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皇帝大多壽命比較短?

菩薩我想對你說


- 自秦朝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以來,中國共有8個基本統一的封建王朝,分別是:秦朝、漢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明朝皇帝平均壽命 40.8 歲,在8個王朝中排名第四,排名第一的是清朝53.3歲,排名最末的是漢朝29.6歲,元朝、秦朝、隋朝都是短命王朝,排除這三個王朝,明朝確實是除漢朝外壽命最短的王朝

- 明朝在位皇帝20位(包含南明),活的最久的當屬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活了71歲,活的第二久的便是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活了65歲,還有一位活的比較長的就是28年不上朝的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活的較短的就是朱允炆、朱由校分別活了26、23歲,其實明朝沒有什麼短命皇帝,大部分集中在30-40歲。明朝相對於其他幾個朝代最突出的就是太監監國,出現了劉瑾、魏宗賢此類權傾朝野的太監,太監是有生理缺陷的,天天變著花樣給皇帝尋樂子,每天陪著皇帝醉生夢死,縱慾過度,皇帝能長命才怪了。

- 清朝皇帝一共12位,乾隆作為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活了89歲,清朝第二長壽的就是乾隆的爺爺康熙,8歲當皇帝,掌政60年,活了69歲,大多壽命都在50歲以上,真的是高壽王朝。


- 中國皇帝壽命列表


天才眼鏡小強強


明朝從1368-1644年,共16位皇帝,壽命最長的就算開國皇帝朱元璋了,大約70歲。其次是永樂皇帝,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五六十歲,在帝王裡算是長壽的了。多數皇帝三四十歲就掛了。

有人認為短命因為好色縱慾過度,這是對的,但不完全。男人,有幾個不好色??一但成為皇帝,那還不可勁兒造?嘉靖皇帝不僅好色,還吃丹藥,在位四十五年,所以好色不是全部原因。

比如明景帝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當太子,縱慾過度,明光宗不僅縱慾過度,還吃錯了藥,在位一個月就死了。明武宗也是好色造死的。

明憲宗有戀姐癖,愛上一個大自己17歲的宮女一生不離不棄,這個宮女死了,憲宗悲痛過度不久掛了。明孝宗只愛張皇后,一夫一妻,在歷史上少有,是染病去世的,不是好色。崇禎皇帝是末代皇帝,國滅自殺的。建文皇帝失蹤的。

當然,好色縱慾過度是重要原因。


爬上雲彩看地球


明朝的皇帝平均壽命較短,15位皇帝中僅開國皇帝朱元璋達到70歲,壽命較長的為朱棣64歲,朱厚熜60歲,朱翊鈞57歲,朱高熾47歲,朱見深40歲,其他均低於40歲,朱常洛38歲,朱瞻基、朱祁鎮均37歲,朱佑樘、朱載垕均35歲,朱由檢34歲,朱厚照30歲,朱祁鈺29歲,朱由校22歲。平均壽命42歲。其中9位皇帝都低於40歲就去世了,和皇帝優越的生活條件比起來,確實壽命太短了。


造成短命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應該有以下幾方面。

一、明朝那時候的人們並不懂得像現代人的健身和養生,皇帝豐富的物質生活,讓他們大部分都身寬體胖,體態臃腫,像後世的朱翊鈞、朱祁鈺、朱常洛、朱由檢幾乎常居深宮,行動則乘轎,缺乏體育鍛煉,長久就會導致身體虛弱多病,可能存在各種肥胖病。當時的醫療水平並不能認識和治療。

二、明朝的皇帝為了長生不老,多相信方術,命人煉製丹藥,煉製方法都不科學,用硃砂等煉製,嘉靖皇帝朱厚熜就經常服用丹藥,這會導致重金屬中毒。還有為了性生活方面也服用丹藥,這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三、縱慾過度,皇帝的配偶除了皇后,還有眾多的妃子,才人等,甚至宮中的所有宮女,只要皇帝看得上,都可以臨幸。如明武宗朱厚照、熹宗朱由校、朱常洛等。朱厚照甚至到民間強奪民女,甚至民間已婚的女人。性生活沒有節制導致身體被抽空。


四、作為皇帝,要時刻想著如何將權力抓牢,時刻提防著別人窺視皇位,以及如何管理內官及外臣,如何應對各種各樣的家國問題,會導致心力交瘁,長此以往,也會導致身體疾病。

當然還有可能明皇朱家可能存在某種家族式的遺傳疾病。


這樣明朝的皇帝比較短命就可以理解了。


北地君


明朝的皇帝短命不短命,這個要看所謂的短命是怎麼算了。中國歷史上,皇帝的平均壽命很低,只有三十多歲,這麼算起來,明朝的皇帝壽命談不上特別短。那麼,隨便說說吧。

1.明仁宗朱高熾,活了46歲。朱高熾並不太受他父親朱棣的喜愛,所以,太子生涯過得比較憋屈,估計憋屈也是死亡原因之一。當然,朱高熾最主要的死因還是肥胖。據史料記載,朱高熾三十多歲的時候走路都需要有人攙扶才行,可見肥胖有多大的負擔,至於死於什麼病,史料沒說那麼詳細,不過,肥胖肯定是主因。

