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具茨山發現神祕“天書”,距今4000多年,這三個地方相互爭搶

河南具茨山發現神秘“天書”,距今4000多年,這三個地方相互爭搶

俗話說:一個河南省,半部中國史。眾所周知,河南歷史文化悠久,是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河南省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而全國8大古都河南就佔了4個,分別是洛陽、開封、鄭州和安陽。目前河南境內發現了眾多的文物遺址、遺蹟,比如我們熟知的安陽殷墟遺址、新鄭的鄭韓故城,而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就是發現於河南的3000多幅神秘天書。

河南具茨山發現神秘“天書”,距今4000多年,這三個地方相互爭搶

這3000多幅神秘的天書分佈在河南具茨山,面積600平方公里,上面的巖畫內容讓專家們浮想聯翩。而最初發現這些巖畫的卻不是考古專家,而是當地的一個農民,叫劉俊傑。上世紀80年代,愛好攝影的劉俊傑到具茨山攝影,當他爬到半山腰時意外發現了許多刻有神秘符號的石頭。從此,劉俊傑像是發現寶藏一樣,沉醉於研究這個像天書一樣的符號和圖形。他怕變了方圓600平方公里的具茨山,拍下了3000多處神秘的符號,而這一爬就是21年。

河南具茨山發現神秘“天書”,距今4000多年,這三個地方相互爭搶

2002年的時候,劉俊傑發現並拍攝具茨山神秘符號發表,引起了考古界和歷史學家的廣泛關注。經過考古專家的研究,具茨山岩畫形成於距今4000多年前甚至更早,而當時的我們炎黃子孫的祖先黃帝曾在具茨山一帶活動。後來繼發現巖畫之後,在禹州市具茨山所屬的九里山、崆峒山、大鴻寨、薈萃山等山上,又發現了大範圍的遠古巨石建築遺蹟。有關專家稱,這在我國是首次發現重大古代巨石建築遺蹟,可能比西方國家的遠古巨石文化更久遠。

河南具茨山發現神秘“天書”,距今4000多年,這三個地方相互爭搶

中國巖畫專家龔天夫欣喜若狂稱,這簡直就是4000多年前的“三峽工程”,要知道4000多年前生產力十分落後,這麼多處神秘巖畫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關於這些神秘的符號的內容,考古專家們也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專家說這是4000多年前黃帝統治時期,這些“天書”很可能是黃帝和上天對話的內容;而有些專家則認為這是大禹治水的遺蹟,是上古時期的“三峽工程”。但是無論是巖畫的內容是什麼,它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後來,河南禹州、新鄭和新密三地為了發展當地經濟,都說具茨山岩畫屬於自己,然後爭得不可開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