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養兒防老靠不住,是兒女沒有能力養父母,還是沒有心養父母?

聚焦三農熱點說


樓主第一句話中有養兒防老這句話,後文又說兒女,在我們這邊養兒防老,就單單指的兒子,不包括女兒,因為農村的重男輕女思想,認為嫁出去的女人潑出去的水,沒有指望女兒養老的。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家又都開始認為,女孩是招商銀行,男孩是建設銀行了,就算家裡是個獨生子,就一個男孩,也感覺建設起來很吃力了。

我們廢話不多說,轉過來看樓主的這個問題,關於子女贍養父母的問題。其實我自始至終都認為贍養父母和子女的經濟能力無關,最有關係的就是子女有沒有這個心了!

這就像是花錢,掙得少有掙得少的花法,掙得多有掙得多的花發,從最開始的月薪2000到月薪兩萬,肯定是伴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無論是衣服,住宅,車子等等。那孝順也是一樣的,可能錢寬裕點那就多給父母買些東西,甚至上檔次的東西。經濟條件差點,那就少買點,再窮,也可以回家陪父母吃吃飯,說說話啊,這些又不需要花錢,經常回家看看父母是不可能被別人說是不孝順的!

像樓主所說,住洋樓,開小車卻不孝順父母,那肯定是沒有孝心了!

不過在這裡我要提出來一個觀點,由於父母幾十年都生活在農村,熟悉的也就是農村,所以不是說那些住洋房,開小車,卻不把父母接到城裡住的人就是不孝順,只要他們能經常回家看父母就好。其實父母真的不需要兒女給多少錢,送多少高檔貨,只是想看看孩子,知道你過的好,那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侯哥侯嫂


養兒防老,積穀防饑!這是農村流傳的一句老話,可真的能防老嗎?我把你含辛茹苦地養大成人不容易,你以後要好好孝順我,經常聽到父輩這樣教育子女。可我們能左右得了孩子的明天嗎,孩子的靈魂屬於明天,而我們永遠也無法達到孩子的明天!


生了個兒子,等於生了個討債的,父母永遠也還不清的債。所以,農村稱謂兒子又稱之為“討債鬼”,上學需要錢,要張羅,在城裡創業要錢,要湊錢。結婚需要錢,在鄉下藉藉,大多數農村孩子在城裡買房首付幾十萬,都是父母首付的,剛剛就業幾年的農村孩子,不得不回鄉“啃老”。

父母老了,需要人照顧了,可孩子有自己小家庭,有自己的事業了,沒時間!父母生病了,沒時間,父母需要陪伴聊天,沒時間,父母需要伺候了,還是沒時間!父母只能孤苦伶仃,老兩口相依為命,指望不上兒子!



我們還能相信養兒防老嗎?有時不一定子女不孝,而是有心孝順,力不從心啊!生孩子不是防老,而是喜歡孩子,是為了陪伴生命成長的樂趣。


長江老農


這句話說的不全面

其實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兒子是管父母的,不管的只有少數。


那些人不管那?

一是怕媳婦的兒子

農村有句俗語:有個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兒媳,假如兒子本性是孝敬的,但娶了個媳婦是潑婦,男的管不了自己的媳婦,媳婦又不孝敬,那就沒辦法。

二是兒子是畜生

兒子沒教育好,整天啥也不幹,就是一個二流子,年輕的時候吃喝嫖賭,不務正業,就是一個畜生。


龍拍天下


我是農民加偉。看到這個問題,也想說說自己的觀點。歡迎一起討論。

養兒防老一直是大多數人的傳統觀念。也是國人傳統道德里深植的文化。作為中華兒女,孝敬父母應是每個人當盡的責任和義務。

要我說,如果養兒只是為了防老,那麼,也體現了人性的自私。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長大有出息。為家爭個光彩。這是一種心願。也體現了為人父母對子女的關愛。

但,往往也有事與願違的時候。人在社會環境裡,所受到的影響不盡相同。因此,人心也會變。人與人的相處本就是複雜的問題,這種問題在親情之間同樣存在著。

現實中,聽聞更多的是兒女不盡孝養老人的事件甚多。不是兒女沒能力,但因種種原因,導致家庭太多的矛盾,怪這怪那,有的兄弟姐妹太多,在撫養老人的問題上互相推諉。有的時女兒長大後,在某些事情上與老人產生矛盾,最終互相傷害。也有的是兒女真實沒有能力的,甚至還要老人來照顧。

其實,說養兒防老靠不住的老人,畢竟少數,或許,他們曾經真實受到一手養大的兒女的深深傷害。否則,哪個老人能說出這樣的話。這個問題的討論有些廣,人情冷暖各自知,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不是當事人,或許還真無法說清這個事。

但我們必須相信,多數的家庭是和睦的,兒女孝順,父母健康。此生有緣成為一家人,血濃於水,要彼此間互相體諒,幫助。讓父母安心,讓子女放心。

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苦,作為一家人,彼此相依靠才是。孝敬和贍養老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義務和責任。也是教育兒孫的必修課之一。


農民加偉


絕大多數父母靠不住的兒女,都不是經濟上的事,而是良心的問題。

如今這個社會,你可能發不了財,但你絕對有飯吃。中國的父母,大都是那種但凡有一點辦法就絕不會麻煩兒女的人,他們不會對兒女提出任何過分要求。

如果父母老了,如果你窮,你只要不讓他們餓著,凍著,他們就心滿意足了,而且他們也會力所能及的儘量不麻煩你。如果有人說哪個兒女靠不住,那就是他們年邁的父母連這個待遇都達不到!現在誰家再窮,能窮到連父母一口飯都沒有?連多一片遮風擋雨的空間都沒有?只能說,兒女的人品有問題,良心有問題。

任何良心有問題的人,只要他們想想從小到大,父母可以為你省吃儉用,粗菜淡飯,但絕對不會讓你缺吃少喝,破衣爛衫!如果你們也為人父母,自然也知道養兒育女有多艱難,為何就不能將心比心,想想父母的不易。

天下沒有對不起孩子的父母,只有對不起父母的孩子!養兒防老靠不住,靠不住的不是能力,靠不住的是做人的良心!