2.明宣宗朱瞻基,活了37歲。朱瞻基一生勤勉,算得上是個很稱職的皇帝,他也是明朝“仁宣之治”的實際締造者。不過,史料對於他的死卻惜字如金,只說他在短暫生病後就駕崩了。按照他家的肥胖病史推斷,推測應該死於心腦血管病。

3.明武宗朱厚照,活了31歲,號稱“頑童皇帝”,一生荒誕不經,到處遊玩、戲耍,特別喜好玩樂,連朝堂都是設在他的死人動物園——豹房。後來,朱厚照遊山玩水,落入水中,受到了驚嚇,回宮之後不久便病死了。這應該算是“驚悸而死”。

4.明世宗朱厚熜,活了60歲,著名的“道士皇帝”,事實上,朱厚熜不算是短命的皇帝,可他的死因比較好玩一些,也就寫寫吧。眾所周知,嘉靖皇帝一生都在修煉仙身,只可惜最後還是被上帝帶走了。他吃的仙丹比較個性,是提取處女月經血,混以烏梅等藥品,做成了“紅丸”。他的死因也跟這個有關,汞、鉛中毒,當然,大姨媽吃多了也是會出事的。

就寫這些吧,歡迎網友們留言補充吧,大家討論著玩,單純討論問題,謝絕語言攻擊


貓叔說歷史


如果拿大數據來說,明朝皇帝平均壽命並不太低,當然比現在人的壽命他們當然算是壽命短的。可是你回到明朝那個時代,那個醫療條件,和衛生環境明朝皇帝並不是壽命最短的一群人,至少他們的平均壽命是大大高於普通百姓的。

我去查了一下資料,明清:平均壽命33-35歲。明朝國祚276年,一共有16位皇帝平均壽命只有43歲,明朝皇帝當中朱元璋活的最久,只有他活過70歲。明朝高壽的皇帝不多,太祖和成祖壽命高一點,這可能跟他們戎馬一生身體結實有關,到了後任的皇帝,由於越來越養尊處優,出則乘馬坐轎,平時又不用勞動,所以身體素質肯定無法和他們的祖先比。

但是即便如此皇帝的平均壽命還是比百姓的平均壽命多。這也就合乎情理,因為相比如百姓皇帝不管是生活環境,還是吃喝用度,以及醫療條件都是普通百姓望塵莫及的。皇帝生病了有專門的太醫,所謂太醫那基本上就是我們協和醫院的專家教授,都是全國來說醫術比較精湛的,而且藥材只要市面上有的藥,就沒有皇帝用不起的。

而百姓就沒有這麼好的命,普通百姓得了重病那就基本上在家等死。而且普通百姓生活條件和飲食條件那和皇帝是無法比的。所以在古代只要能活到六十歲那就是高壽了,大多數人在三四十歲就因各種疾病而去世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每個王朝的皇帝都有在位時間長的,也有在位時間短的,不能只說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30年,第二個皇帝朱允文不用說了,讓朱棣靖難了,第三個皇帝,明成祖朱棣當了22年皇帝,第四個皇帝仁宗朱高熾在位1年,病逝,第五個皇帝宣宗朱瞻基在位10年病逝,嘉靖皇帝在位45年,神宗皇帝在位48年,還有幾個在 位10多年的,就不一一舉例了,如果朱高熾和朱瞻基不是因病去世那麼早,明朝會更加強大。


淺談小郎君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漢民族創建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因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明朝享國前前後後276年,皇帝老老少少共16位(南明不在列)。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定都於應天府(南京);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北京),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

俗語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要照這個標準看,2017年中國預期人均壽命也就七十六歲,那麼現代大部分人還是與眾皇帝們一樣,早早撒手人寰了。不過,這個一定要回到當時社會背景下考慮問題。

明皇們平均壽命是42歲,而根據一些資料估計,明代人們平均壽命只有45歲左右。這樣,皇帝們也算高壽了!明皇們人生有很多特奇葩,介紹幾位瞭解一下。



一個個長得老像了!

這16位中,開國洪武皇帝朱元璋算最高壽,享年71歲。原名朱重八,這個從小差點餓死,打仗差點戰死,掌權後差點色死。一輩子放過牛,種過地,做過長工,當過和尚,報名參軍,從士兵一直幹到統帥,最後當上皇帝,死後能讓大清康熙皇帝三跪九叩的,民國總理孫大炮頂禮膜拜的,廣大網友們日夜懷念的,歷史唯此一人。這麼命運多舛,艱險婉轉的人盡然活了那麼大歲數,真應了那句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真真服了!

