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貸發佈|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月報 2018年11月刊

央行發佈最新金融統計數據,繼9月地方政府專項債納入社融口徑後,對10月社融又何影響?第四季度整體預期如何?好貸信貸月報11月刊為你帶來解讀。


好貸發佈|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月報 2018年11月刊


一、社融增量斷崖式下降

央行公佈《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據初步統計,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288億元,比上年同期少4716億元。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7141億元,同比多增506億元;

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減少800億元,同比多減756億元;

委託貸款減少949億元,同比多減992億元;

信託貸款減少1273億元,同比多減2292億元;

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453億元,同比多減465億元;

企業債券淨融資1381億元,同比少101億元;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淨融資868億元,同比少447億元;

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76億元,同比少425億元。

如下圖所示。


好貸發佈|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月報 2018年11月刊


和9月2.21萬億元社融增量相比,10月數據可謂斷崖式下降。在一系列定向降準等政策出臺後,本以為能夠對信貸供給提供一定支持,然而大幅回落的數據還是表明,儘管政策層面持續鼓勵信貸投放,但效果十分有限,目前銀行發放企業貸款的意願依舊不強。

好貸總裁封立鵬指出,“縱觀往年,10月通常是信貸小月,今年也不例外。一方面由於第三季度末的考核壓力在9月已經集中釋放,進入10月後習慣性信貸放緩,另一方面,國慶長假也對增量有不小的影響,促使信貸增量環比下滑。再加上臨近年末,一些銀行已經準備將部分資金儲備留至2019年第一季度再安排放貸。”

好貸集團董事長李明順表示贊同並補充道,“經濟慣性下行,表外轉表內持續演化,寬信用仍缺少響應和落實,這些因素都對10月社融的猛降造成影響。”

二、居民房貸佔比擴大 票據融資規模穩增

據央行發佈的《2018年10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10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970億元,同比多增338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563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90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730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503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134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429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064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268億元。

從信貸結構上看,好貸總裁封立鵬認為,“今年前三季度,代表居民住房貸款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的比例都不到三成,而10月的佔比超過了50%,重回高位。

而代表企業融資需求變化的企業中長期貸款僅為1429億元,遠遠低於9月的3800億元,同比2017年10月也下降了937億元,降幅明顯。票據融資規模保持了連續6個月千億以上高增長,體現出了銀行的風險偏好。”

三、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和宏觀經濟信心指數雙降

央行調查統計司發佈的《2018年第三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第三季度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為35.5%,比上季猛降6.7個百分點,如下圖所示。


好貸發佈|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月報 2018年11月刊


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和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

第三季度貸款總體需求指數為65.2%,比上季降低1.5個百分點,如下圖所示。

貸款總體需求指數


好貸發佈|中國信貸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月報 2018年11月刊


分行業看,製造業貸款需求指數為58.4%,比上季降低1.9個百分點;基礎設施貸款需求指數為60.8%,比上季提高0.6個百分點。

分企業規模看,大、中型企業貸款需求指數分別為56.3%和58.1%,比上季分別降低1.7和2.5個百分點;小微型企業貸款需求指數為67.1%,比上季提高2.6個百分點。

好貸集團董事長李明順指出,第三季度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和宏觀經濟信心指數均明顯降低,表明銀行家認為目前宏觀經濟“偏冷”的數量有所增多。對於第四季度,銀行家宏觀經濟熱度預期指數為38.2%,略高於第三季度,信心依然不足。

四、好貸總結

總體來看,10月社融增量腰斬,不僅不及預期,更讓人大跌眼鏡,好貸分析及預測以下幾點:

第一,最近一段時間,雖然監管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惠及民企、小微企業融資的措施,但從效果來看,還停留在穩定市場情緒、提振市場信心層面,資金最終能否落實到民企,特別是小微企業上仍然沒有顯現。

第二,雖然自9月起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口徑,但主力支撐效果僅僅維持了一個月,隨著今年8-9月專項債集中發行的結束,在年內新增專項債發行額度已基本完成,後續將很難再為社融提供較大支撐,因此,預計專項債規模對年末新增社融的貢獻將進一步減少。

第三,銀行對於一般企業的融資需求趨向謹慎,明顯更偏好風險較低的票據融資。

第四,隨著MLF擴大擔保品範圍、定向降準等專項政策的推行,中高評級企業的融資情況稍有改善,但對於低評級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難度依舊很大,或許需要出臺更大力度、更有針對性的新政來提振融資環境,推動小微企業普惠金融。

分析師:黃麗

聲明:相關數據因來源不同,難免有所出入,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