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不愧是神級紀錄片,道出文化人的風骨

如果要問國內最牛學校是哪一所,答案也許出乎你的意料,答案是西南聯大。

這所頗具傳奇色彩的大學,在短短8年的存續時間內,卻創造了其他學校可能80年都無法達成的成就。

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元勳,超過170位的兩院院士以及上百位的學者大師。

所有的這些,全部來自——

《西南聯大》


豆瓣9.3,不愧是神級紀錄片,道出文化人的風骨


如今,西南聯大似乎慢慢被人們淡忘,但是珍貴的歷史總會熠熠生輝。

於是一部紀錄片來到了觀眾面前,並迎來了觀眾們史無前例的高度關注。

紀錄片是需要靈魂的,如果僅僅是進行史料的堆積。

即便題材本身極具話題性,註定也無法引起觀眾的共鳴。

豆瓣9.3,不愧是神級紀錄片,道出文化人的風骨

而《西南聯大》這部紀錄片的魂,就是無數文人志士為追求知識的那份激情,那份執著,那份忘我,那份骨氣!

我們可以看到歷史學者陳寅恪先生,他不顧當時已經相當嚴重的眼疾。

放棄治療的機會,毅然決然離開淪陷區。

彙集到西南聯大的南遷隊伍中,用僅剩的左眼繼續授課。

豆瓣9.3,不愧是神級紀錄片,道出文化人的風骨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一組讓人感動的數據。學者在逃出難民的佔比超過了55%。

國家能在生死存亡之際依舊堅挺,文人挺直的腰板就是最好的支撐!

我們可以看到聞一多先生,在西南聯大轉移昆明時,徒步從長沙,行走三千多里來到昆明。

顛沛流離中,只為了能親身接觸戰亂中的中國,傾聽民眾們的心聲,寫出更切身,更具血肉的吶喊。

豆瓣9.3,不愧是神級紀錄片,道出文化人的風骨

我們可以看到西南聯大的學子們,擠在透風漏雨的茅草屋裡,忍受著臭蟲的叮咬,可依然苦中作樂。

雨水打在鐵皮製成屋頂上,響到老師無法上課,那就“靜坐聽雨”;

被臭蟲咬到睡不著,就拿個玻璃瓶,將臭蟲們捉著裝進去,順便還能觀察下臭蟲的繁衍生息;

男生經常吃不飽飯,於是練就了將碗當飛盤的絕技,人還未到打飯口,碗能不偏不倚先飛過去。

豆瓣9.3,不愧是神級紀錄片,道出文化人的風骨

西南聯大的學子們永遠對生活熱情洋溢,永遠對知識如飢似渴,永遠對國家充滿熱愛。

而建立西南聯大,讓它在戰亂中依然可以永保初心的,是三位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學者:

南開大學的張伯苓,清華大學的梅貽琦,北京大學的蔣夢麟。

正是他們三人的不懈努力,才把三所風格上完全不同的大學整合在一起。

豆瓣9.3,不愧是神級紀錄片,道出文化人的風骨

他們永遠將國家的利益放在最大,小家的利益放在最小,從沒有產生利益的紛擾。

也正是在這和睦的氛圍中,學子們才能將注意力真正集中在知識的吸取上,讓西南聯大成為了“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節目組為了貢獻給觀眾們最真實,最具情感的資料。

不僅收集到了很多珍貴的影像資料以及歷史照片,其中很多都是首次公佈於世。

豆瓣9.3,不愧是神級紀錄片,道出文化人的風骨

而且還奔赴了多個國家,採訪到了目前在世的可以接受採訪的49名西南聯大的學子。

他們談起西南聯大,依然神采飛揚,依然充滿眷戀。

只可惜,真正觸摸到它的人都在慢慢走向生命的最後階段。

其中最年輕的都到了90歲。痛心的是,在節目播出時,又有三位老者去世。

西南聯大的歷史是一段心靈滌盪的歷史,接觸到它的人無不得到啟示,無不心生嚮往,無不激情洋溢。

它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值得我們每一個國人銘記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