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一分鐘哲理小故事,讀後通透了許多

3個一分鐘哲理小故事,讀後通透了許多

掃樹葉的小和尚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裡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會隨風飛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實在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對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將落之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搖樹,這樣,他就可以把兩天的落葉一次掃乾淨了。這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裡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裡如往日一樣落葉滿地。

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搖樹。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的。”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做完的,唯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許多人喜歡預支明天的煩惱。想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實際上,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課要做,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課再說吧!

3個一分鐘哲理小故事,讀後通透了許多

用鈍刀砍柴的小和尚

道衍禪師是明朝的著名佛學家,他一生雲遊各地,老年時住持於北京慶壽寺。

一天早上,道衍禪師到後山散步,看到一個小和尚正在砍柴,只見他揮汗如雨,但砍柴的效率卻非常慢,一根手臂一樣粗的小樹枝,平常人砍三兩刀就斷了,可他要砍幾十刀才行。道衍禪師走過去問:“你沒有磨刀嗎?”那小和尚一見師父來到跟前,連忙停下來施禮說:“師父,我的確沒有磨刀,我認為磨刀是一種貪圖省力的偷懶之舉。”道衍禪師納悶地問:“為什麼呢?”小和尚說:“砍柴與修禪一樣,都需要耐力來堅持,如果把刀磨得那麼鋒利,豈不是一種缺失耐力的體現?我又如何能從中悟出佛道呢?”

道衍禪師微微一點頭說:“你把佛道放在這麼重要的位置,日後你一定能有所修為,你也將會雲遊許多地方,為師給你一個建議,你雲遊各地時都爬著走,不要站起來用雙腿走,你覺得如何呀?一路艱難爬行,應該更能體現出你的堅持與虔誠。”小和尚聽後,“撲哧”一聲笑了,說:“師父,足行於道,手執於事,何苦手足並用去雲遊呢?這算哪門子堅持,這是鬧笑話吧!”

道衍禪師這才哈哈一笑說:“是呀,器利於刃,刃利於事,故意以無刃之刀砍柴以示堅持不懈之德,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執迷?無論做什麼事,就要遵循這件事的道理,認認真真地去完成,這才是最樸實的天地玄機,真禪佛理呀!”

小和尚一聽,當即臉一紅,告別師父下山磨刀去了。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和這個小和尚一樣,明明一分鐘能做完的事,非要故意搞出一些麻煩,以求顯示他的精細;明明一個步驟能完成的事,非要故意多分幾個步驟,以求顯示他的周全;明明已經完成的事,他偏要摸摸索索不肯放手,以求顯得他有責任心……其實這些都是沒必要的,也是沒人會欣賞的。利刀砍柴不是偷懶,鈍刀砍柴也不是堅持,遵循萬物的本真原理,認認真真去完成才是最好的。

3個一分鐘哲理小故事,讀後通透了許多

虛雲禪師說過錯

虛雲禪師在雲遊途中收了兩個弟子。大徒弟勤快,心胸寬闊坦誠。相比之下,小徒弟則心眼多,總在虛雲禪師面前說師兄的壞話。

一天,師徒三人來到了江邊,漁夫正在收拾漁簍和漁網。虛雲禪師想麻煩漁夫載他們過江,漁夫笑笑說:“你們自己撐船過去吧,我的老丈人就住在江對面,你們過去後把船停好就行了。”虛雲禪師謝過漁夫。

勤快的大徒弟馬上就從淺灘上把小船拉了過來,小徒弟一見這情形,又湊到虛雲禪師的身邊說:“師父,你看師兄這麼大手大腳地拉船,下面一定有很多小魚小蝦被壓死了,他這是犯了殺生大過,你應該處罰他。”

“他沒有過錯,他只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虛雲禪師說。

小徒弟反問道:“他殺生了還沒有過錯?難道是小魚小蝦的過錯?”

“不,你師兄沒有過錯,小魚小蝦也沒有過錯,一切過錯只在你。”虛雲禪師淡淡地說。

小徒弟愣了:“師父,我什麼也沒做,怎麼會是我的過錯呢?”

“第一,該做事的時候你什麼也沒做,這就是過錯。第二,佛教雖然講六道眾生,但以人為本,所以在人本的立場上有些真理和事相都不能說破,比如漁民造船捕魚,只不過是為了賺錢生活,這是誰的過錯呢?漁民把船借給我們,蝦蟹因為藏身船底而被壓,這是誰的過錯呢?其實誰都沒有過錯。所以,罪孽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無,無心即無罪,縱有也是無心之過。而你該做之事不去做,卻要無中生有,妄自判斷中傷他人,這難道不是你的過錯嗎?”虛雲禪師說。

小徒弟羞愧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