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殺雞儆猴,范冰冰事件後續……

不只是殺雞儆猴,范冰冰事件後續……

據悉,伴隨著“演藝圈明星、導演、編劇補稅工作已經展開,相關單位及個人需要補繳過去三年內稅款”的消息不斷擴散,緊張的情緒開始在影視行業裡蔓延,許多娛樂圈相關的網絡工作群裡,已經開始討論該如何應對。

包括導演高群書在內的相關從業者,都開始在微博上吶喊,呼籲不要“一刀切”;有編劇從業者在朋友圈裡大發雷霆,某編劇甚至表示希望此事形成議案;還有相關從業者悲觀地感慨,預計很快就會輪到自己頭上:“如果真按照這個方法繳納,很多明星都吃不消。”

不只是殺雞儆猴,范冰冰事件後續……

相關微博、朋友圈

而所有這一切焦慮的根源,都來自於網絡上廣泛流傳的三張截圖:一份“稅務總局下達浙江總局”的文件顯示,當地改核定徵收為查賬徵收,相關單位/個人需要按照過去三年收入的70%(最少),按個人勞務來補繳稅款;某上海從業者在微信群裡表示,上海地區要按照70%的稅基和30%的稅率來徵稅;東陽永康方面傳出的消息則為按照35%的稅率補繳,做輔助服務的可以免30%計入營業成本。

不只是殺雞儆猴,范冰冰事件後續……

瘋傳的截圖

以其中一張截圖裡附帶的“浙江方案”為例,經計算,如果一家工作室2016至2018年三年總收入總收入為100萬,其實際所得按80%計算,其中的70%需要按照40%(最高勞務稅率)的稅率繳納稅款,減去已經繳納的部分後,該工作室需要補繳19.2萬元的稅款,佔其過去三年總收入的20%。

不只是殺雞儆猴,范冰冰事件後續……

另外,官方還給它們劃定了時間紅線,必須在2019年2月底之前完成補稅。也就是說,留給娛樂圈明星依法補稅的時間不超過3個月。

自從崔老師在微博上揭露范冰冰、馮小剛的問題以來,娛樂圈的逃稅的黑幕就已經被赤裸裸的被曝光出來,當然,最後這一事件以范冰冰被罰8.83億天價罰款而告終。

但很顯然,有關部門對娛樂圈的稅務亂象要一查到底。

一直以來,中國的娛樂行業一直享受著國家特殊的優惠政策,最為典型的就是對影視產業的稅收政策。所以,一些單純為了增加財政收入的影視避稅聖地就出現了,比如江蘇無錫、浙江東陽、新疆霍爾果斯等等。

就拿霍爾果斯來說:根據相關政策,2010年到2020年期間在霍爾果斯新設、且符合地方政策鼓勵的企業,五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期滿後再免徵五年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最高達50%。


這就是“五減無免”優惠政策。

“五減無免”僅僅只是個開始,據瞭解,只要是通過當地企業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可以先繳後返,多繳多返,最高返還90%;企業要是上市還能走快速通道,一旦上市成功還獎你200萬元。

於是,中國的影視公司開始扎堆到霍爾果斯註冊,在2011年這裡僅有一家影視公司,到了2017年,至少2000家影視企業在這裡註冊成立。

不只是殺雞儆猴,范冰冰事件後續……

國家的本意是通過行政政策鼓勵,讓中國影視產業步入發展快車道,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但不成想到的是,這反而讓一部分人找到了投機取巧的發財門道。

自此,天價片酬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可是在這天價片酬背後,五毛錢特效遍地走、流量大於演技的現象卻成為了影視圈的頑疾;文化自信提升了多少不知道,但一部分娛樂明星搶先致富了倒是事實。

篡取政策紅利搶先致富就算了,但是這些娛樂明星非但沒有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引導社會主流價值觀,反而吸毒的吸毒、嫖娼的嫖娼,玩弄資本市場的玩弄資本市場……

於是,有關部門大手一揮,機構改革方案出臺,國稅地稅正式合併,地方無節制出臺稅收優惠政策成為了歷史。

春江水暖鴨先知,自6月開始,霍爾果斯就在不斷上演明星資本註銷潮。

100多家影視公司申請註銷企業,僅8月25日一天,《伊犁日報》刊登的《註銷公告》多達25條,報紙版面都不夠用了。跟隨著影視公司一起撤退的,還有大量的明星,徐靜蕾、趙文卓、徐小剛、吳奇隆、范冰冰……

除了註銷公司外,各個影視公司和明星大腕們也都還忙著補交稅款,誰也不敢抱僥倖心理。

殘酷的事實證明,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回到這一次的補稅風暴當中來,需要補稅的,主要是影視製作公司、經紀公司、演藝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影視行業企業和高收入影視從業人員。

稅務總局本次也是特別關照了高收入影視從業人員,雖然並未給出高收入的標準,但是從目前個稅最高一檔8萬元/月來看,年收入超過百萬就可被定義為高收入。

這次補稅的時間點也十分精妙。

霍爾果斯等避稅天堂的興起與本次補稅的時間起點2016年基本一致,一些公司為避稅將收入和利潤轉移至在霍爾果斯等稅收窪地註冊的子公司的行為或許會被認定為不合理避稅。


毋庸置疑,稅務部門清洗影視產業鏈的決心顯而易見,影視行業的“好日子”怕是一去不復返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