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收藏,面值越小漲幅越大,真的是這樣嗎?

錢幣收藏,面值越小漲幅越大,真的是這樣嗎?


面值越小,漲幅越大?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面值中的學問。

錢幣通常有兩種用途,一種是在市面上進行流通,一種是退出流通之後進入收藏投資領域。一旦進入到收藏領域,錢幣的價值就不能單一的以面值進行衡量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先拿2000年7月1日起停止流通的第三套人民幣舉例。

第三套人民幣分幣:1分、2分和5分。目前的單枚市場價分別為:1.2元、2.2元和8元。以面值為標準,分別漲了120倍、110倍和160倍。平均每年增值13倍以上!真是驚人啊。

可見,面值小並沒有阻礙錢幣的升值,相反,小面值有越來越稀有的趨勢。這是為什麼呢?

錢幣收藏,面值越小漲幅越大,真的是這樣嗎?

圖:第三套人民幣 1分


錢幣收藏,面值越小漲幅越大,真的是這樣嗎?

圖:第三套人民幣 2分


錢幣收藏,面值越小漲幅越大,真的是這樣嗎?

圖:第三套人民幣 5分

據傳,中國人民銀行曾經預備發行500元大額人民幣。雖然目前並沒有發行,但是我們可以窺見到,隨著通貨膨脹越來越加劇,人民幣的結算只依靠100元紙鈔,顯然已經不夠用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動輒買瓶飲料也要十元左右,吃頓飯也要數十元。

對小面額的紙鈔的需求越來越低,銀行的發行量自然也相應調整。可以預見,未來,如今的1元面額紙鈔即將像1分2分5分紙鈔一樣,徹底退出人們的生活。到那時,稀有的存世量反而有助於錢幣升值。

2018年5月1日,第四套人民幣退出流通。1元紙鈔最新價格是12元,漲幅12倍。2元紙鈔最新價格是45元,漲幅22.5倍。可見,小面額紙鈔在升值表現上異常出色。

錢幣收藏,面值越小漲幅越大,真的是這樣嗎?

圖:第四套人民幣1元


錢幣收藏,面值越小漲幅越大,真的是這樣嗎?

圖:第四套人民幣2元

對於退市流通鈔,要看存世量。稀有面值存世量一般較低。對紀念鈔而言,一看題材,二看發行量。面值因是統一的,所以無關緊要。

比如建國紀念鈔,發行量6000萬張,即便發行量如此之高,依然憑藉著"首枚建國紀念鈔"這一重大題材,穩穩佔據了升值的制高點,最新價格335元左右一張,漲了6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