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東西是德國能造但日本不能造的?

暴風與大地


製造集成電路的光刻機以前是日本人的天下,尼康和佳能曾經佔據壟斷地位。

但摩爾定律驅使下的集成電路工業,集成度越來越高,晶圓尺寸越來越大,集成電路線寬卻越來越窄,日本人漸漸力不從心了,荷蘭的ASML佔據了壟斷地位,為何?因為光學應用的最高境界,極紫光光刻機裡面光學系統日本人根本造不出來,精度要求太高了,只有德國蔡司能造出來。

這只是德國工業的一個縮影。可以說,多數情況下,德國能造出的,日本即使造出來了,也比不過德國產品。德國產品,或精度更高,或適應面更廣,或效率更高,或壽命更長。

日本作為在後面追趕的國家,在工業領域,和德國重合度比較高,是競爭對手,日本人的長處是性價比,產品雖然差一些,但比德國的便宜。

也難怪,德國工人工資比日本高,假期又多,製造成本當然高,但德國又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國,其擅長的機械電氣行業,主要客戶是工業企業。

如果德國產品能幹得活,日本產品也能幹,更貴的德國產品能賣得出去嗎?肯定不能。

工業企業都是內行的理性購買者,不會和錢過不去,客戶購買德國產品,肯定是有道理的,那就是,雖然德國產品更貴,但買德國產品還是合算的,這種合算,或者體現在獨一無二的精度,或者體現在獨一無二的加工尺寸,或者體現在獨一無二的生產效率。

雖然德國產品比日本貴,但客戶有時候必須買德國產品,為了更高的精度,為了更廣的加工適應面,或者,即使產品更貴,但更高的效率和更長的壽命,在全壽命管理上,更貴的德國產品反而成本更低。

總之,更貴的德國產品能賣得出去,肯定是因為它更好,便宜的日本產品只能用低價爭奪市場,技不如人沒辦法。


魚眼貓眼鷹眼


在“有無”方面,沒什麼是德國能造,而日本造不出來的。在“好壞”方面,德國幾項工業產品,還是遠勝日本的。

德國蔡司ZEISS,是世界公認的最好的鏡片,廣泛應用在尖端科技、望遠鏡、顯微鏡、專業照相機鏡頭、天文望遠鏡、星象儀、眼科儀器、高精度電腦手術儀器、美國阿波羅飛船登月等領域和裝備上。我們普通人熟悉的,是諾基亞手機以及索尼數碼相機使用的蔡司鏡頭。

德國ZF變速箱、MAN曼恩重型卡車發動機,公認世界第一。汽車三大件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日本汽車號稱經濟、可靠、安全,我們必須承認日本比中國先進,但是在世界上,尤其是在重型卡車領域,德國變速箱和柴油機世界公認第一。連美國的M1A2主戰坦克都不得不用德國動力包,不是美國不能生產,而是真的不如德國的好。

此外,德國工業機床、西門子齒輪組、精細化工(代表企業就是巴斯夫)等,都對日本形成顯著優勢。但是,順著問題的口吻,我們必須承認,日本是人口1億2千萬級別的國家,而德國只是8000萬人口級別的國家。德國的優勢在於時間的積累(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處於領導陣營,日本是後發追趕陣營),而日本的優勢在於規模。因此,日本工業的覆蓋面比德國廣,尤其勝在電子工業方面(比如索尼大法),而德國的產業深度較日本更有優勢。


探為觀指


我的前面一個號回答被刪了,看這個吧

似懂非懂的人都認為德國牛,但是真正在該領域懂行的人都知道,德國跟日本不是一個級別。準確的說,德國的厲害領域汽車機械重工機床醫療器械日本比他領先幾十年(不誇張),日本能做的很多德國做不出來。下面我逐一說出來。日本的GDP瞞報不少。

什麼萊卡蔡司鏡頭,不需要尼康佳能出馬。奧林巴斯都能吊打卡爾蔡司。以前是有望遠鏡,現在美國間諜衛星包括各種顯微鏡眼科醫療設備基本都是佳能尼康奧林巴斯。德國最不要臉,徠卡蔡司鏡頭基本是日系尼康富士柯西納代工。賣的是品牌情懷。

再來說精加工,日本馬紮克大隈基本吊打德系所有了,根本不用精森,天田三菱東芝出手。德國瑞士很多加工中心機床車床用得日本的主軸絲槓包括對刀儀。西門子現在根本就打不過東芝,更別說日立三菱了。德國最大的德瑪吉早就被日本精森收購了。

