可以回村鎮,未來幾年鄉村振興,有很多建設要搞,這幾年脫貧攻堅給貧困戶改造居住環境,改變村容村貌村裡衛生環境,小工程也很多,你可以考慮做個小包工頭,找一些小活幹!長期在飯店乾的話,可以考慮在村鎮或者學校附近開一家有特色的小飯館,長期搞裝修的話,可以考慮在自己所在縣城搞裝修,全包半包都可以!

如果熟悉網絡,可以通過電子商務輸出農產品。首先可以做電商輸出農產品,但是需要你充分了解網絡技術、熟悉線上運營、熟悉物流管理,並且熟悉農業經濟的運行規律。如果你覺得電子商務你不懂,只要懂得社交網絡,可以通過自媒體,輸出鄉村文化。對於城裡人,鄉村的文化是有鮮明對比性的,新鮮、好奇,不一樣的成長印記,是城裡人瞭解農村最直接的窗口,也是在城裡的農村人看家鄉的最便捷途徑。

40歲不想打工,回農村能做什麼賺錢?聽農民朋友怎麼說

如果你是做其他行業,可以在評論裡說出來,大家一起幫你出謀劃策,但願對你有用。

如果想來想去,發現自己沒有什麼特長,那不妨重操舊業吧,做農業。近幾年農村裡年輕人全跑大城市了,村裡幾乎沒有勞動力,然而土地卻沒有跑,大量的土地無人耕種開始荒蕪,所以你的機會來了。回家流轉土地搞種植產業化吧,我不建議做養殖,因為養殖風險太大。關於回農村搞種植,你必須要精心經營,還得搞好一些關係。要了解國家對農業的補貼政策,減小自己的投資風險。

回農村,錢也不是好賺的,幾個雷區你得注意!

其實如果你不想打工了,你在哪裡都是在瞅機會,想瞄準機會開始幹一票,改變打工的命運。大城市的機會按理說是比農村要多的,只不過人多,等你看到的時候,可能已經不算什麼機會了。農村打工的機會少,創業的項目也不是太多!在農村,除了種地,除了搞種養殖,除了做小生意,真的沒有別的出路了!

40歲不想打工,回農村能做什麼賺錢?聽農民朋友怎麼說

第一個雷區前面說過,那就是養殖。如果技術、特色、資金三者缺其一,建議不要開始搞養殖,養活口風險太大了,不建議普通農民去做。

第二個雷區,不要在農村做小生意。有什麼不合適的?說說我們村子吧,看起來小賣部一里路才一個,好像是機會,能賺錢。但是事實是,農村現在哪有人啊?年輕人,消費能力強的群體,都在外面。留下的都是些老年人,掙的錢和兒女給的錢,都被村鎮衛生所那些賣藥的掙去了。開小賣部,是能掙錢,但止不住心慌。磨麵坊、做副食、賣種子和農藥,一切的小生意,前提是農村要有人。

只是一時衝動,還沒有想清楚幹什麼,還是建議腳踏實地的打工。畢竟,農村人經不起折騰,創業還是有風險的。


我是農民工“秦嶺大白”,關心農民,關注農村。更多有關三農的內容,敬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