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男旦漫議

從150多年來京劇發展的歷史長河來看,男旦一直是活躍在京劇舞臺上的歷史現象。從同、光十三絕中的梅巧玲算起,就有餘紫雲、梅竹芬、朱蓮芬、陳德霖、路三寶、王瑤卿、閻嵐秋、馮子和、趙君玉、徐碧雲、朱琴心、時小福、趙桐柵、於連泉,黃桂秋、歐陽予倩等。到了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在二三千年代崛起時。京劇男旦發展到了鼎盛時期,以後又出現了四小名旦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那時候,京劇舞臺上的男旦已經從配角上升到主角的地位。他們不但唱大軸,也掛頭牌,他們的扮相、身段、唱腔、表演、化妝、伴奏,等等,各領風騷,呈現了花團錦簇、美不勝收的繁榮景象。對於這個歷史現象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在今天,男旦是否還有審美價值? 首先,我們應該考察一下產生這一歷史現象的社會肯景。在清末封建社會時期.婦女被禁錮在家中,因此男旦的產牛是合乎歷史潮流,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即使到了民國初年,新思想有所抬頭,但社會風氣依然比較閉塞,連話劇舞臺上的女角旦.也是由男人扮演的。象我國著名作家、戲劇評論家李健吾,他早年就是以扮演女角蜚聲劇壇。所以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出現男扮女角,決不能稱為怪現象,而只能說是藝術創造。如日本的歌舞伎。在其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也通行男扮女角。不過,雙方的歷史背景不同的。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也是各不相同。毫無疑問,前輩男旦演員在發展京劇旦角藝術方面,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有的如梅蘭芳,還在國際舞臺上獲得了聲譽,成為世界三大藝術表演體系之一。其次,京劇男旦在表演女性角色方面所取得的藝術心就也是不可忽視的。就以四大名旦為例,他們在舞臺上創造了各不相同的角色,在唱腔方面根據各自的嗓音條件,創造了各具特色的唱腔,因而形成了各自的流派.為京劇旦角藝術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他如王瑤卿、王蕙芳、趙桐珊、於連泉、閻嵐秋、馮子和、趙君玉、歐陽予倩、張君秋、黃桂秋等,他們的功績也不小,這是誰也否認不了的。這些著名男旦演員創造女性角色的最大特點是力求神似。如果一味在模仿女性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上下功夫,必然會造成矯揉造作的“娘娘腔”,也就會大大減弱觀眾的審美情趣。在這方面梅蘭芳的成就最突出,他唱腔甜美,表演細膩,所以愛梅的觀眾特別多,觀眾愛梅不是愛梅的女性化,而是愛他在藝術上所創造的女性角色。應該承認,國際上對京劇男旦演員有個認識過程,據說梅蘭芳訪美初期,有人懷疑他是個有異性模仿欲的人。後來報刊不得不發表專欄,強調梅蘭芳在各方面都很正常,是個有妻子兒女的人。以後美國戲劇界才逐漸認識梅派的藝術價值。如美國戲劇界、藝術評論的權威司徒克 揚說:“梅蘭芳沒有企圖摹仿女子,他旨在發現和再創造婦女的動作,情感的節奏、優雅、意志的力量、魅力、活潑或溫柔的某些本質上的特徵……他扮演旦角只是力求傳達女性特徵的精髓連帶所有的優美、深刻的感情、溫柔和力量的節奏。“ (參見梅紹武著《我的父親梅蘭芳》一書)我以為他的評論是十分中肯的。

京劇男旦漫議

這些著名男旦演員為培養下一代男旦演員和坤旦演員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至今健在的張君秋、趙榮琛、梅葆玖、楊榮環、孫榮蕙、王吟秋、宋長榮、沈福存、李瑛、溫如華等男旦演員,都受到過前輩男旦演員的指導和影響。隨著時代的前進,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坤旦演員逐漸登上了京劇舞臺,她們當中不少著名演員是四大名旦的入室弟子或私淑弟子。如梅派坤旦演員言慧珠、顧正秋、吳素秋、李慧芳、李麗芳、羅惠蘭、杜近芳、王玉蓉、沈小梅等,程派坤旦演員李嗇華、李世濟、張曼玲等,荀派坤旦演員童芷苓、張正芳、孫毓敏、劉長瑜等,尚派坤旦演員馬博敏等,其他還有名躁一時的四大坤伶新豔秋、雪豔琴、章遏雲、杜麗芸,等等,這些坤旦演員既學流派,又為旦角藝術的發展闖開了一條新路.受到了廣大京劇觀眾的讚賞。