再來個熱烈的汽車行業,日系發動機毫無懸念領先德系25年只多不少實際差距更大。具體去查查馬自達的均質壓燃,日產可變壓縮比,本田帶預燃室超稀薄燃燒效率都超過45%。法國雷諾標緻德國奔馳寶馬上世紀研究了幾十年都研究不出來了均質壓燃和可變壓縮比混動更是早了幾十年。就拿豐田的2.0T來說,全段無極可變正時,雙噴射(直噴加岐管)雙渦管雙循環(奧拓加阿特金森)中冷。這些黑科技吊打保時捷那款高功率ea888.其實渦輪增壓發動機都是可以調一階二階參數的提升動力馬力,德系車是犧牲壽命為代價增加低扭和馬力,而且環保還不達標。德系發動機最高效率大眾37.5%,每1%效率提升是非常困難的,可以說是一個代差。大眾技術應該趕韓國現代都差好遠,韓國現代摩比斯有自己獨立的AT還有雙離合,大眾的溼式雙離合還是博格華納博世的,大眾連一款正時鏈條都造不出來。地表最強四缸三菱2.0T4G63還有日產最強六缸3.8TV6都是改裝調教出3000馬力的2.5破百的怪獸。吊打歐洲所有12缸5.0排量以上的車有沒有???再說帕加尼科尼塞克布加迪蘭博基尼的製造背後有日本松浦製作所石川島播磨重工幫他造。

再來說重工機械,日本小松日立川崎住友單獨領出來哪個不弔打蒂森克虜伯,更不要說三菱了。挖機推土機採礦哪有德國什麼事???就起重機還可以一點。懂工程機械這一行的都知道,即使已經有二十年使用經歷的二手小松,日立住友也比利勃海爾蒂森克虜伯新挖機強,有力氣而且速度幹活快,線性流暢

再來看航天,日本火箭技術領先我國二三十年沒異議吧,要不是返回是衛星載人航天涉及洲際導彈領域技術日本航天世界第二應該沒問題。具體去查日本外星探測器,隼鳥一號二號。

再來看半導體光刻機,尼康就在去年已經開發出7nm紫外侵潤光刻機了,秒殺荷蘭ASML有沒有???荷蘭ASML還是個(美日德)組裝貨,自己技術佔比不到15%,尼康可是全自主所有零部件自己開發自己研製,已經有英特爾英偉達的訂單了。要知道英特爾生產設備最佳最必要供應商前20家有19家日本的。


軒轅無敵弒神


特別是汽車 日本引領了未來,因為混動車才是趨勢,本田豐田碾壓德系,德系根本沒有混動技術儲備,一但趨勢成為現實 德系就此出局!日本車企看的更遠,德系車 已經摸到天花板了


心奧小木梅子


在日本很多23十年車齡的皇冠公爵王還在跑出租而且車況很好,不知BBA有幾臺可以跑起來的。


jxm139638


這個還真不知道。

不過最貴的基本是德國🇩🇪貨,日本貨的性價比就比較高(沒錢便宜)。

比如zf和愛信,zf基本是豪車才用,愛信十幾萬的車就能用。

比如萊卡和索尼,索尼最貴的8萬多,萊卡最貴的22萬多。

比冰箱,德國🇩🇪利博海爾冰箱頂5個松下冰箱都富裕。

然後看雙方工人工作時間,德國🇩🇪工人一週工作28小時,雙休,待薪年假30天,全年一半都是假期。

日本工人隨說工資跟德國工人差不多,基本一週工作時間頂德國工人兩週的,休假天數更是不能比,雙休也不能保證。

德國貨處處體現出高級的一面,當然你買不起可以隨便黑!

最有力的證明就是奔馳,寶馬,奧迪在中國連年增產。


靜心思考人生1234


說點個人看法

德國和日本做為兩個二戰戰敗國,在二戰後快速實現了復興,都是以製造業見長。但其中也有一些差異。

德國做為歐洲一個老牌製造業大國,其製造業的歷史積澱更加深厚,且國民稟賦中的工匠精神,讓其在世界製造行業擁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萬寶龍、雙立人、萊卡、森海塞爾等等都是世界響噹噹的品牌。

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慢慢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其歷史積澱不夠,但靠著不懈努力,慢慢實現彎道超車,其中在製造行業的發展路徑值得大家學習,利用其製造能力,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把產品做到更大的商品話或者實現量產,雖然頂級市場做不了,但專注中高端市場的定位也實現了偉大成就。


上古小胖


德制與日製在伯仲之間,德國的東西有某種信仰在其中,說的直白點就是品牌溢價很高,再直白點就是日貨性價比碾壓德國,最後直白點說:德國貨裝逼而已……


一曲晚唱煙雨中


從我們日常生活品來說我認為德國貨遠不如日本貨。再更高階的軍事以及國防方面的產品我就不知道了。


Szcdragon


洗腦領袖馬克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