接下來是永樂大帝,享年65歲。這位永樂大帝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好好的王爺不想當了,領兵南下發動靖難之役,趕跑了侄子建文帝。召集群臣,問:“服----不----服???”“嗯?不服,誅滅你十族!”後遷都北京,從此天子鎮守國門。文治永樂大典,武功親征討元。遣使北巡庫頁島,鄭和寶船下南洋。國富民強,來朝萬邦,皇帝典範!👍

正統皇帝朱祈鎮,享年36歲,兩次在位,前後共當了22年皇帝。正統14年,皇帝領兵打瓦剌(就是內蒙外蒙草原上的人民),發生了有名的“土木堡之變”,自己被俘。瓦剌本想著皇帝奇貨可居,打算好好的勒索點錢花,但北京方面根本沒吊。老朱家人有的是,于謙(不是抽菸喝酒燙頭那個啊)幾個人碰了碰,那就再立一個,便是景泰帝朱祈英,正統皇帝同父異母的哥哥。瓦剌一看,弄不著錢花,還養著個白吃白喝的主,就求著北京說:你們弄回去吧,行不!於是,正統皇帝“北狩一年,榮歸故里”。到家被軟禁了七年後,發動了個奪門之變,又當上了皇帝。

再往下,嘉靖皇帝朱厚熜,活了60歲,當了45年皇帝,好像有27年不上朝(他孫子萬曆更狠,一生氣28年未上朝)。這位是著名的道士皇帝,成天燒汞煉丹,養生唸經,上表自封,疑神疑鬼,整的不亦樂乎。對了,為了煉丹採藥,有一次差點被累急眼了的宮女們給勒死。這位皇帝雖然不愛上朝,大奸臣嚴嵩父子把持朝政,但是國家卻運轉良好,這其實也能證明嘉靖絕頂聰明,運籌帷幄。故後世有明朝最明君之說。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享年31歲。這位皇帝特貪玩兒,二X青年歡樂多嘛,沒事就過家家,還了弄個豹房,養了好多美女😊;要不就搞自由市場,親自參與做買賣。而且還喜歡打打殺殺,自封威武大將軍。至今不理解,大將軍比皇帝還大嗎?王陽明正是此時創立心學,知行合一,龍場悟道的。《唐伯虎點秋香》中寧王造反就是在正德一朝。正德皇帝不好遊玩嘛,有一次划著小船浪著雙槳,一不小心掉水裡,撈上來後生病未愈就一命嗚呼了。最新評價他是一位追求自由,個性解放的時代好青年。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像

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非常著名的木匠皇帝,16歲即位,23歲玩完。具說是吃“仙藥”爆亡。天啟一朝黨爭閹宦直接導致大明衰亡。九千歲魏忠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每次單等皇上做木工正高興時彙報工作,尖聲細語的說:“皇上,您看這事怎麼恁啊?!”這時,皇上總會來一句:“你看著辦吧!”完了繼續拾掇那些個錛鑿斧鋸,順手畫線抹膠。具說當時他的木工技藝為天下第一。老子當皇帝不及格,手工還玩不好?!🐮X大發了!

明朝最後一位是崇禎皇帝,終年35歲,在位17年,北京被攻破後以發矇面,吊死煤山。具說崇禎是一位有志青年,抱負遠大,滿腔熱血。怎奈天不遂人願,地不長糧草。境內烽煙四起,陝北米脂李自成扯旗放炮,嘯聚山林,號稱闖王,起義造反。東北那嘎滿洲人也躍躍欲試,成天喊叫著要喧賓奪主,自立為王。當時袁崇煥鎮守寧遠城(現遼寧省興城),兵精良將,人強馬壯,糧草充足,威名遠播。賊人領兵來犯,只一炮就烘死了努爾哈赤。此人中龍鳳,國家棟梁,最後竟落個“通敵賣國”,被處千刀萬剮,愚昧世人爭相食其肉。如此皇帝離心離德,王朝人心煥散,死的時候只有一個老太監陪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反正歷史都出奇的相似。每個王朝的結束都是伴隨著短命皇帝的出現。而天子繼位越小,王朝命運也越是風雨飄搖。


隔壁那個王老師


明朝大多皇帝壽命比較短,大概原因有:

一,登基年齡小,過早接觸性生活,縱慾過度。(有的幾歲,十幾歲就當皇帝了)。

二,濫吃補藥(丹藥)。

三,不排除遺傳因素。

四,非正常死亡(如崇禎)。

歡迎點評。


WM曉奇


明朝皇帝大多壽命不短,洪武帝登基時就一大把年紀了,萬曆在位超三十年。

明朝正是由於多位皇帝壽命偏長,導致太子一大把歲數才繼位,導致多位皇帝在位時間不太長。


鬼影147951010


皇帝在病魔之前與普通百姓沒什麼區別。尤其是惡性傳染病來臨,不分男女老幼貴賤高低貧民皇室一視同仁。有統計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不超過40歲,歷代皇室的人也差不多高不到哪去。古代人生育早,不到40多歲已經有了孫輩出生了已經完成傳宗接代,除非過早夭折的沒有後代。古代的醫療技術沒有那麼優秀能讓人們大幅度提高壽命,皇帝與貧民的平均壽命沒什麼區別。不要看那幾個能長壽的,能長壽的是個別現象不是普遍現象,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只是讓人羨慕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