這些著名男旦演員,特別是京劇四大名旦在京劇發展史上的功績是不可低估的。他們不但在旦角藝術成就上功不可沒,而且為旦角擔任剛中主要人物打開了廣闊的道路。在過去的封建時代,女人歷來只能擔任“小人物”的角色,在戲劇舞臺上同樣是如此,只有到了四大名旦漸露頭角的時候,戲劇舞臺上塑造了許多婦女的美好形象,為“半片天”的婦女大長了志氣。同樣,不可忽視的是,舊時代包括京劇演員在內的演員被人汙篾為“戲子”,被人瞧不起的。男扮女角,更是被看作“不入流”的人。然而四大名旦出現在京劇舞臺以後,觀眾對男扮女角有了全新的看法,他們不但不再被人稱呼為“戲子”,而是稱呼他們為“先生”、“老閱”、“京劇表演藝術家”了。他們不但藝術精湛,戲德、人品也好。他們成名以後,決不願被人當作“玩物”看待。據說,有一次某軍閥看了年輕時期程硯秋的演出,他認為程硯秋藝術精良,而且年輕貌美,有點想入非非了。有一晚他擺酒請程硯秋赴宴,被程硯秋嚴詞拒絕。這事在梨園界傳為美談。另外,有錢有勢的姨太太,想在這些男旦演員身上打主意,往往也吃閉門羹。這些藝術家的高尚情操,都是值得後人景仰的。但是,我們的時代正向2l世紀邁進,封建統治早就推翻,人們的殘留封建意識也逐漸讓位給現代意識,因此,女人走上京劇舞臺扮演女角,已經成為天經地義的事,根本就用不著男人來替代。儘管過去的男旦演員在藝術表演上做出了可觀的成就,可是男扮女角,由於生理條件的限制,總有些不自然、不和諧,不象坤旦演員的自然大方,嫵媚動人。尤其是男旦演員到了中年以後,身體容易發胖,如果一個胖男人再在舞臺上男扮女角,如何能創造美的形象。梅蘭芳在晚年塑造的穆桂英,跟他青年時代扮演的虞姬、楊貴妃相比.不可同日而浯。程硯秋晚年以他肥碩的身體,扮演年輕的祝英臺,從視覺審美效果來看,能談得上美麼?儘管他的唱腔幽婉,也無助於形體的不美,荀慧生和尚小云在他們晚年所扮演的女性角色,無論從形體到唱腔、表演,都已經失去“美”的神韻了。由此可見,男旦演員的藝術青春是短暫的,這是自然規律,不以人的意志可以轉移。即使當今京劇舞臺上尚有少數男旦演員仍然在演唱,雖說藝術水平不低,但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也將不得不逐漸退出京劇舞臺。如果他們不顧自身的不利條件,仍然堅持在舞臺上演唱,勢必破壞他們在青年時代留給觀眾的美好印象。

因此,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坤角演員去扮演女性角色,創造美的形象。男旦演員應有自知之明,過了青中年時期,應自覺地從舞臺上引退,他們可以為培養下一代坤旦演員作出自己的貢獻。少數條件特好的男旦演員,可以適當延長他們的表演期,繼續在京劇舞臺上施展他們的才華。有的青少年,如果扮相俊美,嗓音甜潤,適合扮演旦角的,我們也不能硬性反對。如果能培養出新時代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也未嘗不是好事,因為男旦的唱腔。嗓音寬厚,有其特殊的韻味,不是坤旦演員所能替代的。藝術上的創造,男女是平等的,正如有的女性演員根據自已愛好和條件,願意學唱老生、小生、老旦、花臉、武生、丑角,只要演唱得有滋有味,大可不必反對。如女老生孟小冬、梅葆玥,女花臉齊嘯雲、王海波等人,不是同樣受到觀眾的歡迎麼!

京劇男旦漫議

由於旦角唱腔的優美動聽,不少男同胞都喜歡在私下裡或票房裡學唱,這是無可非議的,有的演唱水平還相當高。最典型的例子要算同濟大學地震動力學家鄭大同教授,他從青年時代直到垂暮之年,一直是程派知音,他唱的程腔,幾乎可以亂真。在高等學府和民間,老教授和男同胞愛好唱旦角的,為數著實不少。在大學裡年逾古稀的男性老教授愛唱旦角的,還大有人在呢!

京劇評論家徐城北同志在他的新著《梅蘭芳與20世紀》中,也曾提及京劇男旦問題。他在書中說道:“在社會高速奔向現代化的同時,對京劇流派(特別是由男旦創立的流派)要特別慎重。研究是必要的,改進也是必然的。但是在沒有絕對把握之前,大動刀斧是不適宜的。比如男旦即將滅絕,就是我們在京劇工作方面的一大失誤。”我贊同他對男旦問題所持的謹慎立場。不久前,我接到他的來信,信中他對男旦再次表達了他的觀點:“男旦雖無關主旋律,但在實際工作中,卻是個不容忽視的、未必僅是形式上的重要問題,似乎可以說,不重視繼續發現和培養男旦,現有的坤旦失去對立面、挑戰者,說不定形成滑坡。在古典藝術中,男旦較坤旦有更大的藝術魅力。”這話值得我們重視。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內,我們可以看出前輩京劇男旦演員給後人的影響仍然是巨大的。全國有一名叫胡文閣的著名歌唱演員,他首創以男聲女唱的歌喉和優美的舞姿,贏得不少觀眾的讚賞。觀眾初看他的演唱,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男同胞。有一次他在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節目中演唱《葬花》,眾少女伴舞。他又唱又舞,象天仙美女一般。演唱完畢以後,主持人倪萍小姐和他對話的時候,才發現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歌唱演員。他表示要走梅蘭芳的道路。女同胞的女高音歌唱,為什麼男同胞就不能唱呢?從藝術角度來看,是不分男性女性的。女性既可扮男角,男性同樣也可以扮女角。如果是變性狂的,那是屬於醫藥上的問題,不屬於藝術範疇了。

另一個例子是著名電影演員張國榮,他在電影《霸王別姬》中扮演男旦京劇演員程蝶衣,他那幾句虞姬的唱腔,不是也受到廣大觀眾的讚賞麼!由此可見,京劇男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我以為,對任何藝術現象,都應該瞭解它的歷史和現狀,進行實事求是的探討,避免“大動刀斧”的簡單化方法,這樣才能使我們的京劇藝術更臻於美妙神化的境地。

京劇男旦漫議

(摘自:《上海藝術家》 作者:任明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