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信息技術裂變越來越快,人工智能越來越走近你我身邊。從現在的科技水平來看,只要是工作類型比較單一,或者用大量的數據分析便可產生應對方案的,比較少有創新的餘地,又不需要人提供優質服務的職業,都有可能被機器人或其他人工智能設備所取代。AI人工智能的出現,讓所有職業產生一定的危機感。

現在很多網友都評論“現在轉專業還來得及嗎?”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個例子告訴我們,智能時代,很多專業都可能被淘汰。

來自普華永道的研究報告,裡面描述了日本、美國等國家20%-30%的崗位在未來5-10年都會被機器人所代替。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什麼樣的職業會有焦慮感?

央視節目《開講啦》,從主持人與中國人工智能奠基人張院士的對話中不難看出,出納類“簡單、單一、沒有創造力”的工作將逐漸被替代。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97.6%的傳統“賬房先生”或下崗

2017年10月24日,英國BBC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MichaelOsborne和CarlFrey的數據體系,分析了365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根據:

“無需天賦,經由訓練即可掌握的技能;

大量的重複性勞動,每天上班無需過腦,熟能生巧;

工作空間狹小,坐在格子間裡,不聞天下事”的特徵。

會計人員被排在被淘汰的前三位工作之列,97.6%的會計人員將會被淘汰,僅次於電話推銷員和打字員。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據財經新聞調查,隨著互聯網科技、人工智能對我們日常工作生活的滲透,很多傳統行業都面臨不小的衝擊,比如財會這一職業,機器人和會計搶飯碗。

黨女士是北京一家餐飲企業的財務負責人,對於今年的招聘情況認為,既有財務背景,又懂管理決策的人太少。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一方面是應屆畢業生的專業遭遇尷尬,一方面是企業招不到有綜合能力的人才,有專家指出,這樣的人才供需矛盾是我國近兩年來整個財務行業的縮影,我們目前擁有1800萬左右的財務工作者,約八成的從業者從事著記錄與核算的工作,傳統‘賬房先生’確實會被淘汰;

企業最急需的能夠承擔“預算決策和成本控制等職能”的管理會計,卻有著300多萬的人才缺口。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對上述數據,國家會計學院黨委書記、院長秦榮生教授告訴記者,在對2017年1月-10月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培訓的財務主管的調查問卷結果顯示,78%會計人需要了解和掌握數字化技術、智能技術;66%和67%的會計人未來分別要具備數據收集和分析技能、風險管理數字化的技能;61%的財務團隊和人員將更多時間用數據支持決策。

目前,不少會計師事務所都在使用財務機器人做對賬、掃描憑證工作。新技術將取代大部分基礎性的會計工作。”省會計領軍人才、立信中聯江蘇分所總經理江小三說,但不管技術發展如何迅猛,會計學原理不會被推翻,冰冷的財務數據背後的含義,都需要財務人員深度挖掘。

財務管理人員必須“高大上”

從資本市場的估值變化,就能體現出財務管理人員轉型迫在眉睫。2005年,美國資本市場市值前幾名是通用電氣、美孚石油、花旗銀行,而到上週五,市值排在前列的是蘋果、微軟、亞馬遜。”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南京公用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陳緯認為,從算盤到機械計算機、電子計算機再到雲計算,數字經濟的時代變革不可逆轉,技術的革新更給財務管理者帶來挑戰。

“南京公用公司將財務核算、資金結算以及全面預算系統進行整合,並與業務系統打通,數據之間自動推送,生成閉環。財務和戰略、財務和管理、財務和業務之間互聯互通,實現了財務信息價值的最大化。”以該公司為例,陳緯說,由於技術革新導致商業模式的創新,進而推動財務管理人員思維轉變。比如,對企業的估值需要考慮商業模型、客戶流量、變現因子等受到新經濟影響的因素。管理層需要財務人員提供的不僅僅是三張財務報表,更加需要具有高附加值的戰略策劃、決策支持、經營分析、稅務籌劃等。

秦榮生認為,在服務企業整體發展戰略上,財務管理不能僅滿足於企業經營業績的計量和反映,更需要深入企業業務發展的過程和前端,實現財務管理與業務發展的緊密融合。在企業運營中,做好“調度中樞”和“專業大腦”的角色。

核算會計很難和機器人比較,你不讓自己提升嗎?

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副院長劉俊勇教授曾斷言:“未來十年內,會計行業的人才結構將發生巨大的轉變。

中低級財務會計人員將被管理會計師等高端財會人才取代,初步預計有2/3的普通財務會計將被迫面臨失業或轉行。

對於管理會計而言,2018年是MAT管理會計師認證大發展的一年。這一年,考生數量啟動高速增長,一批財務和準財務人員率先取得證書,為自身的求職和發展贏得先機。


財會職業轉型│傳統會計求職難,企業急需“軍師”缺口大


中國管理會計師的蓬勃發展,可謂是大勢所趨,其發展動力來自多個方面:

動因1

在財政部的大力倡導之下,國內管理會計的發展環境趨於成熟,各項管理會計應用指引陸續發佈,管理會計研討交流升溫,管理會計成為管理領域一大亮點。

動因2

在畢業生普遍追求雙證(畢業證+職業證書)的趨勢之下,MAT初級證書所代表的專業方向和合適的難度,使其成為廣大本、專科、高職院校學生群體的首選。

動因3

企業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剛性需求與存量人才過少之間的矛盾,為許多期望進入管理會計發展通道的在職人士提供了巨大機遇,考取相應證書成為最佳選擇。

動因4

中國總會計師協會作為管理會計師認證的權威機構,在相關研究和推廣領域碩果累累,由中總協提交的《中國管理會計職業能力框架(討論稿)》的指導性文件發佈,主辦的“2018中國管理會計論壇”有多個部委領導親臨現場支持,包括和認證相關的研討活動,有力推動了整個行業對於管理會計和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認知。

人工智能時代當道,身為傳統會計的你,準備好轉型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