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熱火爆的寶釧戲遠非“王八出”《紅鬃烈馬》演良知未泯齎志不變

京劇《紅鬃烈馬》的故事,說唐丞相王允三女王寶釧,因過溺愛,高搭綵樓拋球選婿,球中花郎薛平貴。王允嫌貧愛富悔卻前言,王寶釧力爭不果,與父三擊掌,隨薛平貴投奔寒窯困守,苦度光陰。後薛平貴降紅鬃烈馬有功,被唐王封為後軍督府,王允參奏改為平西先行。西涼作亂,平貴為先行。平貴與寶釧告別出征西涼。平西當中王允大女婿蘇龍、二女婿魏虎分別為正副元帥。魏虎與王允合謀,屢尋藉口要斬薛平貴,經蘇龍阻攔,遂加鞭笞即令回陣。薛平貴竭力苦戰獲得大勝,魏虎又以慶功為名,灌醉薛平貴,縛馬馱至敵營。西涼王愛才,反以代戰公主許之。西涼王死,平貴乃繼位為王。王寶釧清守寒窯備嘗艱苦,雖老母親身探望並無懈志。一日平貴思念王寶釧,忽有一賓鴻銜書至,薛平貴見系王寶釧血書,遂急欲回國探望。恐代戰公主不允,設策用酒灌醉代戰,己乃一路偷過三關而回國。路過武家坡遇王寶釧,夫妻相別十八年,王寶釧已不識薛平貴。薛平貴假問路以試其心,直告己名及別後經歷,夫妻相認。值唐王晏駕王允篡位,興兵捉薛平貴。由代戰公主保駕,薛平貴乃登寶殿,分封王寶釧與代戰公主。

炙熱火爆的寶釧戲遠非“王八出”《紅鬃烈馬》演良知未泯齎志不變

薛平貴與王寶釧的精彩故事,大概有十三四出摺子戲,一般由王寶釧花園贈金演起,叫《落花園》或《花園贈金》,下面是《綵樓配》《三擊掌》,把一個拋球單打花郎對愛情一諾千金的王寶釧演繹得入木三分,接下來《平貴別窯》《誤卯三打》,而《男探窯》則是一出冷戲,隨後的《女探窯》又稱《母女會》《探寒窯》,雖然母女相見哭天搶地,依然沒有動搖寶釧的信念,卻感動靈蟲,口含血書飛往西涼,這便是《鴻雁捎書》,看過血書的薛平貴連過三關,並向追及的代戰公主哭訴寒窯受苦的王寶釧,這齣好戲就是《趕三關》。後面則是舞臺上經常露演的《武家坡》《算軍糧》《銀空山》(過去又稱《回龍鴿》)《大登殿》。隨著時光的推移,刪除冷戲和過渡情節,經過精煉集束成為薛平貴與王寶釧愛情故事的八出經典摺子戲,俗稱“王八出”。

炙熱火爆的寶釧戲遠非“王八出”《紅鬃烈馬》演良知未泯齎志不變

“王八出”幾乎是所有名旦和名老生必須掌握的骨子老戲,而且每逢喜慶節日或者所謂的大義務戲演出之時,“王八出”往往作為好角兒雲集的佳劇上演。1936年10月,北京中南海堂會戲,大軸為全本《紅鬃烈馬》,包括有馬連良、尚小云的《趕三關》,梅蘭芳、譚富英的《武家坡》,譚小培、筱翠花的《銀空山》,程硯秋、荀慧生、王鳳卿、李多奎等的《大登殿》。

炙熱火爆的寶釧戲遠非“王八出”《紅鬃烈馬》演良知未泯齎志不變

建國以後,改革開放前,因為這出戏涉及“兩個媳婦”的問題,雖然未曾像《四郎探母》落得禁演的下場,但梅蘭芳已較少演出。倒是程硯秋、尚小云演出較多,老生譚富英、楊寶森多次與張君秋合演該劇。1958年,就在程硯秋、楊寶森兩位京劇大師逝世前不久,還在電臺留下了聯袂合作的《武家坡》錄音,成為最珍貴的音像資料。

炙熱火爆的寶釧戲遠非“王八出”《紅鬃烈馬》演良知未泯齎志不變

京劇《紅鬃烈馬》故事的來源,據史學家顧頡剛、錢伯城考認,是由唐代薛仁貴與柳迎春的愛情故事變化而來的。我們可以看到《汾河灣》和《武家坡》情節基本上是相同的。另外,宋元時期的戲曲,演繹相府劉千金綵樓拋球打中窮讀書人呂蒙正,並在破窯中夫妻相守的故事,早有流傳,也為薛、王的故事提供了極好的血液和養分。可以說,諸多民間說唱文學互相影響,產生了膾炙人口的戲曲《王寶釧》,深入人心,百看不厭。

炙熱火爆的寶釧戲遠非“王八出”《紅鬃烈馬》演良知未泯齎志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