農民趙老三


這個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回答,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的家裡不是一個孩子,而且還在身邊,又有經濟能力,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又好,養兒就是可以防老的!

而有些家庭,孩子遠離父母,自己的生活壓力又大,在自顧不暇的時候,就沒有時間和能力管父母,養這樣的兒子當然防不了老。

還有的兒女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情況。

當下一代年輕人面臨就業、創業的壓力,中年人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的時候,父母們還是積極的想辦法,看看自己有沒有辦法解決,看看抱團養老,社區養老,養老院養老等方法。養兒不管能不能防老,都不能改變漸漸老去的事實,與其花那個心思嘆氣"養兒不能放防老",不如早點把身體保養好,早點為養老從現在做起!



紫羽說


您好,您的問題是——有人說養兒防老靠不住,是兒女沒有能力養父母,還是沒有心養父母?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有的是“有心無力”,有的是“有力無心”,還有“沒心沒力”的,約等於“沒心沒肺”,自己的父母都不好好贍養。最好的情況還是“有心有力”,這應該是大多數的情況,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工作,很多兒女都已經盡力了,不過有的時候真的無法周全。

近幾年,正是80後主力軍“努力工作!養車養房養兒養老人”齊上陣的時間了。真心挺難的,說一個我家親戚的例子。

82年的老公,86年的媳婦,大女兒即將上初中,小女兒小學三四年級,父母身體還算好,還沒需要兒女照顧,還得幫著接送孩子,一個月兒子兒媳婦掙得也不少,但是還得父母補貼。

真的挺不容易的,小編有時候想想都心累,但是大家都是這樣活下去的,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現在在漸漸老去的一般只有一兩個孩子,當年都響應“只生一個”政策,這重任自然也就只有他來承擔,他自己心裡也有數。沒錢沒法給父母養老,父母一旦真需要自己在身邊天天照顧,又沒有錢。不掙錢沒法養父母也沒法生活,陪著父母又沒法掙錢。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充滿了矛盾!

現在國家也在努力減輕獨生子女們贍養父母的重任,工資扣稅之前減去養老花銷,人性化的公司會有一些回家陪陪父母的假期之類的。

千萬不要認為您家孩子不孝,向好的方面想想,好好活著。


駿景——裡脊


駿景農業


我的爺爺奶奶就是一輩子在幫助兒孫,一直到他們不能勞動的時候,是幾個兒子媳婦輪流照顧,陪伴到最後!

現在我的伯伯輩又是如此輪迴!我覺得家風很重要,一個家庭的頂樑柱的責任感很重要,當整個家族都是上賢下孝的時候,就不會有不養老人的情況出現了

老人得有個老人樣,不倚老賣老,不暗地詆譭兒子兒媳,對孫兒孫女一視同仁,儘自己的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子孫滿堂自然就和樂融融!

中國的國情就是這樣,想活出西方人的灑脫,得有那個環境和條件!不想對兒媳有所幫助,在年老的時候又沒錢又不去養老院,要媳婦伺候,肯定是會有矛盾的!


淡寫的流年


我爸媽說過,他們以後不會來煩我,給我添麻煩,我也別去給他們找麻煩,各自過好各自的,如果我有麻煩,他們會幫我,但他們說了,我已經長大了,他們的義務已經盡到了。我也一樣,他們雖然是我爸媽,但不代表他們就得賴著我,他們可以自己顧好自己,他倆退休工資比我工資都高,但自己玩自己的,如果我有用錢的地方,他們會看情況資助,但僅此而已。他倆有需要幫忙的地方,他倆儘量不用我,讓我顧好自己就得了……而且身邊很多小夥伴的爸媽跟我爸媽都一樣想法。現在什麼年代了,還養兒防老,合著孩子生出來活該受罪的?我以後有孩子,我有什麼事,我也不麻煩他,讓他海闊天空自己飛去,不過也別來煩我~各自安好就得了


金楠熙熙


社會不一樣了,人心也就變了。以前生活很慢,人們也是圍繞著自己鎮生活,能去到的地方也不遠,人們生活也簡單,大部分人也是和地球打交道,以前比哪家媳婦哪家男人會種地。哪家那戶基本都差不多。現在卻差遠了,現在比誰買的房多,誰買的車豪,誰賺的錢多,誰家孩子學的興趣班多,誰用的穿的更加高級。每個人都在追求著名和利。那些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自己是勝利者姿態,那些沒父母幫襯的,心底多少會對父母有看法。特別那些離鄉背井到大城市定居的年輕人,他們真的只能拼自身的優秀,壓力很大的,顧工作家庭孩子,最後顧的是父母吧。其實我們世世代代都這樣,只是現在更突出。所以養老自己備好錢。沒錢靠孩子基本沒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