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轉折——姜維“洮西之戰”


《宋書》《晉書》均記載,魏兵迫使薑母寫信給姜維,勸其返魏,並寄給一付草藥“當歸”,寓意歸來。姜維回信曰:“良田百頃,不計一畝。但見遠志,無有當歸。”姜維說的“遠志”也是藥材,寓意自己不再返魏。

諸葛亮給了姜維實現的“遠志”舞臺。姜維曾九次北伐,其中七出隴右,兩次戰於洮西。第一次為蜀漢延熙十年,姜維與魏大將軍郭淮、夏侯霸等戰於洮西。另一次是延熙十八年姜維又與車騎將軍夏侯霸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洮西之戰”是特指255年蜀魏在洮西的戰役。“洮西之戰”是最能體現蜀漢後期戰略得失的經典戰役。

洮西,歷史上泛指洮河以西及以東部分地區。臨夏州的全部和定西的臨洮、岷縣之部分地方均屬洮西地區。 三國對峙後期,總體特點是魏強、蜀弱、吳孤,這種局面持續到三國歸一統。曹魏雖大,既不能專力對蜀,也不能全力對吳,勢力分散,立於守勢恢復經濟,吳蜀得以共存


姜維北伐的核心思想是經營隴右,它是蜀漢隴右戰略長期的發展演變的結果。漢獻帝建安二十年,孫權以劉備已得益州為由,遣使想索要荊州,劉備回曰:“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諸葛亮六次北伐,都是以隴右戰略重點。

魏在洮水以西的防務鬆弛,給姜維的偏軍深入提供了機會。姜維憑藉對羌俗的熟悉,利用羌民群龍無首之機,已多次深入羌中。姜維將蜀軍主力由漢壽北移到武都、陰平境內,以石營、鍾題等地作為蜀軍屯田練兵的基地。

延熙十八年,曹魏的政局發生劇烈的變化,國內政治鬥爭十分激烈,又有淮南叛亂和孫吳頻頻北犯。“洮西之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這場戰爭又稱為“狄道之戰”,分為兩個階段,即洮西之役和狄道之圍。

戰爭經過 第一階段:延熙十八年八月初至二十二日前後——“洮西之役” 姜維率車騎將軍夏侯霸及數萬人同進。八月,至枹罕,趨狄道。王經在故關統軍抵禦姜維。交戰不利,王經渡洮水,退到狄道。戰爭十分激烈,結果王經大敗,以萬餘人又渡洮河,還保狄道城。對於魏軍傷亡人數,

第二階段:八月二十二日前後至九月——“狄道之圍” 此階段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八月辛未,魏詔命長水校尉鄧艾出任安西將軍,與陳泰協力抵抗姜維,後又讓太尉司馬孚為後續部隊。這樣魏得勢力迅速增長。


鄧艾秘密行軍,爬過狄道高城嶺,夜裡到狄道東南山上,突然齊舉烽火,鳴鼓角,狄道城中將士見救兵,皆憤踴反擊。魏軍內外相應,士氣大增。陳泰率軍借山勢發動猛攻,與蜀軍大戰,在魏軍的內外攻擊下,蜀軍失利。姜維退駐鍾提。

“狄道之圍”以蜀軍的失敗而告終,“洮西之戰”結束,戰爭的結果是蜀軍先勝後敗,魏軍反敗為勝。 戰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洮西之戰”蜀軍前一段的勝利,關鍵是蜀軍佔有天時地利人和,打了一場速決戰。而後來打得是消耗戰,雙方拼的是國力,蜀漢失敗是必然的。

“洮西之戰”是姜維隴右戰略實踐中的一場關鍵戰役,它的最後失敗使姜維失去了佔有隴右的天時,標誌著蜀漢隴右戰略的失敗。洮西一戰是蜀漢後期的歷史轉折,也是姜維人生的轉折點。

《讀史詠姜伯約》 伏羌縣教諭 葉應甲 孤臣酬蜀漢,九戰繼吾師。 數變三分局,人猶一木支。 將軍逢鄧敵,劉禪寵黃兒。 機到心先痛,私懷共惜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